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915)
- 2023(19818)
- 2022(16672)
- 2021(15352)
- 2020(13033)
- 2019(28735)
- 2018(28481)
- 2017(53884)
- 2016(29628)
- 2015(33180)
- 2014(33036)
- 2013(32506)
- 2012(29798)
- 2011(26775)
- 2010(27451)
- 2009(26520)
- 2008(26601)
- 2007(24722)
- 2006(22541)
- 2005(21030)
- 学科
- 济(132589)
- 经济(132361)
- 管理(107419)
- 业(107252)
- 企(95268)
- 企业(95268)
- 方法(48794)
- 财(41537)
- 数学(38325)
- 农(38310)
- 数学方法(37916)
- 业经(36900)
- 中国(34085)
- 制(32436)
- 务(28074)
- 财务(28002)
- 财务管理(27944)
- 地方(26560)
- 企业财务(26424)
- 农业(25758)
- 学(24827)
- 体(23112)
- 银(22972)
- 银行(22924)
- 理论(22892)
- 行(21788)
- 贸(21687)
- 贸易(21669)
- 策(21298)
- 技术(21182)
- 机构
- 学院(429224)
- 大学(425790)
- 济(182177)
- 经济(178292)
- 管理(165278)
- 研究(143644)
- 理学(138456)
- 理学院(136998)
- 管理学(134924)
- 管理学院(134100)
- 中国(116754)
- 财(92206)
- 京(90434)
- 科学(83142)
- 农(73810)
- 所(73216)
- 江(70339)
- 财经(70292)
- 中心(67057)
- 研究所(64719)
- 经(63452)
- 业大(60777)
- 农业(57496)
- 北京(57111)
- 经济学(55413)
- 州(55303)
- 范(52577)
- 师范(51979)
- 财经大学(51500)
- 院(50743)
- 基金
- 项目(265066)
- 科学(208786)
- 研究(195303)
- 基金(192072)
- 家(166556)
- 国家(165044)
- 科学基金(142135)
- 社会(126853)
- 社会科(119638)
- 社会科学(119599)
- 省(104593)
- 基金项目(100203)
- 自然(90158)
- 教育(89964)
- 自然科(88098)
- 自然科学(88070)
- 自然科学基金(86580)
- 划(86370)
- 资助(78805)
- 编号(78639)
- 成果(65348)
- 重点(59445)
- 部(58426)
- 创(56751)
- 发(56562)
- 课题(55435)
- 创新(52504)
- 制(52201)
- 国家社会(51994)
- 教育部(50623)
- 期刊
- 济(223949)
- 经济(223949)
- 研究(134710)
- 中国(95248)
- 财(78407)
- 管理(70379)
- 农(69333)
- 学报(64724)
- 科学(59993)
- 大学(50003)
- 融(49145)
- 金融(49145)
- 学学(47141)
- 教育(46003)
- 农业(45594)
- 技术(38521)
- 财经(37367)
- 业经(36206)
- 经济研究(34742)
- 经(32340)
- 问题(28119)
- 业(26646)
- 技术经济(23124)
- 贸(22713)
- 版(20975)
- 世界(20836)
- 财会(20737)
- 现代(20414)
- 国际(20203)
- 商业(20077)
共检索到6888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陈洪隽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成本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提高质量、优化结构、增进效益的基础上,加快经济发展速度,推动我国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综合国力在本世纪末迈上一个新台阶。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科学配置和充分运用有限的资源,以较低的投入获得较高的产出。通俗地讲,为实现有效的产出所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诗白
用市场方法建设社会主义,表明中国大陆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既要充分引进和利用市场经济的"共性"机制,又要从我国实际出发实行制度创新。总之,要使市场经济的组织、机制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相结合。改革实践已经证明,市场与社会主义是能够兼容的,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使二者的"兼容度"最大增强。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还必须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以形成支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精神支柱。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毛益新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建筑企业管理工作面临全新的观念、机制和要求。如何根据市场经济的特性,及时把握当前深化改革的有利契机,进一步探索和建立一个高效运行的企业管理机制,显得十分紧迫和重要。对此,本文作如下三点探讨。 一、当前建筑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在新旧体制转换中,企业管理面临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无论在认识、思路方面,还是在机制和实际操作方面,都未跟上市场经济步伐。具体表现为: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黄绍宏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统计出路的思考黄绍宏党的十四大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广大统计工作者研究统计理论和指导统计实践的出发点和归宿。正确认识、全面理解这个问题,并抓住机遇...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郑雅妮
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二十大对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出战略部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改革的方向和重点。立足中国正处于“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伟业复兴的关键时期”这一历史方位,分析了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鲜明时代特征及丰富理论内涵。在此基础上,结合国有企业的本质属性和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要求,探讨国有企业在新发展阶段的定位及功能,据此提出要从四个方面进一步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一是优化国有经济布局,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二是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国有企业管理制度改革;三是深化分类改革,推动国有企业产权创新;四是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推动高水平开放。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邓国准
湖北省审计学会于1993年8月4日至7日在崇阳县金沙镇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与企业审计研讨会,中南财经大学、军事经济学院的教授、部分地、市、县审计局的局长、业务骨干、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省局商贸处、科研所的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次会议之前四个课题组及许多地市都作了充分准备、选择的研究课题紧扣当前经济形势,抓住了大家都十分关切的问题;撰写了一批具有一定水平的论文,为开好会议奠定了基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黄友仁
党的十四大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并提出强化审计和经济监督,加快济发展包括审计咨询业在内的第三产业。在经济特区要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大胆地进行各项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特区企业审计的要求是什么,如何学习和借鉴国外企业审计的先进经验,今后特区企业审计制度如何改革,本文试对这些问题作一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董正信
党的十四大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作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这为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指明了方向。应当说,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的确立,意义重大,来之不易。但必须清醒地看到,改革绝不仅仅是目标的确立,而更重要的是目标的实现。一、观念转变问题。长期以来,人们把计划经济作为社会主义的特征之一,而把市场经济与资本主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管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冯圆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制度保障。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的内在要求和必然趋势。成本管理需要坚持面向宏观、关注中观、夯实微观,聚焦关键与重点问题。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成本管理情境特征表现为:“以新求质”,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向“新”而行;“以质求变”,通过制度型开放等向深化“改革”谋发展;“动因创新”,借助于成本管理的动因机制寻求未来发展的新机遇。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郑良玉
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重要问题的思考郑良玉走向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项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认真地探索。本文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结构层次,从微观基础、市场体系、中介产业、宏观调控、社会保障和法制规范等方面,论述当前我国走...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谢景开 洪训昌
一、坚持依法治税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在当前加快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坚持依法治税是必不可少的,否则将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然而,对这一点,并没有完全取得共识。有一些地区、部门,从本地区、本部门经济利益出发,竞相采取了一些各不相同的税收减免优惠政策。这从短期效果来看,可能会给地方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但从全局、长远利益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谢景开 洪训昌
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税制体系,必须以依法治税为基础,通过税制改革,为企业创造公平竞争的外部环境,实现国家对经济的宏观有效调控,使税收职能作用的发挥体现在更高的层次上.税制改革应有利于完善税收的宏观调控机制,与其他改革措施协调配套进行;有利于公平税负,促进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有利于调整和贯彻国家的产业政策,并充分调动中央和地方组织收入的积极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义平
无论是诱致性变革还是强制性变革,都客观存在着体制创新的相应成本。基于对中国国情和体制创新成本的考虑,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安排应选择“渐进”的形式,而体制创新方式则应是政府与群众的互动。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宋涛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各类企业所使用的生产要素和它们所生产的产品,能在全国的社会主义市场上,自由流通,自由买卖,也就是企业的各种生产要素和产品在买卖或流通过程中,不受任何阻碍,企业需要的各种生产要素能够及时购买到,能很快把它们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生产出的商品,也能很快销售出去,以便把出售商品所得的货币资金,投入到再生产过程中去。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然会加速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国民经济 生产要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