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823)
- 2023(5706)
- 2022(4813)
- 2021(4284)
- 2020(3421)
- 2019(7818)
- 2018(7585)
- 2017(15193)
- 2016(7934)
- 2015(9020)
- 2014(9158)
- 2013(9372)
- 2012(9059)
- 2011(8585)
- 2010(8801)
- 2009(8488)
- 2008(8106)
- 2007(7837)
- 2006(7309)
- 2005(6806)
- 学科
- 济(64948)
- 经济(64806)
- 方法(21735)
- 管理(21252)
- 数学(17833)
- 数学方法(17739)
- 业(16971)
- 地方(15355)
- 企(14775)
- 企业(14775)
- 中国(12218)
- 地方经济(11842)
- 业经(11440)
- 农(11169)
- 学(10988)
- 和(8484)
- 制(8016)
- 融(7799)
- 金融(7797)
- 理论(7551)
- 财(7551)
- 经济学(7362)
- 贸(6687)
- 贸易(6680)
- 环境(6661)
- 体(6365)
- 银(6305)
- 银行(6295)
- 易(6248)
- 行(6158)
- 机构
- 大学(131715)
- 学院(129457)
- 济(70036)
- 经济(68864)
- 研究(50211)
- 管理(47653)
- 理学(40195)
- 理学院(39754)
- 管理学(39178)
- 中国(39041)
- 管理学院(38919)
- 财(30386)
- 京(27165)
- 科学(26074)
- 所(25642)
- 财经(24256)
- 经济学(23791)
- 研究所(22676)
- 经(21968)
- 中心(21730)
- 经济学院(20989)
- 江(20027)
- 农(18316)
- 财经大学(18056)
- 北京(17780)
- 院(17310)
- 范(15626)
- 业大(15582)
- 师范(15529)
- 社会(15185)
- 基金
- 项目(76649)
- 科学(60869)
- 基金(57767)
- 研究(55811)
- 家(49621)
- 国家(49249)
- 科学基金(42102)
- 社会(40868)
- 社会科(37655)
- 社会科学(37637)
- 基金项目(29396)
- 省(27753)
- 资助(25077)
- 自然(24983)
- 教育(24630)
- 自然科(24445)
- 自然科学(24439)
- 自然科学基金(24040)
- 划(22925)
- 编号(20650)
- 部(17962)
- 成果(17385)
- 国家社会(17163)
- 发(17059)
- 重点(16924)
- 教育部(15976)
- 人文(15458)
- 济(15415)
- 经济(15278)
- 社科(14835)
共检索到2139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罗世传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应设置两种价格形式,即政府定价和市场定价。尽管看来这两种价格形式与过去曾经使用过的价格有些共同之处,但在实质上是有很大差别的。 政府定价 这类价格形式被称为政府定价是基于定价的主体而言。政府是制定这类商品和劳务价格的主体,政府对这类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具有直接控制权,即价格由国家制定、统一调整。凡生产和经营该商品和提供劳务的任何企业都必须遵照国家制定的价格从事经营。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明波 朱永红
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进行比较分析,我们可以认为两者对市场经济中的价格决定理论有一致之处。两者都认为:就总体而言,价格是在市场中、在商品交换过程中由买卖双方竞价形成的。有买卖,有交换,有市场,才有价格。价格体现的是买卖双方的经济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林国光
中国的经济改革的目标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价格改革要适应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需要,逐步向以市场价格为主的动态价格体制过渡。物价总水平的相对稳定是价格改革和经济正常运行的重要条件。当前虽然还存在着影响物价总水平波动的多种因素,但物价总水平的波动不仅存在于价格改革的进程之中,而且是和市场经济相伴随的一种必然现象。关键是要建立和完善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有效的调控手段。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志飞 彭迪云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价格监控●刘志飞彭迪云价格改革是市场发育和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其基本取向是由计划价格体制向市场价格体制转换。市场化价格改革并不排斥或否定政府对价格的调控和监督,价格监控仍是市场价格体制中应有之义,如何构造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史哉书
反生产价格──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规则基础天津商学院马列部史哉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两个基础;一个是它的体制基础,这个问题我们已经解决了;一个是它的运行规则基础,这个问题现在还停留在对一般商品经济或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认识上。本文提出的反生产价格,目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王干一 曾广友
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与实践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本文对下述三个方面略述已见。一、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的发达形态我们现在所讲的市场经济,一般是指社会经济运动是以市场调节为基础和主导,一切经济活动受市场规律制约的经济运行形态。现有资料表明:市场经济这一概念最早见于19世纪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学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仍然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一种运行体制。既要突出市场,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继续发挥和改善计划的作用。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马洪
1992年秋召开的中共十四大正式确定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经济新体制。目前改革开放正在加快步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正在加速形成。何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它的基本内容如何?这是一个人们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就这一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理解。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赵阳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也是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任务。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质的规定性,它规定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方向,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量的规定性,它明确了我国在向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市场化的程度和标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社会主义制度与市场经济体制的结合,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与市场化程度的统一。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制度 市场经济体制 市场化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栗方忠
社会主义帝场经济体制下的统计模式,具有新的特征:开放式,宏观、中观、微观并重,统计范围也拓展了,并且统计信息运动主要成为价值形态的运动形式。由于统计特征的变化,使之功能也随着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统计整体功能,包括统计信息功能、统计咨询功能、统计监督功能。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只有将其凝聚在一起,才能发挥整体效应。这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和发展的要求,也是统计赖以生存的重要条件。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琢
我们在制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总体框架的基础上,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高度,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高度,进一步深刻地全面地阐明以下三个方面的理论问题: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代鹏
市场经济不等于商品经济仅管当今社会的商品经济与市场经济尤如孪生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涛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市场经济是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充分发育的商品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体现了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发展和对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有着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按照市场经济原则重塑微观主体,建立完备的市场体系,完善计划机制,转换政府职能,形成市场规则和运作秩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任务。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许毅
作者在对江泽民同志所作十四大报告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概念的精神实质在于按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即三个有利于的要求将计划和市场加以辩证的统一;对这一新概念的理解重点和难点在于"社会主义"这个限制词上,反对用"趋同论"和所谓"法人所有制"模糊对所有制的认识;同时,也提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本管理工作指导思想需要更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