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53)
- 2023(10922)
- 2022(9183)
- 2021(8127)
- 2020(6598)
- 2019(14743)
- 2018(14565)
- 2017(27688)
- 2016(14980)
- 2015(17130)
- 2014(17415)
- 2013(17003)
- 2012(16014)
- 2011(14738)
- 2010(15067)
- 2009(14554)
- 2008(13948)
- 2007(13304)
- 2006(12152)
- 2005(11278)
- 学科
- 济(82384)
- 经济(82215)
- 管理(48957)
- 业(39929)
- 企(35018)
- 企业(35018)
- 方法(26842)
- 数学(21700)
- 数学方法(21546)
- 中国(19852)
- 地方(18719)
- 制(18435)
- 财(18402)
- 业经(17738)
- 农(16903)
- 学(15572)
- 体(14216)
- 融(13072)
- 金融(13065)
- 地方经济(12933)
- 理论(12633)
- 银(12395)
- 银行(12378)
- 行(11956)
- 和(11903)
- 环境(11592)
- 务(10483)
- 财务(10447)
- 财务管理(10421)
- 农业(10278)
- 机构
- 大学(228619)
- 学院(227232)
- 济(105362)
- 经济(103205)
- 管理(83242)
- 研究(81608)
- 理学(69914)
- 理学院(69174)
- 管理学(68153)
- 管理学院(67726)
- 中国(63545)
- 财(52050)
- 京(48091)
- 科学(43854)
- 所(40625)
- 财经(40058)
- 中心(36672)
- 经(36125)
- 江(36090)
- 研究所(35861)
- 经济学(34385)
- 农(32609)
- 北京(30576)
- 经济学院(30427)
- 财经大学(29497)
- 院(28914)
- 范(28667)
- 师范(28384)
- 业大(28171)
- 州(27794)
- 基金
- 项目(140035)
- 科学(111242)
- 研究(106131)
- 基金(102651)
- 家(87757)
- 国家(87045)
- 科学基金(74943)
- 社会(71994)
- 社会科(67322)
- 社会科学(67299)
- 省(53591)
- 基金项目(52777)
- 教育(48941)
- 自然(44598)
- 划(44439)
- 自然科(43557)
- 自然科学(43545)
- 自然科学基金(42799)
- 资助(42117)
- 编号(42083)
- 成果(36358)
- 部(32159)
- 重点(31685)
- 制(31510)
- 课题(30601)
- 发(30399)
- 国家社会(30100)
- 创(28550)
- 教育部(28433)
- 性(27824)
- 期刊
- 济(130742)
- 经济(130742)
- 研究(76845)
- 中国(51905)
- 财(42346)
- 管理(35049)
- 学报(32249)
- 农(30992)
- 科学(30298)
- 融(26281)
- 金融(26281)
- 大学(25915)
- 教育(24946)
- 学学(24505)
- 财经(22536)
- 经济研究(21594)
- 技术(20266)
- 农业(19984)
- 经(19554)
- 业经(18308)
- 问题(16259)
- 贸(12381)
- 技术经济(12185)
- 世界(11864)
- 国际(11094)
- 统计(10859)
- 理论(10803)
- 经济管理(10392)
- 经济问题(10270)
- 改革(10216)
共检索到36864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练岑
一、目标模式 研究我国工资体制目标,经历了否定之否定的过程,使工资体制设计日臻完善。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确定社会主义经济是一种商品经济。经两年研究,我们于1986年提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分配、国家征税”的工资体制。在这次工资体制改革中提出企业自主分配。1989年中央十三届四中全会确定建立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相结合的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机制,我们于1990年提出“国家宏观调控,分级分类管理,企业自主分配”的目标模式。这次设计的工资体制,强调了国家调控的职能,保留了企业自主分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工资体制我们描述为:“市场机制决定,企业自主分配,政府监督调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何平 练岑 马小丽
一、我国企业工资改革现状及问题 1.企业工资改革进展成效从调整利益分配入手启动经济体制改革逐步从传统的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渐进是中国经济改革的特点之一。从1982年提出“奖金不封顶,征收奖金税”,到1986年提出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主分配、国家征税”,直至1990年又提出:“国家宏观调控、分级分类管理、企业自主分配”,特别是去年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讲话发表和十四大召开之后,企业工资改革的进展逐步加快。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有10万户国有企业、4100万职工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工资总额同经济效益挂钩办法,国有企业工资决定机制中开始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伍柏麟 孙新雷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就是要建立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体制。这一论断不仅标志着我们在改革实践过程中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及其运行机制上的认识深化,而且也是现阶段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总动员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世锦
经过20多年的努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初步确立,市场在资源配置和经济运行中开始较大程度地发挥基础性作用。但是,如果将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做一个历史过程,目前只是处在这个过程的中期。在这样的起点上,应当正确把握改革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长期目标,明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特别是近期的改革重点,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的进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赵凌云
10年前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十六届三中全会则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一个是“建立”,一个是“完善”,两字之别 ,包涵着深刻的内涵。十六届三中全会上通过的《决定》是在总结过去 2 5年渐进式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 ,比较彻底地对如何真正地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进行了总体设计 ,明确了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任务 ,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新三中全会”是中国向现代文明发展的一个历史分水岭。本刊约请校内部分教授和青年作者尝试用新视角对《决定》进行解读 ,探讨中国经济社会发...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世锦
如果将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看作一个历史过程 ,目前只是处在这个过程的中期。在这样的起点上 ,应当正确把握改革进程中的主要矛盾和问题 ,制定一个合理的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中长期目标 ,明确为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完成的改革任务 ,特别是近期的改革重点 ,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取得新的实质性的进展。本文对以上目标和重点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原则
关键词:
市场经济 体制外 发展任务 改革重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沈传亮 胡莹
经济体制改革究竟确定什么目标,关系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问题的核心在于正确认识、处理计划和市场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伴随实践的推动、理论界的争鸣,中国共产党经过艰辛探索,大胆突破僵化认识,最终摆脱传统观念,于1992年10月明确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宪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已被党的十四大所肯定。而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这一体制的内涵特征和框架结构,则是本文的目的。一、目标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赵海宽 陆百甫 秦池江 夏斌 谢平 凌涛 朱明春 贾康 刘慧勇
转换银行机制,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银行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掌管货币发行、信贷资金供应和商品交易结算等职能,没有银行的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无法建立的。然而在银行如何参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怎样继续向前发展的问题上,目前有两种不同的思路。这两种思路的主要区别在于如何发挥几家国有大银行的作用。一种思路认为,这几家国有大银行应该直接掌握在政府手中,当作国家进行宏观经济调控和管理经济的机构或工具,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建立,计划管理淡化,各经济单位自主权扩大之后,为了保证整个经济的正确发展方向,必须加强宏观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吴元强
(一) 从1952年院系调整以后,我国高教形成了适应计划经济发展的教育体制,这个体制是以苏联为楷模的。清华大学作为一所工科大学,基本上以各种工业部门为对口,设置了机械系、建工系、水利系、电机系、动力系等,1958年以后在这些系的基础上又建立了工物系、工化系、自动控制系、无线电系、精仪系等。在系之下设置专业,专业基本上是对着各种工业企业下的具体业务部门设置的。例如:机械制造系分为机械制造、铸工、锻压、焊接、金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正信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应当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意义重大,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绝不仅仅是目标的确立,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一、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万祥娟
党的十四大确定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出,是由我国14年来改革开放的实践而得出的结论,它的理论依据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计划与市场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观点。在党的十四大的政治报告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成为全党的共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目标的确立,必须依靠理论上的突破,而这一目标的实现,更离不开理论的指导,因此,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探讨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基本特征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景焘
(一) 江泽民同志依据邓小平同志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在党的十四大报告中强调指出:我国经济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科学论断,极其深刻地总结了我国近几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的经验,诊治了我们在市场和市场经济问题上常犯的“恐资病”,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对长期争论的计划与市场问题作了结论,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又一次重大突破。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平
1992年10月24日,商业部胡平部长应邀在中央党校作了题为“关于商业改革与发展的几个问题”的讲话,阐述了四个问题:一、14年来商业改革和发展的成就;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商业新体制;三、必须把商业作为一个产业来大力发展;四、按照市场经济要求,搞好商业改革和发展。这篇讲话根据党的十四大精神,结合我国商业实际,概括总结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这场流通革命采取的重大改革措施和发生的巨大变化,指明了90年代商业改革和发展的方向、目标和任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刊征得胡平部长同意,现选登这篇讲话的第二个问题,着重论述建立一个公有制为主体的、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大市场、大商业、大流通,实现社会化、市场...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逄锦聚
改革开放是中国共产党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辟了人类历史发展新篇章。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总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立、发展及其意义,坚持以这一理论为指导,继续推进以经济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重要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