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45)
2023(7216)
2022(6161)
2021(5546)
2020(4511)
2019(10024)
2018(9625)
2017(18824)
2016(9800)
2015(11192)
2014(11482)
2013(11702)
2012(11451)
2011(10618)
2010(10836)
2009(10251)
2008(9588)
2007(9024)
2006(8372)
2005(7651)
作者
(30182)
(25483)
(25355)
(24250)
(16603)
(12272)
(11684)
(10144)
(9616)
(9309)
(9029)
(8793)
(8538)
(8230)
(8177)
(8001)
(7816)
(7627)
(7448)
(6868)
(6613)
(6222)
(6184)
(5997)
(5905)
(5901)
(5727)
(5235)
(5226)
(4877)
学科
(71759)
经济(71601)
管理(25388)
方法(23921)
(21992)
数学(19953)
数学方法(19865)
地方(19496)
(17026)
企业(17026)
中国(14909)
(14154)
地方经济(13357)
业经(13297)
(13150)
(9776)
(9535)
(9381)
农业(9313)
(9242)
金融(9240)
环境(8906)
(8233)
贸易(8224)
经济学(7942)
理论(7819)
(7786)
(7666)
银行(7652)
(7507)
机构
学院(157350)
大学(157285)
(79939)
经济(78634)
研究(61349)
管理(57381)
理学(48573)
理学院(47965)
中国(47523)
管理学(47303)
管理学院(47002)
(34671)
科学(33964)
(33674)
(31589)
(29659)
研究所(28398)
财经(27547)
中心(26626)
经济学(26423)
(24852)
经济学院(23395)
(23198)
(21465)
(20856)
师范(20684)
北京(20675)
财经大学(20333)
业大(19408)
(18932)
基金
项目(98160)
科学(78434)
基金(73304)
研究(71126)
(63231)
国家(62700)
科学基金(54003)
社会(50712)
社会科(46905)
社会科学(46885)
基金项目(38268)
(37268)
自然(33260)
自然科(32463)
自然科学(32457)
自然科学基金(31862)
教育(31145)
(30486)
资助(30436)
编号(27185)
重点(22443)
(22420)
(22312)
成果(21272)
国家社会(20832)
教育部(19522)
课题(19302)
(18979)
人文(18954)
发展(18646)
期刊
(102471)
经济(102471)
研究(54113)
中国(31284)
(25497)
管理(23290)
科学(22056)
学报(21699)
(20380)
(18902)
金融(18902)
经济研究(17980)
大学(16666)
学学(16009)
财经(15667)
业经(14498)
(13687)
农业(13210)
问题(12376)
技术(12356)
教育(10472)
商业(9417)
技术经济(9393)
世界(9287)
(9180)
统计(8922)
资源(8790)
国际(8300)
经济管理(7931)
经济问题(7908)
共检索到255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曾牧野  王继康  
改革开放十三年来,广东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注目的成就,从各项经济指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到1991年,社会总产值、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财政收入、出口创汇的绝对值均跃居全国第一位,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更是突飞猛进,它虽然只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5.3%,人口的26.5%,但其创造的社会总产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外贸出口额和财政收入却分别占全省总量的40.9%、40.5%、43.5%、37.8%、28.5%,同时社会经济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杨翱卿  
科技、经济、社会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良好的社会经济环境,为科技发展提供了条件;科技的发展,又促进了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本文仅就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几年来科技发展与社会经济环境的关系作一些扼要的分析。处在我国南海之滨的珠江三角洲是广东省最大的平原,它包括四个市、十二个县,面积约21500平方公里,人口863万,耕地841万亩,它背靠智力密集、对外开放的广州市,南接深圳、珠海两个经济特区。自从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速度之快、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变化之大、经济商品化程度之高,在中国农村名列前茅。据统计,该区1980年工农业总产值为83.43亿元,1985年达到198.3亿元,五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王益澄  
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同处中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对 2 1世纪中国经济全面走向世界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从历史过程看 ,这两个地区都是秦岭淮河以南开发历史较早地区 ,鸦片战争后长江三角洲逐渐崛起 ,而珠江三角洲一度衰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由于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这两个三角洲地区发展不快。改革开放以来 ,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异军突起 ,成为中国经济增长最快和最活跃的地区。特别是上海浦东开发区和港澳回归对这两个三角洲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从未来趋势看 ,面临着中国加入WTO和知济经济的严峻挑战 ,这两大三角洲地区优势互补 ,将共同成为 2 1世纪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发动机。...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李子江  何琼隽  张成科  
本文以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9+2)为研究对象,基于区内成员在经济制度、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方面的差异性和复杂性,提出泛珠经济区合作机制研究的制度性框架与设计理论方法,通过对参与程度的分析,建立泛珠经济区的激励机制,探讨泛珠经济区的运行机制,进而从商业流程、技术等七个方面研究如何维持合作机制有效运行的途径,为泛珠经济区的成功运作提供良好的决策分析框架。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万作新  
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5975亿元,1979--1997年平均增长速度为2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进出口贸易、银行存贷款总量和社会商品零售总额等产业经济指标在全省、全国同类地区相比,都是绝对领先地位。然而,随着全国全方位的开放,地区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要保持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国家  李橙  
本文以推动经济发展的经济要素作为研究视角,分析空间上要素差异化配置的形成机制、要素生产效率的影响机制以及要素配置和经济增长的内在关联机理这三个角度,来分析经济要素在区域中的配置结构对经济的影响。珠江三角洲经济要素的空间结构有非常强的特殊性,了解珠江三角洲经济要素的空间结构,有利于促进珠江三角洲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雷  
展览经济是近几年来迅猛发展的一种经济现象 ,不少地区把展览经济的发展作为当地经济的重要增长点。本文试从珠江三角洲地区近几年来展览经济的发展实践来透视我国展览经济的发展前景。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朱照宇  欧阳婷萍  邓清禄  周厚云  匡耀求  黄宁生  乔玉楼  
在中国和世界上最活跃的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各市社会经济发展预测的基础上 ,计算了该区各市 2 0 0 2年、2 0 1 0年和 2 0 2 0年各行业需水量和水资源供需平衡状况 ,提出了水资源质量损失系数和水资源承载力 (相对承载力 )指数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评价了各市水资源承载力的趋势 ,认为三角洲用水问题严重 ,尤其是东莞、深圳和广州 ,其水资源承载力较其他城市弱。并指出了工业结构性缺水、生活水质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等三大问题和矛盾 ,提出了建议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 3种模式 :外引型模式、外调型模式、内调型模式。研究认为 ,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水资源要得到合理的持续利用 ,应当有流域内...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雅娟,廖金凤,曹康琳  
我国改革开放后澳门与珠江三角洲形成了密切的经济合作关系,但合作的层次有待提高。高层次合作的前景和方向在于:基础设施的配合与协调;加强技术合作,促进两地工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加强第三产业特别是旅游业、金融业、咨询和信息业的合作;加强澳门与香港及珠江三角洲主要城市的经济合作,从而增强珠江三角洲和澳门经济发展的后劲,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杨代友  
由于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和植被等先天条件的限制,相对于其快速发展的经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环境容量相当有限。各城市经济快速扩张,资源利用粗放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的相互作用和叠加,形成了影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问题。要扭转这种状况,改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生态环境,必须从建立合作管治体制、统一规划和建设、联合开展环境综合整治、产业化的生态化改造、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等方面寻找解决途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庆秋  
快速城市化的珠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着较为严重的水环境问题,节水减污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途径。本文着眼于评价节水减污战略措施的实施环境,以珠江三角洲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的现状经济指标为分析背景,运用比率经济指标,对工业废水回用和建筑中水利用这两类具有显著环境效益的节水减污措施进行了经济合理性的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工业废水回用和建筑中水利用这两项节水减污措施在珠江三角洲地区具有实施的经济可行性。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捷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经济在广东占据重要地位,其经济总量占全省八成以上,而且比重稳中有升,进入知识经济的新世纪,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城市群赖以存在的纽带——经济结构面临着进一步的调整,应从产业布局的调整、外源内源结合、内涵式高级化、产业结构梯度转移、发挥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作用等方面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调整。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罗清和  
一、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中的障碍因素 珠江三角洲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创下了高增长的辉煌成就,90年代依然保持着外向型、高增长的发展势头。目前,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产业形成东西两大板块,一边以深圳、东莞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闻名,一边以顺德、中山为代表的传统产业见长。然而,珠江三角洲经济在20世纪80年代发展中所暴露的弱点和90年代以来所面临的外部新挑战,严重阻碍着该区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珠江三角洲经济正逐步从劳动密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