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55)
2023(4999)
2022(4267)
2021(3879)
2020(3261)
2019(7118)
2018(7159)
2017(13888)
2016(7439)
2015(8316)
2014(8329)
2013(8058)
2012(7355)
2011(6656)
2010(6793)
2009(6699)
2008(6679)
2007(6249)
2006(5690)
2005(5241)
作者
(20004)
(16798)
(16762)
(16087)
(10728)
(8032)
(7686)
(6436)
(6335)
(6074)
(5858)
(5609)
(5546)
(5343)
(5310)
(5122)
(4960)
(4922)
(4886)
(4800)
(4295)
(4012)
(3934)
(3930)
(3867)
(3804)
(3772)
(3762)
(3339)
(3216)
学科
管理(28319)
(28168)
经济(28011)
(23939)
(22507)
企业(22507)
(11831)
(11631)
方法(10706)
业经(9232)
中国(8549)
(8104)
(8021)
数学(7105)
数学方法(7034)
体制(6968)
(6829)
财务(6811)
财务管理(6792)
理论(6728)
(6719)
企业财务(6481)
(5663)
银行(5658)
(5407)
(5380)
(5319)
(5215)
金融(5212)
环境(5100)
机构
大学(109334)
学院(107473)
(45946)
经济(44954)
管理(41115)
研究(35304)
理学(35020)
理学院(34651)
管理学(34208)
管理学院(33985)
中国(27103)
(26145)
(22392)
财经(19720)
科学(18525)
(17726)
(17187)
(16793)
中心(15965)
经济学(14855)
财经大学(14601)
研究所(14595)
北京(13954)
(13676)
(13628)
师范(13582)
经济学院(13146)
(12833)
业大(12683)
(12559)
基金
项目(68146)
科学(55196)
研究(53189)
基金(50960)
(42731)
国家(42349)
社会(37803)
科学基金(37279)
社会科(34624)
社会科学(34611)
基金项目(26601)
(25786)
教育(24913)
自然(21760)
(21492)
自然科(21257)
编号(21253)
自然科学(21253)
自然科学基金(20905)
(20036)
资助(19827)
成果(19008)
(16421)
国家社会(15411)
重点(15245)
课题(15009)
教育部(14849)
(14598)
(14455)
人文(14322)
期刊
(56093)
经济(56093)
研究(35908)
中国(25212)
(22710)
管理(17105)
学报(14418)
科学(14118)
(13795)
教育(13298)
大学(12253)
学学(11418)
财经(11003)
(10937)
金融(10937)
(9413)
农业(8614)
经济研究(8461)
技术(8295)
业经(8142)
问题(7092)
财会(5526)
(5443)
改革(5311)
(5311)
(5252)
会计(5181)
现代(4939)
理论(4917)
社会(4907)
共检索到17017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黄焕山  刘帆  
社会主义国有制是社会主义国家直接掌握和运用的资本,它的经营方式可以多样化,但所有制形式只有一种;社会主义公有制是社会部分成员用公共的生产资料进行劳动,成员可多可少,但无大小之别,可以有若干实现形式。退出的国企将资产转让给部分社会成员所有,实际上是国有制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袁康  
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改革袁康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没有公有制,就没有社会主义。但是把公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却是缺乏科学性的。首先,以理论上讲,公有制的本质规定与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各不相同。公有制的本质。是生产资料归联合起来的劳动者共同所有;“社会主...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夏明香  张思军  
公有制与社会主义的关系问题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一个重要问题。到目前为止 ,理论界有两种观点 :一种认为公有制是社会主义本质 ,是社会主义的一种目标选择 ;另一种认为公有制仅是实现社会主义的一种手段。事实上 ,只强调公有制是目的或手段都是片面的 ,公有制对于社会主义应该既是一种目的 ,又是一种手段 ,是目的和手段的统一 ,社会主义公有制改革也必须体现目的范畴和手段范畴的统一。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珏  
所谓社会主义公有制,它必须满足两个要求,第一就是必须社会化;第二就是必须恢复劳动者个人财产权。这两个要求统一在一起,才是真正的、科学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是唯一能够实现两个要求相统一的公有制形式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李树桂  
股份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实现形式四川省社科院区域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李树桂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关于“要全面认识公有制经济的含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可以而且应当多样化”的论述,是经济理论上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又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股份制作...
[期刊] 改革  [作者] 塞风  向松祚  
本文的目的是拟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论证明确的产权结构是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产权理论不仅有深入系统研究的必要,而且是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理论的核心。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正是以揭示社会经济制度的财产权利结构(产权结构)为其最显著的特色,我们完全应当而且有可能在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础上,创建社会主义公有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晓亮  
非公有制经济同社会主义相容吗?传统观点认为社会主义与私有制经济水火难容,因而用传统观点回答必然是否定的。然而,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回答,则是肯定的。因为,我们是在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的前提下允许和鼓励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这有利于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并且,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来看,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也是绝对必要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杨文进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基础和基本特征,但将生产资料公有制等同于社会主义公有制,却是对马克思社会主义公有制理论的重大误解。将生产资料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基础和特征,是马克思有意识设定的一种未完成的从抽象到具体转变的阶段性结论,不应该将其作为社会主义现实的公有制对待。在国家权力下,生产资料所有制的作用是很有限的,起不到马克思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作用,国家权力及其性质还使得一切形态的所有制都具有程度不等的公有制性质。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一个体系,是生产资料公有制、资源配置公有制、产品公有制、剩余产品公有制和产品分配公平化程度等内容的统一。社会主义是以公有制为目标取向的市场经济。在深化改革中,应加强高层次...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安其鸿  
企业是社会的经济细胞。在商品经济条件下,企业必须具有自我启动、自我调节、自我发展的活力,才能求得生存发展。而企业外在表现出来的活力,从根本上来说,取决于它的内在动力,也就是驱使企业的管理者和劳动者积极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这一基本的动力。如果一个企业没有内在动力,那末即使它有再好的设备厂房、市场环境,也没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发展。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作云  
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产生,是人类社会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变革发展过程中否定之否定规律发生作用的结果。生产力的发展不仅为否定之否定规律发挥作用提供了前提和条件,而且也是这一规律发挥作用的根源和动力。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及其派生矛盾所构成的矛盾体系,是否定之否定规律发挥作用、推动社会主义公有制替代历史上的私有制尤其是资本主义私有制历史趋势的实现机制。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建立起来的无产阶级专政,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完善和发展的首要前提和必要条件。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不仅是社会主义生产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结构的物质载体和微观形式。社会主义公有制企业所具有的特征不是单一的,而是由根本特征、基本特征和...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大魁  张祖良  
文章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应以初级公有制为主。社会主义初级公有制是指企业财产的公有化程度较低,公有组织的财产主要为其成员所有,企业产权由非国有为主的多元化股东出资所构成的一种公有制经济制度和组织形式。从传统的公有制过渡到以初级公有制为主,应把产权制度改革与所有制结构调整结合起来,区分大中小企业以及全民与集体企业,采取不同的形式,分步推进,逐渐完成。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珏  
关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质与实现形式王珏传统意识形态把国有制与公有制等同起来是不正确的。在科学的意义上,国有制与公有制存在着重大的区别。国有制是随着国家的出现而产生的,它的产生恰恰是人类社会最早的公有制——原始公有制解体的结果之一。国有制可以存在于各种...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龚淑兰  
在社会主义公有制存在形式发生变革的过程中,理论界对公有制与社会主义本质的关系产生了异议,现将讨论观点综述如下。 一、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本质 一部分人认为,不应该把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主要观点是: 1、“公有制手段”论 所谓“手段论”,认为所有制只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而不体现经济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本质。论者认为:“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看,最根本的目的是发展生产力。改善人民生活,包括所有制在内的生产关系是作为经济手段发挥作用的”。“既然所有制是发展生产力的手段,那么所有制就有个选择问题,改革问题,创新问题,就应该使之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当代中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灼基  
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生产关系的基础。每种所有制都有自己的实现形式。探讨社会主义公有制实现形式,是深化改革的重要内容。从当前学术界研究的情况看,存在着几个值得注意的问题。一是把公有制本质与公有制实现形式混为一谈,认为公有制实现形式的变化必然导致公有制本质的变化;二是把公有制实现形式凝固化,认为不仅公有制的本质不能改变,而且实现形式也不能改变;三是把公有制实现形式单一化,认为公有制只能有一种实现形式;四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