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3)
- 2023(7746)
- 2022(6491)
- 2021(5977)
- 2020(5004)
- 2019(11130)
- 2018(11012)
- 2017(21071)
- 2016(11251)
- 2015(12208)
- 2014(12135)
- 2013(11836)
- 2012(10831)
- 2011(9746)
- 2010(9895)
- 2009(9276)
- 2008(9231)
- 2007(8389)
- 2006(7297)
- 2005(6842)
- 学科
- 济(40030)
- 经济(39948)
- 管理(39528)
- 业(35133)
- 企(30856)
- 企业(30856)
- 方法(16062)
- 财(15370)
- 制(14640)
- 数学(13613)
- 数学方法(13447)
- 中国(10896)
- 业经(10624)
- 农(10615)
- 体(10126)
- 务(9661)
- 财务(9636)
- 财务管理(9609)
- 贸(9246)
- 贸易(9242)
- 学(9172)
- 企业财务(9144)
- 易(9022)
- 银(8819)
- 银行(8804)
- 体制(8694)
- 行(8401)
- 融(8376)
- 金融(8374)
- 技术(7649)
- 机构
- 大学(161428)
- 学院(160060)
- 济(64499)
- 经济(63105)
- 管理(59905)
- 研究(54698)
- 理学(51693)
- 理学院(51061)
- 管理学(50225)
- 管理学院(49906)
- 中国(41389)
- 财(34794)
- 京(33357)
- 科学(32976)
- 所(27740)
- 农(27416)
- 财经(26727)
- 中心(25032)
- 研究所(24920)
- 江(24820)
- 经(24264)
- 业大(23775)
- 农业(21482)
- 北京(20558)
- 经济学(20384)
- 财经大学(20010)
- 院(19833)
- 州(19365)
- 范(19246)
- 师范(18941)
- 基金
- 项目(108343)
- 科学(86116)
- 基金(80505)
- 研究(77204)
- 家(71118)
- 国家(70572)
- 科学基金(60703)
- 社会(50691)
- 社会科(48077)
- 社会科学(48066)
- 基金项目(42251)
- 省(41893)
- 自然(39771)
- 自然科(38898)
- 自然科学(38884)
- 自然科学基金(38239)
- 教育(35749)
- 划(35405)
- 资助(32318)
- 编号(29587)
- 制(25652)
- 重点(24843)
- 成果(24728)
- 部(24600)
- 创(23262)
- 发(22163)
- 创新(21856)
- 性(21767)
- 国家社会(21557)
- 教育部(21272)
共检索到2424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杰 薛艳梅 杨好伟 兰旻
社交平台的特性决定其具有将用户引流至电商平台的能力。若社交平台较为开放,即用户间可以自由交流、互动,则其更容易与用户形成较好的关系强度。关系强度的增加能够使得用户更愿意相信社交平台中的引流信息,从而达到引流目的。然而,目前部分电商平台对于社交平台在引流方面的作用还缺乏深刻认知。因此,本文通过对235个被试进行测试,探索了社交平台功能可供性对引流效果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社交平台功能可供性、用户信任、关系强度均能显著正向促进分享链接查看意愿。社交平台功能可供性、关系强度显著正向促进用户信任。社交平台功能可供性、用户信任显著正向促进关系强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闫慧丽
电商交易流量红利趋于放缓的形势下,增强用户嵌入性、创造平台的长期价值成为电商平台治理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研究信用机制三个要素(印章、评价、契约)对用户嵌入性的递进梯度效应,同时,基于"认知-情感"框架,进一步揭示二者之间的中介机制,即在认知与情感双路径中间构建一条链式中介路径,最终形成双元反向链式中介模型。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三个要素对用户嵌入性呈现逐级递增的正向影响,其中,风险感知与信任在印章、契约机制与用户嵌入关系中起到链式中介作用;评价机制对用户的信任影响不显著,而信用评价机制的规则设计、内容真实度是难以形成用户信任的主要原因。本研究对于拓展平台信用理论具有重要的启示,并为实践中如何构建信用体系和促进用户深度嵌入到平台进而创造平台的长期价值提供有益视角。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梦霞 原梦琪
信任能够将跨境电商平台的潜在顾客转变为真实顾客吗?初始信任作为信任建立的关键的第一步,与消费者购买行为有怎样的关系?本文聚焦信任在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市场发展战略中的作用机制,基于TAM模型和初始信任理论构建了相关的理论模型,采用经验分析方法研究平台声誉、结构保证等因素对初始信任的影响,以及初始信任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为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露蔓
由于用户和平台之间存在良好的互动性,所以社交型电商平台相比传统电商平台和线下购物平台更具发展活力。但对于社交型跨境电商平台这一新生渠道,许多经营者还缺乏相应的营销经验。因此,本文以社交型跨境电商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实证分析的方式,考察了消费者创作内容(CGC)和营销者创作内容(MGC)对顾客消费意向的作用机制,同时分析了感知信息质量与感知有用性的中介效应,旨在为社交型跨境电商平台经营者优化营销策略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邵占鹏
在农村电商飞速发展背景下,研究农民网商与电商平台之间的生产关系具有重要意义。电商平台从数据资源、数据技术和金融资本三个方面建构起平台的强势地位,形成了流量集中、品牌效应、海量资金等比较优势及数据精准匹配、技术赋能、货币数字化的平台能力。强势的发展地位、独特的比较优势和强大的平台能力最终为农民网商编织起生产关系的樊笼。农民网商探索多种策略试图改变这种依附关系,包括:规模壮大策略、非官方运营策略以及跳出平台或多平台策略。但受人才、技术和资金短缺,消费升级以及平台规训等因素制约,始终囿于依附电商平台的关系中。因此,为了推动农民网商高质量发展,应汇集多方力量加强农民网商市场能力建设,引导电商平台针对性扶持农民网商发展。本文最后对现有平台经济理论进行反思,提出平台经济中生产关系的灵活多变属性。
关键词:
农民网商 平台经济 电商平台 生产关系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石岿然 孙溢
构建富有韧性的供应链是应对当下全球经济复杂局面和提升国家安全水平与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跨境电商作为数字经济时代经贸发展的新形式,在供应链中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从适应、稳定和发展三个阶段对供应链韧性的形成机制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SHEIN为例进行研究,发现:高度数字化与自动化水平使其领先同行业竞争者;供应链上下游间协同发展与互惠共生令其拥有更强的抵抗力与恢复能力;建立完整高效的全球物流网络,可以保障其快速且稳定的物流服务。为提升供应链韧性,应加快数字技术在供应链中的运用和创新发展;推动供应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互惠共生;建立更加完整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
关键词:
跨境电商 供应链韧性 数字化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阳 徐兵
电商中广泛存在社交团购与平台引导消费者拼团的现象。针对由单个社交团购平台和单个电商企业组成的供应链,考虑社交成本和流量溢出效应的影响,分别建立了平台不采取引导拼团下电商企业的决策模型,平台引导拼团下平台和企业的Stackelberg博弈模型,利用KT方法得到电商企业的最优团购定价策略和平台引导拼团的实施条件及激励策略。研究表明:仅当消费者社交难度较小及平台抽成和流量溢出较高时,平台才应采取引导拼团策略;平台引导拼团的力度(引导金额)应随流量溢出和价格弹性增大而增大,随社交难度增大而减小;平台实施引导拼团下,电商企业定价、参团人数均比无引导拼团时更高。最后,运用导函数方法和数值仿真技术,验证了结论的有效性,并对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度分析。平台实施引导拼团,可实现平台和电商企业的双赢,此时电商企业应给予平台更高抽成等方式积极配合平台运作。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周妍 王军
借鉴分面分类等传统信息组织理论与方法,以女装类商品为例,设计出的电商平台商品信息组织机制的分层结构包括以下内容:概念层描述商品信息组织中涉及到的实体与关系;元数据层对概念模型进行映射转换,形成结构化的商品相关信息描述规范,并运用阮冈纳赞的分面分类理论对商品基本属性进行完整的分面表示;应用层借助元数据方案来增强类目筛选的层次性、辅助搜索及推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石梅 曹辉 覃欣然 石佳钰 孙静
以社交电商平台拼多多为研究对象,开展探索性单案例研究,将其颠覆性创新分为切入下沉市场、侵蚀主流市场两阶段,分析其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匹配共演实现颠覆性创新的路径,在已有研究基础上,构建颠覆性创新触发机制模型。结果表明:第一,在颠覆性创新过程中,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是匹配共演的,二者在匹配共演下形成螺旋上升的循环链。第二,颠覆性创新要分阶段实现,其触发机制包括前置条件、突破口及驱动因素;在不同阶段,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分别作为前置条件和突破口,内外部环境作为驱动因素。第三,在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企业必须充分考虑内外部环境的驱动作用,注重内部技术创新能力、企业战略及外部市场竞争、市场需要。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文辉 邱韵瑾 金可可 李宇雯
运用规范的案例研究方法,选取淘宝电商平台与买卖双方之间价值共创案例为研究对象,研究发现:在创业期,平台通过提供第三方支付、阿里旺旺、信用互评与网商概念,创造了平台规则价值,满足了用户安全基础上的实惠网购需求与商家低成本网络创业需求,激发了网络数量效应;在成长期,平台通过提供用户购买习惯的统计分析等增值服务,创造了平台数据价值,满足了用户的品质需求与商家的精准营销,优化了网络质量效应;在成熟期,平台通过开放式创新,聚集了众多专业服务商为商家提供精准化与个性化服务来满足商家差异化需求,创造了平台生态价值,扩大了网络增量效应。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朱镇 刘琪 姚甜甜 林飞燕
多数研究聚焦于网络口碑等自发构建的质量保证机制,缺乏对基于认证保证机制的研究。利用携程网调整质量认证策略的窗口期,基于长短期效应研究了口碑评分和平台认证两种质量保证机制的耦合效应以及对在线销量的刺激作用。主要结果显示:第一,口碑评分与在线销量在政策冲击的短期内呈倒U型关系;第二,平台认证在短期内通过提高披露透明度增加销量,长期则借助于认证等级影响在线销量;第三,两种质量保证机制在不同时间尺度上存在差异化的耦合效应,对低质量产品产生排斥作用,对高质量产品产生培育效应。本文完善了质量保证机制的分类以及作用机理的解释,扩宽了体验品电商平台产品质量治理的思路。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顺 费威 佟烁
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基础,数字经济平台有效治理是确保数字经济健康发展的前提。目前我国跨境电商平台存在的线上线下监管脱节、跨国境监管追溯难、不同跨境电商模式缺乏针对性规制等问题,平台经济双边市场对跨境电商平台有效监管提出新的挑战。本文通过构建oLogit模型分析跨境电商平台典型模式的有效监管影响因素,并据此提出以制度设计、规则执行与效果反馈为基础,以技术支撑为主线,以数据驱动为核心,以虚拟与实体治理有效融合为目标的数字经济平台治理机制实现路径。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平台治理 跨境电商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群 韩天然
数字经济的深入推进加速了市场生态的复杂多变,面对高频创新和激烈竞争的动态环境,平台型电商企业如何借力数字化提升创新生态系统韧性已成为其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问题。通过探讨数字化能力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的影响,基于608份平台型电商企业的调查问卷进行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数字化能力能够对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供应链协同在数字化能力与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之间发挥中介效应,价值共创意愿正向调节数字化能力、供应链协同与平台型电商企业创新生态系统韧性三者之间的关系。上述结论表明,培育数字化能力能够增强平台型电商企业的抗冲击能力,打造供应链协同平台和提升创新主体价值共创意愿增强其适应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其创新生态系统的韧性。
关键词:
数字化能力 平台型电商企业 创新生态系统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袁莺
随着主动营销手段的广泛运用,电商企业在吸引更多人流量的同时也需要稳定消费群体、培养其消费习惯,为此许多电商企业开发出签到功能。签到功能的形式丰富多样,消费者可通过签到功能获得电子币或积分。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并未对相关业务做出具体规范,会计从业人员对此类业务的处理具有主观性和盲目性,基于此,本文针对电商平台签到功能的相关业务进行财务分析。
关键词:
电子商务 签到功能 财务分析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莹
认识到电商平台交易越来越重要和更加普及,文章试图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探究有效的电商平台治理机制,研究控制、公平和定制化这三种平台治理机制对卖方用户忠诚的有效性。依据品牌依恋理论,研究三种治理机制起作用的内在机理,并探究平台品牌转换成本对三种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通过调查177个在主要电商平台上交易的卖方用户企业,研究结果显示,控制、公平和定制化三种平台治理机制会分别通过提高卖方用户绩效满意、关系满意和自我概念连接来提高其对平台的忠诚度。而平台品牌转换成本只对公平和定制化的治理效果起调节作用,即当平台品牌转换成本低时,公平和定制化会更加有效地提高关系满意和自我概念连接,进而提高卖方用户忠诚度。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