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018)
- 2023(2986)
- 2022(2730)
- 2021(2525)
- 2020(2185)
- 2019(4896)
- 2018(5039)
- 2017(9744)
- 2016(5220)
- 2015(5861)
- 2014(5815)
- 2013(5905)
- 2012(5353)
- 2011(4947)
- 2010(5079)
- 2009(4820)
- 2008(4852)
- 2007(4512)
- 2006(4163)
- 2005(3361)
- 学科
- 济(25187)
- 经济(25052)
- 管理(17232)
- 方法(14147)
- 业(13584)
- 企(12883)
- 企业(12883)
- 数学(10372)
- 数学方法(10162)
- 环境(8241)
- 学(7969)
- 和(7562)
- 农(6404)
- 理论(6278)
- 业经(6097)
- 中国(5871)
- 生态(5559)
- 财(5371)
- 划(4946)
- 地方(4880)
- 社会(4101)
- 资源(4097)
- 农业(3928)
- 经济理论(3842)
- 企业经济(3459)
- 策(3452)
- 发(3421)
- 制(3307)
- 务(3212)
- 财务(3201)
- 机构
- 大学(80127)
- 学院(79036)
- 管理(31280)
- 济(29803)
- 经济(29105)
- 理学(27445)
- 研究(27206)
- 理学院(27073)
- 管理学(26309)
- 管理学院(26192)
- 中国(19883)
- 科学(18706)
- 京(17233)
- 所(14118)
- 财(13891)
- 农(12989)
- 研究所(12953)
- 业大(12577)
- 中心(12115)
- 江(11588)
- 财经(11398)
- 范(11310)
- 师范(11247)
- 北京(11059)
- 经(10177)
- 农业(9919)
- 院(9786)
- 州(9218)
- 师范大学(9144)
- 经济学(8655)
- 基金
- 项目(54763)
- 科学(43938)
- 基金(40966)
- 研究(38006)
- 家(36034)
- 国家(35725)
- 科学基金(31016)
- 社会(26706)
- 社会科(24031)
- 社会科学(24018)
- 基金项目(21776)
- 省(20945)
- 自然(20641)
- 自然科(20107)
- 自然科学(20102)
- 自然科学基金(19738)
- 划(17961)
- 教育(17108)
- 资助(16913)
- 编号(14454)
- 重点(12498)
- 部(12028)
- 成果(11655)
- 发(11006)
- 创(10726)
- 科研(10646)
- 国家社会(10491)
- 教育部(10137)
- 人文(10069)
- 计划(10034)
共检索到11441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李宁 张正涛 郝晓琳
本文在系统分析社会生态脆弱性综合方法研究进展后指出,综合指数法可作为代表某时期在社会和生态脆弱性两方面的指标,解释总体水平下的脆弱性等级,但无法反映指标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和影响方向;相关系数分析能解释两指标间的相互关系,但无法解释其因果关系;由最小二乘法得到的解释指标变动系数,但由于解释指标和被解释指标选择的主观性,其相互作用的方向性仍无法判断。针对上述关系计量推断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探讨了工具变量估计参数的可行性,通过实例证实该方法能揭示社会脆弱性和生态系统脆弱性指标之间相互影响的方向。结果表明,社会脆弱性(So VI)对生态脆弱性(NPPI)的影响强度大于反方向的影响作用,从1980 s到2000 s,NPPI对So VI的作用由强减弱,其作用显著省区由5个减少至2个;而So VI对NPPI的作用由弱增强,其作用显著省区由1个增加为7个。定量且具备相互影响方向的推断方法有利于揭示社会系统和生态系统相互作用的机理。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晓军 黄馨 崔彩兰 杨新军
社会脆弱性作为脆弱性的维度之一,是脆弱性与可持续性科学研究领域的新兴热点问题。在分析对国内外社会脆弱性研究文献的基础上,从概念内涵、分析框架与评价方法3方面对社会脆弱性研究进行了评述。目前学者们对社会脆弱性概念有不同的理解,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体系与内涵特征;系统性的社会脆弱性分析框架尚未形成,现有成果多是在脆弱性框架基础上的延伸和拓展,主要从政治经济学视角、社会—生态视角和综合视角开展研究;多元化的评价方法在社会脆弱性的应用研究中仍较少见,已有研究的评价指标体系尚不完善。未来,应进一步拓展社会脆弱性研究内容,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逐步统一社会脆弱性概念和分析框架,深化社会脆弱性的理论研究;加强社会脆弱性评价方法与指标体系的完善,促进多元化评价方法的应用;加强社会脆弱性减缓与调控对策研究,整合社会脆弱性与适应性框架,为提高社会适应能力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社会脆弱性 概念 分析框架 评价方法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永娟 王效科 欧阳志云
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生态系统的格局、过程和服务功能发生改变,进而威胁生态系统和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因此,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是当前生态系统研究的重要内容,也是适应和减缓环境恶化的关键。本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中出现的生态系统脆弱性概念进行了归纳、总结,阐述了笔者的理解,并提出应规范生态系统脆弱性的命名,以加强不同领域间的交流;综述了国内外生态系统脆弱性研究的侧重点以及可供借鉴的评价方法,研究者可以根据研究的目的和研究对象的特点选择适宜的评价方法,同时应积极探讨适合研究区域的更准确更方便的评价方法;最后,探讨了该领域研究面临的挑战,而这也是今后脆弱性研究需要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生态系统 脆弱性 环境恶化 综合指数法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刘平 汤万金 胡聃
露天煤矿的开采会对当地生态环境系统造成极大的损害 ,矿区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在矿区开发过程中制定完善的生产建设、生态恢复重建规划来促进生态环境管理 ,这需要对生态环境系统进行科学的评价 ,并分析寻找影响可持续发展的原因 ,同时能够对各类措施的效果进行评价。本研究通过建立一个科学的、可操作性较强的生态环境系统脆弱性评价体系 ,为正确的制订矿区生态重建规划、生产建设规划以及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提供基础理论保障和技术手段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晓莉 李录堂 贾蕊
基于陕西省生态移民的实地调研数据,采用预期贫困脆弱性(VEP)方法测度生态移民户的贫困脆弱性,并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法测量受访移民户社会资本指数,在此基础上,运用Tobit回归模型和分位数回归方法,检验社会资本对生态移民贫困脆弱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第一,社会资本的增加能够显著降低移民户的贫困脆弱性;社会资本的两个维度——邻里互助和亲友互惠,对贫困脆弱性有显著正向影响,邻里互助对高脆弱性移民户的影响效应较大,而亲友互惠对中等脆弱性移民户的影响效应较大。第二,户主健康状况、外出务工人数和家庭拥有的物质资产都会对贫困脆弱性产生正向影响。第三,户主年龄和家庭规模会对贫困脆弱性产生负向影响,女性户主比男性户主的脆弱性高。
关键词:
社会资本 贫困脆弱性 生态移民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瞿博伟 吴乐知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后往往出现较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因此在该类型地区开展生态脆弱度评价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GIS)技术,从生态结构性脆弱与生态功能性脆弱两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了黄石市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模型,并采用自然打断法开展脆弱度的等级划分和评价。结果表明:1)2009—2019年黄石市各景观类型指数变化明显,建设用地和林地优势度增加;耕地破碎度大幅增加而优势度减小;居民用地破碎度大幅减小而优势度减小;废弃工矿用地面积减少,破碎度和优势度减小。2)黄石市2009—2019年生态脆弱指数平均值为0.258?0.063,整体处于轻度脆弱且空间分异明显,北部和中部地区脆弱度高,主要为高程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区、林区以及海拔较低的磁湖、大冶湖等水域;南部地区脆弱度低。3)黄石市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为99 053.51 hm~(2),较2009年下降了4.69%;10 年间由高等级脆弱向低等级脆弱转移的总面积为51 109 hm,占总面积的70.08%,其中面积变化最大的是由中度脆弱向轻度脆弱转移24 720.48 hm,主要集中在大冶市矿产资源开采区和水文旅游资源开发区的交界处,矿山治理和水体生态修复成效初显;黄石市市域内区域生态脆弱现状依然严峻,尤其市内三个区仍有超过60%的地区处于强度脆弱等级以上,还需持续不断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彻底实现城市成功转型发展。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瞿博伟 吴乐知
资源枯竭型城市在高强度的人类活动后往往出现较严重的生态退化问题,因此在该类型地区开展生态脆弱度评价具有积极意义。该文基于遥感(RS)和地理信息(GIS)技术,从生态结构性脆弱与生态功能性脆弱两个方面选取相关指标,构建了黄石市生态脆弱性综合指数模型,并采用自然打断法开展脆弱度的等级划分和评价。结果表明:1)2009—2019年黄石市各景观类型指数变化明显,建设用地和林地优势度增加;耕地破碎度大幅增加而优势度减小;居民用地破碎度大幅减小而优势度减小;废弃工矿用地面积减少,破碎度和优势度减小。2)黄石市2009—2019年生态脆弱指数平均值为0.258?0.063,整体处于轻度脆弱且空间分异明显,北部和中部地区脆弱度高,主要为高程较高、坡度较大的山区、林区以及海拔较低的磁湖、大冶湖等水域;南部地区脆弱度低。3)黄石市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整体呈下降趋势,2019年生态脆弱度高的区域面积为99 053.51 hm~(2),较2009年下降了4.69%;10 年间由高等级脆弱向低等级脆弱转移的总面积为51 109 hm,占总面积的70.08%,其中面积变化最大的是由中度脆弱向轻度脆弱转移24 720.48 hm,主要集中在大冶市矿产资源开采区和水文旅游资源开发区的交界处,矿山治理和水体生态修复成效初显;黄石市市域内区域生态脆弱现状依然严峻,尤其市内三个区仍有超过60%的地区处于强度脆弱等级以上,还需持续不断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彻底实现城市成功转型发展。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冉圣宏 金建君 薛纪渝
由于脆弱生态区的脆弱性不仅表现为其内部结构的不稳定,而且还表现在它对外界干扰反应的敏感上,脆弱生态区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其稳定性都是其脆弱性固有属性的表现形式,因此,脆弱生态区的评价也就应该包括脆弱生态区的现状评价、趋势评价和稳定性评价等。论文在对脆弱生态区重新界定的基础上,以模糊评价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现状、以灰色预测和趋势函数法对脆弱生态区的发展趋势、以非线性理论对脆弱生态区的稳定性进行评价。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赵跃龙,张玲娟
本研究建立了一套系统、完整、客观、灵活且具较强可操作性的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及方法,并通过用此法评价全国26个省、区生态环境脆弱度的方式,对其可操作性和准确性进行了验证。
关键词:
脆弱生态环境,定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程静 杜震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平台,对2000—2016年该库收录的农业旱灾脆弱性文献进行计量研究,探讨现阶段中国农业旱灾脆弱性研究动态和科学前沿。研究表明:从发文量来看,2000—2016年的相关文献呈递增趋势;《自然灾害学报》《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生态学报》《灾害学》等18种期刊是农业旱灾脆弱性研究最具影响力的刊源平台;研究主要涉及植物保护、气象学、农业基础科学、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4个主要学科;研究热点集中在旱灾脆弱性的定义、旱灾脆弱性评估、旱灾脆弱性影响因素及旱灾脆弱性和贫困的关系4个层面,尤以旱灾脆弱性评估为学者关注的焦点。提高农民收入、保障农业有效供给更应当在把握农业灾害脆弱性作用机制和影响路径的基础上,从脱贫、提质等政策配套视角探讨应对农业灾害脆弱性问题,为保障农业生产和粮食安全、助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供有力支撑。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鑫罡 岳上植
通过对居民家庭营养脆弱性测试方法及计量模型的归纳、总结和选择,提出针对东北国有林区居民家庭生计脆弱性成因和作用机理的最优测度方法和模型选择。建议在林业经济新时期的扶救战略中采用适合的测度方法和计量分析模型,采取干预政策和措施,及时、准确地监测林民生的动态,建立风险冲击脆弱性程度测度、预警机制,真正把脆弱性纳入东北国有林区生计测度和分析的范畴。
关键词:
营养脆弱性 测试方法 计量模型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赵跃龙,刘燕华
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之间具一定的相关性,这节相关性的大小与其所处的工业化程度或水平的高低成反相关关系。在工业化水平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例如,我国东南部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关系不密切,即脆弱生态环境的形成或加剧主要不是因为工业化进程;相反,在工业化水平或程度相对较低的地区(例如,我国西部各省、区),脆弱生态环境与工业化关系密切,即脆弱生态环境阻障工业化进程,而低水平的工业化又加剧生态环境的脆弱,导致贫困与脆弱生态环境的恶性循环。因此,提出要想治理和改善生态环境,必须尽快实现工业化,特别是在我国的西部地区,加速实现工业化包括农村工业化,既是摆脱贫困也是改善脆弱生态环境的必由之路。
关键词:
脆弱生态环境,工业化,关系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胡昕
文章以贵州省为研究对象,从社会-生态耦合角度加以分析,通过田野调查法和熵值法等构建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从社会、生态、经济三大系统出发,分析生态旅游发展中对农户生态脆弱性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因子,以此更好地进行生计脆弱性分析。结果表明:(1)农户的生计脆弱性在该研究区域而言尚处于较高水平。生态旅游的发展过程中农户可以更为直接地参与其中,说明生态旅游的发展对当地的社会-生态系统有着较大的冲击力度。(2)农户生计脆弱性影响因素多样,其中社会资本和认知资本影响显著。生态旅游发展对农户的生计脆弱性中,风险变化更胜于其收入提升机遇,表明其系统脆弱性增强,而这正是与农户社会资本欠缺、对乡村旅游机遇的认知不充分有关。结论:生态旅游在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对农户生计脆弱性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该影响既有外生冲击力的驱动,同时还与农户自身的社会和认知等资本有关。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晓 塔西甫拉提·特依拜
本文依据有关生态脆弱带评价方法对塔里木河下游的生态脆弱性进行了评价,建立生态脆弱性评价体系,按照距离河道的远近距离分别计算各段的脆弱度,得出在距离河道500m以上的地带草地生态环境表现为中度生态脆弱,<350m的草地生态环境表现为一般脆弱。
关键词:
塔里木河 生态脆弱带 权重 可持续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