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274)
- 2023(5512)
- 2022(4634)
- 2021(4475)
- 2020(3766)
- 2019(8029)
- 2018(8080)
- 2017(14828)
- 2016(7598)
- 2015(8344)
- 2014(7671)
- 2013(7118)
- 2012(6656)
- 2011(5865)
- 2010(6040)
- 2009(5572)
- 2008(5610)
- 2007(5514)
- 2006(4650)
- 2005(3854)
- 学科
- 业(27950)
- 管理(27903)
- 企(26847)
- 企业(26847)
- 济(26256)
- 经济(26118)
- 技术(14400)
- 方法(11733)
- 技术管理(11291)
- 中国(9289)
- 理论(9115)
- 业经(9103)
- 数学(7597)
- 数学方法(7387)
- 农(7203)
- 财(6931)
- 和(6788)
- 学(5655)
- 制(5637)
- 教育(4962)
- 划(4707)
- 策(4692)
- 教学(4668)
- 银(4640)
- 银行(4634)
- 农业(4604)
- 地方(4584)
- 行(4416)
- 企业经济(4255)
- 务(4214)
- 机构
- 学院(100685)
- 大学(100540)
- 管理(42728)
- 济(39176)
- 经济(38279)
- 理学(36788)
- 理学院(36397)
- 管理学(35735)
- 管理学院(35502)
- 研究(31427)
- 中国(23841)
- 京(21177)
- 财(18457)
- 科学(18256)
- 江(15892)
- 中心(14879)
- 所(14355)
- 财经(14276)
- 范(13642)
- 师范(13524)
- 北京(13393)
- 经(12810)
- 研究所(12792)
- 州(12779)
- 业大(12568)
- 农(11832)
- 院(11612)
- 技术(11552)
- 商学(11494)
- 商学院(11370)
- 基金
- 项目(67200)
- 科学(54735)
- 研究(52843)
- 基金(47767)
- 家(40515)
- 国家(40095)
- 科学基金(36136)
- 社会(35589)
- 社会科(32548)
- 社会科学(32536)
- 省(28233)
- 基金项目(25128)
- 教育(24943)
- 划(22682)
- 自然(21980)
- 自然科(21606)
- 自然科学(21602)
- 编号(21544)
- 自然科学基金(21260)
- 创(20845)
- 创新(18253)
- 资助(17960)
- 成果(17942)
- 课题(15249)
- 重点(14789)
- 部(14268)
- 发(14183)
- 项目编号(14038)
- 国家社会(13976)
- 业(13773)
共检索到1565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培根在《高等教育研究》第9期撰文指出,有一种说法,言科学研究的驱动力在于好奇心,在于对真理的追求。应该说,尤其在一些纯科学领域,此言是也。进一步而言,在某些应用学科领域,支持一点好奇心驱动的研究也是必要的。但是必须明确地说,绝大多数与应用相关的学科,研究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孙家广
2004年12月9日,清华大学举行了第22次教育工作讨论会“实践教育教学理念”专题报告会,清华大学副校长、教育研究所所长谢维和教授;原中国工程院副院长、中国工程院教育委员会主任朱高峰院士;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孙家广教授;“夏商周断代工程”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李学勤教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柳冠中教授作了主题报告。此后人文学院也陆续召开了研讨会,教育研究所副所长史静寰教授作了主题报告,清华大学党委书记陈希在人文学院的报告会上作了总结发言。为推动清华大学和全国高校实践教育教学的进一步开展,本刊特别刊出他们的发言,以飨读者。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罗永泰
在当今时代,人们已不仅仅满足于显性需求的"红海",而是转向挖掘隐性需求的"蓝海"。隐性需求是指消费者为获取某种精神满足,通过外在事物与刺激作用于人体感官所产生的一种潜意识的、未明确表达的、但能够实现甚至超越人们期望的一种心理状态和诉求。如何找到这片蓝海,更体贴地满足人们的需求,从而更快、更好、更优地帮助企业和政府实现发展战略目标,促进经济发展,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晓叶
刚刚闭幕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在勾画"十三五"规划思路主线的同时,明确指出了实现"十三五"发展目标的思维理念与基本原则,强调要"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的一切工作……"这进一步凸显了创新之于发展的重大意义与重要作用。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湘东
世界各国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战略大致有五种类型:贸易型、资源型、依附型、内需型和创新型。我国是发展中的大国,走创新型发展道路是我国未来发展的唯一必然选择,关键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体系按主体的不同一般可以划分为企业自主创新体系、产业自主创新体系、区域自主创新体系、国家自主创新体系等四个层面,这四个层面是相互依存的,并应成为一个高度统一的有机体。企业是自主创新的主体,应采取全方位的综合措施,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核心竞争力 可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培良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要通过科技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树立敢为天下先、振兴民族工业的精神和严格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的科学态度,这样才会在竞争中掌握主动,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词:
自主创新 持续发展 市场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瑞龙
作者认为,目前流行的经济增长理论一般都是在一个制度不变的环境下,考察一国经济是如何通过物质生产要素的投入变化和生产率的变化实现增长的。然而制度的变化既改变收入分配,又改变经济中使用资源效率的潜在可能性,因而对经济增长起决定作用的是制度因素而非技术性因素。本文进而从产权、国家、意识形态等环节探讨了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增长的机理,并在实证分析困扰我国经济增长的种种难题的基础上,得出了制约我国经济增长更主要“瓶颈”不是资本短缺,而是制度供给短缺的结论。因此,制度创新是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根本途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柳卸林 何郁冰
本文提出,中国存在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投入不断增加但产业核心技术能力仍然不高的困境。而加强企业基础研究是提升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政府如何分配研发经费的投入,如何提高政府和企业在基础研究活动的投资并优化投资结构,是我国有效实施自主创新政策所面临的一大挑战。本文认为,随着产业竞争日益依赖于技术竞争,中国基础研究投入的结构性"比例失调"对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产生了消极影响。为了提高中国产业的核心技术创新能力,应该推进政府计划与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上的互补,加强产业驱动型基础研究。企业应该改变过于依赖大学研究机构提供基础研究成果的格局,通过持续的对基础研究的投资,以实现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
关键词:
基础研究 核心技术 自主创新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戴斌
工作和学术之余喜欢读些互联网风格的文章,比如近期就有几篇很有趣的刷屏文字。其一,清华大学建筑学博士生徐腾同学在"不正经历史研究所"公号上发表的《他奶奶的庙》。作者去这个河北易县的奶奶庙被震撼了,也可以说被"雷倒了":不仅各大主题建筑直接叫前殿、中殿、正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杨慈田 新众 栾文斗 林华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成林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我们党团结和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取得的基本经验,对新世纪阶段全面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做出了战略部署。他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纵观国际风云、立足我国实际,科学分析了当前我们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和新挑战,全面阐述了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广辉
通过企业不同创新源泉和创新模式的比较,可以看出根据客户需求更有效率地整合资源,能消除封闭式创新的弊病;在技术变革加速的时代,客户和供应商才是企业创新的源泉;只有通过开放式的创新模式,才能更好地将研发成果推向市场获得研发投资的高回报。
关键词:
创新源泉 创新模式 需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岳刚德
在美国人看来,没有比自由更宝贵的东西值得追求;同时,也没有什么比得上像自由这样的东西一旦遭遇威胁(不论是冷战时期的军备竞赛,还是第一颗卫星上天的惊悚,或者是恐怖分子的袭击)而带给美国人的恐惧之大。难怪美国人一天不担任世界的领导就坐立不定忐忑不安,遍布各个州的各种协会立马启动议事日程,赶紧制订、颁布各种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傅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任声策 高天昊 许晖
扩展适应(exaptation)作为一个跨学科的概念,在企业的创新过程中时常发生却鲜被关注。它具体是指在意外发现(serendipity)的条件下,某种产品的功能发生了转移从而产生了创新,其中大部分属于激进式创新。这是一种从产品创造出市场、先有答案再寻找问题的逆向创新机制,能够帮助企业打破原有的创新思路,成为企业的另一个创新源泉。本研究从基本理论出发,围绕扩展适应的内涵和分类、产生过程、影响因素和影响效应等方面对已有研究进行了回顾和述评。经过整理和提炼后研究发现:扩展适应不仅是一种值得重视的逆向创新方法,在企业战略意义上也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据此,本研究综合已有研究成果和核心研究问题,梳理了扩展适应的基本概念,并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扩展适应研究的整合框架,提出了未来研究的若干方向。旨在帮助企业理解扩展适应在创新过程中的新颖性和重要性,并使其成为企业的战略工具,本文的研究还有助于促进扩展适应的进一步研究。
关键词:
扩展适应 意外发现 功能转移 创新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