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16)
- 2023(16041)
- 2022(13984)
- 2021(13346)
- 2020(11192)
- 2019(24936)
- 2018(25195)
- 2017(47933)
- 2016(26614)
- 2015(29857)
- 2014(29671)
- 2013(28436)
- 2012(26173)
- 2011(23647)
- 2010(24053)
- 2009(22466)
- 2008(21240)
- 2007(18837)
- 2006(16732)
- 2005(14747)
- 学科
- 济(94108)
- 经济(93994)
- 管理(79189)
- 业(70982)
- 企(60619)
- 企业(60619)
- 方法(40176)
- 数学(33677)
- 数学方法(33198)
- 农(27493)
- 中国(26785)
- 财(26338)
- 业经(22499)
- 学(22189)
- 制(20811)
- 地方(20344)
- 理论(18917)
- 环境(18350)
- 贸(18052)
- 贸易(18043)
- 农业(17601)
- 易(17534)
- 和(16885)
- 策(16671)
- 务(16664)
- 财务(16581)
- 财务管理(16549)
- 划(16400)
- 银(16073)
- 银行(16031)
- 机构
- 大学(365434)
- 学院(364542)
- 管理(142593)
- 济(137728)
- 经济(134350)
- 理学(122467)
- 研究(122053)
- 理学院(121109)
- 管理学(118879)
- 管理学院(118211)
- 中国(90789)
- 京(78231)
- 科学(75685)
- 财(66210)
- 所(60771)
- 农(57509)
- 江(55225)
- 研究所(55210)
- 中心(55152)
- 业大(53238)
- 财经(51997)
- 范(51217)
- 师范(50761)
- 北京(49479)
- 经(47098)
- 院(45026)
- 农业(44884)
- 州(44795)
- 技术(40402)
- 师范大学(40254)
- 基金
- 项目(245798)
- 科学(192212)
- 研究(184436)
- 基金(174754)
- 家(151324)
- 国家(149989)
- 科学基金(128515)
- 社会(112943)
- 社会科(106645)
- 社会科学(106618)
- 省(97144)
- 基金项目(92096)
- 教育(86191)
- 自然(83185)
- 划(81616)
- 自然科(81170)
- 自然科学(81150)
- 自然科学基金(79655)
- 编号(77942)
- 资助(71728)
- 成果(65615)
- 重点(54916)
- 课题(54491)
- 部(53601)
- 发(52130)
- 创(51023)
- 项目编号(48510)
- 创新(47375)
- 科研(46561)
- 大学(46282)
- 期刊
- 济(156430)
- 经济(156430)
- 研究(108536)
- 中国(74202)
- 学报(57103)
- 管理(53433)
- 农(52607)
- 教育(51758)
- 科学(51641)
- 财(50461)
- 大学(43586)
- 学学(40023)
- 农业(36475)
- 融(32202)
- 金融(32202)
- 技术(31539)
- 业经(26939)
- 图书(24728)
- 财经(24453)
- 经济研究(24401)
- 经(20845)
- 问题(19642)
- 业(18169)
- 科技(17619)
- 理论(17324)
- 版(17303)
- 书馆(17118)
- 图书馆(17118)
- 坛(16559)
- 论坛(16559)
共检索到5442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赵玉瑜 柏振平
<正>书名:网络舆情与高校治理研究作者:宋香丽出版社:人民出版社ISBN:9787010217994出版时间:2019年12月定价:59元高校肩负培养时代新人的历史使命,也是意识形态传播的前沿阵地。随着社交媒体的高速发展与日益普及,高校网络舆情事件时有发生,如何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有效应对网络舆情危机,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是当前摆在高校教育工作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网络舆情与高校治理研究》一书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周永杰 师博成 张竞乾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移动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媒体时代已经全面到来,给高校网络舆情的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本文从大学生自身的特点、网络的特点、高校自身存在的问题等三个方面分析了高等学校容易出现网络舆情危机的原因。从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体系建设、网络舆情硬件监控系统打造、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三个角度,提出了自媒体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
自媒体 高校网络舆情 管理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栾盛磊
对于高校教育工作者而言,随时掌握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舆情动态,能够为学生管理工作的科学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微博由于其语言简短明了、转发评论方便、时效性强等特点,在学生间的信息传递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的形成机制与模式,研究微博传播的新特点及规律,提出行之有效的监管措施,对于有效控制、引导舆情,促进和谐校园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微博 网络舆情 高校管理 信息管理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何碧如 何坚茹 孙福顺
近年来,网络舆情已成为政府、媒体部门研究的热点,但对于高校网络舆情的研究还比较少。本文通过对高校网络舆情七大特点的分析,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现状的探讨,初步研究高校网络舆情三方联动、三种监管、三类报告、三大研判、三级反应、三重引导等干预机制。
关键词:
新媒体 高校 网络舆情 干预机制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孔晓虹
新媒体的兴起给高校舆情应对与处置工作带来极大的考验和挑战。当下,高校网络舆情具有关注群体年轻化和社群化、内容呈现碎片化和多元化、表达方式负面化和情绪化的特征。高校应加强平台建设,把握互联网规律,把控关键点与步骤,提高舆情应对与处置能力。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对策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柯宁
网络舆情问题已成为影响高等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的重要问题。高校需要主动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和发展特征,积极开展网络舆情治理。适应舆情事件的多元动态演变特点,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直面事件和问题的新型媒体发言人制度。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嶂 宁锦歌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已逐渐成为大学生参与公共舆论、影响政治文化发展的重要平台。高校网络舆情的发展既受社会政治文化的深刻影响,又反作用于政治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在全媒体时代,高校网络舆情的引导机制建设必须深刻把握网络舆情的发展规律,研究因势利导的有效方法,培养青年学生的参与型政治热情,引导高校网络舆情朝着有利于培养参与型政治文化、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政治文化 高校 网络舆情 引导机制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思宇
全媒体时代,互联网平台已经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与思想表达的重要渠道。加强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是贯彻落实党的指导方针,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需要,对于培育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然而,网络信息的复杂与多样性也给互联网舆情治理带来了极大困难。一些辨别意识与独立思考能力较淡薄的大学生在面对突发公共事件时会发布或传播不实信息,给网络舆论和社会治理稳定性造成不利影响。这也从侧面反映了高校大学生网络舆情教育与引导工作的缺位。结合全媒体时代背景,明确大学生网络舆情的含义,探究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治理的现状及其改进的必要性。以某高校“鼠头鸭脖”事件为例,提出多元共治营造清朗网络空间,规范大学生网络使用,畅通高校舆论表达渠道,提升针对大学生网络舆情引导与治理能力。
关键词:
全媒体时代 大学生网络舆情 多元共治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史波
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研究是公共危机管理研究中一个新的和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对网络舆情演变机理进行归纳总结的基础上,分析了应对机制与演变机理之间的内在关系,并提出了"四位一体"的应对机制体系框架。从管理运行机制、预警机制、处置机制和善后机制4个方面,系统地提出了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
公共危机事件 网络舆情 应对机制 策略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义浩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已成为人们参与社会事务、表明态度、发表意见的重要平台,成为社情民意的"集散地"。在"人人都是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高校如何顺应网络舆情发展趋势,把握网络舆情的演化规律,引导高校网络舆情良性发展是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赵冰心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我国网民数量达到10.11亿,网民数量的增加,网络速度的通畅对我国数字经济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事实上,不仅是经济领域,互联网对我国舆论宣传领域也产生了深刻影响。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新闻发布渠道开始呈现典型的去中心化特征,个人意见领袖的出现又对我国传统媒体的影响力产生了较大冲击,新媒体时代我国舆论宣传阵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面对新媒体的快速崛起,我国中央层面主流媒体开始积极转型,相继在抖音、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开设账号,并通过图文、视频等多种方式与社会公众展开积极交流,发布权威信息,努力回应社会关切,起到了积极的社会效应。但在地方政府层面,不少决策者仍然对新媒体缺乏充分认识,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信息发布、沟通上下和形象塑造功能。这客观上增加了政府政策的宣传难度,为政策谣言的产生提供了温床,甚至还直接影响和破坏了政府公信力、权威性和正面形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郭春侠 刘惠 储节旺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治理关乎社会稳定和发展。新媒体环境的形成使得网络舆情变得更加复杂,大数据特征更加突出。因此,研究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的大数据能力建设更加迫切。[方法/过程]通过对CNKI、万方、维普、百度学术、Web of Science、Emerald管理学期刊库和Springer Link进行相关研究检索,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在对相关概念进行辨析后,探讨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的新特点及建设大数据能力的必要性,最后提出建设新媒体环境下网络舆情治理大数据能力的思路。[结果/结论]发现网络舆情的大数据特征,如高增长、大规模在新媒体环境下得到加强,而且呈现出价值密度低、对抗性明显的新特点。并从舆情治理思维、舆情处理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以及舆情应急管理体系4个方面对大数据能力建设做了初步探讨,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借鉴,希冀助力网络舆情治理实践。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陈建华 张彤 张雪
【目的/意义】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对师生员工影响越来越大,高校舆情管理机构必须创新舆情管理机制以适应新形式变化、进一步采取应对策略以提高舆情管控效果。【方法/过程】从信息生态系统视角出发,结合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构建了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创新机制,从管理过程和信息生态系统机制融合角度进行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高校网络舆情应对策略。【结果/结论】本文为移动环境下高校网络舆情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对实践层面的舆情应对具有较强的操作性。
关键词:
高校 网络舆情 创新机制 策略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菁 孙宝文 赵岩
本文以典型公共危机事件网络舆情案例为样本,采用多元回归的方法从触发危机因素的视角验证了网友数量和网友态度对危机水平的影响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舆情新闻引起的危机程度主要体现为网友数量;过程回应引起的舆情危机程度体现为网友数量和网友态度,且影响系数分别是0.518和0.444;结果回应引起的舆情危机程度主要体现为网友态度。
关键词:
公共危机事件 网络舆情 危机评测
[期刊] 情报资料工作
[作者]
王静茹 金鑫 黄微
文章对多媒体网络舆情传播过程、影响舆情演进要素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关指标,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指标进行筛选,通过基于遗传算法的BP神经网络确定各级指标权重,将德尔菲法与SPSS分析相结合设定初始控制参数及舆情危机等级,文中以"韩国萨德"事件为实例模型,以期构建多媒体网络舆情危机监测指标体系,及时、公正、客观地监测网络舆情。
关键词:
多媒体网络舆情 舆情危机 指标体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