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33)
- 2023(19242)
- 2022(16450)
- 2021(15354)
- 2020(12896)
- 2019(29519)
- 2018(29362)
- 2017(56551)
- 2016(30831)
- 2015(35055)
- 2014(35262)
- 2013(34465)
- 2012(31501)
- 2011(28661)
- 2010(29157)
- 2009(27494)
- 2008(26683)
- 2007(24242)
- 2006(21704)
- 2005(19699)
- 学科
- 济(135712)
- 经济(135498)
- 管理(92181)
- 业(84014)
- 企(70868)
- 企业(70868)
- 方法(56079)
- 数学(47682)
- 数学方法(46882)
- 财(35362)
- 中国(34847)
- 农(34274)
- 业经(29685)
- 学(28673)
- 制(28214)
- 地方(27693)
- 理论(23822)
- 农业(22321)
- 银(21249)
- 银行(21202)
- 贸(21040)
- 贸易(21025)
- 和(20923)
- 融(20601)
- 金融(20592)
- 务(20372)
- 易(20320)
- 财务(20269)
- 财务管理(20221)
- 行(20219)
- 机构
- 大学(445310)
- 学院(443983)
- 济(181662)
- 经济(177595)
- 管理(170615)
- 研究(150601)
- 理学(145994)
- 理学院(144371)
- 管理学(141507)
- 管理学院(140705)
- 中国(114967)
- 京(95413)
- 科学(90465)
- 财(87664)
- 所(76279)
- 农(68437)
- 财经(68416)
- 研究所(68385)
- 中心(67942)
- 江(67479)
- 业大(62570)
- 经(61846)
- 北京(60957)
- 范(59049)
- 师范(58509)
- 经济学(55446)
- 州(54124)
- 院(54117)
- 农业(53055)
- 财经大学(50539)
- 基金
- 项目(289335)
- 科学(227319)
- 研究(214114)
- 基金(208708)
- 家(180588)
- 国家(179082)
- 科学基金(153763)
- 社会(135638)
- 社会科(127998)
- 社会科学(127957)
- 省(112935)
- 基金项目(108809)
- 教育(100038)
- 自然(98419)
- 自然科(96137)
- 自然科学(96116)
- 划(94654)
- 自然科学基金(94351)
- 编号(88130)
- 资助(87607)
- 成果(73617)
- 重点(64738)
- 部(63906)
- 课题(61818)
- 发(60925)
- 创(59326)
- 教育部(55462)
- 创新(55372)
- 国家社会(55072)
- 大学(54705)
- 期刊
- 济(212282)
- 经济(212282)
- 研究(138223)
- 中国(91093)
- 财(68948)
- 学报(67865)
- 管理(66439)
- 农(63320)
- 科学(62489)
- 教育(54197)
- 大学(52300)
- 学学(49068)
- 融(42831)
- 金融(42831)
- 农业(42591)
- 技术(40270)
- 财经(34998)
- 经济研究(34090)
- 业经(33099)
- 经(30064)
- 问题(26727)
- 技术经济(22216)
- 图书(21872)
- 统计(21810)
- 理论(21484)
- 业(21276)
- 版(20424)
- 贸(20121)
- 科技(19531)
- 现代(19520)
共检索到6795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学力
如何把经济增长与收入的公平分配结合起来,是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成长阶段中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发展经济学面临的主要课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收入分配方面进行了许多探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目标后,我国经济发展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在这一背景下,寻求适合我国的最优的国民收入分配模式,对于促进经济增长和实现改革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对这一问题作一初探.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管妍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各类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它们所生产的产品,能在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上,自由流通,自由买卖,也就是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买卖或流通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企业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及时购买到,能很快把它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也能很快销售出去,以便把出售商品所得的货币资金,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 生产要素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洪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在阐述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时指出:必须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方针,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为企业审计提出了新的要求,计划经济下企业审计模式虽然发挥过很大的作用,但其目标、内容、方法等已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必须建立新的企业审计模式为我国经济发展服务。本文对此试作初步探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郭小敏
两类产业协调模式有着各自的条件要求与应用范围 ,现实中往往是二者的结合 ,只是在不同时期、不同国度其名称、比例及表现方式有着差异。以间接调控为主 ,辅之以必要的直接干预的协调模式是现今条件下我国国情的要求。而规范政府行为 ,是模式成功实施的关键。
关键词:
条件 范围 规范政府行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李琪
2019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主要强调了如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学术界对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研究重点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优势和特征、政府和市场的关系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静 任振宇 魏依庆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要围绕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谋划新一轮全面深化改革”。~((2))2023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要求,“按照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要求,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和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3))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课题组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林珏
由西北大学中德企业管理研究所、经济研究所联合举办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研讨会"最近在西安召开.应邀到会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新闻界的三十多名代表就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劳动力资源配置、国家宏观调控等问题展开热烈的讨论.其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关于市场经济、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什么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的一种形式或手段,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时期的产物.生产要素进入市场、统一市场的形成、信用制度的高度发展是市场经济产生的前提条件.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表现在:(1)产权关系明晰化;(2)经济资源商品化;(3)市场主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高志立 赵文海 李杰刚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陆琳
改革科研计划管理模式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陆琳计划管理过去一直是科研机构运行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科研计划管理还有无必要,应当如何进行,这对我们管理工作者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也是我们自党的十四届三中全...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郭先登
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什么是一种全新的社会经济调节模式呢?第一,理论认识的出发点不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根据邓小平南巡谈话以后,"从根本上解除了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看作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的思想束缚,使我们在计划与市场关系问题上的认识有了新的重大突破.""实践的发展和认识的深化,要求我们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这就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认识出发点.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体制是在80年代初期提出来的,虽然看到了市场的作用,但它理论认识的出发点是,"必须在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云峰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改革我们的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条,也就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宪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已被党的十四大所肯定。而进一步探讨和论证这一体制的内涵特征和框架结构,则是本文的目的。一、目标模式的内涵和特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正信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应当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意义重大,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绝不仅仅是目标的确立,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一、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