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857)
2023(14326)
2022(12154)
2021(11192)
2020(8946)
2019(20262)
2018(19651)
2017(36627)
2016(19495)
2015(21716)
2014(21564)
2013(21144)
2012(20030)
2011(18627)
2010(18982)
2009(17969)
2008(17556)
2007(15749)
2006(14355)
2005(13538)
作者
(56780)
(47470)
(47258)
(45042)
(30560)
(22877)
(21433)
(18137)
(18064)
(17160)
(16379)
(15900)
(15481)
(15114)
(14937)
(14683)
(13868)
(13858)
(13686)
(13399)
(12154)
(11572)
(11449)
(11152)
(10825)
(10672)
(10591)
(10265)
(9745)
(9266)
学科
(102970)
经济(102796)
管理(52653)
(49893)
(40795)
企业(40795)
方法(34608)
中国(29802)
数学(27789)
数学方法(27528)
地方(26506)
(24523)
业经(23135)
(20674)
(19573)
(17985)
(17374)
金融(17372)
(16577)
银行(16560)
理论(16399)
农业(16202)
(16157)
(16146)
贸易(16142)
地方经济(16085)
(15488)
(15145)
(13796)
环境(13482)
机构
学院(286461)
大学(285797)
(128270)
经济(125671)
研究(107590)
管理(103755)
理学(87466)
理学院(86373)
管理学(84950)
管理学院(84399)
中国(82925)
科学(61630)
(61258)
(60211)
(54835)
研究所(48958)
中心(47734)
财经(46641)
(45048)
(44246)
(42277)
经济学(40790)
(39994)
师范(39631)
北京(39325)
(38039)
业大(36828)
经济学院(36165)
(35871)
农业(34623)
基金
项目(178805)
科学(141731)
研究(133570)
基金(129778)
(112363)
国家(111367)
科学基金(95129)
社会(88914)
社会科(83368)
社会科学(83345)
(69307)
基金项目(66953)
教育(61114)
(58156)
自然(58042)
自然科(56716)
自然科学(56703)
自然科学基金(55738)
编号(53376)
资助(52987)
成果(44719)
(43624)
重点(41162)
(39847)
课题(38281)
(37065)
国家社会(36789)
(35581)
发展(35521)
(34966)
期刊
(158418)
经济(158418)
研究(96886)
中国(64784)
(46404)
(43316)
学报(42145)
管理(42059)
科学(40734)
教育(34715)
(33613)
金融(33613)
大学(32429)
学学(30352)
农业(29279)
经济研究(26751)
财经(25134)
业经(24786)
技术(24377)
(21884)
问题(19793)
(16826)
世界(15457)
国际(15230)
(15141)
技术经济(14895)
商业(14140)
理论(13115)
统计(13092)
现代(13036)
共检索到4654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王志伟  
回顾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可以发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牵涉方方面面,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结构的建立和运作机制的完善,无疑是重要的基础。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对马克思的产权理论以及国外产权理论的了解和我国的改革实践,我们对于产权问题的重要性已经取得了较好的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产权改革方面,也已经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和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继续认真加以研究,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寻找出适合我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规律和理论,建立可靠的产权基础,以求推进我国经济更好、更快地健康发展。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毛传清  
本文系统考察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提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相继经历了萌芽、受挫、恢复探索、理论形成、初步建立、完善成熟等六个发展阶段,特别是提出中国共产党在1956年完成三大改造之后就开始了这一探索过程,毛泽东等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探索所取得的成果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萌芽阶段,是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源头和起点。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姜辉  
中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的历程,其实质是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认识的历程,可以简单表述为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的关系,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从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依次经历了"对立论""主辅论""统一论""系统认识论"四个认识历程。但这四个认识阶段不是割裂的,而是逐渐深化并暗含着一条价值主线,即追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成功也突破了传统马克思主义和西方经济学的观点,构建了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市场化改革的理论框架,对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朱广学  傅扬  
我国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探讨,经历了一个渐进而曲折的过程,重新审视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对于我们今后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首先,这一理论的形成过程,是不断破除形而上学思维方式束缚的过程。其次,这一理论的形成,自始至终都依托于实践成效的有力支撑。因此,确立唯物辩证的思维方式与注重实践成效的验证,是科学理论得以建立与发展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的基础。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汪海波  
经过22年的改革,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框架,改革和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改革并没有完全完成,任务还很艰巨,面临的困难也很大。在这种情况下,进一步正确认识改革的可行性和艰巨性,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靳发平  
在制度建设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上 ,思想政治工作虽然十分重要 ,但制度建设更具有根本性、战略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在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 ,政府的主要职能是做好宏观调控 ,提供良好社会环境 ,企业则是市场的主体和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因此 ,政府不应直接干预企业和任命国企的经营者。在选贤任能与条件标准问题上 ,关键是提供广泛的参与机会 ,最大程度地引入竞争机制 ,真正做到人才的优胜劣汰。在公与私的问题上 ,在现今的社会中 ,绝对的私或绝对的公都不可能推动社会长足的进步 ,而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和统一起来。在自我实现与个人主人之间的关系上 ,我们也应坚持辩证统一的观点 ,在努力满足人们低层次需求的同...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胡磊  
深入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及其发展路向,是我国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更好利用和驾驭资本的重要前提和基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存在兼具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必要性,要历史地认识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应有范畴和重要生产要素,大力推动我国资本充分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形态兼具多元共生性和公有资本主导性,要发展地认识不同形态资本的特性、竞合关系和行为规律,协同促进各类资本共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本的作用兼具文明面和“反文明面”,要辩证地认识资本的二重作用及其制约因素,以市场化法治化治理推动各类资本健康发展。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蒋学模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市场经济,它仍然是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一种运行体制。既要突出市场,强调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基础性作用,又必须加强宏观调控,继续发挥和改善计划的作用。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潘学林  宋跃川  王玉峰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李成瑞  
陈云在50年代提出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的财政、信贷、外汇、与物资各自平衡和统一平衡(简称“四大平衡”)的理论,在我国过去长期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曾经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实践证明它是符合当时客观经济规律的科学理论,那么,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这一理论是否仍然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而具有指导作用呢?探讨这一问题,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而且对于“九五”期间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抑制通货膨胀,具有迫切的现实意义。下面,提出我的一些看法。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胡家勇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于中国改革开放实践的重大理论突破,其精髓是,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和市场经济作为一种资源配置机制,可以有机结合起来,同时发挥二者的优势,并生成新的制度、体制优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凝练出许多重要理论观点,涉及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基本经济制度、收入分配制度、市场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其中一些已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则。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实践必将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深化和系统化。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颜鹏飞  全利平  
马克思有没有关于未来新社会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思想,或者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理论是否渊源于马克思,这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如果从整体、总和、内在联系和发展观上把握马克思的学说,无疑可以得出肯定的答案。同时,西方学者的有关理论如西方兼容理论、市场社会主义和经济全球化理论,则构成了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补充性来源。毛泽东、邓小平和第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和实践,创造、丰富和深化了这一理论。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邱治荣  
十四大报告的《决议》指出:“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确定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丰富和发展。”这里揭示了两个内在联系:第一,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在全党指导思想上的确立,两个“确立”完全一致,后者是前者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它为“中国特色”注入了更新更大的活力。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金敏求  
市场有两大作用。一是交换,它是交换的场所,使产品实现其价值;二是导向,即市场引导企业,引导生产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作为商品生产经营者,其产品不能在市场上为用户所接受,企业就无法生存和发展。所以近期改革中提出要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把企业推向市场,使其在市场的竞争浪潮中学会游泳,从而逐步从被推向市场过渡到自觉地走向市场。这有一个过程,包括观念的转变、政府职能和行为的转变、大锅饭体制的改革、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市场的完善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对此进行探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