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15)
- 2023(8870)
- 2022(7404)
- 2021(6881)
- 2020(5361)
- 2019(12191)
- 2018(12164)
- 2017(23407)
- 2016(12403)
- 2015(13675)
- 2014(13733)
- 2013(13685)
- 2012(12826)
- 2011(12088)
- 2010(12572)
- 2009(11988)
- 2008(11577)
- 2007(10769)
- 2006(10304)
- 2005(9444)
- 学科
- 济(83355)
- 经济(83203)
- 农(48946)
- 业(36578)
- 农业(32464)
- 管理(26170)
- 业经(22804)
- 方法(22783)
- 地方(21131)
- 数学(18838)
- 数学方法(18770)
- 中国(18243)
- 企(17493)
- 企业(17493)
- 制(15716)
- 发(12941)
- 体(12506)
- 农业经济(12446)
- 地方经济(12032)
- 学(11795)
- 融(10971)
- 金融(10970)
- 财(10936)
- 发展(10612)
- 展(10602)
- 银(10157)
- 银行(10156)
- 行(9951)
- 策(9652)
- 村(9512)
- 机构
- 学院(187285)
- 大学(182579)
- 济(96230)
- 经济(94615)
- 研究(70376)
- 管理(69749)
- 理学(59103)
- 理学院(58523)
- 管理学(57840)
- 管理学院(57477)
- 中国(56662)
- 农(46697)
- 财(41698)
- 京(37301)
- 科学(36464)
- 所(34967)
- 农业(34693)
- 中心(32201)
- 财经(31786)
- 研究所(30828)
- 经济学(30196)
- 江(29402)
- 业大(28944)
- 经(28813)
- 经济学院(26767)
- 范(24660)
- 师范(24544)
- 北京(23750)
- 院(23124)
- 财经大学(22835)
- 基金
- 项目(112400)
- 科学(89633)
- 研究(89004)
- 基金(82240)
- 家(69456)
- 国家(68695)
- 社会(62354)
- 科学基金(59105)
- 社会科(57685)
- 社会科学(57664)
- 省(43809)
- 基金项目(43148)
- 教育(38550)
- 编号(36909)
- 划(34642)
- 自然(32730)
- 资助(32281)
- 自然科(31921)
- 自然科学(31916)
- 自然科学基金(31370)
- 成果(30249)
- 农(28201)
- 发(27128)
- 部(26246)
- 国家社会(25987)
- 课题(24920)
- 重点(24668)
- 性(23699)
- 发展(23459)
- 制(23366)
- 期刊
- 济(127064)
- 经济(127064)
- 研究(65103)
- 农(53806)
- 中国(43745)
- 农业(36038)
- 财(29960)
- 融(25899)
- 金融(25899)
- 科学(25140)
- 业经(24363)
- 学报(24293)
- 管理(23692)
- 大学(20859)
- 学学(19974)
- 经济研究(18729)
- 教育(17587)
- 财经(17554)
- 问题(17055)
- 业(15750)
- 技术(15311)
- 经(15310)
- 农村(14936)
- 村(14936)
- 农业经济(14832)
- 世界(14312)
- 经济问题(12312)
- 技术经济(11173)
- 社会(10749)
- 版(10284)
共检索到3097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闵耀良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目标的确认,标志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如何评价农村改革的过去,推进市场取向改革,已成为从事农村经济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者讨论、探说的一大热点。本文试图通过对农村改革历史与现实剖析,提出进一步深化改革、建立农村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思路。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孙自铎
我国的农村改革从允许农民家庭拥有生产自主权开始,其逻辑上的发展轨迹是农民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改革使农民最终成为完全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并推动在国民经济中全面确立社会主义市场体制。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杨雍哲
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中,如何深化农村改革,使农业和农村经济顺利转入市场经济体制运行轨道,促进生产力发展,从而在新的历史时期进一步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是当前需要很好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市场经济与农业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在农业领域建立新的发展诱导机制。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农产品长期处于供给不足的状况,农业发展的基本任务是“发展生产,保障供给”。农业发展的促进机制主要靠国家的计划和指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在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的过渡阶段,农业应以生产是否发展、农产品是否适应市场需要、农民收入是否增加为目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系到广大农民积极性的大事,是检验农业经...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卢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概念,经过一段争端,已由十四大给以肯定。究竟怎样认识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应如何发展?本文想就此作一些探讨。 农村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性 (一)农村的经济成分适宜于发展市场经济 农村经济体制经过改革以后,农户已成为相对独立的商品生产者,他们有大部分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有较大的生产自主权,有产品的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王道龙
提要按照市场经济的理论,建立一个正常运转的市场经济制度,必须由财产关系明晰的微观经济主体、有效的市场经济体系和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合理宏观调控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共同构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贤明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方贤明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不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无论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还是市场经济体制中都普遍存在。它与农村经济紧密相联,但在不同国家,不同体制下,其地位、形式、作用及其监管方式都有着明显的差别。我国从...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田凤清
一、农村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回顾(一)主要工作1.建立“分级办学、分级管理”体制的改革.四川省在八十年代中期,按照《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的要求所进行的“分级办学、分级管理”改革,在一个县(市、区)的范围内究竟分几级办学、几级管理,全省很不一样,大体有四种类型:一是实行县、乡(镇)两级办学,两级管理,即重点中学、单设高中、完全中学、师范学校、教师进修学校、单设区初中、重点小学和示范幼儿园由县办县管;乡初中、中心小学和村小学,由乡办乡管.二是实行县、乡、村三级办学,三级管理,与第一种不同的是村小学由村办村管.三是实行县、区、乡、村四级办学,四级管理,与第一、二种不同的是单设初中由...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明云成
党的十四大根据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一改革目标,这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农村金融如何围绕这一个总目标来推进改革,是当前我们必须认真思考的一个大课题。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丁德良 李娟 章临婧
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最新思想,不仅具有理论创新价值而且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强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更好地发挥政府的作用,对于克服两种错误倾向具有指导作用;按照在资源配置中协同发挥好"两只手"作用的要求,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是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
市场经济改革 政府 市场 资源配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郑社奎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吴崚
一、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 党的十四大提出在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后,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进入以市场机制为基础配置资源的新阶段。什么是市场经济,尽管理论界和实际部门的看法尚不尽一致,但至少在以下几方面达到共识:(1)一切商品和生产要素,包括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等都要进入市场,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通过平等竞争,优胜劣汰,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产权关系明晰,利益主体多元化,企业真正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3)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管理和调控主要通过经济手段等间接方式进行,旨在培育良好的市场环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向群发 雷虹
文章认为.在目前新旧体制交替的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存在着农产品供给稳定性差,人增地减矛盾突出,小生产难以适应大市场以及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等突出问题。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是;1.培育市场主体。包括引导农民进入市场、引导乡镇企业适应和开拓市场;2.建立市场体系。主要是发展和完善农产品市场,培育和发展生产要素市场,建立大市场预测和信息系统;3.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其中,主要是加强资金流向的调控、农产品价格保护的调控、政策法规的调控和健全农村的社会保障体系。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曾义瑞 巫启玉 路建祥 李怡农 甘能平
立足市场经济改革农村金融党的"14大"确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达就明确了金融业特别是农村金融业要面向市场,进入市场。从这种情况出发,我认为一定要按照小平同志讲的,要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同家的一切反映现代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把银行办成真正的银行。银行是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首先要承认除人民银行以外的所有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是企业,同其他企业一样必须具有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也都必须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同时,又必须承认,由于银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银行业务的政策性更强(有不少国营大...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宁学平
本文认为,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财政经济理论,应从两方面入手;一是从分配理论入手,解决好经济分配、财政分配、信用分配三种分配性质的划分问题,按资分配、按劳分配、按需分配三种原则的调整问题,"先扣除后分配"与"先分配后征税"两种分配顺序的转换问题.二是从财政理论入手,加强综合财政管理,摒弃统收统支的供给制财政观点,正确处理公共财政与建设财政的关系.根据这种思路,作者提出了深化财政改革的目标及基本措施.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张良庆
在新旧体制转换过程中,我国的财政体制改革有了长足进展,也面临多重困难。应该确立以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为基本着眼点,建立新型财政运行机制的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思路。为此,应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理顺国民收入分配关系以及国家和企业的分配关系、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革财政投资体制、完善财政宏观调控体系、加强财政法制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