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953)
- 2023(5805)
- 2022(4693)
- 2021(4000)
- 2020(3082)
- 2019(6920)
- 2018(6636)
- 2017(13414)
- 2016(6692)
- 2015(7699)
- 2014(7800)
- 2013(8009)
- 2012(7754)
- 2011(7327)
- 2010(7540)
- 2009(7308)
- 2008(6892)
- 2007(6664)
- 2006(6309)
- 2005(5819)
- 学科
- 济(60248)
- 经济(60103)
- 管理(18834)
- 方法(18726)
- 业(15154)
- 地方(15102)
- 数学(15036)
- 数学方法(14998)
- 企(13219)
- 企业(13219)
- 中国(11923)
- 地方经济(11747)
- 业经(11222)
- 农(9368)
- 学(9160)
- 和(8122)
- 融(7567)
- 金融(7564)
- 制(7330)
- 财(7148)
- 经济学(7020)
- 理论(6929)
- 环境(6418)
- 银(6147)
- 银行(6147)
- 行(6027)
- 体(5950)
- 农业(5787)
- 发(5632)
- 贸(5575)
- 机构
- 大学(115039)
- 学院(113611)
- 济(63635)
- 经济(62613)
- 研究(43144)
- 管理(42068)
- 理学(35382)
- 理学院(34997)
- 管理学(34616)
- 管理学院(34385)
- 中国(33658)
- 财(27757)
- 京(23214)
- 财经(22127)
- 经济学(21989)
- 所(20987)
- 科学(20734)
- 经(20043)
- 经济学院(19377)
- 中心(18712)
- 研究所(18410)
- 江(16993)
- 财经大学(16401)
- 北京(15126)
- 院(14577)
- 社会(14385)
- 范(14154)
- 师范(14093)
- 州(13056)
- 农(12772)
- 基金
- 项目(65984)
- 科学(53414)
- 研究(50231)
- 基金(50225)
- 家(42033)
- 国家(41687)
- 社会(38244)
- 科学基金(36425)
- 社会科(35134)
- 社会科学(35117)
- 基金项目(25491)
- 省(23549)
- 教育(22118)
- 资助(20872)
- 自然(20132)
- 自然科(19699)
- 自然科学(19695)
- 自然科学基金(19372)
- 划(19334)
- 编号(18738)
- 国家社会(16210)
- 成果(15963)
- 部(15609)
- 发(15216)
- 重点(14563)
- 济(14471)
- 经济(14346)
- 教育部(14292)
- 人文(13943)
- 社科(13446)
共检索到1879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厚钊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促进我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选择。但是,受价值规律支配,市场经济在它的运行中,势必会出现等价交换中的不等价交换,势必会出现社会物质财富的不断重新分化组合。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陈健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促进共同富裕,具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支撑的理论优势、发挥好党的领导的独特优势、彰显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优越性的显著优势和凸显市场经济效能的实践优势。应完善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治理体系,坚持党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领导,更好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实现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有机统一,加快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构建高水平的市场经济新体制,建立凸显共同富裕导向的市场制度新体系,完善三次分配共促共同富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契机加快形成高水平对外开放新格局;形成各类市场主体促进共同富裕的合力,加快凝聚各类市场主体促进共同富裕的共识,拓宽和创新公有制企业促进共同富裕的渠道和路径,充分发挥非公有制企业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宜萍
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的全面落实需要以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其必要的保证。现阶段,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必须以公平为基石,缩小贫富差距,使社会各阶层之间相互理解,相互激励,相互帮助,形成合力,以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芸帆 邓淑华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议题。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要素市场化配置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经由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一机制实现;数字经济通过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部地区的正向促进效应更强。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为数字经济时代赋能共同富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周芸帆 邓淑华
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是新时代中国高质量发展中的两个重要议题。选取2010—2021年中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采用面板双向固定效应模型,从要素市场化配置视角探究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存在显著正向影响;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的促进作用可经由要素市场化配置这一机制实现;数字经济通过优化要素市场化配置对共同富裕的影响具有区域异质性,表现为东部地区的正向促进效应更强。基于此,提出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制定差异化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政策建议,为数字经济时代赋能共同富裕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兰静 刘大勇 弓媛媛
随着信息技术和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数字经济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支持。文章采用2011—2020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检验数字经济与共同富裕的关系。结果表明:数字经济对共同富裕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在作用机制上,数字经济显著影响统一市场建设,要素市场分割指数在数字经济对区域收入水平的影响路径中发挥部分中介效应,其他中介效应并不显著;在空间影响机制上,数字经济和共同富裕之间存在空间溢出效应,本地区和邻近地区的数字经济对本地区共同富裕都具有正向促进作用。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共同富裕 统一市场 市场分割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泓远
作者认为,政治经济学根据社会本质要求和社会最终目标,在确定研究对象本身内涵上经历了一个从"财富"到"资源"再到"共同富裕"的演变过程。共同富裕是贯穿本质内涵的全部过程和各个层次,体现社会主义的性质、特点和目的。文章还对国家教委推荐本中个别提法提出了己见。
关键词: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共同富裕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德华
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要解决什么是社会主义以及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其内容是极其丰富的,涉及经济、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党建等方方面面。在这个理论宝库中,以下四个方面的论述和思想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一是关于社会主义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论述;二是关于社会主义根本任务的论述;三是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四是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论述。以上四个方面的论述分别从基本经济制度、经济运行和管理体制、根本任务和目标上廓清了长期以来对社会主义的种种模糊认识,阐明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邓小平的上述思想是正确认识和解决当代中国一切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母泽洪 王军辉 胡海洋 范方志
2013年10月26~27日,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第27次年会在贵州财经大学隆重召开。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的经济学专家、学者、贵州省部分官员及新闻界人士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专家学者们就战略机遇期中国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重点领域的改革、实现共同富裕以及中国经济学创新等重要主题进行了深入而富有成效的讨论。一、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难点与方向对于我国宏观经济结构的失衡,华中科技大学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詹武
在祖国大地上,已涌现出一批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小康村。江苏江阴市华西村、河南新乡市刘庄村和临颖县南街村、北京市房山县窦店村和市郊韩村河村、山东牟平县西关村、陕西渭南市五里铺村等,就是突出的代表。这些村的广大农民,在党的一系列正确政策的指引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蒋学模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一个基本特征。贯彻按劳分配原则,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引导人民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中,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坚持不懈地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按劳分配的具体形式,坚决为实现我国人民的共同富裕而斗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卫兴华
胡锦涛同志的十八大报告中,将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到一个很高的位置,强调指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正确理解和把握这一问题,需要首先弄清为什么要搞社会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出和强调这一问题,既是针对改革开放前"左"风时期忽视快速发展生产力,漠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贫穷社会主义,也是针对在党的理论和宣传史上,没有从社会本质上把握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和根本原则。快速发展生产力,是共同富裕的物质手段,公有制为基础或为主体,是共同富裕的制度保证。十八大报告进一步系统和突出地论述这一问题,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就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七个经济理论问题,结合...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严文波 祝黄河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它包含着丰富的科学内涵。对我国当前贫富差距持续扩大的现状要有正确的认识。如何实现共同富裕,缩小贫富差距,防止两极分化,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制度、政策层面的投入,加强制度、政策层面的创新,充分发挥制度、政策在调节贫富差距方面的重要作用,建立起收入分配公平化、合理化的实现机制。
关键词:
共同富裕 本质内涵 贫富差距 实现机制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咸怡帆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原则和目标、理论和实践的统一,理解其时代意涵,把握其现实情态,从而找准实现共同富裕的着力点,需要从理论和现实双重维度上进行探析。从理论维度来看,马克思首先阐明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邓小平把经典作家的共同富裕思想运用到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新时期从改革战略、发展理念、任务目标等方面进一步深化和丰富了共同富裕理论。从现实维度来看,中国共同富裕的推进还处于相对富裕而非绝对富裕、部分富裕而非整体富裕阶段。实现共同富裕要在化解社会主要矛盾的过程中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关键词:
社会主义共同富裕 理论 现实 路径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向国成 谌亭颖 钟世虎 王雄英 江鑫
本文秉承亚当·斯密的分工与普遍富裕思想,以分工结构演化为主线,运用超边际分析方法,建立自给自足不超越温饱水平的理论基准,阐明分工发展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提出基于斯密—杨格定理的共同富裕经济理论框架性体系,将正义秩序、生产力水平(亦即供给侧)和共同富裕程度(亦即需求侧)纳入循环累积因果的理论链条中,形成基于分工演化的均势经济理论模型。基本结论是如果经济发展能够不断逼近基于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的完全分工的均势经济状态,共同富裕将会伴随财富总量增长而最终实现。因此,改革与政策制定要有利于这种均势经济格局的形
关键词:
分工 均势经济 共同富裕 超边际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