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23)
2023(14101)
2022(11706)
2021(10859)
2020(9064)
2019(20686)
2018(20764)
2017(39488)
2016(21864)
2015(24536)
2014(24757)
2013(23788)
2012(21489)
2011(19068)
2010(18797)
2009(17089)
2008(16307)
2007(14248)
2006(12402)
2005(10903)
作者
(62363)
(51390)
(50948)
(48840)
(32781)
(24476)
(23398)
(20401)
(19634)
(18210)
(17612)
(17281)
(16394)
(16192)
(15826)
(15765)
(15441)
(15344)
(14691)
(14661)
(12753)
(12724)
(12389)
(11704)
(11596)
(11392)
(11372)
(11326)
(10292)
(10288)
学科
(82674)
经济(82576)
管理(60824)
(56503)
(46362)
企业(46362)
方法(36898)
数学(31581)
数学方法(31220)
中国(24216)
(23742)
(20412)
业经(20403)
(19518)
地方(17071)
(16379)
农业(15776)
理论(15287)
(13446)
(13396)
贸易(13390)
技术(13222)
(13063)
银行(13019)
(12967)
(12594)
(12572)
财务(12516)
财务管理(12494)
环境(12484)
机构
大学(301165)
学院(298908)
管理(118750)
(113619)
经济(110988)
理学(102979)
理学院(101825)
研究(100247)
管理学(99912)
管理学院(99380)
中国(73488)
(65097)
科学(63869)
(51783)
(50067)
(50060)
业大(46433)
研究所(45949)
中心(45505)
(43440)
财经(41769)
北京(40855)
(40824)
师范(40385)
农业(39288)
(38016)
(36731)
(35364)
经济学(33385)
技术(33321)
基金
项目(210911)
科学(165016)
研究(155209)
基金(151547)
(132384)
国家(131264)
科学基金(112441)
社会(95902)
社会科(90686)
社会科学(90663)
(82542)
基金项目(80550)
自然(73195)
自然科(71501)
自然科学(71485)
教育(71036)
自然科学基金(70134)
(69675)
编号(64714)
资助(61537)
成果(52661)
重点(46991)
(45531)
(44533)
课题(44118)
(43739)
创新(40760)
科研(40271)
项目编号(40089)
大学(39130)
期刊
(122741)
经济(122741)
研究(86919)
中国(57828)
学报(50169)
(45787)
科学(44848)
管理(43097)
(38361)
教育(37865)
大学(37649)
学学(35103)
农业(31748)
技术(26412)
(23627)
金融(23627)
业经(21066)
财经(19586)
经济研究(19422)
图书(19074)
(16615)
问题(16358)
(16160)
科技(15134)
理论(14853)
(14386)
实践(13761)
(13761)
技术经济(13595)
现代(13356)
共检索到4321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单晓红  孔维嘉  王蕊  
[目的/意义]推出适应老年人需求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改善智能化服务环境,是帮助老年人群体跨过“数字鸿沟”,顺利融入智能化生活的关键。[方法/过程]以社交媒体数据为基础,采用LDA主题模型对老年人智能化需求评论文本进行主题抽取,并利用基于领域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对评论进行正负情感分类,计算主题关注度和满意度,通过IPA分析探究老年人在智能化方面的迫切需求。[结果/结论]老年人智能化需求涉及适老标准、智能支付等9个主题,公众对各主题的关注程度和满意程度均存在差异。研究发现:政府可以完善老年人“适老教学”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办事流程,企业可以改进智能产品与服务,来满足老年人智能化需求。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邓香莲  
[目的/意义]本研究以老年群体为研究对象,在上海地区抽样调研,旨在探讨社交媒体使用对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为相关各界的为老服务提供借鉴和参考。[研究设计/方法]在文献研究的连基础上,研究组首先通过立意抽样访谈法,确定以微信和抖音为代表的社交媒体使用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多维度结构,然后以方便抽样法展开预测试,并据预测试结果对初始量表做出改进和优化,最后开展访谈式问卷调查,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结论/发现]本研究萃取了社交媒体使用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两个维度:积极情绪和生活满意。多元回归模型显示:(1)老年人使用社交媒体产生的积极情绪与年龄、社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老年人因社交媒体使用而产生的生活满意度与年龄、每月可支配收入、受教育水平、社交行为、信息行为显著相关;(3)期望对社交媒体信息行为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积极情绪有显著调节作用。[创新/价值]本研究探索了社交媒体使用影响老年人主观幸福感的多维度结构、具体指标以及期望对二者的调节作用,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也体现了对弱势群体的学术关怀,在我国社会加速迈入深度老龄化的今天,尤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为我们科学引导老年人的社交媒体观,进而促进积极老龄化带来新的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东亮  姚伟  周鹏  潘丽云  
[目的/意义]面对知识需求的多元衍生,以知识需求为核心的多媒体知识共享平台使得更多用户参与到知识创造、交流和共享中来。在知识交流互动过程中,不同知识发生强有力的碰撞,触发价值共创机制,深入探讨知识需求者之间进行价值共创的多维关系,剖析知识需求者价值共创动因和方向,进一步引导知识需求者价值共创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为了探究在问答社区的知识需求者如何进行价值共创,选取知乎话题中“华为”“5G”两个话题及成员评论作为研究数据,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内容维度深入挖掘参与话题的知识需求者的价值共创行为。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知识需求者的话题热度发展模式;利用Ucinet分析知识需求者之间的交互价值;利用NVivo进行编码,构建社交化多媒体知识需求者价值共创模型。[结果/结论]价值共创机制包括在个人和群体之间为互利而实施的知识推拉机制;通过虚拟社区将知识进行“数字克隆”,形成“知识孪生”,推动价值共创;网络社区中的认知结构推动价值共创的更迭,社会结构为开展价值共创提供了原动力和主动性。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胡雅萍  洪方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情报(SOCOMINT)作为一种情报搜集的新形式,已经成为情报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情报来源之一。探讨这一概念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交媒体作为维护国家安全情报源的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法,在探讨社交媒体情报这一术语产生的缘由、定义、搜集方式的基础上,归纳其在情报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只有重视社交媒体情报“双刃剑”效应,在合理、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深度挖掘社交媒体情报,才能使之成为新媒体时代维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毛太田   刘捷   毛俊博  
[目的/意义]探究社交媒体平台老年用户应对虚假信息的情感和行为表征差异,为相关平台或服务机构深入了解用户特征、准确把握用户类型、精准开展帮扶工作提供科学指导。[方法/过程]通过访谈收集文本资料,借助扎根理论抽取要素标签并结合应对理论构建用户画像概念模型,采用K-means聚类方法进行实证分析得出4类具有显著差异特征的用户群体画像类型。[结果/结论 ]根据各项标签特征将移动社交媒体老年用户虚假信息应对行为画像类型分为冷静求证型、担忧关注型、行为替代型和忽略回避型4类,不同类型用户群体在压力感知和应对表现方面都存在显著性差异。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董现垒  Bollen Johan  胡蓓蓓  
基于MCMC算法,实现了状态空间模型和贝叶斯先验下的变量选择模型的迭代过程,分别解决了对CCI的时间及季节性趋势的估计问题和对社交媒体的信息挖掘问题,进而拟合了中国消费者信心指数。结果表明,社交媒体的信息挖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测算CCI的一种新方法。研究还发现:中国CCI随时间有缓慢下降的趋势;中国消费者信心总会在新年前较低而新年过后更高;从大众的社交媒体行为来看,人们对于中国当前的经济运行和经济前景抱有一定的消极情绪。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琳  杜田羽  朱华健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的发展导致用户大量囤积数据信息的现象出现。社交媒体数据囤积的问题在大学生群体中尤为严重。本研究旨在探究大学生数据囤积行为的形成机理以及各因素间的交互模式,为大学生克服数据囤积症、提高数据管理能力提供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方法/过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继而对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提炼、系统编码,构建大学生数据囤积行为形成机理的概念模型。[结果/结论]社交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数据囤积行为受到情境因素、数据因素、主体特征、主体需求和主体认知的共同影响;减少数据囤积行为的客观因素包括内存有限、信息失效,主观因素包括价值迁移、情感变迁。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李彤彤  李坦  郭栩宁  
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学生记录生活、表达观点、分享交流等的最主要途径,也是反映学生真实状态可靠、即时的大数据来源之一。真实、准确、及时的社交媒体大数据样本蕴含着巨大的教育价值,为教育研究提供了更丰富的可能。从价值角度看,通过对社交媒体大数据进行情感分析、主题挖掘、社会网络分析等,可以实现学习者画像、学习者危机发现、教学过程优化和教育舆情分析等,从而为利益相关者提供决策参考与支持。从技术角度看,将应用的路径概括为数据采集与预处理、数据存储、数据分析和可视化四个阶段,并总结了每个阶段常用的方法。多源异构数据的整合应用、数据挖掘的合理性与准确性、伦理隐私问题等是社交媒体大数据教育应用所面临的主要挑战,也是未来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杨净雯  
数字化时代丰富的数据资源为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数据驱动是未来管理会计赋能中最主要的抓手,以数据驱动为主轴进行智能化转型可以推进管理会计的提质增效。文章从数据驱动下企业智能化管理会计平台的构建入手,以案例企业管理会计实际问题为导向,对案例企业智能化管理会计平台的应用过程和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并为保障企业智能化管理会计平台顺利运行提供了建议。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李成波  杨茜  程云飞  
本文在2017年西部城市老年人健康素养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探讨新媒体使用对城市老年人电视信任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新媒体时代,电视在老年群体中的最高信任度依然如故,媒介信任的分化现象没有在城市老年人口中出现。城市老年人的电视信任未受到以手机使用和互联网使用为代表的新媒体使用的冲击,而以看电视和看报纸为代表的传统媒体使用依然对城市老年人的电视信任具有促进和提升作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江承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恩平  马凤英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的出现催生了知识分享的新通道和新机制,文章通过分析提出了社交媒体影响知识分享的作用模型,以期后续研究。[方法/过程]基于已有研究,首先阐述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非绝对一分为二,而是连续体,因此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技术可以促进知识的分享。然后根据社会存在/媒介丰富度、自我呈现/自我表露两个变量分析了社交媒体的分类。在上述基础上,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促进知识的编码和传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供真正支持和促进知识分享的环境3个方面阐述了社交媒体对知识分享的作用。然后浅谈了在社交媒体中分享知识的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段庆锋  潘小换  
识别新兴主题是把握学科前沿发展趋势的关键,内涵丰富而类型多样的社交媒体为感知学科即时动态提供了新的途径。首先,探讨了利用社交媒体数据识别学科新兴主题的机制;其次,提出基于替代计量学的监测指标:关注热度与关注强度,提出以两者的回归直线为基准的新兴主题识别方法;最后,以情报学领域为对象开展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关注强度指标对于即时性新兴主题具有较高敏感性,而且基于两种指标组合的识别方法能够较好地识别具有增长潜力的学科新兴主题,说明通过社交媒体发现学科新兴趋势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佳培  贾楠  冯鑫  安海岗  
[目的/意义]文章旨在探究众多社交媒体计量指标与传统引文量之间的深层次关系。对于新型学术评价指标的筛选、学者学术影响力的提升途径以及在线学术交流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利用实证分析的方法,首先对数据进行标准化,然后对16个社交媒体变量进行降维,提取6个公因子,最后对引文量与公因子之间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结论]发现提取的6个社交媒体公因子中,对引文量产生显著影响的有学术因子、政策因子、同评因子3个公因子,且学术因子正向影响引文量,政策因子和同评因子负向影响引文量。新闻因子、微博因子和百科因子未产生显著影响。这一结果一方面在质疑将众多社交媒体计量指标引入学术评价;另一方面在肯定社交计量指标对学术评价多元化的影响。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明  陈慧铷  许光  
[目的/意义]社会热点话题常引发大众的高度关注和热议,在匿名化、高互动性、公共性的社交媒体中可能引发群体极化的现象。文章从观点多元化的视角来理解群体极化现象,根据各种观点的群体相对规模的变化趋势来量化群体极化。[方法/过程]将群体极化看作包括若干阶段的动态过程,计算各阶段的观点离散程度,并对观点离散程度序列进行回归分析。如果回归系数显著,系数为正说明存在群体极化,系数为负说明存在去极化;如果回归系数不显著,则不能判定是否出现群体极化。同时文章给出了基于文本挖掘进行社交媒体极化测量和可视化的方法。[结果/结论]以微博平台上“乃万音乐节发言”引发的男女平等的热点话题为例,使用文章提出的方法进行分析和可视化,发现在该话题的讨论中存在去极化现象。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