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87)
2023(5836)
2022(5013)
2021(4638)
2020(4059)
2019(9169)
2018(9224)
2017(17123)
2016(9500)
2015(10725)
2014(10916)
2013(9968)
2012(9063)
2011(8249)
2010(8485)
2009(7818)
2008(7515)
2007(6756)
2006(5839)
2005(5146)
作者
(27312)
(22857)
(22821)
(21292)
(14414)
(10905)
(10412)
(8910)
(8694)
(8037)
(7794)
(7615)
(7383)
(7285)
(7233)
(6896)
(6750)
(6691)
(6621)
(6359)
(5715)
(5670)
(5656)
(5381)
(5124)
(5087)
(5001)
(4974)
(4724)
(4703)
学科
(36108)
经济(36050)
管理(25890)
(24364)
(19221)
企业(19221)
方法(18620)
数学(16739)
数学方法(16383)
(13573)
中国(9563)
(8418)
贸易(8415)
(8403)
(8245)
(7713)
理论(7620)
(7397)
业经(6627)
(6455)
农业(6407)
(6229)
银行(6214)
(6129)
金融(6122)
(5996)
地方(5720)
产品(5586)
技术(5110)
市场(5034)
机构
学院(130216)
大学(128985)
(50638)
管理(50030)
经济(49560)
研究(44274)
理学(43338)
理学院(42847)
管理学(41643)
管理学院(41406)
中国(33005)
科学(28161)
(27649)
(25558)
(22693)
(22593)
业大(21642)
研究所(20798)
中心(20681)
农业(20295)
(19746)
财经(17865)
北京(17297)
(17129)
师范(16880)
(16231)
(16045)
技术(15590)
(15566)
经济学(14712)
基金
项目(90475)
科学(71026)
基金(65297)
研究(64611)
(58739)
国家(57842)
科学基金(48756)
社会(39888)
社会科(37711)
社会科学(37699)
(36396)
基金项目(33354)
自然(32541)
自然科(31850)
自然科学(31841)
自然科学基金(31230)
教育(30858)
(30526)
资助(28072)
编号(26270)
成果(21397)
重点(20339)
(19607)
课题(18875)
(18691)
(18641)
科研(17596)
创新(17354)
计划(17010)
教育部(16585)
期刊
(54711)
经济(54711)
研究(35676)
中国(27733)
(23816)
学报(23304)
科学(20174)
管理(19349)
大学(17509)
教育(17010)
(16859)
学学(16554)
农业(16507)
技术(12823)
业经(10115)
(10035)
金融(10035)
(9271)
经济研究(9004)
统计(8729)
财经(8549)
(7761)
(7363)
问题(7268)
决策(7054)
(7021)
世界(6478)
科技(6467)
业大(6463)
技术经济(6374)
共检索到19430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曾伏娥  顾梅梅  刘敏  
由于社交媒体覆盖了海量的用户,越来越多的商家借助社交媒体投放自我披露文本+产品图片形式的图文型社交广告,以期实现商家形象塑造和产品营销的双重目的。但是学术界关于其实际作用效果的研究还较为匮乏。本文基于有限注意力模型和消费者说服知识理论,探究了商家发布不同类型的自我披露文本+产品图片的社交广告对消费者关于商家形象评价及产品态度评价的差异化影响。数据结果表明,当商家发布事实型自我披露文本+产品图片的图文型社交广告时,消费者对产品态度评价更好;当商家发布情感型自我披露文本+产品图片的图文型社交广告时,消费者对商家形象评价更好。其中,消费者说服知识对上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即当商家发布的情感型自我披露文本涉及产品文字信息时,会显著降低用户对商家的形象评价;当商家发布的事实型自我披露文本涉及产品文字信息时,会显著降低用户对产品的态度评价。因此,当商家的主要目的为介绍产品时,可以考虑发布事实型自我披露文本的图文型社交广告;而当商家的主要目是在消费者心目中树立积极的企业形象时,可以考虑发布情感型自我披露文本的图文型社交广告。与此同时,商家也应该重视消费者说服知识在自我披露文本+产品图片形式的图文型社交广告中的负面影响,从而实现更有效的广告投放。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桂华  
广告与媒体张桂华广告和负载广告信息的媒体,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媒体是连接广告与消费者的桥梁,只有借助和依赖媒体,广告信息才能准确有效地传达给消费者。在广告发展初始阶段,几乎谈不上广告媒体,广告只是商品制造者、经销者在销售场所悬挂的招贴、旗篷和标牌,这...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侯天一  邓富民  王晓妍  
基于参与度理论与社交媒体特点定义消费者社交媒体参与度与它的四个维度:意识、产生情感、产生理性思考、认同。建立社交媒体广告内容分类标准,收集二手数据后使用方差模型分析品牌社交媒体广告内容对消费者社交媒体参与度的影响。结果显示社交媒体广告内容类型显著影响消费者社交媒体参与度,新产品内容效果最好,其次是促销、游戏/抽奖、社会责任内容。此研究结果不仅可丰富消费者行为视角的品牌社交媒体广告相关理论研究,也可为品牌设计社交媒体广告内容营销提供管理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鸿海  
如今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格局已经由原本的媒介即讯息转变成为媒介即关系网络。新媒体平台依靠其自身的社交属性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覆盖程度大大超越以往。如何依据现今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来进行广告传播,是如今需要探讨的广告传播策略方面的重大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莹  
从2016年10月中旬开始,欧莱雅旗下圣罗兰圣诞系列星辰口红在微博和微信两大社交媒体上爆红,"口红热"持续升温,作为廉价的非必要之物,YSL星辰如何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宣传营销,成为许多女性身份、地位的象征以及考验男友的重要标准。仅仅改变了外观的YSL星辰,如何在众多品牌的口红中脱颖而出,成为2016年最受女性追捧的口红,这与社交媒体借助传播学中议程设置以及符号学等理论有着密切联系。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雪莹  
从2016年10月中旬开始,欧莱雅旗下圣罗兰圣诞系列星辰口红在微博和微信两大社交媒体上爆红,"口红热"持续升温,作为廉价的非必要之物,YSL星辰如何通过社交媒体进行宣传营销,成为许多女性身份、地位的象征以及考验男友的重要标准。仅仅改变了外观的YSL星辰,如何在众多品牌的口红中脱颖而出,成为2016年最受女性追捧的口红,这与社交媒体借助传播学中议程设置以及符号学等理论有着密切联系。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汪玥  
<正>城市形象是城市综合实力和文化底蕴的外在展示,直接影响人们对城市的认知和情感。它不仅关系到城市居民的归属感和自豪感,也关系到城市在国内外的吸引力和竞争力。如何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不仅是城市管理者的实操议题,同时也是传播学界普遍关心的理论问题。由黄骏编著的《以城为媒:社交媒体时代的城市形象》一书,便以城市形象塑造理论为基础,探索了融媒体环境下的城市形象新理论框架,并着重回答了如何利用社交媒体塑造和传播城市形象的问题。
关键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英为  汪涛  聂春艳  张伟  
本文基于中国品牌海外社交媒体广告的多案例研究,深入探讨了基于国家文化原型的品牌国际化传播策略,并检验了不同应用策略在不同情景下消费者反应的差异。研究表明:(1)国家文化原型资源可以根据文化层次和文化类属分为4种不同的组合方式,相应地,品牌文化原型应用策略也可分为工具性审美、差异化表现、目标消费者认同、全球共识意义获取四种类型;(2)东道国类型(文化距离近vs.远)、企业国际化发展阶段(初期vs.快速发展期)以及企业的传播诉求(产品vs.品牌)会对不同应用策略的传播效果产生影响。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品牌国际化的研究成果,还可为新兴市场企业如何应用国家文化原型助力品牌的国际化传播提供指导和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王君怡  罗秋菊  翟雪婷  
社交媒体平台为公众提供了与旅游目的地互动交流的场域,在目的地形象塑造与传播中具有重要作用。新浪微博平台中的转发、评论和点赞是对社交媒体参与度的衡量。揭示目的地投射形象及相关因素对社交媒体参与度的触发规律,可为目的地形象营销策略提供理论依据。文章以2016—2020年故宫博物院新浪微博官方账号发布的微博为例,搭建贝叶斯模型和影响图模型,模拟推断引发社交媒体参与的最优决策。研究发现:(1)故宫官方微博引发的社交媒体参与符合幂律衰减规律,少部分微博引发了大规模的社交媒体参与。其中,目的地投射形象的自然景观维度极易引发高社交媒体参与,而历史文化维度引发高社交媒体参与的难度最大。(2)故宫官方微博的目的地投射形象、互动策略、情感表征和时间框架4大因素影响社交媒体参与度,调整其组合模式能够扩大并引导不同类型的社交媒体参与行为。(3)不同内容的微博最优发布时间存在差异,在旅游淡季和12:00—22:59时间段发布的微博更易形成高社交媒体参与。(4)针对历史文化维度,旅游淡季的消费引导和旅游旺季的创造引导是提升社交媒体参与的最优路径,中午和傍晚的非工作时间段是最佳发布时间。该研究基于贝叶斯网络模型方法揭示了目的地形象投射与社交媒体参与间的复杂关系,并模拟推断出最优情景,对旅游目的地形象的网络营销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高静美  梁桐菲  
本文主要基于意义生成视角,运用扎根理论对拥有丰富社交媒体使用经验,对作为职场新人的90后员工的社交媒体使用态度和行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90后员工工作社交媒体使用态度和行为确实存在着明显的分区;构建了包括"工作社交媒体沉浸""工作社交媒体倦怠""工作社交媒体粉饰"和"工作社交媒体规避"四维态度和行为组合模型,探究了态度和行为模式背后的内在机理和深层次原因。根据上述发现,管理者可以从意义生成视角重新认知员工的行为和态度模式,管理者必须动态、辩证地看待员工社交媒体使用过程中的行为和态度矛盾。在企业使用社会媒体的过程中,企业应注重引导员工建立更强的社会联系,同时提高企业社会媒体对员工的透明度和开放度。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张雅寒  
本文根据广告诉求分类,将社交媒体中的短视频广告依据理性诉求视角和感性诉求视角分成两类,并将理性诉求视角下的短视频广告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将广告特点及说服知识作为自变量,将消费者的广告态度和购买意图作为因变量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广告特点中的信息性和可信性对广告态度产生了正向影响;激活化说服知识对广告态度产生了负向影响。广告特点中的信息性和可信性对购买意图产生了正向影响;激活化说服知识中的消费者防御态度对购买意图产生了负向影响;广告态度对购买意图产生了正向影响。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胡雅萍  洪方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情报(SOCOMINT)作为一种情报搜集的新形式,已经成为情报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情报来源之一。探讨这一概念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交媒体作为维护国家安全情报源的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法,在探讨社交媒体情报这一术语产生的缘由、定义、搜集方式的基础上,归纳其在情报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只有重视社交媒体情报“双刃剑”效应,在合理、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深度挖掘社交媒体情报,才能使之成为新媒体时代维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尹隆  
媒体广告效果的内涵和外延均大于广告效果。媒体广告效果包括销售效果、商誉增长效果和口碑传播效果。而纳—阿模型和巴斯的新产品扩散模型恰好能反映全新产品和品牌在媒体投放广告时的商誉增长效果和口碑传播效果。在纳—阿模型和巴斯的新产品扩散模型的基础上,构建媒体广告产出模型和媒体广告投入产出比指数,来解决媒体广告产出大小的确认问题和媒体广告价值高低的比较问题。这不仅有利于厂商的媒体选择和确定广告预算,还有利于媒体的科学经营。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蕾  张琳琳  王傲  黄崑  
[目的/意义]探索如何对社交媒体上学术型用户生成内容质量进行评价。[方法/过程] 首先,通过招募使用过社交媒体上学术信息的用户,开展学术信息检索用户实验,获取用户评价学术型用户生成内容质量的指标,构建初始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通过问卷调查收集各评价指标的重要性;最后,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出模型中的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结果/结论]构建了适用于学术型用户生成内容质量评估的模型,该模型包括两个一级指标和11个二级指标,其中重要性程度排在前三位的指标为演示性、有趣性和合理性。研究结果丰富和完善了社交媒体学术信息质量评价理论和指标体系,为自动识别高质量学术型用户生成内容提供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