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34)
- 2023(12953)
- 2022(11419)
- 2021(10950)
- 2020(9241)
- 2019(21257)
- 2018(21363)
- 2017(40679)
- 2016(22660)
- 2015(25717)
- 2014(26188)
- 2013(25375)
- 2012(23497)
- 2011(21181)
- 2010(21141)
- 2009(19584)
- 2008(19384)
- 2007(17309)
- 2006(15397)
- 2005(13405)
- 学科
- 济(84473)
- 经济(84272)
- 管理(64300)
- 业(58254)
- 企(49708)
- 企业(49708)
- 方法(38804)
- 数学(31720)
- 数学方法(31230)
- 中国(24723)
- 农(23683)
- 财(22435)
- 学(22415)
- 业经(19507)
- 制(19401)
- 理论(17852)
- 地方(17094)
- 和(15895)
- 农业(14990)
- 贸(14291)
- 贸易(14284)
- 体(13929)
- 教育(13874)
- 易(13841)
- 银(13636)
- 银行(13587)
- 务(13354)
- 财务(13271)
- 财务管理(13242)
- 融(13151)
- 机构
- 大学(323780)
- 学院(318943)
- 管理(123722)
- 济(118897)
- 经济(115921)
- 研究(109106)
- 理学(106725)
- 理学院(105439)
- 管理学(103366)
- 管理学院(102783)
- 中国(80001)
- 京(70353)
- 科学(69698)
- 财(57058)
- 所(56165)
- 农(53824)
- 研究所(51069)
- 业大(49290)
- 中心(49138)
- 江(47278)
- 财经(45049)
- 北京(44804)
- 范(44566)
- 师范(44088)
- 农业(42241)
- 经(40761)
- 院(39379)
- 州(38447)
- 师范大学(35668)
- 技术(34901)
- 基金
- 项目(216843)
- 科学(168565)
- 研究(158650)
- 基金(155166)
- 家(135668)
- 国家(134486)
- 科学基金(114087)
- 社会(98050)
- 社会科(91797)
- 社会科学(91770)
- 省(84444)
- 基金项目(82323)
- 自然(74480)
- 教育(73331)
- 自然科(72708)
- 自然科学(72691)
- 划(71821)
- 自然科学基金(71343)
- 编号(65783)
- 资助(64168)
- 成果(55372)
- 重点(48247)
- 部(47507)
- 课题(45775)
- 发(44986)
- 创(44156)
- 科研(41288)
- 创新(41107)
- 项目编号(40561)
- 大学(40490)
- 期刊
- 济(134736)
- 经济(134736)
- 研究(96010)
- 中国(65649)
- 学报(55362)
- 科学(49842)
- 农(49524)
- 管理(45461)
- 财(43406)
- 教育(42120)
- 大学(41658)
- 学学(38887)
- 农业(34012)
- 技术(27115)
- 融(25502)
- 金融(25502)
- 财经(21957)
- 业经(21443)
- 经济研究(20063)
- 图书(18770)
- 经(18653)
- 问题(17379)
- 业(16782)
- 版(16347)
- 理论(15730)
- 科技(15673)
- 实践(14468)
- 践(14468)
- 业大(14376)
- 技术经济(14318)
共检索到47439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新 骆为祥
文章利用2005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考察参照标准的选择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评价的意义。研究发现,老年人在评估自己的生活条件时,不仅以纵向比较的方式进行(即与自身以前的状况相比或与自己的理想状况相比),更以横向比较的方式进行(即与周围的人相比),横向比较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水平。
关键词:
社会比较 个体比较 老年人口 生活满意度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李建新
文章基于2002年最新的中国健康长寿调查数据,在考虑人口社会经济特征和肌体健康的情况下,应用Ordinal Logit模型分析了中国老年人口的社会支持与其生活满意度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社会支持对老年人口的生活满意度有着积极的影响,肌体健康对生活满意度也有影响但对社会支持的作用影响不大。
关键词:
社会支持 生活满意度 生活质量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王英英 刘岚
使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分析社区老年友好环境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并进一步探究其作用路径。结果表明:社区老年友好环境越好,即社区活动场所、设施的数量越多,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的数量越多,社区尊老敬老氛围越好,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得分就越高,社区老年友好环境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直接作用。中介效应检验发现,社会适应水平在社区老年友好环境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中的中介效应显著,间接效应占总效应的比例为12.25%。研究结果揭示了社区老年友好环境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为我国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建设老年友好社区以及提高老年人的主观福祉提供了有益启示。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张文娟,李树茁
本文利用西安交通大学人口研究所2001年在安徽省巢湖市进行的“安徽省老年人生活福利状况”抽样调查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结合农村实际状况,详细分析了代际支持网络的性别差异、居住距离、规模和密度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子女在中国农村老年人社会支持网络中占据核心地位,父母的需求、性别偏好、居住空间距离对代际支持与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郑冰 赵忻怡 杜子芳
本文利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基于类数据的广义线性混合模型研究中国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经济水平、性别、健康水平和是否参加社会活动对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其中,经济水平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较高的经济水平意味着较高的生活满意度。此外,本文采用广义线性混合模型可以很好地解决CHARLS数据中同一家庭样本不独立的问题,可以为其他基于CHARLS数据的研究提供科学的统计方法借鉴。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宁满秀 叶菲菲
以福建省农村老年人为研究对象,探讨养老金收入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养老金收入可有效减少老年贫困人口、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以及提升老年人生活满意度。针对养老金实施中的性别差异、不同收入水平差异等问题,建议养老金政策实施的进一步方向。
关键词:
养老金政策 农村老人 生活满意度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骆为祥 李建新
用2002、2005、2008年中国高龄老人健康长寿调查数据,考察了年龄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年龄因素影响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自评。年岁的上升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对于老年人来说,年龄对生活满意度的正向作用超过了负向作用,因此,老人的年龄越大,生活满意度评价越积极。进一步考察了年龄积极作用三个可能的来源,包括年龄成熟效应、同期群正效应、存活效应,发现年龄的积极作用主要是由年龄的成熟效应引致的。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黎春娴
通过对福建省农村老年人抽样调查的数据分析,发现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受到了年龄、身体健康状况、经济状况、新农保的养老金金额以及来自家庭、社区、国家层面的生病照顾、经济支持、生活支持和情感支持的影响。其中,包含新农保在内的经济支持是影响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最显著因素。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李鸿渊 孙莉莉
数字化和老龄化交织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技术渗透到老年人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新进入老年期的低龄老年人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本文采用2018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运用ordered probit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将研究聚焦于低龄老年人群体,探究了互联网使用对低龄老年人满意度的作用机制,并得到如下结论:第一,数字化应用对低龄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具有显著影响,相比于不使用互联网的低龄老年人,使用互联网的低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第二,社区参与作为社会参与的重要方式,在数字化应用对低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机制中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第三,不同文化水平的低龄老年人使用互联网对其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具有差异性,高学历的低龄老年人比低学历的低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更高。基于理论探讨与实证分析,本文对于如何提升低龄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化应用 低龄老年人 生活满意度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景秋 刘欢 齐英茜 李雪妍
本文以北京60岁及以上的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使用第六次人口普查和抽样调查数据,通过统计和空间分析方法分析了北京城市老年人的居住环境及生活满意度。研究表明:1北京城市老龄化空间从市中心向外围,呈现出由高向低的波状结构,峰值出现在三环及其周边地区;在北京内城及西北和西南近郊区人口老龄化趋势较为明显;2北京老年样本人群的居住方式以2口之家为主,其次为4口和5口之家,且后者年龄层低于前者,独居和空巢老人样本年龄多集中在70岁以上;现有住户主要通过购买单位房和租用公共房来解决居住问题;3北京城市老年群体对其目前生活状态的满意程度总体呈中上水平,从收入、健康、生活状态和开心度4个方面来看,样本人群的开心度要略高于其他三项,对收入的满意度相对要低;4利用二分Logistic模型,从居住方式、邻里关系、周边配套服务设施、社区环境状况4个维度进行分析,发现大型购物设施、社区文体活动、邻里关系、社区认同感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度大,而空巢、医疗设施和物业管理水平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产生负向影响。
关键词:
老龄化 满意度 居住环境 抽样数据 北京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莹,傅崇辉,李玉柱
文章利用2002年全国老年人口健康状况的调查数据,在以往有关社会经济因素、健康因素、人口因素等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的研究的基础上,引入心理特征变量,通过多元回归模型分析了心理特征因素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自评的影响。统计结果显示,在控制了其他影响因素的基础上,老年人的性格、情绪、孤独感及焦虑程度等对生活满意度自评具有一定的影响。此外,在考虑了心理特征因素的影响之后,原有模型中变量的回归系数与p-value值都发生了变化。
关键词:
生活满意度 心理特征因素 老年人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向运华 姚虹
基于2011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通过卡方检验及二项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了城乡老年人社会支持的差异以及对健康状况和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城镇老年人不仅获得的社会支持多于农村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及生活满意度也优于农村老年人。正式社会支持仅对老年人的生活满意度有积极影响,对老年人身体健康的作用有限;在非正式社会支持中,子女的经济支持对老年人身体健康和生活满意度的作用都非常有限,精神支持则对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满意度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城乡社会保障制度的统筹建设,家庭及社会要关注老年人的精神需求,注重老年人慢性病的预防,以改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金龙
文章利用对全国五省90个村庄的实地调查数据,考察了村域社会资本、家庭亲和对我国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村域社会资本和家庭亲和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均有显著影响;个体社会资本存量越高,老人生活满意度越高,但组织社会资本对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正向影响并不显著。家庭代际关系越和谐、子女间的关系越和睦,老年人对生活满意度的评价越积极。本文结论具有稳健性,并就如何提高农村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晨沛
利用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基于代际间的情感互动与经济支持视角,对农村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代际之间的情感互动、经济支持均对农村中老年人生活满意度有显著影响,而情感互动的影响更为显著;中年人对于代际之间情感上的诉求更为强烈,而经济支持则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影响更为显著。在农村中老年人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背景下,子女除在经济方面对父母提供必要的支持外,更需重视与父母之间日常的感情联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