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82)
- 2023(13099)
- 2022(11493)
- 2021(10651)
- 2020(9071)
- 2019(20635)
- 2018(20352)
- 2017(39008)
- 2016(21287)
- 2015(23632)
- 2014(23321)
- 2013(23051)
- 2012(20880)
- 2011(18783)
- 2010(18359)
- 2009(16668)
- 2008(16178)
- 2007(13880)
- 2006(12029)
- 2005(10218)
- 学科
- 济(80133)
- 经济(80048)
- 管理(62263)
- 业(59518)
- 企(48839)
- 企业(48839)
- 方法(39802)
- 数学(34534)
- 数学方法(34169)
- 农(22835)
- 财(20875)
- 中国(19773)
- 学(19759)
- 业经(19150)
- 农业(15845)
- 贸(15323)
- 贸易(15318)
- 地方(15262)
- 易(14880)
- 务(14170)
- 财务(14108)
- 财务管理(14086)
- 理论(13791)
- 技术(13761)
- 企业财务(13385)
- 和(13207)
- 环境(13176)
- 制(12993)
- 划(11465)
- 银(11178)
- 机构
- 大学(302900)
- 学院(299636)
- 管理(122686)
- 济(113043)
- 经济(110657)
- 理学(107748)
- 理学院(106555)
- 管理学(104670)
- 管理学院(104138)
- 研究(98309)
- 中国(70239)
- 科学(65855)
- 京(64083)
- 农(57579)
- 业大(52747)
- 所(49891)
- 财(48876)
- 研究所(46340)
- 农业(45775)
- 中心(44961)
- 江(41661)
- 财经(40690)
- 北京(39633)
- 范(38648)
- 师范(38150)
- 经(37129)
- 院(35358)
- 州(34212)
- 经济学(32579)
- 技术(32198)
- 基金
- 项目(218295)
- 科学(170214)
- 基金(158552)
- 研究(152813)
- 家(141301)
- 国家(140161)
- 科学基金(119511)
- 社会(95205)
- 社会科(90175)
- 社会科学(90150)
- 基金项目(85618)
- 省(85582)
- 自然(81211)
- 自然科(79355)
- 自然科学(79329)
- 自然科学基金(77932)
- 划(72771)
- 教育(69454)
- 资助(64409)
- 编号(62141)
- 成果(48782)
- 重点(48596)
- 部(46829)
- 创(45469)
- 发(45392)
- 科研(42567)
- 创新(42410)
- 计划(41841)
- 课题(41325)
- 大学(39850)
共检索到4130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陈海涛 陈皓 董朝晖 李健佳
【目的/意义】提高社交招聘网站用户之间的信息共享意愿和习惯。【方法/过程】了解社交招聘网站的概念和分类,在社交招聘网站信息传播过程中揭示用户信息发布和接受意愿对共享行为的积极作用。基于技术接受模型,结合需求层次理论和社会认同理论等,选取社会身份、社交需求、经济情况、自我实现、隐私保障、身份确认和个性化作为影响因素并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经济情况、自我实现以及个性化对用户的感知可信性有显著影响,社交需求、自我实现和个性化用户感知可用性有显著影响,用户的感知可信性与感知可用性对用户的信息接受意愿和信息
关键词:
社交招聘 技术接受模型 信息共享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许红军 程伦 张雷
本文通过对社交网络招聘信息传播特征解析,从求职者使用社交网络招聘意向的角度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社交网站质量、雇主品牌形象、招聘信息质量、招聘服务质量等因素是影响社交网络招聘使用意向的重要因素。文章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影响社交网络招聘有效性的因素评估模型,对所提出的社交网络招聘有效性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提出了企业有效利用社交网络招聘的具体建议。
关键词:
社交网络 招聘 有效性 影响因素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温亮明 余波 张妍妍 郭蕾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时代,用户的信息共享行为呈现多种形式。【方法/过程】分析社交媒体的概念、类型和特征,从任务、技术和行为以获取社交媒体信息共享的特征。基于六度分离理论、自我呈现理论和信息共享理论,整合并拓展原始的技术接受模型,选取用户特质、社会身份、网站类型、信息内容作为影响改进后的技术接受模型影响因素,构建可以解释和预测用户在社交媒体中共享信息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结果/结论】新模型共有用户特质、社会身份、媒体类型、信息内容、感知易用性、感知激励、感知有用性和信息共享八个变量,期望为社交媒体信息传播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柴欢 阮建海
[目的/意义]以"马蜂窝"旅游网为研究对象,探究旅游社交网站用户信息共享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旅游社交网站建设及其移动端的交互设计优化改进提供理论参考。[方法/过程]选取技术接受模型中的感知有用性和社会认知理论中的自我效能,并结合弱关系理论引入环境机制、服务质量和期望互惠3个影响因素,构建旅游社交网站用户信息共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数据,采用SPSS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并建立回归方程。[结果/结论]通过因子分析提取主成分,将信息共享行为分为收藏转载式和平台交流式,发现:感知有用性、服务质量和期望互惠这3种变量对收藏转载式信息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其中感知有用性和期望互惠这两种变量显著正向影响信息共享行为。
[期刊] 数字图书馆论坛
[作者]
阳玉堃 黄椰曼
社交网络扩大用户获取信息来源,而信息偶遇作为用户信息获取的一种特殊形式,探究其在社交网络环境中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信息偶遇领域进行文献调查的基础上,归纳影响社交网络用户信息偶遇状况的个人因素、环境因素和信息因素,构建社交网络环境下用户信息偶遇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10个研究假设,使用PLS分析样本数据并验证模型假设。结果表明,情绪状态等6个变量对信息偶遇有显著正向影响,信息需求和环境状况感知对信息偶遇有显著负向影响,信息的多样性、质量对信息偶遇没有显著影响,并基于此提出图书馆在社交网络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彭柯 朱庆华 王雪芬
本文以微博为研究对象,选取新浪微博为例,结合计划行为理论(TPB)等理论,归纳出微博用户共享行为的六个影响因素,并构建了影响因素模型。利用spss、amos软件探究影响路径,分析微博用户共享行为的影响因子,对假设进行验证。结果显示,信任和互惠这两个因素对微博用户的共享行为有明显的影响。本文还对企业用户、普通用户等不同类型的微博用户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袁晓芳 方颖 金紫薇
共享单车以其使用便捷、节省时间、价格便宜、绿色环保等优势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但在共享单车迅速蹿红的过程中暴露的很多问题,使其用户持续使用意愿逐渐降低。将整合型技术接受和使用模型(UTAUT)和期望确认模型(ECM-IT)进行整合,考虑共享单车的特殊性纳入感知风险和感知趣味性两个变量,构建共享单车用户持续使用意愿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以及AMOS软件对模型进行检验及修正。研究表明,期望确认程度正向影响努力期望、绩效与趣味、满意度和社群影响,负向影响感知风险;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主要受到社群影响、绩效与趣味以及感知风险的影响。对这三个方面采取措施,将增强用户的持续使用意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曹茹烨 杨梦晴 陈立军
[目的 /意义]针对移动社交媒体的典型工具微信的信息共享行为进行研究,以帮助企业或相关组织更好地利用社交媒体工具开展相关的业务及公共服务。[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视角,构建微信用户信息共享行为的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感知信息有用性、自我效能、信息技术创新性、信息环境交互性四个变量对微信用户信息共享态度产生正向影响,微信用户的信息共享态度对共享行为也产生正向影响。
关键词:
微信 信息共享 信息生态 影响因素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杨梦晴 王晰巍 相甍甍 李嘉兴
文章从信息生态因子视角入手,提出了影响移动消费用户情境信息共享意图与行为的四个因素,即情境信息共享收益、情境信息共享风险、信息情境交互性和信息技术促进性,并构建"移动消费用户情境信息共享行为影响因素模型"。实证结果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信度与效度;情境信息共享收益与信息情境交互性能够对移动消费用户情境信息共享意图产生积极影响;情境信息共享风险能够对其产生消极影响;信息技术促进性与情境信息共享意图能够对移动消费用户情境信息共享行为产生积极影响。移动环境下用户信息消费中的信息共享行为分析对引导消费意图和完善移动
关键词:
信息生态因子 情境信息 移动消费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张宁 袁勤俭
用户是信息质量的最终评价者,立足用户视角,研究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的前置影响因素并未获得应有的关注。利用扎根理论的方法,对126份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用户评价及研判质性资料,通过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和理论饱和度检验等多个步骤,归纳了影响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信息质量的120个初始概念和28个范畴,并发展成为9个主范畴,最终获得一条影响学术社交网络信息质量的故事线,在此基础上构建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的信息质量影响因素CPUC模型。结果表明学术社交网络用户感知的信息质量受到社区、平台、用户和内容4个方面的影响,其中,内容因素直接影响学术社交网络的用户感知信息质量,用户因素既是直接变量,又是学术社交网络社区因素及平台因素之间的中介变量,由此析出未来研究的命题和方向。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晓悦 樊旭 庞善民 梁少博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中的信息网络复杂性与信息生命周期交错致使用户会频繁采取信息再现行为对已浏览或已利用过的信息进行再次搜索。然而已有信息再现行为研究并未对社交媒体平台中的再现过程进行系统讨论。[方法/过程]文章采用深度访谈、关键事件法收集数据,通过扎根理论分析数据,探索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再现行为的过程及影响因素,并构建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再现行为综合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用户在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再现行为由动机、重新查找和结果三个阶段构成。行为同时受到用户、信息、平台、环境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社交媒体上的信息再现行为与传统的信息再现行为有着明显的区别,社交媒体平台应该改进相应的功能设置来提升用户的信息再现行为效率。[创新/价值]该研究构建了一个理论模型,以识别社交媒体中的信息再现过程及影响因素。不仅为理解社交媒体环境中信息再现的全过程提供理论阐释,同时为社交媒体的信息关联设置、用户再搜索功能等相关设计做出参考建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谢丽娜
[目的/意义]政务社交媒体已成为各国电子政务的核心组成部分,为了更好地推广政务社交媒体的应用,需要了解影响用户使用的因素。[方法/过程]梳理和总结当前国内外新媒体环境下电子政务用户接受/采纳模型的相关研究,从概念界定、基础理论及其应用、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述评。[结果/结论]将政务社交媒体用户信息荻取影响因素划分为5个层面,即技术层面、组织层面、环境层面、任务层面和个人层面,以期为相关的研究人员提供借鉴。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陈明红 郑洁萍 漆贤军
[目的/意义]为探究移动社交媒体用户信息共享持续意愿,以感知价值理论、信息质量理论和沉浸理论为基础构建结构方程模型。[方法/过程]针对微信用户进行网络问卷和纸质问卷调查,共回收488份有效问卷,并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结论]信息共享价值、信息质量和用户习惯对信息共享持续意愿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沉浸体验对信息共享持续意愿没有影响,用户习惯对感知价值与信息共享持续意愿之间关系具有负向调节作用。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张大勇 孙晓晨
【目的/意义】研究社交网络用户信息贡献行为,有利于揭示用户线上行为活动规律,并促进社交媒体健康有序发展。【方法/过程】分析社交网络信息贡献行为的概念、类型和特征;采用网上问卷调查和用户线上行为数据采集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用户属性、网络信任与用户信息贡献行为的相关性。【结果/结论】性别、年龄、性格、信息质量、风险安全、声誉地位和感知相似性对用户自我揭露行为和发布、评论与转发行为具有显著的影响。
关键词:
社交网络 信息贡献 网络信任 用户属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璐 钟涛 潘禹辰 卢小宾
[目的/意义]大数据时代,招聘平台用户数据(或简历)泄露、倒卖事件频发,而其中往往包含求职者大量真实的隐私信息,因此探究招聘平台用户数据隐私保护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方法/过程]建立“政府—平台—用户”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针对用户数据隐私保护问题的三方博弈动态演化过程和均衡结果,并通过仿真实验分析各参与方策略选择随时间的变化情况及其可能影响因素。[结果/结论]政府的监管成本是影响其策略选择的关键因素,降低监管成本,有助于政府积极履行监管职责,使用户数据隐私得到保护。此外,增加平台和用户进行隐私保护时的收益,同样能够实现用户数据隐私得到有效保护的博弈均衡结果。
关键词:
招聘平台 用户数据 隐私保护 演化博弈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