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576)
2023(3965)
2022(3533)
2021(3796)
2020(3059)
2019(6783)
2018(6545)
2017(11401)
2016(6446)
2015(7470)
2014(7339)
2013(7280)
2012(7115)
2011(6420)
2010(6754)
2009(6300)
2008(6496)
2007(6306)
2006(5859)
2005(5274)
作者
(19245)
(16037)
(15857)
(15299)
(10274)
(7894)
(7388)
(6304)
(6300)
(5853)
(5591)
(5528)
(5216)
(5086)
(4981)
(4895)
(4756)
(4726)
(4643)
(4581)
(4096)
(3948)
(3853)
(3824)
(3693)
(3591)
(3525)
(3512)
(3308)
(3299)
学科
(20762)
经济(20609)
(17716)
管理(17233)
(13335)
企业(13335)
(10842)
方法(9178)
教育(9014)
中国(8861)
(7789)
理论(7717)
农业(7646)
(6958)
业经(6462)
(6328)
(5847)
数学(5462)
收入(5373)
数学方法(5286)
研究(5043)
(4752)
制度(4747)
(4727)
分配(4296)
社会(4276)
工作(3996)
地方(3966)
教学(3964)
(3837)
机构
大学(93527)
学院(90955)
研究(33115)
管理(31073)
(30416)
经济(29257)
理学(25992)
理学院(25532)
中国(24929)
管理学(24713)
管理学院(24539)
(21186)
科学(19858)
(16935)
(16736)
(16126)
(16077)
中心(15724)
(15447)
师范(15313)
研究所(14676)
北京(13757)
(12979)
业大(12689)
(12307)
教育(12291)
财经(12233)
师范大学(12182)
农业(12160)
(11833)
基金
项目(54162)
研究(42114)
科学(41998)
基金(37727)
(32353)
国家(31926)
科学基金(26975)
社会(26920)
社会科(23917)
社会科学(23906)
教育(21857)
(21483)
基金项目(19316)
编号(18642)
(17934)
成果(17117)
自然(16400)
自然科(16058)
自然科学(16052)
自然科学基金(15792)
资助(15635)
课题(13729)
重点(12316)
(12221)
(11685)
大学(11118)
(11097)
项目编号(10892)
教育部(10699)
(10682)
期刊
(43571)
经济(43571)
研究(32100)
中国(31216)
教育(23454)
学报(16686)
(16385)
(14526)
科学(14502)
大学(13428)
管理(12474)
学学(11925)
农业(10800)
(8595)
金融(8595)
技术(8535)
(8224)
图书(7270)
财经(6924)
(6081)
(6016)
业经(5994)
职业(5635)
书馆(5362)
图书馆(5362)
经济研究(5314)
(5134)
(4831)
卫生(4831)
问题(4738)
共检索到159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晓绒  石艳芳  
心理健康是高校贫困生面临的问题之一,是做好贫困生帮扶工作的重要环节。社会个案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旨在改善个人与环境之间的适应状况,帮助个人实现自身价值。本文以独立学院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着手进行分析,从社会个案工作的价值理念、理论模式、工作技巧等多角度讨论社会个案工作在开展独立学院贫困生心理健康工作中的运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薛浩  
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年增多,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文章从高校贫困生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入手,分析了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阐述了目前高校在助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改善贫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董英山  
随着我国高等职业院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在校贫困生人数日益增多,高职院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逐渐突出。文章针对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提出了解决贫困生心理贫困问题的对策。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黄月  
贫困生是高校学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近年来,贫困生数量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心理问题日益突出。文章通过调查高校贫困学生最易表现出的心理问题,找出其根本原因,提出要有的放矢地针对问题原因,采取正确的教育管理对策,来解决高校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桑海云  强冬梅  咸大伟  
文章在研究何为贫困大学生和分析贫困大学生异常心理现象的基础上,提出了积极心理学视野下探索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即营造积极的校园环境、增强贫困生积极的情绪体验和培养贫困生积极的人格品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王晓丽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待人接物的态度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尤其在高校学生之间,心理健康问题成了影响很多贫困生生活和学习的巨大阻力。文章通过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分析,探究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从社会、学校、家庭、个人等方面有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林佳燕  刘文庆  
为了解我国高职院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真实情况,筛选了21篇用SCL-90量表测查高职贫困生心理问题的研究,用元分析方法对报告的数据进行了重新处理。结果显示:(1)与非贫困生相比,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只有在人际敏感维度上差异显著,以往研究说明高职贫困生的心理问题高发是值得商榷的;(2)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研究年代和样本量大小的影响。最后,对改善高职贫困生的人际交往敏感提出了建议和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化磊  贾红果  陈学宁  
高校贫困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承受着经济和心理方面的双重压力,比普通同学更易产生心理问题。从积极心理学的基本内涵和理念出发,分析高校贫困生的群体特征和常见心理问题,探讨当前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培养积极人格,培育主观幸福感;建立贫困生个人档案,进行分类指导;运用新媒体,拓展工作领域;建构社会支持系统,培育完善人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桑海云  谭顶良  
在满足高校贫困生基本生活需求的基础上,应更加关注其精神心理方面。面临高校贫困生越来越多的复杂精神心理问题,传统的心理救助方式已经表现出较多不足。借鉴社会工作相关理念和方法进行相应的心理疏导和援助,积极有效地开展高校贫困生的救助工作,使其在和谐的环境下进行全面的自我成长和进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董晓绒  
心理贫困是高校贫困生面临的最关键问题之一。社会工作是一门助人自助的专业工作方法,将其引入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可为当前贫困生资助工作提供新思路。从当前贫困生面临的主要心理问题着手,分析社会工作在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方面的优势所在,提出把尊重与平等、助人自助和服务至上的专业理念融入心理扶贫工作中,并将个案、小组、社区三大专业方法作为具体途径,来解决高校贫困生心理贫困的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刘新华  巢传宣  
为考察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和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以及心理弹性对高职贫困生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否具有调节效应,文章采用大学生就业压力问卷、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青少年心理弹性量表,对江西省南昌市某高职院校毕业班贫困生和非贫困生进行了调查。结果发现:高职贫困生感受到的就业压力较非贫困生相比要大,同时心理健康水平较非贫困生相比要低;高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与就业压力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弹性对就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因此,高职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心理健康及其关系应受到重视;高职院校可通过贫困生心理弹性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生的就业压力,并减少因就业压力而导致的心理健康问题。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黄建美  邹海贵  
我国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不断发展,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但贫困生资助工作也是一把"双刃剑",其引发的道德风险问题开始引起高校和社会的普遍关注。道德风险产生的主要机制是贫困生资助工作中的利益博弈,道德风险带来了"贫困陷阱",也严重影响了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效率。创新贫困生资助理念,改革制度设计,强化贫困生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是防范道德风险的基本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璟  
近些年来,随着高校资助体系的逐步完善,贫困生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但作为各项资助政策实施的重要环节,贫困生认定仍是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一道难题。本文在对贫困生认定难点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克服这一难点的几点对策。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张美红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针对近年来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首先是对我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应该有一个正确的评估;明确现阶段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应该坚持的原则,强调应把心理促进健康大学生作为主要目标、应将心理健康工作列入学校整体工作规划、应以专业队伍为主体、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准确把握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性质,特别是心理健康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区别和联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龚玲  
高校贫困生大多身陷经济窘境,自我评价偏低,忍受着以不同程度的自卑为主的心理压力。文章根据贫困生的主要心理特征与行为表现将其分为隐性自卑、显性自卑、弱性自卑三类。围绕三类贫困生的共同心理特征,即不同程度的自卑,剖析其心理根源。论述在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以学校社会工作方法助贫困生自卑心理脱贫,使其幸福成长成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