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545)
- 2023(10780)
- 2022(9302)
- 2021(8369)
- 2020(7325)
- 2019(16748)
- 2018(16341)
- 2017(31357)
- 2016(17133)
- 2015(19177)
- 2014(19162)
- 2013(18797)
- 2012(17440)
- 2011(15915)
- 2010(15710)
- 2009(14657)
- 2008(14703)
- 2007(13390)
- 2006(11584)
- 2005(10180)
- 学科
- 济(69706)
- 经济(69631)
- 管理(52199)
- 业(50632)
- 企(40929)
- 企业(40929)
- 方法(35656)
- 数学(31331)
- 数学方法(31048)
- 农(19903)
- 财(19610)
- 学(16920)
- 业经(16102)
- 中国(16069)
- 贸(15042)
- 贸易(15040)
- 易(14639)
- 农业(13655)
- 务(13324)
- 财务(13295)
- 财务管理(13262)
- 企业财务(12624)
- 制(12271)
- 地方(11744)
- 和(11235)
- 理论(11047)
- 技术(11020)
- 银(10533)
- 银行(10472)
- 环境(10107)
- 机构
- 大学(259540)
- 学院(255384)
- 济(101595)
- 管理(101332)
- 经济(99610)
- 理学(88640)
- 理学院(87663)
- 管理学(86166)
- 管理学院(85698)
- 研究(83622)
- 中国(61761)
- 科学(55581)
- 农(53894)
- 京(53655)
- 业大(45510)
- 财(44822)
- 所(43677)
- 农业(43254)
- 研究所(40397)
- 中心(40087)
- 江(37605)
- 财经(36996)
- 经(33652)
- 北京(32652)
- 范(32252)
- 师范(31765)
- 经济学(30876)
- 州(29809)
- 农业大学(29166)
- 院(28967)
- 基金
- 项目(178304)
- 科学(139639)
- 基金(131582)
- 研究(121336)
- 家(118211)
- 国家(117284)
- 科学基金(99590)
- 社会(77840)
- 社会科(73812)
- 社会科学(73784)
- 基金项目(70924)
- 省(69225)
- 自然(67747)
- 自然科(66300)
- 自然科学(66275)
- 自然科学基金(65195)
- 划(59245)
- 教育(55545)
- 资助(52802)
- 编号(48730)
- 重点(39959)
- 部(39069)
- 成果(38970)
- 创(37112)
- 发(36865)
- 科研(35464)
- 计划(35221)
- 创新(34752)
- 教育部(32950)
- 大学(32722)
- 期刊
- 济(100957)
- 经济(100957)
- 研究(63607)
- 学报(51254)
- 农(46553)
- 中国(44029)
- 科学(42009)
- 大学(36381)
- 财(35363)
- 学学(34121)
- 管理(32146)
- 农业(31040)
- 教育(20558)
- 融(19583)
- 金融(19583)
- 技术(19523)
- 图书(18608)
- 财经(18036)
- 业经(17223)
- 业(17079)
- 经济研究(16993)
- 经(15390)
- 版(14294)
- 问题(13839)
- 理论(13246)
- 业大(13086)
- 技术经济(12982)
- 书馆(12607)
- 图书馆(12607)
- 科技(12510)
共检索到3567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张大勇 孙晓晨
【目的/意义】研究社交网络用户信息贡献行为,有利于揭示用户线上行为活动规律,并促进社交媒体健康有序发展。【方法/过程】分析社交网络信息贡献行为的概念、类型和特征;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和用户线上行为数据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用户属性、网络信任与用户信息贡献行为的相关性。【结果/结论】性别、年龄、性格、信息质量、风险安全、声誉地位和感知相似性对用户自我揭露行为和发布、评论与转发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社交网络 信息贡献 网络信任 用户属性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骞敏 孙建军
本文以自我决定、技术接受模型与转换成本三个理论为基础,以百度百科为范例,对群体协作用户持续贡献行为影响因素展开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感知易用性在群体协助模式下对用户持续贡献行为产生影响,但持续贡献意愿对持续使用行为影响不显著。本文还探索了沉没成本与用户动机的关系,发现沉没成本对群体协作中用户的持续贡献意愿具有间接影响。另外,本文证明了内在动机对用户持续贡献意愿具有重要影响,而外在动机对用户持续贡献意愿影响不显著。基于得到的数据以及分析,我们为群体协作平台提供建议。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阳玉堃 黄椰曼
社交网络扩大用户获取信息来源,而信息偶遇作为用户信息获取的一种特殊形式,探究其在社交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信息偶遇领域进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影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偶遇状况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信息因素,构建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10个研究假设,使用PLS分析样本数据并验证模型假设。结果表明,情绪状态等6个变量对信息偶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需求和环境状况感知对信息偶遇有显著负向影响,信息的多样性、质量对信息偶遇没有显著影响,并基于此提出图书馆在社交网络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杜智涛
网络知识社区的"知识化"过程是知识生产与利用的完整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隐性知识与显性知识协同转化,碎片化知识向结构化知识升级。网络知识社区中的用户分为主动型和被动型两种,他们在网络社区中的行为包括知识贡献、知识获取两个方面。通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对这两类用户的知识贡献行为和知识获取行为进行了对照分析。研究发现,在知识贡献行为上,主动型用户主要基于个人因素,表现出一种具有自我意识和自我诉求的内生性,而被动型用户表现出一种对外部环境反应的外生性特质;在知识获取行为上,主动型用户的动力不仅仅来源于知识的质量、效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周朴雄 王万吉
随着Web2.0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化问答平台成为用户贡献、交流和获取知识的新途径。本文以知乎问答平台作为数据源,基于MOA(动机-机会-能力)分析,应用扎根理论构建了问答平台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影响因素模型。研究表明,MOA分析中的三个核心可以与四个主范畴对应:动机-感知收益与情感满足;机会-环境引导;能力-自我效能,这四个主范畴对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如何促进问答平台用户进行知识贡献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人境 柴婧
以SNS社交网络个人用户持续使用行为为研究对象,以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为参考框架,整合计划行为理论,针对SNS的特点引入感知娱乐、感知信任及习惯,建立研究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信息系统持续使用理论在SNS情境下有良好的适用性;主观规范和感知行为控制对用户的使用意向和实际使用行为影响显著;感知娱乐对满意度和持续使用意向影响显著;习惯对实际使用行为的影响及对持续使用意向和行为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皇甫军
【目的/意义】研究科研社交网络平台功能对用户行为的影响,对进一步完善平台设置、促进科研社交网络健康发展意义重大。【方法/过程】文章从用户感知有用性、易用性和用户获取信息资源、人才资源角度设置平台功能要素问项和用户行为问项,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将平台功能定义为信息、凝聚、合作、管理四项功能,研究其对用户关注、互动、学术共享和学术合作行为的影响。【结果/结论】得出平台信息功能有效增强用户学术分享行为,合作功能对各行为影响较小,凝聚功能对学术分享与合作行为作用较大,管理功能也会有效增强用户的学术分享。
关键词:
科研社交 网络平台 主成分分析 相关性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令贺 朱庆华
介绍网络百科这种新型知识组织形式的发展现状,总结网络百科用户及其贡献行为的基本特点。从贡献行为特征、贡献行为影响因素和用户协作三个方面对网络百科用户贡献行为研究进行综述,总结目前研究的成果,并指出不足之处。最后提出未来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特别指出信息计量学与复杂系统理论将在这一主题的研究中发挥巨大作用。
关键词:
网络百科 百科用户 贡献行为 用户协作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敏 薛云霄 夏宇 张艳
[目的/意义]通过深入剖析社交学习社区中用户知识贡献行为的关键因素及其形成路径,为社交学习社区的开发、设计、运营和管理等实践活动提供具有参考价值的意见和建议。[方法/过程]基于"利己—利众"分析框架,通过整合心理所有权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和社会认知理论中的关键因素提出研究假设和理论模型。实证研究以多个社交学习社区为数据源,采用问卷访谈的方式获取198份有效数据,并利用Smart PLS 2.0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利己"情境下,预期知识收益、预期形象收益均正向影响利己贡献意愿。而预期经济收益、感知时间成本和感知知识损失对利己贡献意愿的影响不显著;"利众"情境下,主观规范、群体规范及社会认同中的评价性社会认同均正向影响利众贡献意愿。整体而言,社交知识贡献行为的产生基本遵循"动因—意愿—意图—行为"的路径主线,值得注意的是,利众贡献意愿通过意图间接影响的同时也能直接作用于知识贡献行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邓胜利 鲍唯
用户交互学习作为网络用户的深层次需求,对社交网站的运营与发展至关重要。基于社交网站环境、用户特征,构建社交网站用户交互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的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运用Spss和Lisrel 8.7对该模型验证性分析,其社交网站用户偏好、社交网站功能、社交网站信息资源质量、社交网站用户的有用感知、社交网站用户人际关系以及社交网站激励机制对用户交互学习行为均有明显的正向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宁 袁勤俭
用户是信息质量的最终评价者,立足用户视角,研究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的前置影响因素并未获得应有的关注。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126份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用户评价及研判质性资料,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等多个步骤,归纳了影响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信息质量的120个初始概念和28个范畴,并发展成为9个主范畴,最终获得一条影响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的故事线,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CPUC模型。结果表明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的信息质量受到社区、平台、用户和内容4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内容因素直接影响学术社交网络的用户感知信息质量,用户因素既是直接变量,又是学术社交网络社区因素及平台因素之间的中介变量,由此析出未来研究的命题和方向。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仇婷 刘岩芳
自媒体时代,人们越来越多的从互联网中获取信息。文章从沟通分析的角度,探析网络环境下用户获取信息的过程,通过信息之间的传递以及各主体之间的沟通方式,并从信息源、沟通者、各网络平台沟通能力、用户反馈四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网络用户信息获取行为的因素,探析网民与各个网络主体之间的关系,即网民与网民、网民与虚拟社区、网民与政府之间,在出现网络突发事件时,通过沟通过程模型让其尽快消解,以减轻事件的影响。
关键词:
用户信息行为 沟通分析 网络环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郑交亮 卢宝周
移动社交网络平台是人们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信息采集并聚类而形成的社交网络,其开展成败取决于用户的参与程度。基于感知价值理论,并对感知价值理论进行延伸,引入满意度这一中介变量构建用户参与行为的理论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用户参与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能有效地解释用户对移动社交网络平台的参与行为,时间成本、系统质量、社会交互对用户感知价值影响显著。利用Bootstrap验证感知价值除了对参与意愿有直接效用,且会通过满意度的中介效果间接影响用户参与意愿。因此,移动社交网络平台应根据用户需求降低用户的时间成本,完善其交互功能,提升系统质量,进而增加用户的感知价值和满意度,提高用户参与意愿。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张宝生 张庆普
Web 2.0技术的不断发展,催生了社会化问答社区等多种社会网络服务,社会化问答社区是基于互联网问答服务和参与用户所形成的社会性网络服务社区,用户的知识贡献是社会化问答社区的核心价值,对问答社区的发展运营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意向的影响因素,对深化问答社区用户关系管理,引导用户知识贡献行为具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经典扎根理论方法,从访谈资料入手,根据各级编码、译码得到概念范畴及其逻辑关系,确定理论模型和内在机理。社会化问答社区用户知识贡献行为意向受知识需求端因素(提问用户)、知识供给端因素(回答用户)、平台服务端因素(服务载体)、社区环境端因素(环境氛围)四个方面交互作用和影响。通过对四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用户知识贡献的对策建议,为社会化问答社区的设计者、运营者及参与者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