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3)
- 2023(15312)
- 2022(13226)
- 2021(12146)
- 2020(10316)
- 2019(23216)
- 2018(22786)
- 2017(43969)
- 2016(23849)
- 2015(26613)
- 2014(26075)
- 2013(25822)
- 2012(23310)
- 2011(21092)
- 2010(20769)
- 2009(18993)
- 2008(18486)
- 2007(16006)
- 2006(13943)
- 2005(11902)
- 学科
- 济(94772)
- 经济(94671)
- 管理(73391)
- 业(68723)
- 企(57445)
- 企业(57445)
- 方法(48104)
- 数学(41969)
- 数学方法(41553)
- 农(25167)
- 财(24224)
- 中国(22639)
- 学(22592)
- 业经(22196)
- 贸(18292)
- 贸易(18288)
- 环境(18051)
- 地方(18032)
- 易(17744)
- 农业(17046)
- 务(16425)
- 财务(16357)
- 财务管理(16330)
- 理论(15752)
- 技术(15698)
- 企业财务(15542)
- 和(15450)
- 制(14594)
- 划(14094)
- 银(12926)
- 机构
- 大学(344626)
- 学院(341976)
- 管理(138678)
- 济(131767)
- 经济(129071)
- 理学(121948)
- 理学院(120597)
- 管理学(118473)
- 管理学院(117866)
- 研究(110641)
- 中国(79402)
- 科学(73282)
- 京(72480)
- 农(61608)
- 财(57994)
- 业大(57591)
- 所(55562)
- 研究所(51531)
- 中心(50622)
- 农业(48976)
- 财经(48441)
- 江(47471)
- 北京(44864)
- 经(44230)
- 范(43721)
- 师范(43183)
- 院(40074)
- 经济学(39380)
- 州(39033)
- 财经大学(36347)
- 基金
- 项目(247842)
- 科学(194534)
- 基金(181351)
- 研究(173519)
- 家(160869)
- 国家(159606)
- 科学基金(137004)
- 社会(110096)
- 社会科(104473)
- 社会科学(104445)
- 基金项目(97191)
- 省(96951)
- 自然(92523)
- 自然科(90390)
- 自然科学(90365)
- 自然科学基金(88774)
- 划(82036)
- 教育(79100)
- 资助(74410)
- 编号(69039)
- 重点(55385)
- 成果(53785)
- 部(53577)
- 发(51752)
- 创(51635)
- 创新(48200)
- 科研(48145)
- 计划(46717)
- 课题(46450)
- 教育部(45514)
- 期刊
- 济(132632)
- 经济(132632)
- 研究(90764)
- 学报(63616)
- 中国(57047)
- 农(53883)
- 科学(53759)
- 管理(46798)
- 大学(46384)
- 学学(43898)
- 财(42330)
- 农业(37481)
- 教育(32650)
- 技术(27035)
- 融(24239)
- 金融(24239)
- 业经(23361)
- 财经(22859)
- 经济研究(22058)
- 图书(20570)
- 业(19440)
- 经(19387)
- 科技(18151)
- 问题(17349)
- 版(17053)
- 理论(16730)
- 业大(16698)
- 技术经济(15965)
- 商业(15764)
- 实践(15485)
共检索到4691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向先 刘宏宇 胡一
归纳国内外社交网络信息生态链的研究现状,分析社交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形成机理,对社交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用SPSS 18.0对调查问卷进行统计分析,并通过信度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得出社交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按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信息生产者和信息消费者的社会网络关系复杂度、信息传递者的信息传播技术、信息生态链环境状况、信息分解者的信息组织技术、信息生产者的信息传播需求。最后提出促进社交网络信息生态链形成的方法与策略。
关键词:
社交网络 信息生态链 形成机理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王雷 贾若男 王铎
[目的/意义]随着社交网络用户的逐渐增多,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行为研究对帮助社交网络用户更好地规避社交网络安全风险、推动社交网络平台开发商提高信息安全技术具有积极的作用。[方法/过程]基于社会认知和保护动机理论,构建社交网络个人信息安全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并运用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结果表明,反应效能是社交网络中个人信息安全保护行为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次是感知威胁和自我效能对个人信息安全保护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回避行为对信息安全保护意愿产生消极影响,用户信息安全保护意愿对信息安全保护行为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社交网络 个人信息安全 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毕达宇 娄策群 张苗苗
[目的/意义]为净化商务网络信息环境,保证商务网络信息活动稳定进行提供理论依据与决策支持。[方法/过程]构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动态平衡概念模型,并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构建的结构方程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研究认为所提出的影响因素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的动态平衡状态均能够产生正向影响。部分因素仅对平衡状态的某个方面产生显著影响。[局限]文章提出的影响因素是对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平衡状态产生影响的一般因素,针对具体类型和功能的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来讲,影响因素可能会适当增加。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鲁圣鹏 李雪芹 刘光富
发展产业共生网络是建设生态工业园区的核心任务。基于历史文献,系统梳理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驱动因子和障碍因子,采用问卷调查法与因子分析法试图探寻其中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显示: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因素可归纳为经济、技术与资源、企业认知与能力、政策制度、合作氛围、环境意识与效益六方面,其中,经济因素、技术与资源因素是影响产业共生网络形成的关键因素;严厉的控制型政策相比激励型政策对驱动企业实施共生项目更为有效;企业认知与能力是共生项目开展的重要阻碍因素。基于分析结果,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以更好地推进生态工业园区的发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靖继鹏
信息社会,互联网上的信息无疑是最丰富的。但由于人们对信息资源的开发、管理和利用不当,互联网也随之出现了信息超载、信息垄断、信息污染、信息犯罪等问题;同时信息传递的无序性和失控现象也导致原本就存在的信息生态失调问题日趋严重,信息生态环境不断恶化。因此,如何有效地治理网络信息生态环境,构建和谐的网络信息生态结构,是高效利用网络以及保持网络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信息生态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信息生态链的概念、性质及理论框架等方面,而对于深层次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任亮 张海涛 刘雅姝 李题印
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的协同创造与有序流动是推动电子商务价值最大化的关键。对价值流动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不仅丰富了相关理论体系,并且在实践中为商务网站的运营提供了借鉴。本文引用相关理论构建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流动模型,基于电子商务四流视角下挖掘价值流动的影响因素,并用模糊集理论-DEMATEL方法进行关键影响因素的识别,构建价值流动作用机理模型;确定了影响商务网络信息生态链价值流动的9大关键因素,验证了主体间的协同运作、信息能力的整合以及资金的有序流转是优化价值流动的关键。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宋晶 孙永磊
本文主要探索合作创新网络背景下企业网络能力的形成机理,首先应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通过三次深度访谈,发现网络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知识资源、网络位置、网络权力和组织间信任;同时,以西安高新区高技术企业合作网络等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对网络能力形成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知识资源和网络中心性对企业网络能力的形成产生正面影响,适当的网络权力也对企业提升自身网络能力产生正面影响,组织间信任的调控作用也得到了验证。通过本文的研究有助于理解创新网络的运行规律,掌控影响网络能力形成的主要因素,研究结论有助于促进网络的稳定、高效运行,对提升网络创新绩效和协同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
网络能力 影响因素 扎根理论 形成机理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杨 慈银萍
[目的]针对当前我国移动社交网络的快速发展和用户移动社交需求的持续增长,探索影响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创新的关键因素,明确各类因素在服务创新不同阶段的作用机制。[方法]以传统服务创新驱动力模型为基础,结合移动社交网络服务特性建立测度量表,通过问卷调查进行实证研究,运用因子分析和回归分析进行定量分析,构建基于创新流程的服务创新影响因素模型。[结论]实证结果显示,移动社交网络服务创新受到用户、开发者、市场环境、社会环境和技术水平因素的共同影响,且各因素对创新需求阶段、服务设计阶段和创新实现阶段的作用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阳玉堃 黄椰曼
社交网络扩大用户获取信息来源,而信息偶遇作为用户信息获取的一种特殊形式,探究其在社交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信息偶遇领域进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影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偶遇状况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信息因素,构建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10个研究假设,使用PLS分析样本数据并验证模型假设。结果表明,情绪状态等6个变量对信息偶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需求和环境状况感知对信息偶遇有显著负向影响,信息的多样性、质量对信息偶遇没有显著影响,并基于此提出图书馆在社交网络提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王晰巍 杨梦晴 王楠阿雪 张柳
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社群情境信息共享因素研究对了解网络社群行为及推动网络社群的专业化和品牌化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本文基于信息生态群落视角,从"感知协同性"、"感知集聚性"和"感知互动性"三个外部变量入手,构建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社群用户情境信息共享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调查和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感知协同性"、"感知集聚性"和"感知互动性"对用户的情境信息共享意图以及共享行为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影响系数从大到小排列依次为感知集聚性、感知互动性和感知协同性。本文通过探究新媒体环境下网络社群用户情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韧
通过对高校学生进行实证研究,从用户社会组织背景、用户情感、用户知识结构、搜索任务、信息对象、检索工具六大维度出发,探讨影响用户网络信息搜索行为的相关因素。研究采用逻辑回归,其结果有助于了解用户信息搜索行为的特点,为开展信息素养教育和信息资源的管理、利用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敏 孟蝶 张艳
文章筛选出42篇与社交网络间歇性中辍行为相关的代表性研究文献,以S-O-R模型为分析框架,从使能因素、抑能因素和个体因素等方面展开分析,系统梳理影响用户社交网络间歇性中辍行为关键因素的研究现状,探讨基于多视角主观、客观因素的拓展研究中可能出现的新研究内容。社交网络情境下的用户间歇性中辍行为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未来研究应进一步综合主观和客观、基于使能和抑能对间歇性中辍行为进行更全面、深入、细致的解释。
关键词:
社交网络 间歇性中辍行为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凌 李德 朱礼军
[目的/意义]研究不同主题下社交网络信息扩散的影响因素,有助于探寻不同主题下信息扩散路径,并为优化扩散方案提供实践指导和理论依据。[研究设计/方法]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分析社交网络信息扩散研究的热点问题,进一步通过关键词聚类进行主题分类,对不同主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深度分析和梳理,探寻不同主题下社交网络信息扩散的影响因素。[结论/发现]确定了自然灾害、健康疾病、产品营销、文体娱乐四个主题,发现不同主题下学者们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论各有侧重,且节点特征、信息内容和网络结构等因素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信息的扩散。[创新/价值]从主题层面对社交网络信息扩散影响因素进行了总结,分析了研究要点和相关理论,进一步丰富了社交网络信息扩散研究体系。
关键词:
社交网络 信息扩散 主题 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宁 袁勤俭
用户是信息质量的最终评价者,立足用户视角,研究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的前置影响因素并未获得应有的关注。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126份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用户评价及研判质性资料,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等多个步骤,归纳了影响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信息质量的120个初始概念和28个范畴,并发展成为9个主范畴,最终获得一条影响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的故事线,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CPUC模型。结果表明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的信息质量受到社区、平台、用户和内容4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内容因素直接影响学术社交网络的用户感知信息质量,用户因素既是直接变量,又是学术社交网络社区因素及平台因素之间的中介变量,由此析出未来研究的命题和方向。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曾粤亮 张莉莉 吕晓龙 郑汉
[目的 /意义]从信息生态理论视角系统探究大学生网络健康信息焦虑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可从不同维度为其焦虑缓解与干预提供一定的对策参考。[方法 /过程]面向大学生开展一对一半结构化深度访谈,采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流程解析访谈资料,自下而上提炼其网络健康信息焦虑形成影响因素。[结果 /结论 ]基于信息生态理论,影响因素分为4个维度:信息人维度是内在催化因素,包括主观感知、健康信息素养、个人特质;信息维度、信息技术维度皆为接触点刺激因素,前者包括信息质量、信息异化,后者包括平台质量;信息环境维度是外在诱发因素,涉及外界环境、内部环境。根据访谈发现的问题,提出以下对策:在信息人维度,大学生应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身心健康,学校应通过多种形式活动提升大学生健康素养和信息素养;在信息维度,网络平台应完善信息审核机制,提高健康信息质量;在信息技术维度,网络平台应加强自身资源建设与技术升级,提升平台质量;在信息环境维度,政府部门应建立和完善信息法律体系、加强健康信息监管力度,新媒体应正确引导社会认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