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234)
2023(10551)
2022(8911)
2021(8030)
2020(6476)
2019(14855)
2018(14449)
2017(27115)
2016(14863)
2015(16706)
2014(16648)
2013(16573)
2012(16188)
2011(14871)
2010(15356)
2009(14268)
2008(14319)
2007(13185)
2006(12311)
2005(11678)
作者
(44999)
(37344)
(37206)
(35506)
(24061)
(18202)
(16929)
(14423)
(14355)
(13630)
(12891)
(12515)
(12243)
(12201)
(11981)
(11827)
(11117)
(10986)
(10911)
(10689)
(9683)
(9276)
(9180)
(8933)
(8523)
(8522)
(8403)
(8328)
(7765)
(7563)
学科
(69956)
经济(69794)
管理(38928)
(38344)
(31133)
企业(31133)
中国(24051)
方法(23645)
(20365)
地方(20265)
业经(18121)
数学(17723)
数学方法(17510)
(17109)
贸易(17094)
(16668)
(16620)
(15532)
(13851)
农业(13601)
理论(13510)
(12981)
金融(12980)
(12903)
银行(12873)
(12554)
(12363)
(12292)
(11464)
地方经济(11181)
机构
大学(219445)
学院(217773)
(92475)
经济(90445)
研究(83264)
管理(76648)
中国(64641)
理学(63725)
理学院(62919)
管理学(61859)
管理学院(61465)
科学(49346)
(49052)
(45897)
(43343)
(38744)
研究所(38525)
中心(37289)
(36867)
财经(34570)
北京(31963)
(31908)
师范(31551)
(31227)
业大(30046)
农业(30016)
(29862)
经济学(29402)
(29237)
(27614)
基金
项目(133808)
科学(105150)
研究(99746)
基金(95705)
(83583)
国家(82778)
科学基金(69618)
社会(65610)
社会科(61073)
社会科学(61057)
(52474)
基金项目(48858)
教育(45937)
(44442)
自然(42489)
自然科(41488)
自然科学(41475)
自然科学基金(40765)
编号(39982)
资助(39918)
成果(35009)
(34468)
重点(30898)
(29866)
课题(29763)
发展(27795)
(27449)
(27328)
国家社会(26626)
教育部(25636)
期刊
(116410)
经济(116410)
研究(75906)
中国(55129)
(37874)
学报(35760)
(35207)
科学(32539)
教育(31624)
管理(31479)
大学(27501)
(26311)
金融(26311)
农业(25488)
学学(25239)
经济研究(18890)
业经(18801)
财经(18342)
技术(18068)
(15910)
问题(15526)
(14133)
(13127)
图书(12545)
国际(12266)
世界(11904)
(10541)
技术经济(10372)
(10118)
论坛(10118)
共检索到366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卫兴华  
一、“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概念 何时何人提出 资本主义制度及其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从16、17世纪算起,已有400年左右的历史了。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概念的提出和形成,则是19、20世纪的事情。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罗郁聪  杨继国  
最发达现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孕育着社会主义经济因素。资本主义一定会转变为社会主义 ,但实现的途径有两个 :一个是暴力革命 ,一个是革命的和平发展。本文更赞同革命的和平发展 ,根据是从当代资本主义的阶级结构上看 :当代工人阶级不但仍是现代社会生产的主导力量 ,而且还在社会生产管理中发挥了愈来愈大的作用。从经济结构上看 ,生产资料的所有者———资本家们正愈来愈脱离了生产活动与一切在生产中实际进行活动的个人相对立。这说明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具备了向社会主义转变的物质条件。而处于同一时代 ,同一发展趋向的中国 ,必将在和平发展的事业中 ,作出自己的贡献。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晓  
本文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分析和论述了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一系列重大调整和变革。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呈现出全面社会化的重大变化;生产力的迅猛发展,决定了资本主义不仅为社会主义的诞生准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必定不断地产生和积累作为资本主义“对立面”或“对立物”的生产关系方面的新质因素。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当代资本主义是社会主义因素不断萌芽的晚期资本主义,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资本主义。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伯纳德·沙文斯  埃里克·马格宁  邓晓臻  
在苏联解体和东欧剧变之后出现了东西欧一体化的乐观结论。但是由于社会主义的历史遗产、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始条件的多样性、具体的民族发展道路、制度的外部环境差异等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后社会主义转型国家与西欧出现了新的差异和裂痕。捷克、匈牙利和波兰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发展模式并且遇到了不同的困难,表现出了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的趋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周健  张桂文  
尽管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与资本主义经济理论都大力倡导发展生产力,但两者的根本目的是完全背道而驰的。马克思倡导的发展生产力是以"发展人类天性的财富"为目的,而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则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终极目的。以追求剩余价值为终极目的的资本主义生产力发展模式必然会导致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激化,因而其永远无法摆脱经济危机。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要想避免经济危机剧烈和频繁的爆发,必须坚持而不能背离社会主义本质;必须回归以"实现人民全面发展"为目的的生产本身,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积极促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钧  寿思华  巫文强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现实与《共产党宣言》主张的差异是当前我国中年特别是青年一代人感到困惑的问题。这既缘于新自由主义思想的影响,又有我国中青年一代对马克思主义著作特别是经典著作的不理解甚至是误解的因素。如何看待和处理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作为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著作的《共产党宣言》是理解资本主义的起点,但其也存在对资本主义分析不足的缺陷。为生产而生产、为积累而积累是资本家的历史价值,他们为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创造了强大的物质基础,但随着生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汪敬虞  
本文是作者对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不发展的系列研究之一。文章首先对中国传统出口商品———生丝贸易的变迁 ,作了一个总的历史叙述 ,为中国现代缫丝工业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历史背景。然后选取两个早期出现而经历不同的缫丝厂———上海的公和永丝厂和广东的继昌隆丝厂 ,比较深入地研究他们各自的特点和兴衰 ,进一步证明中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而又不能充分发展的历史命运。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雍同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是一个很大的题目,本文拟从经济角度分析一下有关的几个问题。一、要有容纳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的胸怀和胆识改革和开放是一对“孪生兄弟”。改革是创新,是对传统规范的革命,改革本身也要求学习和利用全人类的一切文明成果,其中包括资本主义政府和企业在现代化大生产和经济管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方时姣  
我国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本转变已经初步实现,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却基本上没有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呈现逆向运动。其体制原因就在于我们现在初步建立起来的现代市场经济体制没有改变传统经济体制的反生态性和不可持续性的根本缺陷,必须向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转变。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建立在当前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基础:从理论上看,生态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理论是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的理论基石;从实践上看,构建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经济体制,不仅是我国国情和发展现实的客观要求,而且具有坚实的实践基础。实现由非持续发展经济体制向可...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纪明山  
从实际出发研究和揭示俄国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特殊规律南开大学经济学系教授纪明山列宁是继马克思恩格斯之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最伟大的领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是布尔什维克党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缔造者。他在领导俄国革命和国际工人运动的过程中,结合新的历史条件...
[期刊] 改革  [作者] 蒋一苇  
1978年以来的中国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要问中国改革的目标是什么,可以简要地概括为一句话,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近年来,东欧和苏联发生了巨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受到严峻的挑战。一时间似乎社会主义即将从全球消失。但事实并非如此,社会主义国家仍然存在,社会主义思想和价值观,更不可能被消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拥有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在欣欣向荣地继续发展。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方恭温  
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至今已有33年,关于这场“改造”对我国的经济以至社会所造成的影响,经过这样长时期的实际检验,特别是经过最近1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以后,可以看得更清楚了,因而现在对它进行全面的反思,作出科学的评价,条件已经成熟。...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求实  
长期以来,在人们的观念中,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的直接对立物,同资本主义之间,只有“你消我长”、“你死我活”的不可调和的矛盾和斗争,只存在“谁战胜谁”的对抗。或者说,只承认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之间的对立,不承认或很少提及其间的统一。这种情况的存在,有其历史原因。从社会主义产生与成长的历史实践看,它不仅在诞生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程恩富  谭劲松  
中国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实践表明,不仅社会主义可以搞市场经济,而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优越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主义制度不能弥补和克服"市场失灵"弊端。社会主义公有制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在生产目的上唯利是图的弊端;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和共同富裕制度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分配不公的弊端;社会主义国家调控规律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配置资源的自发性盲目性弊端;社会主义价值观有利于克服市场经济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弊端。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成功实践表明,社会主义比资本主义能更好地运用市场经济。
[期刊] 求索  [作者] 刘建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