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627)
2023(16688)
2022(14419)
2021(13410)
2020(11201)
2019(25235)
2018(25122)
2017(47859)
2016(26243)
2015(29508)
2014(29068)
2013(28551)
2012(25874)
2011(23356)
2010(23524)
2009(21930)
2008(21177)
2007(18904)
2006(16772)
2005(14711)
作者
(74178)
(61873)
(61402)
(58403)
(38993)
(29737)
(27759)
(24163)
(23428)
(22002)
(20883)
(20758)
(19466)
(19338)
(19030)
(18742)
(18716)
(18068)
(17674)
(17608)
(15424)
(15241)
(14925)
(14156)
(13973)
(13861)
(13761)
(13733)
(12532)
(12131)
学科
(99645)
经济(99506)
(79410)
管理(77179)
(58109)
企业(58109)
(49125)
方法(41322)
数学(35272)
数学方法(34865)
农业(32557)
业经(27579)
(27236)
中国(26786)
(24140)
地方(20345)
(20196)
(19048)
贸易(19034)
(18526)
(16945)
理论(16892)
(16700)
财务(16625)
财务管理(16586)
(16483)
银行(16439)
技术(16230)
环境(16013)
企业财务(15675)
机构
学院(366512)
大学(362758)
管理(145346)
(144020)
经济(140822)
理学(125969)
理学院(124660)
管理学(122545)
管理学院(121898)
研究(120095)
中国(91050)
(76460)
(74666)
科学(74303)
(66752)
业大(59923)
(59897)
农业(57507)
中心(56243)
(54836)
研究所(54186)
财经(52532)
(47722)
(47618)
北京(47433)
师范(47174)
(44283)
(42944)
经济学(41416)
经济管理(39491)
基金
项目(250777)
科学(196488)
研究(187557)
基金(179798)
(155883)
国家(154490)
科学基金(132729)
社会(117206)
社会科(110664)
社会科学(110639)
(99862)
基金项目(95526)
教育(85692)
自然(84938)
自然科(82894)
自然科学(82879)
(82414)
自然科学基金(81354)
编号(79306)
资助(72665)
成果(64339)
重点(55684)
(55131)
(53629)
课题(53539)
(52452)
(49199)
创新(48821)
国家社会(47589)
项目编号(47354)
期刊
(164012)
经济(164012)
研究(105667)
(74929)
中国(74529)
学报(57934)
科学(52731)
管理(51219)
(50939)
农业(50800)
大学(44594)
教育(43193)
学学(42153)
(33568)
金融(33568)
技术(32219)
业经(32111)
(25082)
财经(24749)
经济研究(23644)
问题(22096)
(21034)
(19249)
图书(18397)
科技(17905)
理论(17603)
技术经济(16877)
现代(16734)
实践(16199)
(16199)
共检索到5401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刘敏  张社梅  杨锦秀  
本文发展了食品信任的理论内涵,结合社交平台嵌入农业生产经营领域的特点.搭建了农产品质量安全与信任机制构建的理论框架,并借助农户采取微信营销实现生产经营转型和农产品质量提升的典型案例,进一步分析从微观经营主体角度绿色生产转型的真正困境及突破路径。研究发现:(1)提升农产品质量的真正困境是优质优价机制失灵和农消信任缺失,市场端的优质不优价和对立隔绝的"生产—消费"关系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根本障碍。(2)社交平台通过充当科学技术媒介、信息交互场所以及人际运作场域三种方式嵌入农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嵌入方式由结构嵌入、认知嵌入向关系嵌入逐渐演进。(3)社交平台嵌入背景下,农户可通过引入规则、公开信息以及关系运作等方式与消费者建立制度信任、认知信任和人际信任,信任机制与嵌入过程存在着递进演化路径。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素霞  
农产品质量安全,不仅关系到公众的健康,而且也影响我国的国际声誉及对外贸易。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现状,认为农产品质量安全长效机制是由政府、企业、农户、消费者和非政府组织共同参与的一个完整的机制。现代化农产品供应链为安全优质农产品的生产、销售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豆志杰  郝庆升  
农业生态安全系统与农产品质量安全系统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章梳理了两者在技术、信息、价格、组织方面的传导机制。建议在农业系统安全的大视角下,通过完善安全农产品生产技术服务体系,加强安全农产品的市场监管和检测体系建设,加快农业信息化平台建设,培育多种形式的农业第三方主体等方式促进农产品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循环推进。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付杨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些技术可以为农产品从生产到流通再到消费的整个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监控,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技术上的保障。基于此,本文立足于经济学中信息不对称理论,分析了中国农产品质量监管过程中的问题,并探究了国内外在信息化背景下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模式的相关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化平台构建的基本设想,并分析了可能面临的挑战。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潘瑶  姜兰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得到了较大改善,现如今人们更多关注生活品质的问题,因此,对于农产品的要求也较以往更高。本文从农产品诚信交易的系统性、复杂性、协同性三方面论证了农产品交易诚信协同管理的内在动因。从战略层面的协同、战术层面的协同及操作层面的协同三方面分析了农产品诚信交易系统的多主体协同。从农产品诚信交易协同的序参量、建立多主体的协同管理模式及建立多方交互的协同管理机制三方面分析了农产品诚信交易的协同管理模式与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马少华  欧晓明  
本文以企业社会责任为视角,分析了农业企业社会责任行为与农产品质量安全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并利用成本——收益法,构建了农业企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均衡模型,从微观层面探索了农业企业履行农产品质量安全责任的激励和约束条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构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机制的关键在于:以农业企业为核心,政府、农户以及消费者多方联动的相互制衡机制的构建。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怀斌  马文成  
本文在分析"三农"问题的基础上,指出农产品营销环节是农民增收的关键所在,以营销为重点的农村合作组织是提高农业经营能力、增加农民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从农户、政府这两个核心为出发点,通过文化因素的嵌入,以经济利益和政策支持为纽带,可以推动合作社的发展,并且提高农户加入合作社的意愿,从而全面促进农民、农村、农业等一系列问题的良性运转和最终改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李中东  支军  
本文以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控制理论分析为基础,提出了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技术控制框架、控制范围和控制内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李萍  鲁德银  
近年来,频繁出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迫切需要加大对农产品质量的监管力度。构建农产品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的有力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深入分析了农产品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的功能、结构和目前构建平台的障碍,并从标准基地建设、信息化体系建设、监管队伍建设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构建农产品质量信息化监控平台的基本策略。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阮建女  包宏进  
随着人们健康和安全意识的增强,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其应急处置诉求若不能被迅速有效解决,就会造成群体性事件,进而对农产品市场表现、政府的公信力和国家的形象造成负面影响。本文从台州市农产品安全监管机制现状出发,分析应急处置诉求对台州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制的挑战,并提出创新性建议。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汪普庆  周德翼  
通过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对“合同农业”模式下的具体组织在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中所采取的措施及其背后的机制进行了探讨和解释,从而揭示了这种模式在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方面发挥着积极有效的重要作用。进而对“合同农业”在保障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中的机制及其重要意义进行了总结。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周茜  黄晓英  
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时常发生,已经危及人们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农产品属性决定了买卖双方可能存在信息不对称等问题。首先对产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然后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在激励机制视角下的农产品供给者与监管者、供给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博弈,最后得出结论。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章力建  朱立志  
建立亚太地区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加强亚太地区国家的合作、互相协调,不仅对亚太地区国家农业安全生产意义重大,而且对我国在农产品质量安全领域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保护涉农企业利益,增加出口,保证进口食品安全和对我国人民食品安全保障非常必要,也是建立全球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机制的有益探索。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庆龙  王爱民  
本文运用现代的经济学理论,通过分析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产生的经济原因和社会原因,指出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溯源机制应该具备的基本条件。农产品信息可追溯系统仅仅是一定制度安排下的溯源形式,因而政府在建立农产品可追溯系统的同时,必须考虑相应的制度安排。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沈艳斌  胡浩  唐炫玥  
采用规范的经济学方法,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收益保障机制予以解析,进而从信息沟通渠道、质量安全认知、农产品属性、市场结构、流通环节等维度分析了既有机制失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互联网+"对该机制的影响效应:基于互联网的新型农产品市场,改变了相对分散的市场格局,市场信息得以更加充分流通、共享,流通环节有效减少,市场参与者之间形成了较为稳定的信息沟通渠道,生产者、中间商面临着较传统农业场景下更高的违法机会成本,消费者、市场监管机构以及社会力量参与质量安全控制的机会成本降低,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机制得以形成和有效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