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839)
- 2023(4216)
- 2022(3595)
- 2021(3404)
- 2020(2884)
- 2019(6193)
- 2018(6082)
- 2017(11849)
- 2016(6313)
- 2015(6741)
- 2014(6763)
- 2013(6793)
- 2012(6315)
- 2011(5544)
- 2010(5628)
- 2009(5302)
- 2008(5336)
- 2007(4836)
- 2006(4207)
- 2005(3687)
- 学科
- 济(23603)
- 经济(23451)
- 业(17451)
- 管理(17196)
- 企(15805)
- 企业(15805)
- 方法(12119)
- 数学(8675)
- 数学方法(8558)
- 制(7936)
- 财(7805)
- 中国(7264)
- 学(7143)
- 农(6563)
- 理论(6392)
- 业经(6361)
- 和(5734)
- 务(4996)
- 财务(4989)
- 财务管理(4979)
- 企业财务(4872)
- 度(4519)
- 制度(4514)
- 社会(4349)
- 银(4242)
- 银行(4236)
- 服务(4114)
- 行(4035)
- 技术(3880)
- 融(3841)
- 机构
- 大学(90965)
- 学院(88512)
- 济(34722)
- 经济(33733)
- 管理(32572)
- 研究(32336)
- 理学(28183)
- 理学院(27793)
- 管理学(27239)
- 管理学院(27042)
- 中国(23752)
- 科学(20237)
- 京(19012)
- 财(18379)
- 所(16769)
- 农(16372)
- 研究所(15285)
- 中心(15181)
- 财经(14405)
- 江(13871)
- 业大(13497)
- 经(13181)
- 农业(12731)
- 范(12086)
- 师范(11947)
- 北京(11817)
- 院(11379)
- 经济学(11170)
- 省(11088)
- 财经大学(10970)
- 基金
- 项目(61188)
- 科学(48632)
- 基金(46002)
- 研究(42552)
- 家(41112)
- 国家(40753)
- 科学基金(34615)
- 社会(29930)
- 社会科(27061)
- 社会科学(27043)
- 基金项目(24159)
- 省(22901)
- 自然(22639)
- 自然科(22192)
- 自然科学(22184)
- 自然科学基金(21832)
- 划(19952)
- 教育(19892)
- 资助(18524)
- 编号(15727)
- 部(14169)
- 重点(13951)
- 成果(13680)
- 性(12957)
- 创(12336)
- 国家社会(12241)
- 教育部(12179)
- 科研(12061)
- 发(12027)
- 人文(11541)
共检索到1348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熊万兴
本文对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性质提出了鲜明的观点,认为它是具有多层次性的。本文分别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对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性质做了较深入地分析和阐述,认为福利性是卫生事业的本质和基础,它象一条红线贯穿着卫生事业的各层次,它也决定了卫生事业经济性、生产性、商品性的不同特点。 本文还阐明明确卫生事业多层次性的意义:能正确理解和贯彻卫生工作以社会效益为唯一准则,便于理解和执行卫生工作也要按客观经济规律办事;适应经济改革的需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家长
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性质的认识,都只在“福利性”上作文章。这种传统的认识论,极大地束缚了我们的思想和行动,也极大地妨碍了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发展。党的十三夫明确提出了"我国社会现在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英明论断,这是我们考察和分析我们的一切工作的指导思想,同时也为我们再认识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性质指明了方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北春
关于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自建国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虽然也曾有过争论,但一直被认为是社会主义福利事业,没有根本分歧。三中全会之后,打破坚冰,解放思想,伴随着理论界关于改革、开放的大讨论,卫生事业的传统观念也遇到了新的挑战。卫生战线的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开始反思,一些有理论勇气的同志,对一直被说成最能体现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卫生事业福利性这个“禁区”或“准禁区”,也敢于争鸣了。于是,在卫生界异军突起,众说纷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保真
按照十四大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和国民经济三次产业分类的理论,我认为对卫生事业性质应重新认识,应沿着“淡化福利性,强化公益性,确立产业性”的观念与思路加以转变与确认。“淡化福利性”不是淡化科学上的福利和正确的福利观,而是淡化那种简单、片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寿祺
▲对卫生事业的性质究竟应该怎样认识,目前观点还很不一致。一种观点认为,卫生事业具有福利性、事业性;另一种观点认为,卫生事业具有生产性、商品性、企业性、经济性;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具有二重性。作者认为,对此问题之所以会出现上述这些不同的认识,是由于人们把卫生服务劳劝的性质、卫生部门的经营性质,以及卫生部门不同所有制性质混同起来的原因所致。作者赞同卫生事业具有二重性的观点。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毛磊
关于我国卫生事业的性质,自80年代以来,是卫生管理学和卫生经济学界多次讨论的重大理论问题。经过几次全国性的热烈讨论,使人们对我国卫生事业性质的认识逐步深化,对推动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和卫生事业管理的科学化、现代化都起了重大作用。为使我国卫生事业健康地发展,使今后卫生事业改革的路子更加符合我国的国情,有必要在以往讨论的基础上,继续深入地探讨这一重大理论问题,以期在基本问题上取得共识。这一问题的深入探讨,将对我国今后卫生事业改革、推行现代化科学管理,以及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管理科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范绍确
一、我国卫生事业的根本性质我们探讨卫生事业的性质是从其社会方面去考察,而不是从专业技术的自然方面去考察。为此,首先必须立足于社会生产关系,明确认识我国卫生事业的社会主义性质,只有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考察卫生事业独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曹绪明
在卫生经济学界,就卫生事业的性质问题长期以来争论激烈,莫衷一是。有的提出一元论,即福利性;有的提出二元论,即福利性和经营性;还有的提出多元论等。李铁映同志在去年的全国卫生厅局长会议的讲话中提出:卫生事业是有公益性的社会福利事业。笔者认为,这些命题并不是和现实生活毫无关系的学究式的独出心裁,也不是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迟心志,刘桂英,夏玉芬,张淑芬 ,阚文红
正确界定卫生事业的性质与深化卫生体制改革和促进卫生事业发展有着极为紧密的关系。明确了卫生事业性质,就能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就能指明卫生发展的方向。过去卫生事业的发展与改革,无不与卫生事业的性质有关,卫生事业性质的演变过程大体上经历了从纯福利性到福利性与经济性双重性再到公益性的福利事业。这种演变既有积极性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印石
福利性和经济性是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双重属性。前者是社会主义卫生事业性质的主要方面,决定着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发展方向,后者是次要方面,表明社会主义卫生事业也是一种社会主义经济事业,也必须按照经济规律办事。对上述观点的正确理解必须建立在对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基本特征以及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主要内容的正确认识的基础之上。这里面有一个研究、论述、认识事物的科学的方法论问题。本文对此有详细的论述。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徐涛,陈增国
我国关于卫生事业性质的研究,在80年代突破了单纯福利性的界限,1990年被确定为具有公益性的福利事业。尽管有了相当大的飞跃,但是仍有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相适应之处,必须重新对其加以审视,客观地判断其应具有的属性,以利于确立其地位,发挥其作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陆立军
就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社会职能而言,它具有福利性质,人们也完全有理由说卫生部是福利部,医疗卫生机构是为人民群众谋福利的机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卫生部门和医疗卫生机构是同民政部门兴办的孤儿院、养老院、救济所一样的福利慈善机构。那种断言卫生事业单纯属于福利事业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不论是从企业的直接生产目的同社会生产目的(各个生产单位共同的最终生产目的)的关系上,还是从社会主义卫生事业与资本主义卫生事业的比较中来证明社会主义卫生事业的单纯福利性质的论点,都是缺乏足够的论据的,是没有说服力的。事实上,党的全国代表会议通过的《建议》中已经对医疗卫生机构和纯粹福利设施作了较为明确的区分。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石文林
卫生事业的性质问题,是卫生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如何理解卫生事业的性质,关系到我国医院的经营方针和卫生事业经济体制改革的方向。近年来我国卫生经济理论对此展开了广泛的讨论,但至今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本文作者认为:我国卫生事业的福利性和生产性既不能并列,也不对立。福利性是第一位的,生产性是第二位的,二者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作者从卫生事业的生产性和福利性两个方面,对自己的观点进行了较充分的论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宋森
一、我国卫生事业福利性的缘起及演变我国解放初期,医疗服务收费与当时的医疗成本大体相当,加上国家的少量财政补贴,医院基本不存在赔本问题。1954年10月,卫生部卫财字(54)816号文件提出,要在合理调整收费标准的同时,纠正资本主义的经营思想,在国家补助的基础上,正确地组织收入。并规定,医疗收费应包括必要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子文
一、理论争论的回顾关于卫生事业性质问题的讨论是从卫生劳务性质讨论开始的。卫生劳务性质讨论是国内经济理论界从60年代初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中断了一段,80年代初又形成新的讨论热点。此时正值中国卫生经济学会筹备和建立初期,卫生劳务性质的争议是国内经济学界宽派观点同窄派观点的争论在卫生经济领域中的继续。1982年全国卫生经济研究会第一次学术讨论会上,由于参加者多持生产劳动宽派观点,会上宽派观点占据绝对优势。会后持窄派观点的同志开始“反击”,逐步将卫生领域的劳动性质讨论引向深入。大约经过3年的争辩,宽派观点才站稳了脚跟,卫生理论界大多数人接受了卫生劳动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