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28)
- 2023(14059)
- 2022(12164)
- 2021(11384)
- 2020(9822)
- 2019(22483)
- 2018(22421)
- 2017(43534)
- 2016(23243)
- 2015(26314)
- 2014(25766)
- 2013(25272)
- 2012(22875)
- 2011(20346)
- 2010(20001)
- 2009(18770)
- 2008(18261)
- 2007(16382)
- 2006(13772)
- 2005(11770)
- 学科
- 济(96052)
- 经济(95858)
- 管理(69117)
- 业(67394)
- 企(57460)
- 企业(57460)
- 方法(51138)
- 数学(44730)
- 数学方法(44206)
- 财(27982)
- 农(25274)
- 中国(23515)
- 业经(21075)
- 务(18898)
- 财务(18842)
- 财务管理(18797)
- 贸(18440)
- 贸易(18435)
- 学(18147)
- 易(17885)
- 企业财务(17870)
- 地方(16987)
- 制(16648)
- 理论(16594)
- 农业(16445)
- 和(15455)
- 融(13744)
- 金融(13740)
- 银(13721)
- 银行(13694)
- 机构
- 学院(324822)
- 大学(323967)
- 济(132494)
- 管理(130787)
- 经济(129847)
- 理学(114069)
- 理学院(112961)
- 管理学(110945)
- 管理学院(110349)
- 研究(98039)
- 中国(74918)
- 京(64852)
- 财(62160)
- 科学(59399)
- 财经(50405)
- 农(49933)
- 中心(48112)
- 所(47430)
- 江(47214)
- 业大(46872)
- 经(45805)
- 研究所(43062)
- 经济学(41305)
- 范(40656)
- 师范(40212)
- 北京(39628)
- 农业(39279)
- 财经大学(37677)
- 州(37596)
- 经济学院(37511)
- 基金
- 项目(222425)
- 科学(176604)
- 基金(163740)
- 研究(162073)
- 家(141033)
- 国家(139903)
- 科学基金(122394)
- 社会(105256)
- 社会科(99103)
- 社会科学(99072)
- 省(87486)
- 基金项目(86754)
- 自然(79702)
- 自然科(77955)
- 自然科学(77931)
- 教育(76612)
- 自然科学基金(76560)
- 划(72986)
- 资助(67392)
- 编号(66657)
- 成果(52850)
- 部(49938)
- 重点(49551)
- 创(46782)
- 发(46346)
- 课题(44396)
- 教育部(43735)
- 创新(43587)
- 科研(43568)
- 国家社会(43295)
- 期刊
- 济(137149)
- 经济(137149)
- 研究(87107)
- 中国(56166)
- 财(51137)
- 学报(48270)
- 管理(45767)
- 农(44352)
- 科学(44345)
- 大学(37160)
- 学学(35138)
- 教育(31713)
- 农业(29843)
- 技术(29507)
- 融(28351)
- 金融(28351)
- 财经(25194)
- 业经(23766)
- 经济研究(22941)
- 经(21482)
- 问题(17923)
- 统计(17121)
- 技术经济(16138)
- 图书(15740)
- 版(15740)
- 业(15718)
- 策(15686)
- 商业(15610)
- 理论(15219)
- 财会(15106)
共检索到45690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李朝阳 付晓改 李建标
社交平台是构建社会关系的桥梁,也为资金的筹集提供了新渠道。本文根据新浪微公益平台上的项目信息,基于社会资本理论视角,考察了社交网络情境下社会资本对资金筹集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本文将社会资本细分为结构社会资本和关系社会资本,采用筹资者社交好友数量衡量其结构社会资本,曾经捐助过项目的数量衡量其关系社会资本。研究结果表明结构社会资本和关系社会资本对项目资金筹集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社会互动对资金筹集同样具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关系社会资本、社会互动分别在结构社会资本与资金筹集之间起着中介作用。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曹玲 顾兵光
经过前人的不断研究和摸索,目前,我们通常将社会资本划分为3个维度:认知维度、结构维度和关系维度,结合问卷调查获取的数据开展相关性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社会资本的3个维度在知识共享的质量效果和数量上均产生了较大的正面影响:从知识共享的质量效果的角度来看,正面影响的因素有3个:1)认知维度中的共同愿景和语言;2)结构维度的中心性;3)关系维度中的社区信任和认可;从知识共享的数据的角度来看,产生显著影响的因素有认知维度中的共同的愿景和语言和关系维度中的社区信任和认可。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吴晓 王凌瑾 宁昱西 何彦
面对网络时代下人类信息传递和社交方式的革命性突破,文章以南京市高校师生的新浪微博用户作为抽样源群体,但在研究思路上又不局限于该师生样本,而是以各样本为原点来分别串联、圈定和分析其跨区域的网络社交关系;继而以"社交网络+地理网络"作为贯穿性主题词和关键指标,按"总体把握"和"师生比较"两个层面展开高校的网络社交特征与时空规律探讨,进而通过"社交关系+社交频率"组合形成的网络关联度对其地理网络进行分析,并与"南京总体微博用户"的地理网络特征和规律的相关研究成果(同样以南京市为基点)进行比较,得出高校社交网络在空间规模上聚集度高、等级差异明显,在关联强度上局限性大、不均衡性强等差异性特征,并剖析得出高校社交网络机制形成的地域植根性、社会经济发展差异性,以及高校群体特有的教育资源(学术前沿)空间分布、群体自身特殊性等动因。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黄珺 李蕊
基于议程设置理论,以新浪微博为准实验情境,探究了网络媒体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报道与公众认知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在公司层面以及事实属性层面,网络媒体报道对网民评论具有显著的议程设置作用,而在情感属性层面,网络媒体的议程设置作用只存在于负面报道中。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宋恩梅 左慧慧
本文以新浪微博"时尚"标签下的用户作为研究样本,基于样本用户间以及整个新浪微博用户间的关注关系分别构建了"相互关注"网络与"共同关注"网络,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揭示了微博中该标签领域的权威人物及网络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进一步对比分析了"相互关注"和"共同关注"的网络属性差异以及差异产生的原因。此外,本文还分析了表征人气的粉丝数、博文转发数、博文评论数这三个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其与社会网络分析指标的相关性,对微博核心用户的确定问题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
新浪微博 社会网络分析 核心用户 关注度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赵国洪 陈创前
选取新浪微博为研究对象,探究我国"微博问政"的现状。分别从微博基本信息、使用状况、问政互动状况三个方面对新浪微博的624个政务微博进行跟踪考察,旨在对"微博问政"进行基于数据的、全局性的描述分析,探讨"微博问政"的广度、深度和效度,指出我国当前"微博问政"存在的问题与发展方向。
关键词:
微博问政 政务微博 新浪微博 互动
[期刊] 数据分析与知识发现
[作者]
王晰巍 张柳 李师萌 王楠阿雪
【目的】对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公益舆情网络结构特征和信息传播展开研究,对相关部门加强社会公益网络舆情监管,为充分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社会公益服务提供帮助。【方法】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以新浪微博"画出生命线"话题数据为样本,从中心性、聚类和K-核三个社会网络指标出发,对新媒体环境下社会公益舆情网络结构特征和信息传播展开研究。【结果】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新媒体环境下的社会公益舆情网络为无标度网络,各子社区具有相似的网络结构,核心网络虽相对紧密但分布广泛,社会公益网络舆情已经进入移动时代。【局限】数据来源不够广泛、未剔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李彬 翁慧敏
基于社交网络平台(SNSs)形成的在线社会网络能否使个体有效积累社会资本?本文利用在微信群中进行的实地求助实验,分析在线社会网络对社会资本积累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基于SNSs形成的社会网络结构能够显著促进社会资本积累,私人微信朋友关系的建立能显著提高社会资本水平; SNSs中行动者的行动对社会资本积累的影响有正有负,微信群内的群体社交氛围对社会资本积累没有显著正向影响,甚至有负向效应,而行动者在微信群内的社交表现和私人间微信社交互动是对社会资本的有效投资。本文丰富了社交在线化对社会资本影响的相关研究。
关键词:
社交网络平台 社会网络 社会资本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江若尘 陆煊
基于企业传播的视角,以新浪微博为研究样本,将企业创造内容型网络口碑的内容、关键影响者纳入同一模型,考察各因素对传播效果影响的相对作用强度。结果发现:第一,消费者对企业营销信息消费行为的改变,新媒体平台"社交属性"的逐渐弱化,使得参与传播的关键影响者成为企业创造内容型(FCG)网络口碑传播效果的决定性因素。第二,由于存在扩散门槛,关键影响者对传播效果的贡献度呈非线性递增趋势。从关键影响者类型分析,涉猎多领域知识的市场行家的影响更为显著。网络口碑的内容方面,高价值属性的信息传播效果最佳,这源于消费者使用新媒体主要为满足搜索、获取高价值信息的需求,而非社交需要。第三,与"用户创造内容"不同,"企业创...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臧国全 董文馨
[目的/意义]探讨隐私无助的形成机理,为社交平台完善隐私政策与保护用户个人信息安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过程]基于习得性无助理论,构建隐私无助的形成机理模型,通过问卷调查获取数据,运用结构方程对模型进行求解。[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认知型隐私无助导致情绪型隐私无助,进而形成动机缺失型隐私无助,构成隐私无助逻辑链条中三种形态;产生要素方面,隐私行为的感知成本和隐私不作为的感知收益直接导致隐私无助,先前经历通过感知脆弱性间接导致隐私无助,自我掌控能力阻碍隐私无助的形成。
关键词:
隐私无助 社交网络 新浪微博 形成机理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可 蒋耘莛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社交网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交网络是一个由行动者及他们之间多种多样的关系构成的巨大网络,其核心价值在于关系数据的分析。指数随机图模型是一系列分析社交网络的统计模型。该模型中的参数主要是构成社交网络的各类结构,也就是联系不同行动者的各类纽带。通过分析这些结构,可以了解行动者是如何受到社交网络中各类关系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索该社交网络的形成过程。总的来说,指数随机图模型应用在网络数据的分析中,能够研究社会结构及网络进程。本文介绍了不同假设下几种常见的指数随机图模型的基本思想,包括伯努利模型、p1模型、p*模型、社交圈模型,并通过新浪微博数据,详细介绍这几种模型的应用。在实证部分,本文通过数据模拟进行模型检验,验证了社交圈模型优于其他几种模型的结论,并联系实际进行了解释,同时介绍了其在好友推荐等应用方面的参考价值。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许可 蒋耘莛
在这个移动互联网的时代,社交网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交网络是一个由行动者及他们之间多种多样的关系构成的巨大网络,其核心价值在于关系数据的分析。指数随机图模型是一系列分析社交网络的统计模型。该模型中的参数主要是构成社交网络的各类结构,也就是联系不同行动者的各类纽带。通过分析这些结构,可以了解行动者是如何受到社交网络中各类关系的影响,从而进一步探索该社交网络的形成过程。总的来说,指数随机图模型应用在网络数据的分析中,能够研究社会结构及网络进程。本文介绍了不同假设下几种常见的指数随机图模型的基本思想,包括伯努利模型、p1模型、p*模型、社交圈模型,并通过新浪微博数据,详细介绍这几种模型的应用。在实证部分,本文通过数据模拟进行模型检验,验证了社交圈模型优于其他几种模型的结论,并联系实际进行了解释,同时介绍了其在好友推荐等应用方面的参考价值。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邢云菲 赵丹 李嘉兴
[目的/意义]研究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为相关部门加强社会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3个属性出发,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雾霾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对比分析;在应用研究层面,以新浪微博中雾霾话题信息为例,采用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API开放平台获取新浪微博数据,使用Gephi软件及数理统计分析工具绘制有关图表。[结果/结论]揭示了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点,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中的有效性,并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实践层面移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邢云菲 赵丹 李嘉兴
[目的/意义]研究移动互联网络环境下舆情信息传播路径和传播规律,为相关部门加强社会舆情信息监管提供参考。[方法/过程]在理论研究层面,基于社会网络分析法,从点度中心性、中间中心性和接近中心性 3个属性出发,对移动端和非移动端雾霾网络舆情信息传播进行对比分析;在应用研究层面,以新浪微博中雾霾话题信息为例,采用 Java编程方式接入新浪网 API开放平台获取新浪微博数据,使用 Gephi软件及数理统计分析工具绘制有关图表。[结果/结论]揭示了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特点,验证了社会网络分析法在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研究中的有效性,并为移动环境下网络舆情信息传播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为实践...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贾正源 丁超 柳蕊
随着电力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深化 ,电力建设资金来源趋于多元化 ,采用何种方式筹措电力项目建设资金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电力项目资金需求和来源 ,提出资产证券化筹集电力项目建设资金的融资方式。分析了资产证券化融资的可行性以及与其他筹资方式相比较的优势 ,并指出了电力项目采用资产证券化融资的运作程序。
关键词:
电力项目 资产证券化 融资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