- 年份
- 2024(4817)
- 2023(7248)
- 2022(6212)
- 2021(5719)
- 2020(4544)
- 2019(10340)
- 2018(10248)
- 2017(19904)
- 2016(10707)
- 2015(12476)
- 2014(13041)
- 2013(12918)
- 2012(12356)
- 2011(11413)
- 2010(11981)
- 2009(11372)
- 2008(11263)
- 2007(10855)
- 2006(10194)
- 2005(9617)
- 学科
- 济(69674)
- 经济(69522)
- 管理(31270)
- 业(26069)
- 企(22504)
- 企业(22504)
- 方法(21195)
- 地方(17578)
- 数学(16414)
- 中国(16351)
- 数学方法(16230)
- 业经(14331)
- 农(14073)
- 地方经济(12439)
- 财(12427)
- 制(12234)
- 学(11790)
- 理论(11124)
- 和(10195)
- 融(9870)
- 金融(9868)
- 银(9579)
- 银行(9576)
- 行(9206)
- 农业(8654)
- 体(8585)
- 贸(8387)
- 贸易(8375)
- 经济学(8018)
- 易(7974)
- 机构
- 学院(167427)
- 大学(166063)
- 济(79824)
- 经济(78087)
- 研究(59537)
- 管理(59101)
- 中国(48895)
- 理学(48149)
- 理学院(47605)
- 管理学(46855)
- 管理学院(46529)
- 财(39166)
- 京(35190)
- 科学(30649)
- 所(30163)
- 财经(29778)
- 江(28391)
- 中心(27409)
- 经(26630)
- 经济学(26024)
- 研究所(25893)
- 北京(23439)
- 经济学院(22902)
- 范(22706)
- 州(22694)
- 师范(22581)
- 财经大学(21582)
- 农(20372)
- 院(20366)
- 省(18505)
- 基金
- 项目(89956)
- 研究(71917)
- 科学(70412)
- 基金(63696)
- 家(52658)
- 国家(52134)
- 社会(48185)
- 科学基金(44798)
- 社会科(44399)
- 社会科学(44380)
- 省(34696)
- 教育(33556)
- 基金项目(32286)
- 编号(30280)
- 划(27924)
- 资助(27363)
- 成果(26779)
- 自然(25062)
- 自然科(24452)
- 自然科学(24449)
- 自然科学基金(24021)
- 课题(21945)
- 发(20425)
- 部(20382)
- 重点(20110)
- 性(19471)
- 国家社会(19039)
- 教育部(18396)
- 年(18253)
- 大学(18156)
共检索到2893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闵友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走出有关理论认识上的误区。商品经济是市场经济的本质,是市场经济的理论基础,市场经济理论的确定,不仅不是对商品经济的否定,而且是对商品经济理论的继承和发展。废除计划经济体制,不等于不要计划调节,没有计划调节,也就无所谓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因而具有不同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耀庭
市场经济是在商品经济、特别是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今天,在我国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扩大开放之际,研究市场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借鉴发达国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经验,对于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期刊] 改革
[作者]
沈立人
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活,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和理论都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其中首先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定。这个认定,使我们终于走出了传统的计划经济的樊笼,迈上了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新路。这不仅对国家的振兴和人民的幸福有决定性作用,并且关系到共产主义事业的得失和成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成稼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必须明确认识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关系以及市场经济与竞争机制的关系,这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深化过程中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许桂娟 张银杰 刘建华 姜再勇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经形成.这一理论的核心是重新认识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即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确认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并强调必须加强和改善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随着认识的深化以及实践的发展而形成的.下面,我们从认识的深化和实践的发展两方面阐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过程.我们可以把认识深化过程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二届三中全会召开.在这段时期,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社会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祖尧
在我国市场化改革的实践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研究,是历史赋予我国当代经济学者的艰巨使命。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开展此项研究的唯一指导思想。近年来,我们的研究工作是有成效的,本文试就当前深入开展这个重大历史工程的研究工作,谈点个人看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光
·我们的市场取向不是以私有制为基础,不是取向到无政府主义、盲目地像19世纪那样的自由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中去,而是取向到公有制为主体的有政府宏观控制的市场体系中去。·要坚持国家的计划调控和政府的宏观管理,但不要迷信计划;要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但不要迷信市场。总之要破除两种迷信。·有一种看法认为,市场能保护公平竞争,我认为这是一个神话。现在一些资本主义国家也在制订反垄断法,保护公平竞争,强化政府在这方面对市场的管理,更何况我们社会主义国家?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宇
党的十四大以来,人们对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市场化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了。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发展,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不断出现,迫切需要经济理论的更新与发展。本文拟对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认识的几个基本问题,谈谈看法。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质 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不是对立的,党的十四大报告中突破了市场经济是一个制度范畴这一传统观念,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调节作用的改革目标,推动了经济改革的深入发展。但是,对于作为资源配置方式的市场经济,目前人们存在着一种简单化的认识,似乎市场经济是一种与所有制、经济制度和产权完...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李成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统计改革若干理论问题的探讨李成瑞一、政府统计职能的转变和统计概念的再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统计仍然在统计活动中居于核心和主生导的地位。但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统计的职能也必然随之转变,而这种转变又必然会引起对统计概...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袁定鑫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模式应该是什么样的模式?这是一个时期以来人们的热门话题,有的认为是市场——计划二元模式,有的认为是二次调节模式,也有的说是一宏观调控模式。我认为这几种说法有一定的见解,但我认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应该是串级式的双环模式。(一)市场——计划二元模式(图一),把市场分为两个不同的对象加以控制,就是说计划进行计划对象的控制,市场调节,为调节市场的控制。但市场是一个有机整体,是不可分的。正如人们去洗澡,当你调节热水时,对整体水温会产生影响,同样调节冷水时也会产生影响,如果两个同时调的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田禾 小鹃
党的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围绕这一问题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对于正确认识、理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引导工农商各届参与市场竞争,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本刊从来稿中,选取10位作者的观点,编辑成一组笔谈,以引起读者的关注。本刊欢迎备届朋友踊跃来稿,共同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献计献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用市场方法建设社会主义,表明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充分引进和利用市场经济的"共性"机制,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实行制度创新。总之,要使市场经济的组织、机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改革实践已经证明,市场与社会主义是能够兼容的,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二者的"兼容度"最大增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形成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支柱。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潘石
市场经济同商品经济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别性。市场经济不仅仅是经济调节手段、运行方式,而是一种具体经济制度,也是一种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具有一般市场经济的典型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点。实行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14年改革开放的必然抉择。要使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起来,必须启动“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新机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道根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一个最根本的差异,是个人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全然不同。市场经济的基本主体是个人,这正是市场经济充满生机活力的深层原因;而这又同社会主义社会个人自由发展的本质要求相吻合。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必须界定国家的经济角色和功能。国家要担起应尽的职责。既不能进行不必要的干预,又不能过度收缩、调控不力。应努力使个人的经济自由和国家的必要干预有机协调起来。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于颖
本文认为, 中国的外债管理体制作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 虽然经历了不断发展, 不断深化的改革历程, 但外债管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加快外债管理体制改革, 构建新的外债管理体制已是当务之急。作者提出,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很健全的情况下, 应设立一个统一的外债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债管理委员会, 形成一个独立的外债管理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