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41)
2023(13762)
2022(12175)
2021(11705)
2020(9721)
2019(22046)
2018(22283)
2017(41848)
2016(23195)
2015(26447)
2014(26298)
2013(24958)
2012(22717)
2011(20469)
2010(20384)
2009(18777)
2008(17809)
2007(15632)
2006(13675)
2005(11798)
作者
(65243)
(53785)
(53606)
(50955)
(34152)
(25752)
(24535)
(21156)
(20610)
(19288)
(18416)
(17859)
(17011)
(16923)
(16469)
(16416)
(16388)
(16071)
(15459)
(15248)
(13446)
(13271)
(12916)
(12282)
(12269)
(12010)
(11934)
(11836)
(10815)
(10755)
学科
(80565)
经济(80463)
管理(69464)
(59651)
(51064)
企业(51064)
方法(37114)
数学(31219)
数学方法(30788)
中国(22647)
(22465)
(22269)
(20839)
业经(19416)
理论(18040)
环境(16742)
地方(16324)
(15980)
教育(15810)
(15090)
财务(15013)
财务管理(14986)
(14863)
农业(14516)
企业财务(14213)
(14091)
贸易(14084)
(13701)
(13650)
技术(13434)
机构
大学(319293)
学院(315316)
管理(124775)
(113500)
经济(110691)
理学(108142)
理学院(106911)
管理学(104803)
管理学院(104240)
研究(102261)
中国(73989)
(68362)
科学(65958)
(53188)
(50772)
(50525)
业大(48346)
中心(46908)
研究所(46473)
(46348)
(45250)
师范(44786)
北京(43074)
财经(42873)
农业(39687)
(38869)
(38105)
(37635)
技术(36114)
师范大学(35928)
基金
项目(219622)
科学(171793)
研究(163200)
基金(156377)
(135804)
国家(134613)
科学基金(115628)
社会(99259)
社会科(93680)
社会科学(93655)
(87243)
基金项目(83458)
教育(77176)
自然(76004)
自然科(74186)
自然科学(74168)
(73625)
自然科学基金(72796)
编号(69255)
资助(63902)
成果(57303)
重点(48839)
课题(47858)
(47668)
(45598)
(45553)
项目编号(43319)
大学(42580)
创新(42173)
科研(42005)
期刊
(123686)
经济(123686)
研究(91853)
中国(63539)
学报(52674)
教育(49823)
科学(45848)
(45551)
管理(44621)
(40905)
大学(39936)
学学(36017)
农业(31906)
技术(27816)
图书(22763)
(22656)
金融(22656)
业经(21959)
财经(20057)
经济研究(19470)
(17013)
(16006)
科技(15860)
理论(15713)
问题(15467)
书馆(15334)
图书馆(15334)
情报(15268)
(15067)
实践(14683)
共检索到4579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文文  吕海若  王诗语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环境下虚假信息的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传播特征更加复杂,因此仅从其特征识别视角开展虚假信息治理的难度较大。聚焦用户视角探索大学生虚假信息甄别行为,可以为激励用户参与网络空间治理提供帮助。[方法/过程]综合采用小规模实验、自我报告与扎根理论探索大学生对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的甄别过程并构建理论模型。[结果/结论]大学生受兴趣爱好、社会责任等内外部因素驱动而产生多维信息评价、原始信息溯源、多源交叉验证等甄别行为活动,同时甄别过程也伴随着内在情感与认知的动态演化。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李月琳  张秀  
本研究利用前期研究构建的伪健康信息特征列表,采用实验研究方法,探讨大学生社交媒体健康信息甄别能力及其影响因素,验证该列表在提升用户真伪健康信息甄别能力方面的作用,检验其用于提升用户健康信息素养的可行性。本研究设计两轮实验(前测和后测),分析44名大学生参与实验获得的数据,并利用配对样本T检验验证两轮实验结果的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不同因素对用户判断真伪健康信息结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大学生对社交媒体上的真伪健康信息的甄别能力较强,但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伪健康信息特征列表显著提升了大学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叶凤云   常琳   秦琴   汪传雷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虚假信息特征对感知信任的影响,提升大学生的虚假信息识别能力。[方法/过程]通过扎根理论编码提取虚假信息一般特征,利用眼动实验和问卷调查获取数据分析其与感知信任的关系。[结果/结论]虚假信息一般包括内容、发布者、传播者、情感和形式5个核心特征33个子特征;大学生在阅读虚假信息时主要关注发布者、标题、内容和图片文字部分;内容特征、发布者特征、形式特征、情感特征显著影响大学生对虚假信息的感知信任,传播者特征的影响不显著;大学生对虚假信息的平均感知信任评级为2.95±1.340,虚假信息识别能力有待提高。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毛太田   刘捷   毛俊博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平台老年用户应对虚假信息的情感和行为表征差异,为相关平台或服务机构深入了解用户特征、准确把握用户类型、精准开展帮扶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过程]通过访谈收集文本资料,借助扎根理论抽取要素标签并结合应对理论构建用户画像概念模型,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4类具有显著差异特征的用户群体画像类型。[结果/结论 ]根据各项标签特征将移动社交媒体老年用户虚假信息应对行为画像类型分为冷静求证型、担忧关注型、行为替代型和忽略回避型4类,不同类型用户群体在压力感知和应对表现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琳  杜田羽  朱华健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的发展导致用户大量囤积数据信息的现象出现。社交媒体数据囤积的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严重。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数据囤积行为的形成机理以及各因素间的交互模式,为大学生克服数据囤积症、提高数据管理能力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继而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提炼、系统编码,构建大学生数据囤积行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结果/结论]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数据囤积行为受到情境因素、数据因素、主体特征、主体需求和主体认知的共同影响;减少数据囤积行为的客观因素包括内存有限、信息失效,主观因素包括价值迁移、情感变迁。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于海洋  周马杰  陈元平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把媒介素养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信息甄别能力培养与媒介素养教育应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信息甄别能力与媒介素养的养成教育应形成学校、家庭、政府、社会、媒体五位一体的发展模式。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信息化进程的速度、深度和广度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而不断拓展。对于高等院校学生而言,具备对信息的选择能力、理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宋卉  
法务会计自从21世纪初从国外传入我国以来,学界和实务界都对此予以了高度关注,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同时实务界在其基本理论的指导下也逐渐开始将法务会计应用于实践,本文首先对我国关于出资问题的法律规定进行梳理,然后提出法务会计对虚假出资进行的甄别,最后提出了法务会计在审核虚假出资案件时的查账方法。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谢娟   王铮  
[目的/意义]在网络空间协同治理的背景下,社交媒体用户参与虚假信息治理的实践方式日趋多元,然而其效果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揭示作为命令性社会规范的用户评论如何影响虚假信息纠正效果,为社交媒体虚假信息协同治理及用户评论管理提供借鉴。[方法/过程]以HPV疫苗相关的虚假信息及其辟谣信息为例,采用网络情境实验法开展2*2*2三因素组间控制实验(N=307),揭示用户评论特征(立场、信息增量及不文明性)对辟谣效果(感知辟谣信息可信度及虚假信息信念)的影响。[结果/结论]支持辟谣的评论显著增强辟谣信息可信度并使参与者对疫苗的态度更积极,表明支持性评论具有协同纠正效应;且这一协同纠正效应不受评论信息增量与不文明性的调节;评论信息增量与不文明性共同对辟谣效果产生直接影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柯佳秀  章小童  邓小昭  
[目的 /意义]以大学生有声书用户群体为对象,探究其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与图书馆界引入有声书资源或听书服务的理论设想相呼应,为高校图书馆开展听书信息服务提供实证参考。[方法 /过程]在整合式技术接受模型(UTAUT模型)基础上,结合大学生群体与有声书资源的特征,尝试性地引入感知成本、感知娱乐以及个人创新性三个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构建大学生听书行为意向影响因素模型,并通过问卷法收集相关数据,对该模型进行实证检验与修正。[结果 /结论]绩效期望、社群影响、便利条件、感知成本与个人创新性对大学生的听书行为意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周琼   黄雅贤   徐亚苹  
研究虚假信息的甄别过程对了解和治理虚假信息至关重要, 眼动追踪技术在信息行为研究中有显著作用,因此文章系统探讨该技术在虚假信息甄别中的应用。采用文献计量和内容分析法,分析眼动追踪技术在虚假信息甄别过程中应用情况,概述相关理论、指标和解释角度。研究结果显示:尽管眼动追踪技术在虚假信息甄别领域的应用相对较晚,但成果具有跨学科性,受到较高认可;相关研究集中在信息主体和客体方面,使用认知心理学中双重加工理论、启发式系统、详尽可能性模型等理论框架;研究涵盖14个眼动指标,从时间运动、空间分布到瞳孔直径等维度总结这些指标的应用效果和与研究变量的关系,提供关于眼脑假说、非眼脑假说和认知努力等角度解释眼动指标的角度,认为使用眼动研究虚假信息甄别最重要的是需要在问题、理论、指标和解释角度之间建立起联系。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伍建华  孙霞林  熊德之  
目前我国的统计信息现状还不容乐观,如何提高统计数据的质量,一直是人们关心的问题。文章利用C-D生产函数及由此导出的速度增长方程,对虚假的统计数据进行甄别,并一次可以给出多项指标的预测值。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黄俊   龚花萍   熊娟  
随着社交媒体成为用户获取、处理、分享和存储信息的平台,用户信息安全风险不断凸显,探讨用户社交媒体信息安全风险感知及其影响因素迫在眉睫。文章提出了社交媒体信息安全风险感知影响因素关系假设,以大学生社交媒体用户群体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风险感知现状,在构建结构方程模型的基础上对问卷数据进行了模型验证和中介效应检验。研究发现:大学生社交媒体信息安全风险感知程度的城乡间差距明显,其面对信息安全风险主要采用系统式处理策略;媒体信任度、社会群体归属感、卷入认知会对系统式处理策略产生影响,知识和信息有效性会对系统-启发式策略产生影响;系统式处理策略在知识、媒体信任度、社会群体归属感、卷入认知、信息有效性和风险感知之间起完全中介效应,负面情绪直接正向影响风险感知。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邓香莲  
新媒体技术的应用引发了有声阅读方式的兴起。为深入考察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有声阅读行为,课题组以上海大学生为例,采用严格的多轮分层取样方案,通过问卷调查法,从有声阅读的平台选择、读物类型、阅读时长、对情感类内容的偏好、对平台的喜爱程度、看重的读物要素等方面对大学生有声阅读行为的特征展开研究,并分别从性别和年级角度进行了比较分析。本研究结论可以为科学引导大学生阅读提供参考,也可为有声平台运营者针对大学生的精准化营销和推广带来启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婷  
通过梳理大学生就业指导方面的问题,结合在学生中开展就业指导的实践经验,采用调查问卷、对比研究等方式,查找就业指导工作的不足之处,借助分析研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缺点,提出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罗绍林  
新媒体技术以其独特的传播方式、丰富的信息内容、迅猛的发展速度对当代大学生自我管理产生了重要影响。它一方面为大学生自我管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和平台,同时也增加了大学生自我管理的难度。如何应对新媒体技术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