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41)
- 2023(13421)
- 2022(11604)
- 2021(10843)
- 2020(9376)
- 2019(21468)
- 2018(21668)
- 2017(41148)
- 2016(22595)
- 2015(25910)
- 2014(26471)
- 2013(25586)
- 2012(23696)
- 2011(21155)
- 2010(21105)
- 2009(19295)
- 2008(19237)
- 2007(17466)
- 2006(14810)
- 2005(13032)
- 学科
- 济(88704)
- 经济(88595)
- 管理(66081)
- 业(61138)
- 企(50543)
- 企业(50543)
- 方法(44891)
- 数学(39409)
- 数学方法(38861)
- 财(25642)
- 农(24166)
- 中国(21840)
- 学(20062)
- 业经(19018)
- 制(17575)
- 理论(16921)
- 务(16884)
- 财务(16815)
- 财务管理(16764)
- 地方(16493)
- 贸(16246)
- 贸易(16242)
- 企业财务(15876)
- 农业(15767)
- 易(15759)
- 和(14182)
- 银(13818)
- 银行(13762)
- 技术(13361)
- 融(13139)
- 机构
- 大学(324334)
- 学院(324319)
- 管理(125079)
- 济(124699)
- 经济(121856)
- 理学(107622)
- 理学院(106423)
- 管理学(104299)
- 管理学院(103690)
- 研究(103303)
- 中国(77459)
- 京(68189)
- 科学(66298)
- 财(58904)
- 农(58433)
- 所(52791)
- 业大(52022)
- 中心(50213)
- 江(50062)
- 研究所(47998)
- 财经(47096)
- 农业(46365)
- 经(42523)
- 范(42368)
- 北京(42064)
- 师范(41820)
- 州(39726)
- 技术(37607)
- 经济学(37606)
- 院(37019)
- 基金
- 项目(218692)
- 科学(170260)
- 研究(157450)
- 基金(156501)
- 家(137474)
- 国家(136328)
- 科学基金(116313)
- 社会(96839)
- 社会科(91657)
- 社会科学(91630)
- 省(87441)
- 基金项目(82863)
- 自然(76935)
- 自然科(75170)
- 自然科学(75145)
- 教育(74654)
- 自然科学基金(73817)
- 划(73329)
- 编号(65821)
- 资助(65000)
- 成果(53889)
- 重点(49291)
- 部(47822)
- 发(45944)
- 创(45284)
- 课题(45073)
- 科研(42636)
- 创新(42366)
- 大学(41100)
- 计划(40718)
- 期刊
- 济(131806)
- 经济(131806)
- 研究(87355)
- 中国(62416)
- 学报(55848)
- 农(51299)
- 财(48804)
- 科学(47176)
- 管理(43214)
- 大学(41373)
- 学学(38743)
- 教育(38098)
- 农业(34601)
- 技术(30881)
- 融(25646)
- 金融(25646)
- 财经(22816)
- 业经(22637)
- 经济研究(20991)
- 图书(20575)
- 经(19564)
- 业(18619)
- 问题(17670)
- 版(16971)
- 统计(16907)
- 理论(15811)
- 技术经济(15795)
- 财会(15350)
- 策(14972)
- 商业(14611)
共检索到469608条记录
相关度优先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杨仁彪 尹春晓
[目的/意义]网络辟谣作为一种应对谣言传播问题的有效途径,增强辟谣信息的传播效果显得尤为重要。辟谣信息的传播效果受到多重因素影响,并且与谣言产生与传播的现实情境紧密相关,所以探讨多元情境中辟谣信息高传播效果的组合因素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方法/过程]从多元情境视角出发,通过搜集微博与短视频辟谣信息相关数据,运用模糊集定性比较分析方法(fsQCA)从谣言类型、辟谣主体和辟谣渠道三个维度分别探究不同情境下辟谣信息高传播效果的组合因素差异。[结果/结论 ]研究发现,不同谣言类型、辟谣主体以及辟谣渠道中网络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组合因素存在显著差异。此外,不同情境下部分辟谣信息影响因素的作用效果有所不同,这为现有研究中不统一的结论提供了区别于传统方差视角的解释机制。本研究主要创新点如下:(1)探究多情境下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组合因素差异;(2)为人们理解现有研究中不一致的结论提供新的理论视角;(3)为组态分析方法的应用提供新的思路。
关键词:
辟谣效果 组合因素 多情境视角 组态分析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韩旭 李阳
[目的/意义]突发事件情境下谣言信息更易在网络上肆意横行,提高社交媒体辟谣信息传播效果,对于更好地发挥辟谣信息的影响力,抑制谣言信息传播、净化舆论环境等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本文以新冠疫情社交媒体辟谣信息为研究对象,采用熵权法计算辟谣信息的综合影响力,利用多元逻辑回归模型,融合信息传播主体特征和信息内容结构特征,探讨辟谣信息传播效果关键影响因素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进而提出若干思考和启示。[结果/结论]结果显示,信息传播主体和信息内容结构均会对辟谣信息传播效果产生显著的影响。不同类别下的影响因素对辟谣传播效果的作用方向和作用强度不尽相同,其中粉丝数、会员认证和链接比其他影响因素的综合作用强度更大,除链接之外的其他影响因素对辟谣信息传播呈现正向影响。
[期刊] 现代情报
[作者]
宗乾进 黄子风
[目的/意义]从时间纵向维度展现社交媒体辟谣信息扩散的演化脉络,有助于厘清辟谣信息扩散的内在机理。[方法/过程]将"@人民网"官方微博发布的"全国暴雨"辟谣信息作为起点,收集该辟谣微博发布后7天内的转发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构建社交媒体辟谣信息扩散的演化网络,并分析其扩散的内在机理。[结果 /结论 ]主要研究发现如下:(1)社交媒体辟谣信息从爆发期、高潮期到消退期的演化路径为:辟谣信息被政府官方微博发布后,会在极短时间内在其发布者的"紧密型"社交圈中(政府机构用户间)迅速扩散;随后,辟谣信息主要经由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陈娟 刘燕平 邓胜利
【目的/意义】探究政务微博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为政府引导网络舆情、治理网络危机提供参考与依据。【方法/过程】运用八爪鱼软件采集影响力靠前的十大新浪政务微博数据,以转发数和评论数为辟谣信息传播效果的衡量指标,构建辟谣信息内容特征、文本特征对传播效果的回归模型。【结果/结论】结果表明:谣言类型、辟谣方式、是否为原创、图片数量、是否有@符号对转发数有显著影响;谣言类型、情感程度、辟谣方式、是否为原创、内容长度对评论数有显著影响。
关键词:
政务微博 辟谣信息 传播效果 影响因素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鸿海
如今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格局已经由原本的媒介即讯息转变成为媒介即关系网络。新媒体平台依靠其自身的社交属性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覆盖程度大大超越以往。如何依据现今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来进行广告传播,是如今需要探讨的广告传播策略方面的重大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广告传播 传播策略 措施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雨心 闵庆飞 宋亚楠
【目的/意义】近年来,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用户使用率不断下降,意味着平台用户生成内容行为的减少,这无疑对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有必要从社交媒体平台独特的互动性技术特征出发去探究用户生成内容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以用户感知互动性为研究切入点,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价值理论,提出用户感知互动性、感知价值和用户生成内容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法与Smart PLS进行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交媒体情境下用户的感知活动性显著影响用户对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价值感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卫东 李松涛 毛秀梅
[目的/意义]探究辟谣信息对社交媒体用户的影响,特别是对意见领袖形成现象机制的挖掘。构建社交媒体用户角色演变行为模型,研究人员可以更好地了解意见领袖的形成原因,刻画辟谣信息对社交媒体用户的作用机制,有助于对参与辟谣的“准意见领袖”进行合理引导,以提高社交媒体舆情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方法/过程]首先,对微博社交媒体平台中的特定主题事件进行跟踪,识别并筛选出“新生意见领袖”群体,并利用质性访谈对此群体进行深度访谈。然后,基于程序化扎根理论方法,利用NVivo 12软件进行扎根编码构建模型,并通过理论饱和度检验验证模型的完整性。最后,对社交媒体用户角色演变的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结果/结论]在辟谣信息作用下,个体主观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辟谣信息因素为一般用户向新生意见领袖的演变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其中个体主观因素在辟谣信息的作用下对意见领袖形成的影响更加显著,自我认知清晰、高情绪需求且情绪稳定的个体更容易成为影响力持久的意见领袖;社会公众认可、实质性奖励和政策法律支持共同构成社会环境因素,是意见领袖形成的重要保障;辟谣信息因素中的辟谣信息热度、可信度和发布质量等方面都会直接影响“潜在意见领袖”用户群体对辟谣事件的把握,进而干预其参与辟谣的决定。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付少雄 苏一琦 孙建军
短视频辟谣的关键在于提升辟谣信息传播力。为此,分析辟谣短视频的内容设计与发布技巧对传播效果的影响,可以提升辟谣短视频传播效果,深化网络信息生态治理。本研究对抖音短视频平台上965条有效官方辟谣短视频进行人工编码,基于启发-系统式模型(heuristic-systematic model,HSM),将启发式线索(辟谣短视频发布技巧)和系统式线索(辟谣短视频中枢内容、边缘内容)进行短视频平台内的情景化,以点赞数、评论数、收藏数以及分享数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指标,分析启发-系统式线索对辟谣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点赞数,启发式线索中的主题类型,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完整度、信息独特性、标题符号与模态多样性具有显著影响;对于收藏数,启发式线索中的时长、发布时间段、主题类型与背景音乐波动性,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完整度、信息独特性、标题样式与标题符号具有显著影响;对于评论数,启发式线索中的发布时间段与背景音乐波动性,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独特性与标题符号具有显著影响;对于分享数,启发式线索中的发布时间段与联动性,以及系统式线索中的信息独特性与信息陈述方式具有显著影响。本研究延展了辟谣短视频的研究角度,拓展了启发-系统式模型的研究情境,明晰了辟谣短视频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贾若男 王晰巍 孙玉姣
[目的/意义]从多角度分析网络辟谣信息主体的类型、相互关系、社区结构和辟谣信息传播效果,有助于发现关键的辟谣信息主体和有效的网络辟谣信息扩散模式,对于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的舆情引导及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作用。[方法/过程]选取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双黄连”辟谣事件,通过Neo4j构建辟谣主体关系网络,利用Louvain社区发现算法划分网络社区;通过内容分析和回归分析对网络辟谣信息主体的内容特征和辟谣策略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构建“主体-内容”二模网络,以分析不同信息主体和网络社区如何推动社交媒体中的辟谣信息传播以及行之有效的辟谣方式和辟谣策略。[结果/结论]研究结果发现,政府和大众媒体是网络辟谣中的主要行为者。政府最普遍使用反驳谣言的策略,大众媒体则与之相反。内容特征对辟谣信息传播效果具有不同的影响。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勇 陈晓婷 毛太田 黄格
基于框架理论、双路径模型,利用回归分析、文本挖掘等方法来分析新媒体跨文化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及其框架,以YouTube“李子柒”账号视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视频时长、文案语种均显著影响视频的传播深度、传播广度和传播参与度。视频的框架高层次结构以乡村传统日常生活为主,以中华美食文化为故事化倾向,围绕衣食住用主题。中层框架的叙事结构为完整的食物制作流程故事发展线和传承中国非遗文化。低层次框架主要通过非语言符号系统呈现出中华传统美德、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淳朴、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敬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李勇 陈晓婷 毛太田 黄格
基于框架理论、双路径模型,利用回归分析、文本挖掘等方法来分析新媒体跨文化传播效果影响因素及其框架,以YouTube“李子柒”账号视频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视频时长、文案语种均显著影响视频的传播深度、传播广度和传播参与度。视频的框架高层次结构以乡村传统日常生活为主,以中华美食文化为故事化倾向,围绕衣食住用主题。中层框架的叙事结构为完整的食物制作流程故事发展线和传承中国非遗文化。低层次框架主要通过非语言符号系统呈现出中华传统美德、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淳朴、返璞归真的生活理念、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敬畏。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侯筱蓉 李延昊
自媒体具有准入门槛低、及时性、强交互性以及信息高度碎片化的特点,成为承载信息传播不可或缺的平台。从用户情感体验的角度构建指标,抽取部分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从隐私性、营销力、影响力、信任度等方面对4种类型自媒体的信息传播效果进行评价,并对大学生在自媒体中的信息交互提出安全性建议。
关键词:
自媒体 用户情感体验 评价指标 信息传播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曾一昕 钱晋 程娟
社交媒体和网络直播都是最近互联网关注的焦点。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到3.44亿,社交媒体用户更是超过6亿,每时每刻都产生大量的信息资源。社交媒体和网络直播在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叠加,文章以信息传播的视角依次从信息平台分类、信息提供者、信息传播特点、信息接受者等多个节点解剖社交媒体网络直播,并依此分析社交媒体网络直播行业信息资源的特点和管理。
关键词:
网络直播 信息流通 传播特点 管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占欣 夏志杰 罗梦莹 何音
研究表明群体智慧可以抑制社会化媒体谣言的传播,探索影响群体智慧高质量的因素,便于更好地利用群体智慧应对谣言传播,但是当前研究缺乏对这方面的定量分析。为弥补这一不足,构造社会化媒体谣言传播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定量描述社会化媒体谣言热度,通过建模和仿真分析群体智慧抑制谣言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仿真结果表明,用户理性、用户规模、用户多样性及用户独立性的提高均会加强群体智慧抑制谣言传播的效果;而群体极化具有减弱作用。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谣言 群体智慧 动力学仿真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起慧 褚建勋
政府的危机传播工作越来越重视公众参与,而社交媒体的兴起为公众参与提供了新的途径。本文关注政务社交媒体在危机事件中的表现,从中测量公众参与政府危机传播的水平并进行中美比较。首先,从应急管理的公众参与、社交媒体的促进作用和公众参与的过程与结果三个方面对相关的文献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获取公众信息、公众提问、政府回复率、转发均值和正面评论比值等参与过程和参与指标;其次选取纽约市应对飓风桑迪和北京市应对721暴雨作为比较案例,进行内容分析和编码;得出了我国公众参与水平较高、两国的政府回复率的分析结果,并提出了构建有效的监控体系和加强政府公众互动等意见和建议,希望对我国政府危机传播的公众参与机制建设有所帮助。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公众参与 政府危机传播
0
文献操作(0)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