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166)
2023(7409)
2022(6093)
2021(5662)
2020(4606)
2019(10234)
2018(10509)
2017(19012)
2016(10784)
2015(12256)
2014(12413)
2013(11847)
2012(11341)
2011(10322)
2010(10485)
2009(9758)
2008(9914)
2007(9411)
2006(8420)
2005(7639)
作者
(34411)
(28950)
(28612)
(27236)
(18339)
(13884)
(13149)
(11391)
(11346)
(10476)
(9873)
(9820)
(9456)
(9379)
(9310)
(8815)
(8704)
(8559)
(8546)
(8288)
(7414)
(7205)
(7149)
(6778)
(6639)
(6607)
(6585)
(6262)
(6200)
(6043)
学科
(42032)
经济(41962)
管理(33688)
(25296)
(21878)
企业(21878)
方法(14242)
(12170)
中国(11572)
(11475)
数学(11337)
(11120)
数学方法(11093)
(10815)
(9462)
业经(8887)
理论(8651)
(7429)
贸易(7424)
(7185)
(7180)
银行(7146)
(7059)
金融(7052)
(6898)
地方(6692)
农业(6660)
教育(6621)
体制(6499)
(6190)
机构
大学(157126)
学院(155001)
研究(59289)
(54405)
管理(53081)
经济(52835)
中国(45059)
理学(44451)
理学院(43836)
管理学(42691)
管理学院(42430)
科学(39160)
(35700)
(34162)
(32155)
研究所(29147)
(28126)
农业(27325)
中心(26869)
业大(26656)
(25721)
北京(22634)
(21759)
财经(21274)
(21244)
师范(20836)
(20426)
(20151)
技术(19726)
(19287)
基金
项目(101278)
科学(77625)
基金(71715)
研究(69953)
(65757)
国家(65175)
科学基金(53268)
社会(42406)
(39788)
社会科(39703)
社会科学(39687)
基金项目(36795)
自然(35962)
自然科(35138)
自然科学(35122)
(34660)
自然科学基金(34470)
教育(32860)
资助(30027)
编号(28102)
成果(24739)
重点(23607)
(21761)
课题(21212)
(21029)
计划(20418)
(20251)
科研(19394)
创新(19009)
大学(18168)
期刊
(68312)
经济(68312)
研究(46639)
中国(39046)
学报(34382)
(31983)
科学(28522)
大学(25284)
学学(23857)
(23105)
教育(22239)
管理(21858)
农业(21277)
(14797)
金融(14797)
技术(13076)
财经(11184)
(10839)
经济研究(10716)
业经(10570)
(10264)
业大(10093)
(9735)
农业大学(8624)
问题(8466)
图书(8453)
科技(7522)
(7423)
理论(7072)
国际(6867)
共检索到2501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杨建科  张振  
改变商品房社区业主行动的分散化和原子化,推进商品房社区共同体的形成,是当下商品房社区治理的重要任务。而完成这一任务的关键机制在于社区公共性的生产与建构。社交网媒的"去中心、开放性、自由化、易互动"的特点,能持续生产和建构虚拟化的社区公共空间。而虚拟化的社区公共空间与社区实体空间的交叉互动会不断地增强社区业主间的相互信任与群体归属感,推动社区由"陌生邻里"向"熟人社区"转变,进而实现社区共同体的形成及治理水平的提升。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多友  
近10余年来由于受到“全球化”大潮的冲击,在东亚也出现了“地域化”思潮。面对同样的挑战,东亚各国已经意识到采取共同的经济文化防卫机制的迫切性与重要性。其中,东盟各国表现出了强烈的主体性。从亚洲主义的角度分析东亚地域所产生的“地域化”、“本土化”趋势的实质,可以确证东盟对东亚地区的经济合作、文化共创进而对东亚共同体的最终形成将日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期刊] 求索  [作者] 苗大雷  
结合商品房小区治理共同体建设的案例,并基于“组织—利益—情感”分析框架的研究表明,组织下沉、利益联结和情感黏合构成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建设的实践机制。其中,组织下沉机制提供组织载体并确保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利益联结机制为多元主体提供激励方式和参与动力,情感黏合机制提供情感和价值支撑。三种机制相辅相成,使基层党组织进一步延伸到居民小区,积极寻求利益契合点和增进情感交流,对政府、市场、社会及居民等治理主体进行有效组织和动员,从而形成基层社会治理共同体。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李罗力  
“东亚共同体”从概念的提出到真正成为东亚各国共识的10年,是东亚各国之间经济依存度和互补度不断提高的10年。中国已成为推动东亚共同体加速成长的积极中坚力量。对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中不断扩大的影响力的担心,促使日、韩、印、俄都力图积极加入这个合作进程。由于中国参加东亚共同体进程的势头只会增强不会减弱,因而其他国家的态度也会越来越积极。尽管推动东亚共同体进程的核心和主导力量是东盟国家,但起决定因素的还是中、日、韩之间的合作关系。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建凯  
社区教育共同体以共同志趣和学习效果实现为目标,对社区教育资源进行优化组合,促进社区各方主体和谐发展,提高社区成员文化素质水平和社区治理的参与意识,在社区治理中发挥着重要功能。然而,在社区教育实践中,社区教育共同体在组织框架、资源共享、合作学习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应构建政府主导、各方参与的教育管理机制;打破区域壁垒,建立开放合作的资源共享机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形成社区教育的共同愿景和多元合作局面,推进社区教育共同体建设。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丁红玲  
社会资本是通过民众自主组织所建立起来的以信任、互惠、规范、公共精神为内核的社会关系网络。社会资本内蕴有天然的社会治理要素。一个社会拥有的社会资本储备越多,秩序会更良好,发展会更和谐。社区学习共同体具有鲜明的社会资本属性,社区学习共同体存量的增加,意味着社会资本存量的增加,从而会降低社区治理成本、提高社区治理效率和治理水平。实践中需要提升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社区治理能力,要提供一定的保障环境,并对其能力进行评价,以增强其社区责任感,营造服务公益、积极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杜君英  
作为社区教育领域中重要学习样态的社区学习共同体,因其草根性、群众性、普及性、广泛性等特点,具有参与社区治理的良好基础。社区学习共同体参与社区治理,也是社区治理主体多元化、治理方式多样性和治理客体广泛性的需要。当前,社区学习共同体通过多种方式在社区服务与社区照顾、社区安全与综合治理、社区环境及物业管理,特别是社区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荣   焦明娟  
本文基于中国乡村振兴综合调查2020年的数据,分析农村共同体建设各要素和社区治理绩效之间的关系。从组织治理绩效、公共服务绩效和村民福祉三个方面测量社区治理绩效,并用社区规范、社会关系网络和社区公共性代表共同体建设所需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社区规范对组织治理绩效和村民福祉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邻里互助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公共服务绩效,但在邻里交往中产生的相对剥夺感会损害其对公共服务绩效的积极效应。邻里互助和村民福祉是负相关关系,线上交往会负向影响农村社区治理绩效,社区公共性能够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社区治理绩效。尽管邻里社会资本的衰落会使社区治理绩效降低,但整合农村依然保留着的共同体资源,能够凝聚社区共识,推动社区治理有效和治理现代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国新  项秉健  
我们把人的价值分为生命性价值与工具性价值。实现生命性价值的内在条件是生命的自觉、不忘初心的耕耘和在"故乡"中存在。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实现人生命性价值的重要路径,从学习本质上看,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是生命学习和生命成长,是基于生命自觉的主动学习;从学习方式上看,社区共同体的学习是多向互动、知行合一、享受过程的学习;从学习收效上看,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学习实现生命状态的积极转变并共建起精神家园。生活其中的平民,尽管不能让自己的"样子"更光鲜,却实实在在地能让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让平凡的人生活出"味道"来。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品  
从现有研究来看,关于社区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已经历时十年,主要集中在概念与特征、意义与价值等五个方面的研究。在未来,研究的趋势与重点是:社区学习共同体存在的问题与瓶颈;政府如何在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培育中发挥作用;社区学习共同体培育与构建的多样化及差异化;社区学习共同体的资源如何整合等。《教育部等七部门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中"鼓励发展民间学习共同体"和教育部等九部门出台的文件《关于进一步推进社区教育发展的意见》中"建设学习型组织和学习共同体"等政策,将开启社区学习共同体理论与实践研究的新境界。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项秉健  汪国新  
社区学习共同体的共同学习,不是学校教育环境中"群"的学习,也不是企业或其他组织机构环境中"群"的学习,而是温暖的生命成长的"群"的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是富有内生性成长力的生命体,社区是它们的成长生态位。通过对社区学习共同体"根"、"干"和"果"的观察与分析,才能得以窥见其生命性内源、生命性机理及其生命性价值。社区学习共同体并非一种人为的设计,正是借助于生命成长定义的共同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才呈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汪国新  
现代社会的核心理念之一是"开放与共享"。社区教育是面向社会大众的、无围墙的教育,社区教育的开放性要求其教育机构具有开放的特点;同时,由于社区教育的个性化显著,单个办学机构根本无法满足不断增长的成人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建立共建共享机制是解决现实困境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田佳  
社区学习共同体是社区教育发展的第三条路径,在社区管理和社会生活中日益重要。因此,在社区学习共同体发展中政府角色定位便显得非常关键。针对政府的角色定位,学术界存在"国家主导说""组织自治说"和"共同责任说"三种代表性观点,这三种观点引发了社区学习共同体治理中政府的"过渡管控"、完全"放任"和介入"迷失"三种实践样态。为厘清学术争论,指导政府的治理实践,本研究提出了基于"元治理"的政府角色定位。政府"元治理"角色的实现需要作出以下四点努力:第一,政府对社区学习共同体的"主导型"扶持;第二,建立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商对话机制;第三,成为利益主体的"平衡器";第四,政府促进信息公开。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白淑英  
新媒体事件的组织载体是事缘共同体。事缘共同体是一种暂聚共同体,也是一种情感共同体,可以产生群体力量。本文结合"榆林产妇事件",分析了事缘共同体的形成与运作机制。研究表明,事缘共同体因"事"而起,逐渐实现了由己到群的关系构建和共同体的自我赋权。在此过程中,自始至终流动着指向现实政治或社会问题的情感政治流。要有针对性地重视网络空间的政治日常生活化趋势,营造网络空间中的"好情感"基调,加强网络空间中的述情话语体系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