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35)
- 2023(9995)
- 2022(8380)
- 2021(7678)
- 2020(6560)
- 2019(14910)
- 2018(14499)
- 2017(28677)
- 2016(15298)
- 2015(17253)
- 2014(16802)
- 2013(16555)
- 2012(15382)
- 2011(13797)
- 2010(13748)
- 2009(13018)
- 2008(13098)
- 2007(11912)
- 2006(10298)
- 2005(9258)
- 学科
- 济(72773)
- 经济(72698)
- 管理(52774)
- 业(51812)
- 企(44489)
- 企业(44489)
- 方法(35971)
- 数学(32463)
- 数学方法(32295)
- 财(21143)
- 中国(17902)
- 农(16620)
- 制(15456)
- 技术(14949)
- 务(14228)
- 财务(14207)
- 财务管理(14187)
- 业经(13963)
- 企业财务(13752)
- 融(13694)
- 金融(13687)
- 地方(13583)
- 银(12677)
- 银行(12655)
- 行(12123)
- 体(11447)
- 贸(11361)
- 贸易(11354)
- 学(11088)
- 易(10803)
- 机构
- 大学(221239)
- 学院(218988)
- 济(99493)
- 经济(97732)
- 管理(90050)
- 理学(77729)
- 理学院(77017)
- 管理学(76009)
- 管理学院(75591)
- 研究(69920)
- 中国(56412)
- 财(48288)
- 京(45409)
- 财经(38572)
- 科学(37231)
- 经(35240)
- 中心(33326)
- 所(33314)
- 江(32898)
- 农(31850)
- 经济学(31805)
- 研究所(29608)
- 业大(29044)
- 财经大学(28950)
- 经济学院(28789)
- 北京(28370)
- 州(26174)
- 商学(25928)
- 商学院(25708)
- 范(25536)
- 基金
- 项目(144292)
- 科学(116613)
- 基金(108728)
- 研究(106235)
- 家(92930)
- 国家(92189)
- 科学基金(81642)
- 社会(71868)
- 社会科(68377)
- 社会科学(68358)
- 基金项目(57404)
- 省(54802)
- 自然(51657)
- 自然科(50620)
- 自然科学(50607)
- 自然科学基金(49775)
- 教育(49468)
- 划(45986)
- 资助(44851)
- 编号(40978)
- 部(33655)
- 创(32727)
- 成果(32648)
- 重点(31409)
- 创新(30711)
- 国家社会(30421)
- 教育部(29996)
- 发(29702)
- 人文(29029)
- 课题(28493)
共检索到33226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皓雪 吕长江 范琳珊
业绩预告作为提示风险、调整市场预期的关键信息,从前瞻性视角为增加资本市场效率提供了条件。面对我国投资者信息解读不足的情况,如何积极发挥业绩预告的有效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官方社交新媒体平台投资者e互动为背景、采用文本度量方法检验信息技术环境下,投资者信息能力对业绩预告市场反应的影响,以此来研究资本市场效率问题。研究发现,投资者e互动显著降低了业绩预告市场反应,提高了资本市场效率,且在损失厌恶程度较高、信息环境质量较差时作用更为显著。进一步分析表明,投资者e互动通过增加投资者信息能力和交易行为,促进了盈余信息的价格发现过程。本文结论表明,社交新媒体是提升市场有效性、减弱信息披露市场冲击的重要制度安排,为全面深化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微观思路。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朱卫东 周浩 张王飞
本文以新《环境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法")的出台为背景,运用事件研究法实证考察了"新法"的颁布和实施对沪深两市重污染行业异常收益率和投资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新法"颁布和实施对股票投资收益造成较大的负面影响;就行业整体层面而言,"新法"并没有改变其市场投资风险。以上证据表明,投资者对"新法"给予了一定的关注,环境保护已经成为广大投资者关注的议题。最后,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金德环 李岩
本文通过对社交媒体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构建能够反映投资者互动的指标,以此研究其与股票收益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投资者互动越低的股票未来收益越高,多空套利组合月收益率高达2.1%,此超额收益不能被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所解释。进一步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的高低并未直接影响投资者互动收益的强弱,而投资者互动收益在投资者认知度低的股票中表现尤为强烈,说明公司信息传播的广度将影响股票收益。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金德环 李岩
本文通过对社交媒体数据的搜集与整理,构建能够反映投资者互动的指标,以此研究其与股票收益间的内在关系。研究发现,投资者互动越低的股票未来收益越高,多空套利组合月收益率高达2.1%,此超额收益不能被Fama-French三因子模型所解释。进一步研究发现,股票流动性的高低并未直接影响投资者互动收益的强弱,而投资者互动收益在投资者认知度低的股票中表现尤为强烈,说明公司信息传播的广度将影响股票收益。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丁慧 吕长江 陈运佳
本文利用社交媒体平台"上证e互动"的实验环境,研究投资者信息能力的提高对个股崩盘风险的影响效果及传导路径。研究结果显示,社交媒体条件下投资者信息能力的提高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这表明提高投资者信息能力是降低上市公司股价崩盘风险的有效方式;其次,截面分组发现,在收益率波动更大的公司中,社交媒体条件下投资者信息能力的提高更能够显著降低股价崩盘风险;最后,路径检验发现,社交媒体条件下投资者信息能力的提高可以降低投资者意见分歧,并通过该路径影响股价崩盘风险。本文对投资者信息能力、股价崩盘风险、意见分歧3个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文献拓展,不但深化了行为金融学理论对股价崩盘风险的解释,而且有助于全面理解投资者信息能力在证券市场的作用效果和路径,对从投资者信息能力角度防范股价崩盘风险,促进证券市场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圣利 职慧
本文以非金融类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基于异质机构投资者的视角,结合企业的产权特征,系统考察异质机构投资者对企业自主创新的作用机理和影响程度。研究发现,整体上我国的机构投资者未能促进企业的自主创新,考虑机构投资者的异质性之后,发现压力抵抗型的证券投资基金促进了企业的自主创新,且在不同产权性质的企业,压力抵抗型的机构投资者影响企业自主创新的程度存在差异。本文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异质性 自主创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蔡贵龙 张亚楠 徐悦 卢锐
在信息过载的互联网时代,投资者与上市公司信息互动有助于降低投资者信息整合成本。本文基于投资者—上市公司线上互动平台的数据,研究投资者—上市公司互动能否提升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效率。研究发现,投资者加强与公司的信息互动有助于降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对于信息不对称较高、机构持股比例较低、散户投资者股票交易规模较大的公司,投资者—上市公司互动降低权益资本成本的作用更强;进一步地,上市公司回复比率更高、回复质量更高、回复更加及时、投资者更加关注会计信息和融资事项时,公司权益资本成本降低的效应更强;上述结论在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倾向得分匹配法、工具变量二阶段回归、以沪深两地推出投资者互动平台的时间差异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检验之后依然稳健。本文研究表明,加强投资者与公司的信息互动有助于降低散户投资者的信息整合成本和信息不对称,进而降低公司权益资本成本,这对于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效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侯宇 叶冬艳
2001年之后,我国机构投资者正经历着一个快速发展的时期。针对之前屡屡发生的违规行为,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究竟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目前还存在很大的争议。根据Grossman与Stiglitz(1980)等研究提出的信息经济学理论,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更直接的体现为通过知情人交易向市场传递信息。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本文通过考察机构投资者交易对股价中公司特有信息含量的影响,从信息的角度对机构投资者在我国资本市场中所起到的作用进行了更进一步的检验。在控制了内生性、噪音等因素影响之后,实证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交易确实增加了股价中的公司特有信息含量,提高了市场的效率。本文加深了对我国资本市场中机构...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知情人交易 市场效率 同步性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刘程 王仁曾
利用"沪港通"政策实施这一外生冲击,本文研究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对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对比控制组公司,"沪港通"政策的实施可有效提高公司投资效率。检验影响机制发现:"沪港通"通过提高标的股票的股票流动性,进而改善了公司的投资效率;"沪港通"对股价信息含量较低的公司样本的提升作用更为显著;"沪港通"对公司投资效率的作用存在显著并且持续增强的滞后效应,即"沪港通"政策的实施对公司投资效率产生持续的促进作用,同时其影响随时间而增强。本文研究表明,推进资本市场的进一步开放,对于提高公司投资效率以及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辛莹莹 徐培哲
本文以"沪港通"政策实施为外生事件,采用双重差分(DID)的方法研究我国资本市场开放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实证研究发现,"沪港通"政策实施后,相比于没有进入"沪港通"标的股的企业,"沪港通"标的股企业有更高的投资效率。进一步检验其作用机制发现,"沪港通"政策实施带来的资本市场开放可以通过监督效应来改善公司治理水平,同时资本市场开放带来更多的资金流可以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即"沪港通"政策实施通过改善公司治理和缓解融资约束来提升企业的投资效率。
关键词:
“沪港通” 投资效率 公司治理 融资约束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静梅 申宇
Fama(1991)认为资产的个体风险可以被投资组合分散,与超额收益无关;Merton(1987)认为不完全信息市场中,认知风险是超额收益率的主要来源。本文构造我国股票市场的认知风险指标,采用横截面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结果都发现认知风险对股票未来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认知风险每增加1%,股票预期收益增加0.04%,证实了Merton的推断。本文还发现,经Carhart四因子模型风险调整后,最高、最低认知风险的股票组合每年超额收益差异超过20%,且这种溢价现象长期存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认知风险定价因子在我国股市中具有定价功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金德环 李岩 李思龙
文章从投资者互动的角度出发构建了理论模型,以此研究其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同时利用网络数据对相关假说进行了检验,实证结果表明:(1)社交媒体中的投资者互动行为会促进公司层面的特质信息融入股价,降低股价同步性,提升资本市场的定价效率;(2)分析师关注与投资者互动间存在着"互补"效应,具体而言,分析师关注越低,投资者互动对股价同步性的减缓作用越强。
关键词:
投资者互动 分析师关注 股价同步性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陈克兢 熊熊 杨国超 张维
本文手工收集投服中心行权的数据,考察投服中心行权对资本市场定价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投服中心行权有助于提升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当投服中心以参加股东大会、重大资产重组媒体说明会和网上问询等方式行权时,以及投服中心行权问题和上市公司回复的信息含量越高时,投服中心行权的作用也越大。投服中心行权通过信息渠道和治理渠道来影响资本市场定价效率。本文证实了中小投资者保护制度创新对于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意义。
关键词:
投服中心行权 投资者保护 定价效率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丁冬
文章通过选择2013—2020年1月份披露强制性负向业绩预告的企业数据,分析了负向业绩预告与投资者情绪的关系,并探索证券媒体观点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负向业绩预告会加剧投资者情绪上升,且“坏消息”业绩的影响强于“低于预期”,但这一影响仅存在于非牛市阶段;负向业绩预告和投资者情绪上升并不会引发股票崩盘,说明在部分投资者抛售的同时有投资者仍然看好公司未来股价;在负向业绩预告披露后,持有乐观观点的证券媒体比例越高,能减轻业绩下滑程度对投资者情绪的正影响。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徐玉德 漆圣桥
本文以2011―2020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资本市场开放、公允价值计量和投资者保护之间的关系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资本市场开放均能有效保护投资者利益;资本市场开放促进了公允价值计量与投资者保护之间的正向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公允价值计量通过股价同步性和审计师行业专长两种渠道影响投资者保护,并且资本市场开放对上述两种渠道具有正向调节作用。本文丰富了公允价值计量和资本市场开放等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揭示了公允价值计量影响投资者保护的重要路径,为进一步推进资本市场开放、完善公允价值计量和加强投资者保护提供了经验证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医药企业资产专用性与资本结构选择——来自沪深两市医药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
会计弹性视角下盈余管理与我国上市公司投资效率关系的实证研究——来自于深沪两市A股上市公司的证据
股权结构与内部控制效果:来自沪深两市的证据
社会责任报告信息披露市场反应研究——来自沪深两市强制披露的经验证据
上市公司随意停牌与投资者利益——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证据
监督或攫取:机构投资者治理角色的识别研究——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机构投资者治理、资本市场定价效率与公司业绩
机构投资者和资本市场的效率
高管薪酬、业绩与胜任力识别:一项行为金融实验——来自我国2012年沪深两市的经验证据
事务所规模、组织形式对审计收费影响的实证研究——来自沪深两市2005年度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