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812)
- 2023(10178)
- 2022(8809)
- 2021(8272)
- 2020(6832)
- 2019(16221)
- 2018(16270)
- 2017(32390)
- 2016(17163)
- 2015(19745)
- 2014(19815)
- 2013(19638)
- 2012(18791)
- 2011(17262)
- 2010(17593)
- 2009(16598)
- 2008(16259)
- 2007(14739)
- 2006(14027)
- 2005(13164)
- 学科
- 济(92497)
- 经济(92332)
- 管理(41391)
- 业(36518)
- 方法(32441)
- 企(29168)
- 企业(29168)
- 数学(27584)
- 数学方法(27449)
- 中国(25052)
- 制(24913)
- 银(22827)
- 银行(22682)
- 地方(21484)
- 行(21426)
- 农(20769)
- 业经(18250)
- 贸(18199)
- 贸易(18183)
- 财(18131)
- 易(17680)
- 融(17484)
- 金融(17481)
- 体(15218)
- 学(14320)
- 度(13668)
- 制度(13665)
- 地方经济(13533)
- 理论(13293)
- 出(12859)
- 机构
- 大学(249058)
- 学院(247144)
- 济(119315)
- 经济(116958)
- 管理(89929)
- 研究(89296)
- 中国(77001)
- 理学(74420)
- 理学院(73556)
- 管理学(72710)
- 管理学院(72189)
- 财(59926)
- 京(53704)
- 财经(45692)
- 科学(45641)
- 所(43918)
- 经(41334)
- 中心(40555)
- 江(39871)
- 经济学(39511)
- 研究所(38503)
- 经济学院(35369)
- 北京(35088)
- 农(34333)
- 财经大学(33733)
- 范(33531)
- 师范(33354)
- 州(31530)
- 院(31237)
- 银(29902)
- 基金
- 项目(142936)
- 研究(112746)
- 科学(112693)
- 基金(103500)
- 家(86780)
- 国家(86007)
- 社会(75074)
- 科学基金(73662)
- 社会科(70220)
- 社会科学(70196)
- 基金项目(53990)
- 省(53860)
- 教育(52695)
- 编号(46443)
- 划(44714)
- 资助(43216)
- 自然(42269)
- 自然科(41193)
- 自然科学(41182)
- 自然科学基金(40447)
- 成果(39643)
- 部(33927)
- 课题(32648)
- 发(32196)
- 重点(31730)
- 国家社会(31033)
- 教育部(30340)
- 性(29775)
- 人文(29124)
- 创(28785)
- 期刊
- 济(146742)
- 经济(146742)
- 研究(94224)
- 中国(55159)
- 财(45419)
- 融(43994)
- 金融(43994)
- 管理(35188)
- 农(31505)
- 教育(30626)
- 科学(28884)
- 学报(28670)
- 财经(25102)
- 经济研究(24684)
- 大学(23559)
- 技术(22053)
- 经(21730)
- 学学(21548)
- 业经(20853)
- 问题(20204)
- 农业(18948)
- 贸(18092)
- 国际(16387)
- 理论(13959)
- 技术经济(13444)
- 世界(13095)
- 经济问题(12103)
- 实践(12064)
- 践(12064)
- 统计(11841)
共检索到41971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王立新
党的十四大确定了在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目标,这一重大转变对金融体制的改革提出了新的目标和要求。专业银行是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转变专业银行的运行机制是金融改革的必然要求,又是改革的难点所在,市场经济为这一领域的改革提出了至少以下几方面的课题。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何林祥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环节,改革的方向是建立与市场经济运行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和调节机制,主要内容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要办成真正的中央银行、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成立政策性银行、规范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行为和促进金融市场的发育完善等。本文仅就国家专业银行逐步向商业银行过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谈些粗浅看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聂长文
党的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模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个具有深远历史意义的命题向我们的金融体制,尤其是银行(混同于专业银行,下同)经营机制提出了挑战,更为银行企业化改革提供了机遇。早在七十年代末,邓小平同志就提出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林万里
党的十四大把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定为指导我们改革和建设的一项长期方针,其中,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的理论上的重大突破,对我国今后改革开放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加快海南特区专业银行改革开放步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行结算改革(下)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银行结算改革的思路历次银行结算改革均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是由其所的历史发展阶段所决定的.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始确立,为深化银行结算改革提供了历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商业银行的改革与发展编者按:在深化金融体制改革中,如何发育和形成健全、完善的金融组织体系是当前乃至今后深化金融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为此本刊专题开展关于商业银行问题的研讨。这期发表的4篇文章,作者针对我国现有商业银行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银行结算改革(上)编者按:银行结算是联系资金和经济活动的纽带,银行结算畅通与否,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极大的影响。银行结算改革是金融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1989年4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颁布了《银行结算办法》,推出了以“三票一卡...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学模
一、全面认识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和消极作用十四大以来,谈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的文章连扁累牍,对市场经济的消极作用则往往一笔带过。我们要推行一种经济体制,对于这种经济体制的积极作用,当然需要讲深讲透,以便在统一认识的条件下统一行动,为积极贯彻新体制而努力。但是我认为,对任何事物的认识都应该全面。在一定场合侧重讲某一侧面不仅是允许的,而且可能是必要的。没有重点就没有政策嘛。但对于我们搞理论工作的人来讲,不仅要把市场经济的积极作用讲清楚,也需要把市场经济的弱点和消极方面讲清楚,这样,才能有利于充分发挥它的积极作用,并且尽可能地通过必要的措旋弥补其弱点和限制它的消极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高尚全
最近,开了一些座谈会,大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很感兴趣,认为是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了。第一个问题是社会主义条件下能不能搞市场经济。其实,这个问题小平同志早已讲了。小平同志在1979年会见不列颠百科全书副主编布吉尼的时候说过,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这种说法不确切。为什么社会主义不能搞市场经济?市场在封建社会就有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方式上是相似的,但也有所不同。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又指出,计划多一
[期刊] 改革
[作者]
乔刚
自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发表后,我国社会各界特别是思想理论界再度活跃起来,"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的论断消除了许多人思想上的禁箍,为深化改革、扩大开放进行的理论探讨打开了新的天地。然而,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建立和发展现代的市场经济,不仅一直是理论上尚未解决的难题和焦点,而且在实践中也未曾给我们以现成的成功经验。因此,对于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内涵及其特征、在培育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道路上的主要障碍以及现阶段我们在市场发育上的主要任务等这样一些重要问题,还需要我们给以进一步的研究和讨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徐衡
一、市场经济的性质市场经济若舍弃其隶属的生产关系性质去观察,它是中性的。但任何市场经济都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客观存在的生产关系中运行的。因此,它既有能在一切社会经济形态下发生作用的共性,又有与一定生产关系相适应的特殊属性。同时,从市场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在先,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正处在形成与发展的初级阶段。故笔者在此是从其共性和与资本生产关系相结合的属性上进行论述的,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性,将在本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菊波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全新的有丰富内涵的概念,正确认识它,对于当前及今后的改革非常重要。就此,作者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市场经济可以与不(?)的社会制度相结合,社会主义公有制可以与市场经济兼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商品经济的发展,两者的不同之处,在于前者确立了市场是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实(?)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注意市场经济的一般性,更要注意由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国情决定的特殊性。作者认为,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将是一个长期的课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刘国光
在学习小平同志南巡讲话的高潮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大家热烈讨论和十分关心的一个问题,其实这不是一个新问题。早在1979年11月26日,小平同志接见美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副总编辑时就说过:“说市场经济只限于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这肯定是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珏
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几个理论问题王珏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经济体制改革资源配置和利用问题是经济运行的基本问题,也是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问题。任何国家、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所能生产的物品和劳务相对于人们的需要来说都是有限的,因为生产物品和劳务所需要的...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唐志刚
一、加快专业银行的改革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以集权、行政、强制为主要特征的计划经济带有根本性的不同,其基本含义可以理解为:一是明晰的产权。这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基本前提,因为产权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经营方式和分配方式。二是明确的利益主体。不同的生产经营单位都是独立的利益主体。都是经济的人,其经营活动的最高目标是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三是健全的法治。在一定意义上而言,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法治是市场经济的一种内在要求,在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