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22)
2023(9833)
2022(8238)
2021(7364)
2020(5771)
2019(12941)
2018(12627)
2017(24359)
2016(12817)
2015(14457)
2014(14533)
2013(14595)
2012(14217)
2011(13188)
2010(13646)
2009(12801)
2008(12491)
2007(11670)
2006(10953)
2005(10370)
作者
(38443)
(32080)
(32038)
(30483)
(20865)
(15345)
(14587)
(12499)
(12283)
(11665)
(11223)
(10710)
(10701)
(10458)
(10281)
(10026)
(9362)
(9358)
(9294)
(8808)
(8311)
(7882)
(7843)
(7579)
(7356)
(7261)
(7157)
(6957)
(6601)
(6223)
学科
(82988)
经济(82834)
管理(32717)
(30893)
地方(24326)
方法(24174)
(24118)
企业(24118)
中国(23428)
数学(19206)
数学方法(19119)
(18590)
业经(18016)
地方经济(15437)
(14024)
(13825)
金融(13824)
(12693)
银行(12684)
(12479)
(12443)
农业(12334)
(11756)
(11655)
(11400)
(11153)
贸易(11140)
理论(10698)
(10616)
环境(10494)
机构
学院(196998)
大学(196105)
(95765)
经济(93902)
研究(77291)
管理(69904)
中国(60368)
理学(57889)
理学院(57160)
管理学(56394)
管理学院(56004)
(43171)
(42669)
科学(41945)
(39290)
研究所(34735)
中心(33835)
财经(33196)
(31330)
经济学(31077)
(30004)
(29549)
北京(28169)
(27743)
师范(27532)
经济学院(27490)
(27168)
(25134)
财经大学(24393)
业大(23537)
基金
项目(116768)
科学(92754)
研究(89322)
基金(84307)
(71901)
国家(71233)
社会(61275)
科学基金(60878)
社会科(57038)
社会科学(57018)
(45149)
基金项目(43300)
教育(39903)
(37354)
编号(35338)
自然(35188)
资助(34907)
自然科(34374)
自然科学(34365)
自然科学基金(33777)
(31860)
成果(29881)
重点(26638)
发展(26617)
(26189)
(26172)
课题(25900)
国家社会(25149)
(23522)
教育部(23033)
期刊
(124292)
经济(124292)
研究(71351)
中国(46658)
(32048)
管理(29576)
(29097)
(26358)
金融(26358)
科学(26202)
学报(26144)
教育(22759)
大学(20941)
经济研究(20918)
学学(19676)
农业(19552)
业经(18908)
财经(18579)
技术(17441)
(16232)
问题(15656)
(12412)
世界(12227)
国际(11639)
技术经济(11570)
商业(10365)
经济管理(10055)
经济问题(9985)
(9732)
统计(9643)
共检索到3335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新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育与宏观经济稳定上海对外贸易大学王新奎由于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采取了由建立瞬间市场到建立短期市场,再到建立长期市场的渐进式的方式,长期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需经历一个相当长的过程,故市场经济的发育必然影响宏观经济的稳定。这种市场...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才玖  
一、引言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诸如要素投入量、全要素生产率、制度创新、政策及资源配置等。在Rostow的"起飞"理论中,一国要顺利实现经济"起飞",投资率或储蓄率至少要达到10%以上。在H-D模型中G=s/C,资本-产出比C(代表投资效率)被假定为不变,因而储蓄率s就成为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霞辉  
本文分析资产市场波动和宏观经济稳定之间的关系 ,全文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 ,是资产价格波动与宏观经济稳定的理论探讨 ;第二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的形成及日本“泡沫经济”前后的经济运行特征 ;第三部分分析日本“泡沫经济”对中国的警示 ;第四部分是全文总结。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孙鲁军  
资本流入对汇率和宏观经济稳定具有重要影响。该文以智利为例,分析了它在1991~1998年期间对资本流入的管理及其对实际汇率和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最后,该文讨论了中国资本流入的现状,指出要解决我国对外经济不平衡的问题,必须采取综合性的一揽子政策。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扬  
1994年,以外汇体制改革为标志,我国经济的对外开放又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外汇体制改革也对我国的宏观经济调控提出了新的挑战。能够被直接感觉到的是,外汇储备的动态变化对国内货币供应从而物价产生了较大的影响;更进一步的影响是,人民币同外汇在经常项目下的有条件可兑换,使得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有了更多和更紧密的联系。如果说,中国的宏观调控,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峻赫  付婧  徐华歌  
金融开放有利于提高本国的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转型升级、提高金融市场效率等,但也会加大金融市场风险暴露。本文以银行业为研究对象,运用合成控制法探究金融开放对宏观经济稳定的影响。结果显示:金融开放在为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可能产生更多不确定性风险,加剧宏观经济波动。基于此,在提高金融对外开放水平的基础上,应提高金融风险监测、预警及防范化解能力,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加强金融风险监管,以更好地发挥金融开放提高金融市场效率、促进宏观经济平稳运行的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郭庆旺  赵志耘  
宏观经济稳定政策虽然是现代各国政府常用的稳定经济运行的工具, 但稳定政策的理论争论从来没有间断过。对不同经济学流派的政策主张及其理论依据的回顾并分析表明,凯恩斯主义的需求管理政策仍是我国前几年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的理论基础。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陶然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带来了资本账户的开放,而资本账户的开放是否导致了宏观经济的不稳定,这个问题一直以来都是经济学界存在争议的话题。资本账户开放在一定的条件下将导致宏观经济不稳定。因此,在资本账户开放过程中必须采取相应对策维持宏观经济的稳定。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积业  
一、我们过去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的要求建国以来,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的计划,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简要地说,就是:第一,计划可以保持国民经济大体上按比例发展,避免生产无政府状态。当国民经济出现过热或无政府状态苗头时,还是依靠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遏制了经济恶化的趋势,使整个经济步入正常发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宋醒民  王拓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度的宏观调控宋醒民,王拓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宏观调控与市场经济是一个对立统一体,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在宏观调控下运行的,而不是自由放任的;另一方面,宏观调控是面向市场经济并服务于市场经济的,而不是行政统制式的。因此,两者的关系客观上...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卫兴华  王元龙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卫兴华,王元龙社会主义经济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具有蓬勃发展的活力,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排斥市场机制作用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时期的需要,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肖梦   贾康  
(一)古典社会主义下的财税体制核心是税收以所有权为基础,通过扭曲价格实行隐蔽税收。 从集中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轨(Transition),保证宏观经济的控制和稳定至关重要。否则就会发生非常严重的通货膨胀和可怕的经济崩溃!而要理解在过渡过程中如何有效保证宏观的稳定,就要回顾一下在传统体制下财政的控制是如何实施的。1985年前的苏联,1979年前的中国,1989年前的越南,在财政体制上都令人吃惊地相似,即实行以国家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戴根有  
一、建立健全中国宏观经济调控体系的必要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指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的社会主义经济.十四大指出:“我们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使经济活动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适应供求关系的变化;通过价格杠杆和竞争机制的功能,把资源配置到效益较好的环境中去,并给企业以压力和动力,实现优胜劣汰;运用市场对各种经济信号反应比较灵敏的优点,促进生产和需求的及时协调”.强调市场经济中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性方式或主要手段,这丝毫不意味着贬低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相反,由于市场机制也同样存在着局限性,政府调控对于现代经济运行...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盛松成  骆玉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