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60)
2023(15446)
2022(13486)
2021(12567)
2020(10595)
2019(23730)
2018(23498)
2017(45453)
2016(24806)
2015(27195)
2014(26576)
2013(26138)
2012(23565)
2011(21209)
2010(20705)
2009(19084)
2008(18175)
2007(15610)
2006(13256)
2005(11205)
作者
(71910)
(59635)
(59452)
(56321)
(37797)
(28970)
(26867)
(23462)
(22609)
(20985)
(20168)
(20127)
(18782)
(18539)
(18496)
(18435)
(18394)
(17785)
(17098)
(17028)
(15176)
(14448)
(14286)
(13553)
(13394)
(13269)
(13264)
(12982)
(12118)
(12038)
学科
(89933)
经济(89829)
管理(68994)
(66707)
(54393)
企业(54393)
方法(44398)
数学(38711)
数学方法(38282)
(27305)
(23690)
中国(22827)
(22102)
业经(20388)
(19724)
贸易(19718)
(19203)
农业(17209)
地方(17046)
(15947)
(15649)
财务(15582)
财务管理(15561)
理论(15354)
技术(15175)
企业财务(14759)
环境(14608)
(14248)
(13783)
银行(13713)
机构
学院(341058)
大学(340678)
管理(134134)
(129738)
经济(126978)
理学(117993)
理学院(116671)
管理学(114419)
管理学院(113839)
研究(112897)
中国(81103)
科学(75245)
(71153)
(64973)
业大(58391)
(57755)
(57371)
研究所(53567)
农业(51920)
中心(51060)
(47410)
财经(47308)
北京(43918)
(43843)
师范(43252)
(43202)
(40962)
(38926)
经济学(38392)
技术(36956)
基金
项目(246325)
科学(191652)
基金(178322)
研究(172215)
(158906)
国家(157627)
科学基金(133898)
社会(107564)
社会科(101924)
社会科学(101896)
(97178)
基金项目(95457)
自然(90604)
自然科(88529)
自然科学(88502)
自然科学基金(86886)
(82377)
教育(78847)
资助(73365)
编号(69311)
重点(55268)
成果(54015)
(52983)
(51678)
(51509)
科研(48342)
创新(48069)
计划(47341)
课题(47184)
大学(44939)
期刊
(133058)
经济(133058)
研究(92020)
学报(63993)
(58506)
中国(57758)
科学(55225)
大学(46656)
管理(45733)
学学(44515)
(42075)
农业(40851)
教育(34240)
技术(26694)
(25205)
金融(25205)
业经(24280)
经济研究(22543)
财经(21929)
(21093)
(18669)
科技(18074)
(17802)
问题(17434)
业大(17409)
图书(16434)
商业(15804)
理论(15736)
技术经济(15292)
实践(14602)
共检索到470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官振中  张世豪  
围绕社交影响下存在质量差异的两替代性产品动态定价问题,本文使用动态博弈的方法分别研究消费者为短视型或策略型两种情况下销售商的定价决策,并通过建立销售商利润最大化模型考察社交对销售商最优定价和最大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短视型消费者购买高质量产品的社交影响越大,高质量产品价格越高,低质量产品价格越低,销售商的最大利润先减小后增大;消费者为策略型时,对于不同的参数范围,社交对销售商最优定价的影响可能是正向的,也可能是负向的;数值分析的结果显示销售商的最优利润不仅与社交影响相关,还受到产品质量、折扣因子等参数取值的影响。上述结论为消费者追赶热门商品及销售商调整热门商品价格行为提供了理论解释,也为销售商面对受社交影响的消费者如何定价提供了理论支撑。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谭建  王先甲  
通过微分方程建立广告媒介下具有替代关系的产品扩散动态模型,并运用向量场与相轨线图,分析了具有不同竞争力的企业所生产的产品在具有替代性时它们之间竞争情形下的市场稳定状态,研究结果表明:具有替代性的两类产品,在广告的作用下要么共存于市场,要么只有其中一类产品存在于市场,而这取决于双方的广告竞争力。同时也解释了在替代性产品市场竞争中,企业在进入市场初期往往采用模仿策略,在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后则采取差异最大化策略的原因。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官振中  
一、问题描述参照Britran等人对顾客需求模式的设定,假设市场中潜在顾客的购买率服从泊松分布。每位购买产品的顾客,心中都有一个关于特定商品的主观价值(往往根据自己的经验、该产品相应替代品价格、其它信息等),只有商品价格不大于顾客主观价值的情况下顾客才会购买。对于高科技产品零售商来说,产品的期初定价会影响顾客购买的比例。假定固定出售时限的高科技产品价格为P,根据Lazear的研究,顾客主观价值的概率密度函数和累积分布函数可分别表示为f(p)和F(p),那么在产品价格为P的情况下,F(p)表示顾客的主观价值(愿意购买的价钱)小于商品价格的概率,这时顾客将不会购买。当顾客的主观价值大于产品零售价格时,顾客才会产生购买行为,即:顾客会购买产品的比例为1-F(p)。不同顾客的主观价值是不同的,由于能够通过参数设定充分表现出顾客异质性造成的主观价值的变化,采用形状参数为m、尺度参数为v的威布尔分布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晋乐  张玉娥  朱晶  
我国作为传统农业大国,谷物产品贸易规模逐年攀升,成为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领域。在贸易开展过程中,贸易成本因素与产品的替代弹性间息息相关,影响双边谷物产品的贸易利得。为此,本文以谷物产品为研究对象,选取1992-2015年联合国粮农组织数据库中谷物产品贸易数据,实证测算并比较了异质性替代弹性与统一固定替代弹性测度对贸易成本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品种替代弹性测算的贸易成本比采用固定替代弹性的贸易成本降幅更大,两者差距为10%。另外,考虑异质性替代弹性测度的谷物贸易成本在[1.14,19.22]之间取值不等,变化幅度较大,而采用固定替代弹性的谷物贸易成本在[3.05,4.91]之间的变动。因此,考虑产品替代弹性异质性的贸易成本模型解释力更强。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罗治洪  洪玉婷  
本文基于信息对称和产品单向替代,考虑一个具有产能限制的制造商和一个零售商的定价问题,以及市场需求具有随机扰动性,建立了以制造商为主导零售商追随的Stackelberg单周期博弈模型,确定两种产品的最优批发价格和零售价格。理论分析表明,产能的提高使制造商和零售商的最优价格降低;两种产品发生替代的概率和服务水平仅与需求的随机扰动项服从的分布有关。通过数值分析验证模型的合理性,发现产品替代程度和产能的提高有利于供应链成员和系统利润的增加,当制造商不受产能限制时,各决策变量和供应链利润水平不再受产能变化的影响。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毕文杰  吴湖龙  
为探寻存在搜寻成本情况下消费者购买可替代产品时的定价与库存问题,从消费者效用出发,对厂商收益构建了基于马尔可夫决策过程的优化模型。在消费者方面,分析了其购买与继续搜寻的条件,并分别在搜寻成本不变和搜寻成本边际递减的情况下研究了消费者保留效用的变化情况以及购买相应产品的概率。此外,与很多相关文献不同的是,由于搜寻成本的存在,该情形下的消费者并不一定会在完成购买之前搜寻完所有的产品。在厂商方面,根据实际情况构建不同搜寻顺序下的收益模型并求解出最优定价策略与库存策略,并将定价模型与库存策略扩展到了动态的环境,为厂商制定价格及库存方案提供相应的决策支持。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光军  罗坤晔  
文章考虑了制造商在两阶段中的生产情形,即第一阶段只生产新产品,第二阶段生产具有替代性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以制造商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分别在两阶段中建立定价、生产计划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在考虑新产品对再制造产品具有替代情形下的最优定价和生产数量。最后利用数值算例分析替代性参数的变化对于定价和生产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替代性参数的增大,制造商采用替代措施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总体利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邢光军  罗坤晔  
文章考虑了制造商在两阶段中的生产情形,即第一阶段只生产新产品,第二阶段生产具有替代性的新产品和再制造产品。以制造商自身利润的最大化为目标,分别在两阶段中建立定价、生产计划模型,研究了制造商在考虑新产品对再制造产品具有替代情形下的最优定价和生产数量。最后利用数值算例分析替代性参数的变化对于定价和生产数量的影响。研究表明,随替代性参数的增大,制造商采用替代措施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总体利润。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亦文  
现阶段存在的人民币升值趋势出现了居民增持本币资产和抛售外币资产这一"货币反替代"问题。运用动态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MCHUGE模型分析货币反替代对当前中国宏观经济的影响及不同货币反替代程度下的走势,其仿真结果表明:人民币的小幅度反替代可以在保持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前提下释放人民币升值压力,同时可以改善中国的贸易条件,有利于出口竞争型企业的发展,但从事初级产品生产的产业将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冲击,产出水平和就业都有所衰退。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梓奇   姚立颖   郭映彤   肖蔼玲  
[目的/意义]从被替代搜寻者视角厘清任务情境下用户替代性信息搜寻的具体路径,探究其中的关联因素及基本行为模式,对于提高信息检索的效率和准确性,提升用户信息搜寻体验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共设计一项实验、两项研究,综合利用实验方法和质性方法对任务情境下用户替代性信息搜寻行为模式开展研究。在研究一中,设计9种任务情境,对用户信息搜寻过程进行观察和跟踪记录;在研究二中,对实验对象进行基于5W1H的半结构化访谈,结合问卷调查,提炼并总结用户替代性信息搜寻行为过程的各项关联因素。[结果/结论]构建多路径用户替代性信息搜寻行为过程模型和任务情境下用户替代性信息搜寻机理模型。发现用户替代性信息搜寻行为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可以被视为用户在信息需求的驱动下选择人—机替代和/或人—人替代中的多方平台与渠道获得目标信息的过程,体现了用户对高质量信息的需要,也暴露出用户在信息海洋中难以满足需求的现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陈培祯  李健  曾德明  
新产品对企业的商业成功至关重要,而作为企业知识基础的重要结构特征,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对企业技术创新的重要作用得到学者的一致认可,但缺乏其对企业新产品开发数量直接影响的研究,缺乏从企业内部技术多元化和外部知识产权保护视角分析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影响新产品开发数量的边界条件。基于知识重组理论和知识基础观的视角,以技术多元化和知识产权保护作为调节变量,构建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影响新产品开发数量的理论模型。以中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的574家车辆生产企业作为研究样本,采用Stata软件检验相应的假设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知识替代性对新产品开发数量具有正向影响,知识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存在倒U形关系;(2)技术多元化对知识替代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起正向调节作用,对知识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著;(3)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替代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知识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的倒U形关系在知识产权保护弱的地区更为显著。研究结果发现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对新产品开发数量具有不同的作用,从知识元素的关系属性层面丰富了企业新产品开发前因变量的研究;发现技术多元化和知识产权保护对知识替代性和互补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为知识元素关系属性与新产品开发数量之间关系的权变因素的研究做出理论贡献。在实践方面,研究结果可以帮助企业管理者更合理地配置知识元素,并根据企业的技术多元化和知识产权保护调整新产品开发策略。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刘建新  范秀成  晋向东  
新产品经常因为促销而脱销,并进而会影响消费者对相似品推荐的反应,但目前对该现象的关注和研究却严重不足。基于损失厌恶理论和控制幻觉理论,文章通过构建有调节的双中介模型深入探寻了新产品促销性脱销影响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的内在机理与边界条件,并通过采用招募大学生被试进行实验的方法进行了实证检验。通过两个实验,研究结果表明:(1)新产品促销性脱销确实会影响消费者对相似品推荐的反应,折价脱销较之于正价脱销他们有更消极的相似品推荐反应;(2)损失厌恶与控制幻觉会共同中介新产品促销性脱销对消费者相似品推荐反应的影响,其中损失厌恶起着消极中介效应,而控制幻觉起着积极中介效应;(3)消费者的交易倾向会调节损失厌恶与控制幻觉的双中介效应,高交易倾向更容易让损失厌恶中介效应占优,而低交易倾向更容易让控制幻觉中介效应占优。文章结论不仅对深化与完善新产品脱销、损失厌恶和控制幻觉等理论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指导和改善厂商正确操作脱销营销、消费者理性消费和监管机构规范经营等具有重要的管理启示。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王娟  汪传旭  
针对由一个制造商两个零售商构成的供应链,考虑制造商生产两种碳足迹不同的可替代的产品,建立制造商处于领导地位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确定两种产品的最优产品环保水平、批发价格与销售价格,提出供应链系统的协调机制。分析了产品之间的替代程度和产品环保水平对均衡解和各成员利润的影响,并进一步讨论了收益共享契约与成本分担契约对于改进供应链环境绩效的作用。研究表明,产品之间替代程度的增加会使得供应链成员利润减少,两个零售商合作后会使得各自利润增加,但使得制造商利润下降。集中式决策不仅有利于供应链利润的提高,而且有利于供应链环境绩效的改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薛贺香  
面对日益严峻的环境和生态问题,生产者绿色生产意识和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正不断提高,文章基于生产者追求收益最大化和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对绿色产品的生产和消费行为进行了演化博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要使"生产绿色产品"和"消费绿色产品"分别成为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占优策略,对于生产者,需要满足生产绿色产品的额外收益和政府补贴之和大于为此所付出的额外成本与不生产绿色产品所交税赋之差;对于消费者,需要满足消费绿色产品得到的额外效用大于为此付出的额外成本。因此,为使生产者生产绿色产品、消费者消费绿色产品成为常态化,政府和生产者对生产绿色产品的重视、消费者对购买绿色产品的支持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孟丽君  黄祖庆  
研究了一类在产品订货模型中考虑客户退货和产品间替代的两产品联合最优订货决策问题。假定客户以一概率退回其所购产品,退货产品经修复后可重新在市场上进行销售,销售期末未售出的商品只能在二级市场上降价处理,且不同产品间存在替代关系,销售商以自身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确定两产品的订货量,得到其最优订货量及一些性质。研究结果表明:在允许退货的背景下,替代策略的采用将会进一步提高销售商利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