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78)
2023(16123)
2022(13828)
2021(12951)
2020(10769)
2019(24606)
2018(24236)
2017(46861)
2016(25237)
2015(28341)
2014(27926)
2013(27193)
2012(24758)
2011(22089)
2010(21664)
2009(19729)
2008(18824)
2007(16335)
2006(14327)
2005(12032)
作者
(70593)
(58800)
(58376)
(55708)
(37485)
(28227)
(26576)
(23250)
(22385)
(20674)
(20232)
(19755)
(18570)
(18368)
(18261)
(17844)
(17521)
(17442)
(16947)
(16736)
(14422)
(14300)
(14125)
(13435)
(13213)
(13040)
(12852)
(12851)
(11686)
(11560)
学科
(100203)
经济(100007)
管理(76155)
(71969)
(61439)
企业(61439)
方法(49090)
数学(41702)
数学方法(41143)
(27395)
中国(25798)
(25246)
业经(24086)
(21768)
技术(20134)
地方(20100)
农业(18307)
理论(18106)
环境(17476)
(17379)
(16883)
贸易(16873)
(16780)
(16521)
财务(16440)
财务管理(16407)
(16368)
企业财务(15592)
(14771)
(13204)
机构
大学(352438)
学院(351209)
管理(143536)
(136817)
经济(133756)
理学(125598)
理学院(124243)
管理学(121863)
管理学院(121233)
研究(113615)
中国(82413)
(74456)
科学(71737)
(60934)
(54876)
(54171)
业大(53518)
中心(52268)
研究所(50349)
财经(50026)
(49379)
(47118)
师范(46681)
北京(46447)
(45688)
(42303)
农业(42166)
经济学(40785)
(40345)
师范大学(37989)
基金
项目(251521)
科学(199129)
基金(183871)
研究(183204)
(160117)
国家(158822)
科学基金(137849)
社会(116895)
社会科(110238)
社会科学(110201)
基金项目(98189)
(97758)
自然(90405)
自然科(88283)
自然科学(88262)
自然科学基金(86669)
教育(84638)
(82259)
资助(74618)
编号(74573)
成果(58625)
重点(55991)
(55316)
(52724)
(52512)
课题(50450)
创新(48970)
国家社会(48075)
科研(47986)
教育部(47730)
期刊
(143385)
经济(143385)
研究(97936)
中国(63339)
学报(55463)
科学(51985)
管理(51798)
(48161)
(46254)
大学(42880)
学学(40318)
教育(39253)
农业(34103)
技术(33727)
(24216)
金融(24216)
业经(23996)
财经(23670)
经济研究(22491)
(20261)
问题(18786)
图书(18784)
科技(18284)
技术经济(18043)
(17500)
资源(16798)
(16650)
理论(16308)
现代(15600)
实践(15029)
共检索到4929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姚遂  陈卓淳  
可持续转型研究是一个发展迅速的新领域,旨在解释社会-技术系统转型如何发生以及如何治理,其理论影响日益显著。然而,当前实践表明,以能源、交通为代表的系统转型进程依然相当缓慢,因此厘清转型进程中的阻力具有重要意义。归纳分析系统转型的基本要求以及转型动态过程和机制,从产业结构、基础设施、知识基础、市场和消费需求结构、公共政策与政治力量及社会认知6个方面分析社会-技术系统中现行非持续体制,对新的可持续技术利基发展和转型进程构成阻力。在现行技术体制稳定情况下,加速转型进程必须扶持技术利基成长,从防护、培育、赋能3个方面建立和强化利基保护空间功能,突破体制路径依赖。最后,从“谁治理、治理什么、如何治理”3个问题切入,提出在利基保护空间动态发展过程中,政策制定者需要以治理思维推进其战略管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郑海东  曹宇  
为系统性地探索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阻力要素,本文依据扎根理论,对国内三家企业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并另外选择三家典型企业实施验证性案例研究,将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阻力要素归结为2个核心类属、6个维度、19个类目,其中,2个核心类属分别为:(1)企业外部约束条件缺失;(2)企业内生驱动力不足;6个维度分别为:(1)企业CSR行为软约束条件欠缺;(2)政府CSR规制水平低;(3)CSR市场不成熟;(4)企业资源的有限性;(5)企业缺乏CSR文化;(6)企业CSR管理水平限制。本文的研究结论对于引导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德鲁  宁昕  郭红军  
产业转型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永恒主题,而实现企业成功转型的一个必要条件就是准确识别转型阻力状态,为此以企业产业转型阻力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影响转型阻力的主要因素,提出了产业转型企业转型阻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了改造的模糊综合评判模型,并结合企业转型实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金妍  车越  杨凯  
河网水系是江南水乡重要的自然与历史文化遗产。但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人类活动对河网的干扰日趋严重,村镇小水体出现大面积填埋,部分地区河网结构趋于简单,非主干河道不断减少。以上海市青浦区为研究区域,采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对河网水系分区保护问题进行探讨,以期为江南水乡风貌保护提供参考。结果显示:(1)河网水系在江南水乡具有明显的廊道效应;(2)青浦区可划分为河网特殊保育区、河网重点保护区、河网风貌保留区、河网生态建设区和河网景观恢复区5个区域,并由此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水系分区保护方案;(3)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在江南水乡河网水系保护方面具有较好的适用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潘振华   周媛   姚婧   宁顺斌   罗于舒   汪曼林  
【目的】建立合理的城市热环境生态网络,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方法】以成都市中心城区为研究对象,基于“源-汇”理论,利用形态学空间格局分析方法 (MSPA)与景观连通性指数,分别筛选研究区内景观稳定性好、连通性高的“源”“汇”景观作为生态源地;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重力模型以及水文分析模块构建和筛选研究区内的重要生态廊道,从而建立缓解城市热环境问题的多层级“源-汇”景观网络。【结果】分别筛选出24个具有重要连通性的“源”“汇”核心斑块作为重要生态源地。构建“源-源”廊道102条,“汇-汇”廊道141条,“源-汇”廊道325条,生态节点103个,障碍点148个。通过综合相交分析,一级补偿廊道主要由岷江、毗河和其他河道构成,二级输送廊道主要分布在“汇”景观较为密集的区域,三级作用廊道主要分布在高强度建设区域。【结论】基于“源-汇”理论构建的多层级生态网络优化格局是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重要举措。图4表3参25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海龙  
绿道游径系统规划的核心工作是通过科学的线路规划来最大限度串联自然、人文及休闲资源,同时不破坏自然环境,实现投资效益最高。川西高原地区面积广袤、地形复杂、生态敏感,自然与文化资源丰富,但绿道建设限制性因子较多,在绿道游径系统规划方面技术难度较大。选择康定市为研究区域,探索利用基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最小累积阻力模型进行绿道游径系统线路规划的技术方法,希望能为同类地区绿道规划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文涛  张秀梅  高天翔  井爱国  
鱼类在水中游泳时,需要克服水的阻力从而需要消耗一定的能量。鱼类依鱼种、大小以及形态特征的差异,在同样的水流条件或游泳速度下,其水中阻力也不相同。本研究通过对褐牙鲆(Paralichthysolivaceus)在垂直循环水槽中进行游泳阻力测试实验,分别用3种特征面积(横截面积、湿表面积和鱼体体积的2/3次方),获得褐牙鲆3种不同的阻力系数。经比较分析发现,在雷诺数Re为2.7×104~1.91×105时,采用湿表面积作为褐牙鲆的特征面积获得的阻力系数的平均值为0.020,此时标准差最小,仅为0.00076。而分别用横截面积和鱼体体积的2/3次方时获得的阻力系数的标准差相对较大。因此,用褐牙鲆的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周艳菊  张振陆  
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的确使中国的经济实现飞速发展,但也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尤其是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而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将成为经济新常态下推动经济稳定增长的关键。鉴于此,文章从政府阻力、企业阻力及公众阻力三个方面,利用层次分析法和主成分分析法构建环境规制阻力系数,并运用2005—2014年的数据测算环境规制系数,客观地评估环境规制系数,深入地分析环境规制的阻力。研究发现,2005—2014年政府阻力、企业阻力、公众阻力指数呈递增趋势,环境规制阻力递增趋势明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魏兴耘  
一、投资状况澳大利亚作为一个大洋洲国家,由于其独特的地理条件与历史,传统上与日本等亚洲国家的联系并不密切。直到本世纪30年代,澳大利亚仍不准多数亚洲人、特别是日本人移民澳大利亚。二战以后,随着日本经济实力的逐渐加强,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刘兆征  
文化贸易作为我国文化"走出去"的最主要方式之一,目前面临着种种阻碍。为了更好地促进我国文化"走出去",必须大力实施打造世界知名的中国文化企业、加速文化体制的改革、培养和引进文化贸易专门人才、注重文化资本国际运营和文化产品创新、完善文化贸易法律和政策等一系列政策举措。一、我国文化"走出去"面临的阻力1.文化企业竞争力弱。我国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卓淳  徐长生  
本文基于社会—技术系统转型的多重视角思路,通过对转型的条件、动力、基本模式及其互动机制多个方面进行梳理整合,提出一个相对完整的转型分析框架。基于该框架,解析德国基于海上风电技术推动其能源系统可持续转型的模式及其形成机制。分析表明,德国政府从法律法规、实践标准、资源调动和权力赋予等不同方面对技术利基持续实施自上而下的扶持政策,使该技术最终进入市场,加速了合意的转型速度。最后讨论政府行为在推进技术扩散和系统转型过程中的作用及启示。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巩爱凌  
中国的"世界工厂"发展模式有两个支撑点:其一基于扭曲国内劳动力、土地等低级要素的价格与人民币汇率;其二基于畸形依赖跨国集团提供的技术、品牌等高级要素。这种非市场化的模式具有无法克服的"饮鸩止渴"性,内生了经济转型升级的阻力。尽管"中国制造"凭借自身打造的扭曲性低价与跨国集团的品牌与技术走向全世界,但中国出口企业作为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中受制于人的"打工者",整体上却丧失了品牌创建与技术创新的内生性原动力。在维持"世界工厂"模式的框架下寻求转型升级的出路恐怕是幻想,在市场主导下摆脱"世界工厂"模式才是实现经济转型升级的理性出路。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陆凤芝  杨浩昌  
基于2003—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空间面板杜宾等计量方法,并结合中介效应检验模型,实证检验产业协同集聚对环境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表明:产业协同集聚与环境污染呈稳定的倒U型关系,即短期内产业协同集聚表现为环境污染治理的阻力,但长期看又会逐步转化为环境污染治理的助力,且这种影响效应不存在地区差异;产业协同集聚的空间溢出效应具有地区差异性,其中东部地区的溢出效应不显著,中西部地区的溢出效应则较为显著;科技创新是产业协同集聚影响环境污染治理的一个有效中介变量。因此,应大力推进产业协同集聚战略,因地制宜制定产业协同集聚发展政策,构建联防联控的协同治污举措,推进环境污染的有效治理。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刘晓亮  
阐述了城市化的推进和消防职能的扩展都要求重视城市消防治理。分析了治理主体的阻力分别源于个人的多元思想行为与私属空间、商业组织的逐利性、消防部门的末端性和防御性、社区客观环境及其组织管理能力的缺陷,以及政府相关部门配合的缺乏。提出了通过完善城市消防治理的基础法律体系,依靠制度明确政府与市场的关系,设计可以长久坚守的科学运行机制,加强以社区为依托的治理平台建设,实现城市消防治理。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卓淳  姚遂  
社会技术转型的多层视角(MLP)是转型理论的最新进展,它认为转型是由三个层面——微观层的技术利基,中观层的社会技术体制和宏观层的大环境——相互作用引起的一个非线性的演化过程。该思路通过分析技术和社会因素之间的互动关系,寻求理解社会技术体制的长期变化。本文以MLP为分析思路,研究我国电力系统现行体制已经发生的动态变化;并从短期,中期和长期三个时间维度,对我国低碳电力系统转型路径提出一个概念性的分析框架。短期的转变路径,延续和发展现有体制结构和治理模式,通过体制内行为主体有意识地调整创新活动和发展的方向,来解决体制内部矛盾和压力,实现政府2020年的减排目标和可再生能源目标。中期的重构路径,基本实...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