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28)
2023(11350)
2022(9539)
2021(8747)
2020(6831)
2019(15802)
2018(15216)
2017(28218)
2016(15114)
2015(17300)
2014(17420)
2013(17533)
2012(16957)
2011(15831)
2010(16304)
2009(15481)
2008(15084)
2007(13728)
2006(12819)
2005(12155)
作者
(46275)
(38629)
(38506)
(36653)
(25047)
(18418)
(17518)
(14918)
(14772)
(14038)
(13299)
(12883)
(12813)
(12471)
(12372)
(11971)
(11303)
(11240)
(11231)
(10797)
(9932)
(9399)
(9359)
(9132)
(8802)
(8677)
(8631)
(8312)
(8016)
(7522)
学科
(90257)
经济(90094)
管理(38797)
(36488)
(29574)
企业(29574)
方法(28128)
中国(26653)
地方(25265)
数学(21673)
数学方法(21515)
(20310)
业经(20235)
(18178)
地方经济(15706)
(15033)
金融(15032)
(14547)
理论(14189)
(13968)
(13806)
银行(13792)
(13648)
(13502)
农业(13474)
(12709)
贸易(12693)
(12652)
(12090)
环境(11680)
机构
大学(233804)
学院(231666)
(107008)
经济(104878)
研究(91642)
管理(81957)
中国(70764)
理学(68160)
理学院(67220)
管理学(66214)
管理学院(65759)
科学(51867)
(51368)
(49782)
(47101)
研究所(41860)
中心(40144)
财经(38099)
(36832)
(36619)
(34470)
经济学(34252)
(34115)
师范(33828)
北京(33698)
(32007)
经济学院(30262)
(29417)
业大(28738)
财经大学(28056)
基金
项目(138874)
科学(110352)
研究(104514)
基金(100870)
(87006)
国家(86213)
科学基金(73300)
社会(70094)
社会科(65373)
社会科学(65354)
(53307)
基金项目(51904)
教育(47371)
(45152)
自然(43787)
自然科(42732)
自然科学(42726)
自然科学基金(42007)
编号(41554)
资助(40878)
(36142)
成果(35951)
重点(32212)
(31051)
课题(30434)
发展(29698)
(29215)
国家社会(28936)
(28282)
教育部(27098)
期刊
(137385)
经济(137385)
研究(83560)
中国(56896)
(38161)
(35670)
学报(34492)
管理(34265)
科学(33398)
教育(29763)
(28758)
金融(28758)
大学(26565)
学学(24510)
农业(23903)
经济研究(22727)
财经(21187)
业经(20358)
技术(19928)
(18524)
问题(17245)
(14363)
世界(13857)
国际(13456)
技术经济(12810)
(12479)
商业(11522)
图书(11467)
理论(11063)
经济管理(10994)
共检索到3940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朱晓卫  
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 ,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林凌  
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时 ,中国正处于一个十字路口。在南方谈话中 ,邓小平精辟论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 :“解放生产力 ,发展生产力 ,消灭剥削 ,消除两极分化 ,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排除了姓“资”姓“社”的干扰 ;确立“三个有利于”标准 ,创立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 ,制订了从非均衡到均衡的区域发展战略 ,并告诫后人 :中国要警惕右 ,但主要是防止“左”。现在我国正处于一个新的历史关头 ,在这个关键时刻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表“七·一”讲话 ,提出“与时俱进”的口号 ,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和邓小平南方谈话指明的方向 ,表现出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政治勇气和理论勇气。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益民  
邓小平关于引进和利用外资的光辉思想内容包括:加快经济发展必须利用外资,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引进外资必须促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注意引进外资的投资方向,坚持自力更生原则、掌握利用外资的主动权,外资企业“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等。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唐任伍  温馨  
南方谈话厘清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夯基垒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的总纲领。30年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但仍然需要不断发现和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要看到我们距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当前,要以南方谈话精神,破除 "计划经济回归论""民营经济退场论""资本有罪论""脱钩论"等对市场经济的非议和质疑,更加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之路的决心,努力继续把改革开放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伟  
邓小平的南巡讲话,确立了中国的市场经济,脱去了过去强加在市场经济上意识形态的外衣,恢复了市场经济客观性的本来面目;确定了中国的改革目标,即以市场经济体制代替计划经济体制;突破了斯大林所设置的社会主义体制,改变了其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三大经济特征;同时也对社会主义制度下能否搞市场经济近百年的争论画上了句号。可以说,它是社会主义运动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一个里程碑。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洪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又一新贡献,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小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侯唯一  
国有企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理论的体会铁道部电气化工程局党委书记兼局长侯唯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变革。通过认真学习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结合我局企业内部改革的实践.现就国有企业与社...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培丽  陈亮  
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研究院承办的"中国人文社会科学论坛2008"于2008年5月28日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来自国家发改委宏观院、中国社科院、国务院国资委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共400多人参加了会议,现将会议内容综述如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马俊如  张登义  刘吉  孔德涌  怀国模  金吾伦  王玉民  邹大挺  齐建国  罗晖  
20 0 4年 8月 1 6日 ,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在京组织召开了纪念小平同志诞辰 1 0 0周年座谈会 ,座谈会由中国软科学研究会常务副理事长马俊如同志主持。参加会议的专家学者满怀深情地回忆了当年小平同志大力倡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发展科学技术以及为开创我国软科学事业所做的努力 ,并就新时期如何进一步开展我国软科学事业、大力促进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现将此次座谈会各位专家的发言整理刊载 ,以飨读者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顾海兵  
1992年,邓小平发表南方谈话,他坚定地说: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自此,中国经济改革的市场化大方向明确界定。20年过去了,中国经济市场化程度究竟如何?显然,这是一个基础性、战略性、根本性的问题,本文试图对此进行总体性分析。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伍柏麟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形成,充分表明邓小平的理论勇气和求实创新精神。这一理论立足于市场经济“中性论”、“手段论”和“基础论”,是对马克思主义传统理论的重大突破,构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奠定了理论基础,影响巨大,意义非凡。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宋宁  
邓小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思想的划时代意义宋宁在社会主义从理想变为现实以后的几十年里,实行计划经济,一直是无可置疑的信条。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中,邓小平同志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思想。这一思想,解除了长期以来束缚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邓小平致富理论是当代中国的国富论。它正确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致富和怎样致富的问题。它同以往的各种致富理论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色。这个理论认为,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是财富的基本源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先富帮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是中国富强之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