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670)
2023(3979)
2022(3467)
2021(3236)
2020(2667)
2019(6003)
2018(6095)
2017(11429)
2016(6255)
2015(7083)
2014(7382)
2013(7035)
2012(6397)
2011(5767)
2010(5932)
2009(5527)
2008(5713)
2007(5538)
2006(4890)
2005(4330)
作者
(16831)
(13760)
(13620)
(13129)
(8765)
(6625)
(6481)
(5296)
(5289)
(5240)
(4707)
(4652)
(4547)
(4268)
(4268)
(4157)
(4153)
(4065)
(3991)
(3978)
(3514)
(3365)
(3353)
(3315)
(3165)
(3150)
(3085)
(3040)
(2805)
(2755)
学科
(21215)
经济(21073)
管理(20704)
(18567)
(17703)
企业(17703)
(9321)
理论(8316)
方法(8299)
业经(7568)
(7199)
财务(7187)
财务管理(7166)
(6966)
企业财务(6799)
中国(6731)
(6590)
教育(5571)
(5522)
(5384)
农业(4396)
数学(4366)
数学方法(4282)
(4193)
教学(4029)
社会(4010)
经济理论(3981)
企业经济(3927)
地方(3474)
(3286)
机构
学院(87665)
大学(86008)
管理(30387)
(28591)
经济(27698)
理学(25112)
研究(25051)
理学院(24795)
管理学(24341)
管理学院(24151)
中国(20124)
(18227)
(17080)
(15181)
科学(15034)
(13592)
师范(13500)
财经(13019)
(12508)
(12273)
中心(12029)
北京(11654)
(11565)
研究所(10596)
师范大学(10543)
(10516)
技术(10176)
业大(9893)
职业(9631)
财经大学(9382)
基金
项目(49642)
研究(41081)
科学(38178)
基金(33479)
(27649)
国家(27297)
社会(26115)
科学基金(23522)
社会科(23227)
社会科学(23216)
教育(20278)
(20164)
编号(19332)
基金项目(17346)
成果(17338)
(16272)
自然(13582)
课题(13349)
资助(13302)
自然科(13210)
自然科学(13209)
自然科学基金(13006)
项目编号(12090)
(11812)
(11388)
重点(10998)
(10823)
大学(10189)
规划(10118)
(10037)
期刊
(40292)
经济(40292)
研究(27639)
中国(21453)
教育(17527)
(17121)
学报(12547)
管理(11744)
科学(10489)
(10439)
大学(9898)
学学(8667)
技术(7967)
图书(7550)
业经(7481)
(7301)
金融(7301)
财经(7085)
农业(6586)
财会(6319)
(6039)
书馆(5693)
图书馆(5693)
经济研究(5693)
职业(5185)
(4931)
会计(4921)
问题(4738)
(4670)
论坛(4670)
共检索到1414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华山  
试论社会主义剩余价值陈华山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经济特有的经济范畴吗?相对于前资本主义的自然经济而言,回答当然是肯定的。问题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否存在剩余价值?运用剩余价值这一概念来分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问题是否一定会否定社会主义经济本质呢?社会主义剩余...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钱宗起  
凡是物质生产和流通,除需要劳动力之外,还需要土地、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在自给自足的条件下,这些生产要素都是物质产品,不是商品,因而没有价值。自从出现交换、产品变成商品,因而具有价值之后,这些生产要素才具有一定的价值,其货币表现就是资本。我国古代以来就有“本钱”一语的使用,这就是“资本”一词的原始形态。投入生产要素(包括劳动力)从事生产和流通,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邹恒甫  
本文通过回顾孙冶方和顾准的学术生涯,追溯了1950年代以来马克思价值规律在中国的历史发展。文章还证明,马克思的消费资料和生产资料社会主义个人所有制的科学演进是资本主义经济自然发展的产物。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永忠  
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理论 ,是对马克思资本理论的丰富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资本由国有资本、法人资本、私人资本、外商资本、港澳台资本等构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具有如下特征 :公有资本的主导性 ,资本构成的多样性和多元性 ,资本管理成本的多层次性 ,资本运作的市场性与宏观调控的计划性的有机结合。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葛承群  
安徽财贸学院于2003年1月7日举办了一次全院性的大型学术研究会“剩余价值理论创新研讨会”。全院有100多位师生亲临会议,有10多位专家教授做了精彩发言。现把他们发言的材料部分加以整理后发表,欢迎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蒋学模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改革开放过程中,有些同志早就提出要对资本范畴和剩余价值范畴进行再认识,认为这两个范畴应是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所共有的,各种资本的不同性质,是由同它联系的不同性质的所有制决定的。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常修泽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谷书堂教授于2016年3月27日与世长辞,享年91岁。谷书堂教授长期致力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在商品经济、价值规律、按要素贡献分配和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体系构建等方面有诸多建树。改革开放初期,在担任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所长期间,促成了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与国家物价总局合作创办《价格理论与实践》,对本刊的发展给予了大力支持、指导。为表达我们对谷书堂教授的怀念之情,本刊特约谷书堂教授的学生常修泽教授撰写文章,以示纪念。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曾小彬  
剩余价值是一个以剩余产品为尺度 ,评价扩大生产与生活消费规模行为的合理性 ,进而规范扩大生产与生活消费规模行为的范畴。决定一般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是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水平与劳动支出总量 ;决定超额剩余价值量的因素是个别先进劳动生产率高于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的幅度和与先进劳动生产率相关联的劳动支出总量。一般剩余价值水平及其变动最终取决于社会的平均知识水平、知识含量及其变动 ;超额剩余价值的源泉则在于知识在不同企业间的差异分布。必须保护知识要素所有者的权益并承认其参与剩余价值分配的合理性与必要性。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志清  
文章以一般价值理论为基础,依据生产力的作用原理①,把一般价值引入到生产力理论中,形成了生产力的价值理论,通过对生产力价值理论的论述,科学地揭示了经济活动中的价值增值现象,即所谓的"剩余价值"的来源,认为系统的功能大于其要素之和的系统增值原理是解释生产力盈余价值②产生的重要理论工具。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步青  
本文对价值规律的传统认识提出了不同看法,认为计量劳动量的尺度应该是知识使用量而不是劳动时间,商品价值应该由最新知识而不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现实的价格运动中心应该由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而不是资本的力量决定。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丰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强调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并在经济治理部分提出分配要进一步向劳动者倾斜的观点,体现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精神实质。劳动价值理论具有一般性质,适用于任何社会形态。在此理论基础上,马克思创立了剩余价值理论,以剖析资本主义社会经济运行的特殊规律。在马克思看来,剩余价值属于资本主义特有的价值范畴。相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在反映社会主义特殊经济规律的"价值范畴"方面存在理论缺失,经常将反映资本主义经济运行规律的价值范畴——"剩余价值"范畴用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混淆了不同生产关系条件下市场经济的本质差别。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提出了"人民逻辑"的思想主线,初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主线。应以此作为立论依据,在劳动价值理论的基础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人民的劳动""为人民的商品""为人民的价值"的概念,最终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范畴。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顾准  
编者按:1956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全面实施,经济学界对价值规律在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展开了讨论,时在中央党校学习的顾准对照马克思《资本论》系统研究了斯大林社会主义经济问题一书,1957年在《经济研究》第三期上发表了《试论社会主义制度下的商品生产和...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谢超  
剩余价值理论能否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关乎后者实现学理化的重要问题。早在20世纪80年代,卓炯就系统性地探索了剩余价值范畴在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适用性问题。他认为,剩余价值范畴具有二重性,即一般性和特殊性,作为一般性的剩余价值范畴可以运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与卓炯的观点类似的还有蒋学模、程恩富等人。在批判继承了卓炯等人观点的基础上,孟捷进一步推进了有关这一问题的研究。他提出,"社会剩余价值生产规律"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规律,这一规律解释了生产力进步与剩余价值增长互为前提的关系,具有理论参照系的意义。此外,近年来国内也出现了关于中国剩余价值与剩余价值率估算的实证研究。这些研究代表了一种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范式",该范式更完整、系统地将《资本论》的原理与规律应用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并更好地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基础解释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与国家的经济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