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057)
- 2023(9016)
- 2022(7674)
- 2021(6973)
- 2020(5766)
- 2019(12907)
- 2018(12595)
- 2017(24535)
- 2016(13296)
- 2015(14863)
- 2014(15238)
- 2013(15034)
- 2012(14601)
- 2011(13254)
- 2010(13694)
- 2009(12923)
- 2008(13136)
- 2007(12336)
- 2006(11152)
- 2005(10202)
- 学科
- 济(78352)
- 经济(78187)
- 管理(41211)
- 业(36308)
- 企(32185)
- 企业(32185)
- 方法(28200)
- 数学(23025)
- 数学方法(22727)
- 财(17458)
- 地方(17410)
- 中国(17096)
- 学(15655)
- 业经(14856)
- 农(13826)
- 制(13686)
- 地方经济(12569)
- 务(11763)
- 财务(11742)
- 财务管理(11715)
- 企业财务(11272)
- 理论(11272)
- 融(11272)
- 金融(11271)
- 和(10995)
- 银(10722)
- 银行(10709)
- 行(10213)
- 体(9938)
- 贸(9206)
- 机构
- 大学(204980)
- 学院(202204)
- 济(92068)
- 经济(90096)
- 研究(74543)
- 管理(72506)
- 理学(61143)
- 理学院(60380)
- 管理学(59244)
- 管理学院(58852)
- 中国(58299)
- 财(44465)
- 京(43889)
- 科学(42566)
- 所(38353)
- 财经(34915)
- 研究所(34010)
- 中心(33552)
- 农(31682)
- 经(31594)
- 江(31375)
- 经济学(30082)
- 北京(28078)
- 业大(26714)
- 经济学院(26565)
- 院(26276)
- 财经大学(25932)
- 范(25718)
- 师范(25440)
- 州(24900)
- 基金
- 项目(123343)
- 科学(97303)
- 基金(91757)
- 研究(87699)
- 家(80140)
- 国家(79480)
- 科学基金(67827)
- 社会(59849)
- 社会科(55688)
- 社会科学(55665)
- 基金项目(47280)
- 省(45968)
- 自然(43171)
- 自然科(42244)
- 自然科学(42232)
- 自然科学基金(41493)
- 教育(40074)
- 划(39251)
- 资助(39103)
- 编号(33006)
- 成果(28479)
- 部(28157)
- 重点(27837)
- 发(26148)
- 国家社会(24935)
- 教育部(24449)
- 性(24446)
- 创(24189)
- 课题(23558)
- 大学(23552)
共检索到3266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高勇
本文认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国家对经济活动的管理,由指令性计划为主的直接控制更多地转向以指导性计划为主的间接调控。现阶段我国指导性计划形式的选择应当是政策供给型,即在总结指令性计划和需求型指导性计划两种方法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实施以政策为导向的手段和保证供给与需求结构平衡相适应的指导性计划。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积业
一、我们过去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已经越来越不适应现代化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的要求建国以来,作为资源配置的主要手段的计划,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简要地说,就是:第一,计划可以保持国民经济大体上按比例发展,避免生产无政府状态。当国民经济出现过热或无政府状态苗头时,还是依靠计划经济体制的运行遏制了经济恶化的趋势,使整个经济步入正常发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坚白
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资源配置 市场经济就是社会生产的运营以市场为转移,由市场机制来调节商品供求的经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经营者为使其生产出的产品能得到市场实现,就必须依循市场机制进行资源(物力、人力)配置。资源配置一经确定,付之实施,它就作用于整个生产过程。市场机制是通过商品的价格信号显示出来的。价格变化总是由于供给与需求之间的数量变化所引起。因而从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周炼石
1984年以来,我国在指导性计划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方面已取得重大进展。然而必须看到,我国的计划体制改革并未出现实质性转轨,相当一部分企业处在“指令性计划无指令,指导性计划无指导”的真空状态,产品积压、投资重复、停工停产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指导性计划实施的深化已为当务之急。笔者认为,指导性计划是计划与市场结合的最佳形式,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俞品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政府进行宏观调控,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人们很少讨论政府对经济的微观调控。人们只讲宏观调控而不说微观调控,是由于以下的原因:第一,对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不加区分,把政府的调控行为都说成是宏观调控。例如,政府对某一种农产品规定供销价格,本来是微观调控,却被说成是宏观调控,政府对市场不正当竞争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卫兴华 王元龙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宏观调控卫兴华,王元龙社会主义经济实践证明,社会主义经济要想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具有蓬勃发展的活力,必须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并充分发挥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排斥市场机制作用的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已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发展新时期的需要,不...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量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短期计划调控制度构想李量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宏观调控体系是当前体制改革的重要课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短期经济的运行也必然出现靠市场机制难以解决的问题,经济不平衡是经常的。特别是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双重体制的并存必然伴随...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赵曼
指导性计划是界于指令性计划和市场调节之间的一种计划。指导性计划具有以下三个特征:(1)在效力上指导性计划具有相对约束性,以区别于单纯的经济预测和“大撒手”式的市场调节。但是约束性不等于强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郑萍 张曼
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选择郑萍,张曼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我国经济思想和经济理论的具有根本性质和决定意义的突破,这种制度选择和制度创新也是对我国改革开放实践的概括总结,它必将引发出对中国传统社会的运行方式和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柳家章
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存在市场经济的一般共性,也存在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特性。从市场经济的共性来讲,市场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从社会主义经济特性来讲,公有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从不同经济利益主体看,要求市场调节,从社会化大生产看要求计划调节。小平同志重要谈话明确指出:计划经济不等于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也有计划;市场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也有市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计划多一点,还是市场多一点,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高勇
在指导性计划的理论认识和管理实践中,始终存在着一系列障碍,弄清这些问题并及时采取措施.是当前加强宏观经济调控的一个现实而又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一、障碍的表现表现之一,编制与执行缺乏科学性。其一,指导性计划在编制过程中缺乏统一标准,界限模糊,同一工业产品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裘实
(一)有的同志认为:市场经济体制,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方式,是中性的.它既不存在姓资姓社的制度属性问题,也不会因依存的外部条件(社会经济制度)不同而有不同的运作.市场经济就是市场经济,无所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之分.还有人认为:市场经济体制,必附着于一定的社会经济制度.不同的社会经济制度,对市场经济的运作,虽不会使它带上制度属性,但社会基本制度形成的不同外部条件,却会使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查瑞传
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转轨,有关市场经济与计划生育关系及相互影响的探讨,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兴趣。这种探讨不仅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也具有重大的实践意义。我们希望就此问题展开一次认真的学术讨论。欢迎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们踊跃来稿,积极参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