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1)
2023(14017)
2022(12276)
2021(11619)
2020(9624)
2019(22282)
2018(21965)
2017(42440)
2016(23136)
2015(26340)
2014(26472)
2013(26400)
2012(24283)
2011(21716)
2010(22084)
2009(20537)
2008(20246)
2007(18327)
2006(16390)
2005(14606)
作者
(66129)
(54724)
(54628)
(52048)
(35119)
(26070)
(24903)
(21425)
(20875)
(19841)
(18630)
(18567)
(17586)
(17404)
(16963)
(16790)
(16244)
(15997)
(15730)
(15579)
(13606)
(13464)
(13126)
(12633)
(12387)
(12202)
(12093)
(12003)
(11123)
(10630)
学科
(108592)
经济(108412)
管理(78436)
(66430)
(58818)
企业(58818)
方法(44647)
数学(37048)
数学方法(36726)
(35582)
中国(26162)
地方(25035)
(23454)
业经(22876)
(21733)
(20347)
(19431)
财务(19355)
财务管理(19291)
企业财务(18387)
理论(17970)
(17587)
(15411)
银行(15379)
农业(14903)
(14862)
(14669)
金融(14667)
(14585)
贸易(14573)
机构
大学(332969)
学院(329472)
(139252)
经济(136182)
管理(134080)
理学(113875)
理学院(112646)
管理学(111008)
研究(110435)
管理学院(110374)
中国(85746)
(72348)
(71014)
科学(65195)
(55184)
财经(53843)
中心(49740)
研究所(49342)
(49305)
(48770)
(45837)
北京(45467)
业大(44232)
经济学(42343)
(41886)
师范(41585)
财经大学(39897)
(39738)
(39367)
经济学院(37709)
基金
项目(213897)
科学(167811)
研究(159197)
基金(155300)
(133092)
国家(131976)
科学基金(114104)
社会(101967)
社会科(95939)
社会科学(95902)
基金项目(82434)
(82127)
自然(72598)
教育(72544)
自然科(70870)
自然科学(70857)
自然科学基金(69573)
(68282)
编号(64902)
资助(64560)
成果(53888)
(47600)
重点(46963)
(44697)
课题(44202)
(43547)
教育部(41587)
国家社会(41202)
人文(40835)
项目编号(40821)
期刊
(164528)
经济(164528)
研究(106242)
中国(66301)
(61046)
管理(53458)
学报(47939)
科学(45100)
(41012)
大学(37131)
学学(34854)
教育(33972)
(32080)
金融(32080)
技术(28531)
财经(28395)
农业(27972)
经济研究(26380)
(24309)
业经(23410)
问题(20211)
技术经济(17750)
理论(17255)
图书(17169)
现代(15680)
实践(15396)
(15396)
(15380)
会计(14846)
财会(14734)
共检索到5102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文武  张淑文  苏晖  戴军  陆守爱  
本文认为,由地方财政管理的相对独立和相对稳定性所决定,地方财政管理的特点是:承上启下、区域性、发展不平衡、财政赤字必须自行弥补。地方财政管理的目标是:财政结构多元化、财政收支自主化、财政分配功能化、财政机构更新化、财政体系层次化。改进地方财政管理,必须转变理财观念,同时要有宽松的经济财政环境,并培养有后劲的地方财源体系。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陈工  
试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地方财政职能陈工目前,我国已进入了经济体制的重大转型时期,由一个高度集中的中央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各级政府职能都面临着相应的转换和调整,财政作为各级政府实现职能的重要手段和财力保证,其职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宁  
地方财政改革的目标问题,实质上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公共财政的基本要求下,在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科学界定前提下的一个地方各级财政之间的优化设计问题。虽然这个问题蕴含着十分复杂的内容,但从最终目标的角度来概括,不外乎以下几个基本点: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张启聪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进一步理顺中央财政与地方财政的关系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围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中央与地方财政的关系也应进一步理顺。 (一)政企分开是理顺中央与地方财政关系的前提。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邓子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及其内涵建国初期我们搬用苏联财政教科书的“分配职能”与“监督职能”的两职能说。这里讲的“分配”是大分配概念,包括生产要素和劳动成果的分配。1976年,在编写《社会主义财政学》时,我曾把分配职能分解为筹集资金职能与供应资金职能,这是同财政收支运动形式相适应的,也反映了我们中国自古以来财政的“聚财”功能与“用财”功能。1979年,鉴于当时忽视财政调控职能作用,我把原内涵于分配职能中的调节经济功能独立出来,就构成财政的筹集资金、供应资金、调节经济与反映监督四大职能,或称为分配(含筹集资金与供应资金)、调节与监督三大职能。这已成为大家的共识。1986年我和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松森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职能李松森建立符合国家职能要求,反映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特征,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财政职能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以对国家主权、国家职能的全面理解和对社会主义财政本质的进一步认识为基础,我们把社会主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玮  李刚  
建立符合国家职能需要,反映社会主义财政本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发展要求的更加规范的财政职能体系,是一个重要的基础理论和现实问题。本文就新形势下的财政职能进行分析探讨,并为财政部门更好地履行财政职能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姜继增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政策目标的选择姜继增经济决定财政,财政是经济的集中反映。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财政政策的选择,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其中,确立科学、合理的财政政策目标又是制定正确的财政政策的前提。因此,在建立和完善社...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李建民  孟纪庚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财政支农政策李建民,孟纪庚一、调整财政支农政策的指导思想(一)财政支农政策必须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就是要让市场机制在经济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调节作用;同时,还必须建立政府对国民经济强有力的宏观...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阮宜胜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的逐步形成,必然要求经济理论上的不断突破和创新。作为经济学主要组成部分的财政学理论也必须有相应的更新和发展,乃至重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财政学体系。本文拟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学理论的更新略谈几点思考。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其温  于恩凤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财政为经济的发展、改革的深化、开放的扩大做出了巨大贡献,财政本身的改革也取得了可喜的进展。当前财政上的困难比较突出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财政赤字扩大;二是财政职能弱化。财政赤字扩大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连续性。十多年来,除1985年略有结余外,连年赤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贾康  
在我国经济体制模式和经济增长模式实施两个转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公共财政建设成为意义重大、引人注目的制度创新,发生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综合效应。我曾在财政工作会议会场上听到留下特别深刻印象的一句话,就是项怀诚同志谈及美国“进步时代”财税制度建设的历史经验时,结合现阶段中国的情况说:我们正在进行的公共财政改革,就是给中国的市场经济奠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吴连生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拓宽,这对促进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并且在新的运行机制形成的同时,又增强了发展的潜力。尤其是党的十四大和邓小平同志南巡以来,改变了我国长期以来的中央集权体制的计划模式,而转向更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模式。这是在总结我国14年改革开放以来,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这种模式是前所未有的、协调的、并能充分发挥市场调节和宏观调控功能的运行机制,由于我们实行的市场经济是与社会主义生产方式相联系的,因而也是体现社会主义特征的、空前高效的运行机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姜维壮  
本文在分析不同商品交换形式的基础上,指出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并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提出国家财政必须从"国家经济"型财政向国民经济型财政转变,从财政管理的人治原则向民主与法制原则转变,从比较分散型的财政体制向比较集中型的财政管理体制转变,从以经验管理方法型为主向以科学管理方法型为主转变,从运用比较单一的和孤立型的财政手段向比较综合的协调型的手段转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