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246)
- 2023(9515)
- 2022(7986)
- 2021(7508)
- 2020(6090)
- 2019(13796)
- 2018(13401)
- 2017(25199)
- 2016(13788)
- 2015(16117)
- 2014(16726)
- 2013(16624)
- 2012(15953)
- 2011(14324)
- 2010(14931)
- 2009(14184)
- 2008(14399)
- 2007(13650)
- 2006(12463)
- 2005(11414)
- 学科
- 济(77611)
- 经济(77446)
- 管理(44860)
- 业(36186)
- 企(32355)
- 企业(32355)
- 财(29042)
- 方法(25969)
- 数学(20384)
- 数学方法(20158)
- 中国(19733)
- 地方(19576)
- 制(17764)
- 农(15826)
- 业经(15730)
- 学(15139)
- 理论(13565)
- 务(13455)
- 财务(13428)
- 财务管理(13367)
- 财政(13267)
- 企业财务(12687)
- 地方经济(12663)
- 体(11665)
- 银(11543)
- 银行(11534)
- 和(11527)
- 融(11282)
- 金融(11280)
- 行(10896)
- 机构
- 大学(209572)
- 学院(209064)
- 济(93017)
- 经济(90760)
- 研究(72998)
- 管理(72823)
- 理学(59839)
- 中国(59502)
- 理学院(59136)
- 管理学(58106)
- 管理学院(57699)
- 财(53745)
- 京(44540)
- 科学(40219)
- 财经(37867)
- 所(37581)
- 江(35724)
- 经(33969)
- 中心(33466)
- 研究所(32351)
- 经济学(30472)
- 北京(29072)
- 范(28377)
- 师范(28135)
- 农(27755)
- 州(27636)
- 财经大学(27396)
- 经济学院(26883)
- 院(25314)
- 省(25008)
- 基金
- 项目(116747)
- 科学(90431)
- 研究(89982)
- 基金(82969)
- 家(70030)
- 国家(69365)
- 科学基金(59160)
- 社会(59099)
- 社会科(54797)
- 社会科学(54774)
- 省(44719)
- 教育(42169)
- 基金项目(42155)
- 编号(37246)
- 划(36351)
- 资助(35496)
- 自然(34535)
- 自然科(33747)
- 自然科学(33736)
- 成果(33233)
- 自然科学基金(33125)
- 课题(26779)
- 部(26312)
- 重点(26131)
- 发(24945)
- 性(24656)
- 国家社会(23884)
- 大学(23398)
- 教育部(23325)
- 项目编号(22947)
- 期刊
- 济(124042)
- 经济(124042)
- 研究(75560)
- 中国(52640)
- 财(49057)
- 管理(30358)
- 学报(29274)
- 教育(26663)
- 科学(26098)
- 农(25665)
- 融(25287)
- 金融(25287)
- 大学(23368)
- 财经(21823)
- 学学(21641)
- 经济研究(20241)
- 经(18945)
- 技术(18837)
- 农业(16267)
- 业经(16220)
- 问题(14878)
- 贸(12512)
- 技术经济(11514)
- 财会(11161)
- 会计(10949)
- 统计(10594)
- 国际(10525)
- 世界(10457)
- 理论(10159)
- 图书(10106)
共检索到3585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慧
随着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财政理论的立论基础也要发生相应的变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财政理论的立论基础是以政府决定全社会资源配置和利益分配关系为前提。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理论的立论基础应置于市场机制之中,即把原来完全由政府决定全社会资源配置转变为由市场和政府共同决定资源配置,并以市场配置和调节为基础。在确定企业是市场主体的前提下,财政改革的关键环节是财政职能范围的转换和调整。一旧的财政职能范围的格局是在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下形成的。在这种经济体制下,社会经济成份单一,国家行政职能和所有者职能重合。社会再生产的各个环节,都在统一的指令性计划控制下运行。企业财务成为国家财政的基...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董勤发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财政范围董勤发财政理论与政策的一个基本问题,就是界定财政活动的适当范围。在现代经济中,由于财政是作为公共部门经济而存在的,所以财政活动的适当范围问题实际上就是财政作为公共部门经济与市场部门经济(或私人部门经济)之间的界限问题,即哪...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文伯安
是满足国家需要还是满足社会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财政职能范围思考文伯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既依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汲取西方财政理论的有用成果,又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注意财政理论的继承与发展,从而对财政职能范围作出科学合理的界定,这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李俊生
我国现行的财政职能范围是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其基本特征是范围广,内容无所不包。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财政职能范围的格局根本不适应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及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财政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我国在传统的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这种财政职能范围格局已经发生了某些变动,但是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其传统体制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阎文谦 刘慧琴
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活动范围的界定阎文谦刘慧琴财政活动范围的大小,直接制约着政府职能的实现及政府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能力。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界定财政的活动范围。我们认为,财政活动范围取决于政府行为取向和...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赵秀英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客观上要求必须调整并重新界定我国的财政职能范围。财政职能范围问题实质上就是财政究竟应当"管些什么"和"管到什么程度"的问题。一方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项镜泉
对于国家财政履行社会化分配职能,作者持国家分配论观点;对现行预算分配,提出了完善的意见;还认为预算外分配,是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的社会化分配的次直接形式,最后提出通过财政分配调控和引导其他分配,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强财政政策的指导作用。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振一
我国经济改革的进程,已跨入从产品经济向商品经济全面转变的关键时期,实现这一转变,要求政府职能的转变。其中,财政职能范围又应作些什么样的调整,以及如何调整,将关系到财政改革能否顺应商品经济发展,关系到财政困难能否得到根本解决。一、商品经济发展呼唤着财政职能范围的调整现存的财政职能范围,是在产品经济发展中形成的,集中反映着产品经济的要求和特征。在产品经济下,社会经济成分单一,社会职能与所有者职能溶为一体,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各个侧面,都在统一的指令性计划控制下运行,企业部门财务和家庭部门财务失去了独立性;企业财务是国家财政的基层环节,执行着国家财政职能,国家财政则是社会大工厂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胡庆康
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标志着我国改革开放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在新体制建立过程中,加快政府职能的转变是重要的环节之一。财政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经济职能,如何实现职能的转换,完善宏观调控体系,不仅在整个政府职能转变进程中起着主导作用,而且对政府其他有关职能的转变也会产生很大影响。因此,如何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财政职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财政理论界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汪兴益
本文认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家是资源配置的主体之一,财政是国家配置资源的基本方式,并贯穿于社会资源配置的全过程,这是财政活动的性质;财政活动的范围是提供社会公共福利,并且是提供社会公共福利的基本途径;财政活动的目标是保证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财政活动的内容是兼顾公平与效率。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刘明慧 张海星
政府职能、财政职能与财政职能范围刘明慧,张海星财政职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理论与实践所面临的重要问题,也是财政体制改革的关键环节。本文拟在分析政府职能、财政职能与财政职能范围关系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职能的内涵和转换、财政职能...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罗彤 赵雪恒
论财政投资的社会性质及其范围罗彤,赵雪恒国家财政支出(包括财政投资)具有社会性质,其目的是保证社会的共同需要。国家财政投资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倾向,既不符合财政支出的基本性质,也与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相悖,财政投资应逐步退出竞争性商品生产领域。一、财政投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吕炜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要求相适应的一项制度 ,二者在实践中呈动态演进的关系。本文考察了成熟市场经济国家发展过程中公共财政范围的变动 ,以及不同国家之间公共财政范围的差异性 ;转轨国家体制转换过程中财政公共化取向的进展与作用 ;并对中国转轨过程中经济市场化与财政公共化的演进作了分析。本文的研究对全面认识公共财政的范围及其性质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
市场经济 转轨经济 公共财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干春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调控的特点和范围干春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宏观调控之所以成为必要,不仅是因为资本主义的市场经济实践证明,宏观调控也是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中一种不可或缺的资源配置手段,而且还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纯粹的市场具有某些缺陷...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胡乐亭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财政分配体系总体框架胡乐亭财政作为国家政府的经济行为,涉及到整个国家的政策和政府活动范围。财政分配体系的界定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要的实践问题。在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条件下,如何正确认识和界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