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56)
2023(3781)
2022(2981)
2021(2867)
2020(2320)
2019(5114)
2018(5139)
2017(9500)
2016(5111)
2015(5897)
2014(6042)
2013(5905)
2012(5612)
2011(5027)
2010(5173)
2009(4865)
2008(5039)
2007(4944)
2006(4385)
2005(3547)
作者
(14317)
(11765)
(11735)
(11147)
(7479)
(5672)
(5580)
(4587)
(4569)
(4340)
(4151)
(4060)
(3824)
(3787)
(3630)
(3451)
(3450)
(3423)
(3362)
(3343)
(2989)
(2876)
(2845)
(2821)
(2693)
(2691)
(2679)
(2664)
(2430)
(2344)
学科
(19706)
经济(19568)
管理(14667)
(9832)
企业(9832)
(9575)
(8353)
中国(8284)
理论(7511)
业经(7510)
方法(7306)
(6852)
地方(6173)
资源(5307)
教育(5237)
经济理论(4808)
(4783)
企业经济(4346)
农业(4246)
环境(4001)
(3959)
社会(3936)
文化(3753)
(3582)
(3487)
人事(3449)
人事管理(3449)
工作(3335)
产业(3248)
建设(3144)
机构
大学(71526)
学院(71317)
管理(25899)
研究(24846)
(23866)
经济(23085)
理学(21340)
理学院(21017)
管理学(20604)
管理学院(20434)
中国(18353)
(16415)
科学(15501)
(12984)
师范(12921)
(12328)
(12242)
(12131)
中心(11649)
研究所(10784)
北京(10571)
师范大学(10303)
(10018)
(9847)
财经(9142)
(8843)
业大(8780)
(8476)
教育(8206)
(8190)
基金
项目(45784)
研究(37389)
科学(35495)
基金(30616)
(25829)
国家(25505)
社会(24751)
社会科(21946)
社会科学(21934)
科学基金(21602)
(18551)
教育(17579)
编号(17118)
基金项目(16137)
成果(15377)
(15216)
自然(12150)
课题(12035)
自然科(11661)
自然科学(11658)
资助(11623)
自然科学基金(11459)
重点(10413)
(10249)
项目编号(10244)
(10226)
(10112)
规划(9459)
(9237)
国家社会(9090)
期刊
(34097)
经济(34097)
中国(21983)
研究(21861)
教育(15898)
学报(11408)
科学(10393)
管理(10246)
(9870)
(9693)
图书(9174)
大学(8629)
学学(7261)
书馆(7178)
图书馆(7178)
农业(6848)
技术(6437)
资源(5967)
业经(5635)
财经(4984)
(4640)
论坛(4640)
(4412)
职业(4370)
(4366)
问题(4173)
经济研究(4112)
(4038)
金融(4038)
(3898)
共检索到1197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郑文海  张磊  
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文化、西方文化是具有世界意义的三大文化体系,其中都包含着丰富的和谐文化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根据社会发展的规律,论述了和谐社会的内涵以及通向和谐社会之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和合文化或和谐文化,把和谐视为社会普遍的价值追求;西方文化通过对竞争、冲突和矛盾消极后果的反思,意识到了和谐对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这三种文化体系都从不同的方面和角度提出了实现社会和谐的措施和方法。中国当代和谐文化的建设,应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以当代中国现实为依据,对这三大文化体系中的和谐思想进行创造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王凤  
本文主要介绍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及加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性,并指出应注重的几个方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夏慧  
金融业是现代化国家促进经济增长,发展本国经济的重要产业,一国在金融领域中的发达程度在一定意义上反映着该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经济实力。现代金融理论认为,金融发展促进了全要素的生产力发展,从而对长期的经济增长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然而不容乐观的是,无论是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在金融市场的发展过程中都存在着不少由金融领域所引发,表现以不同的文化、法律、道德等诸多形式的社会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朱尧耿  黄晓红  俞成义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王丘  黄世祥  
总结了信息的基本特性,阐述了信息、信息系统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关系,并指出构建和谐的信息社会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切入点。从信息的基本特性出发,提出了一些强化信息功能,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蔚继洋  
文章对如何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一些看法。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戈世平  
当前,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摆在各级领导干部面前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要全面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燕良中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2007年1月9日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七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党的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必须常抓不懈。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斌贤  
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决当前教育发展中遇到的新问题与新矛盾,实现教育的和谐发展,充分发挥教育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是教育界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任务。今年7月-8月,中组部、中宣部、中央党校、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等五部委在中央党校举办了第五期高校哲学社会科学教学科研骨干研修班,全国高校十余位教育学科的教师参加了该期研修班。研修期间,大家围绕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繁荣和发展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究和讨论,并撰写了相关研究论文。本刊特刊发有关学员的研究成果,以推进相关...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兰军  
理论和实践都已证明,现代保险具有促进社会和谐的功能。近年我国保险业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当前应该以科学发展观和和谐社会为指导,调整保险业发展结构,转变保险业增长方式,正确处理保险业发展的三对关系。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路日亮  袁一平  
利益关系是一切社会最普遍、最根本的关系,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我国的贫富差距越来越严重,基尼系数逐步拉大,城乡之间、地区之间、行业之间、不同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两级分化日趋严重。造成差距的主要原因有理论偏差、政策失误,有制度缺位、法制不健全、腐败加剧,也有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以及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等。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殷淑严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第一次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个要求更加鲜明、更加突出地提到全党全国人民面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泽军  任珑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顾光青  
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标志着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进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是在我国初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之后,党中央首次提出的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目标。促进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是构建这一目标的核心内涵。 理解中央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战略任务的重要意义,需要深刻认识我国改革开放新的发展阶段特定的社会背景: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清明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必须以整体和谐管理思想为指导,进一步深化高校管理体制改革。高校管理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是,重新定位高校的功能,重新建构高校内部权力分配与权力体系,重新认识高校教育绩效评价过程中的各种矛盾,重新探索地方院校发展速度与建设质量间的最佳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