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985)
- 2023(8579)
- 2022(7400)
- 2021(6766)
- 2020(5630)
- 2019(12635)
- 2018(12632)
- 2017(25039)
- 2016(13364)
- 2015(15176)
- 2014(15034)
- 2013(14603)
- 2012(13745)
- 2011(12488)
- 2010(12860)
- 2009(12238)
- 2008(12441)
- 2007(11505)
- 2006(10551)
- 2005(9949)
- 学科
- 管理(50625)
- 济(50089)
- 经济(49999)
- 业(46036)
- 企(40552)
- 企业(40552)
- 财(20483)
- 方法(17550)
- 制(17098)
- 农(14992)
- 中国(14486)
- 数学(14244)
- 数学方法(13994)
- 业经(13953)
- 务(12789)
- 财务(12752)
- 财务管理(12725)
- 策(12661)
- 企业财务(12156)
- 体(11104)
- 银(10868)
- 银行(10861)
- 行(10377)
- 贸(9882)
- 贸易(9876)
- 理论(9856)
- 划(9789)
- 易(9689)
- 融(9657)
- 金融(9655)
- 机构
- 学院(195061)
- 大学(194829)
- 济(82339)
- 经济(80466)
- 管理(77681)
- 研究(65366)
- 理学(65245)
- 理学院(64610)
- 管理学(63712)
- 管理学院(63293)
- 中国(51806)
- 财(45323)
- 京(40687)
- 科学(35132)
- 财经(33893)
- 所(31683)
- 江(31562)
- 中心(30738)
- 经(30483)
- 研究所(27782)
- 农(26282)
- 北京(25721)
- 财经大学(24754)
- 州(24620)
- 经济学(24544)
- 范(24316)
- 师范(24149)
- 院(23615)
- 业大(23333)
- 经济学院(21875)
- 基金
- 项目(120185)
- 科学(96194)
- 研究(93399)
- 基金(88079)
- 家(74662)
- 国家(74028)
- 科学基金(64656)
- 社会(60255)
- 社会科(57142)
- 社会科学(57133)
- 省(45862)
- 基金项目(45257)
- 教育(42826)
- 自然(39680)
- 编号(39458)
- 自然科(38774)
- 自然科学(38766)
- 划(38367)
- 自然科学基金(38116)
- 资助(36160)
- 成果(35252)
- 制(28783)
- 部(27592)
- 课题(26965)
- 重点(26776)
- 发(25419)
- 项目编号(25350)
- 性(25170)
- 国家社会(24863)
- 创(24798)
共检索到3131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刚 何万波
文章以"互联网+"技术下的社交网络为媒体载体,构建了媒介传播的SIR模型,并给出了媒介传播的稳态均衡条件。在此基础上,加入信息传播潜伏者变量,将SIR模型拓展为SEIR模型。拓展的SEIR模型表明,在无法确知信息网络全局结构的情况下,重要熟人免疫策略即可达成对目标信息的免疫作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刚 何万波
文章以"互联网+"技术下的社交网络为媒体载体,构建了媒介传播的SIR模型,并给出了媒介传播的稳态均衡条件。在此基础上,加入信息传播潜伏者变量,将SIR模型拓展为SEIR模型。拓展的SEIR模型表明,在无法确知信息网络全局结构的情况下,重要熟人免疫策略即可达成对目标信息的免疫作用。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维俊
随着媒介技术迅猛发展,高职校园文化传播出现了巨大变化,其中社交媒体产生和发展,给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传播既带来机遇又带来挑战。本文依据新闻学、传播学以及文化学等相关知识和理论,分析了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社交媒体传播媒介存在的问题和成因,并提出了完善社交媒体传播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李若前
随着移动社交媒体的兴起,媒介生态构成要素不断丰富,企业品牌塑造传播必须转变传统观念,充分考量受众心理,利用移动社交媒体传播企业品牌信息,维护企业形象。因此,研究企业品牌传播规律和问题,并依此制定新的传播策略变得颇为重要。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高闯 常玲
本文在探讨企业媒介传播策略问题时,借鉴了自然界的遗传机理,提出了"企业媒介传播策略模型"。该模型既包含企业在进行媒介传播时应考虑的媒介受众人数、媒介价格、媒介权威性、媒介相关性等多种因素,又考虑了媒介组合的分散性。由于模型的非线性难以用传统数学规划方法求解,本文使用"遗传算法"求解,并进行了智能优化电脑模拟仿真实验,得到了满意的效果,从而扭转了现实生活中企业媒介传播不易量化、人们仅靠以往经验来实施媒介传播活动的局面.为企业媒介传播活动提供了科学决策依据和系统解决方案。
关键词:
遗传算法 媒介传播 策略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钱建伟
杭州市政府在提出杭帮菜国际化战略之后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大力推广杭帮菜及其文化。本文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杭帮菜及其文化的国际认知度并不高,杭帮菜在国际传播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基于技术革新等带动的旅游产业的发展,以及媒介技术,特别是社会化媒体的广泛使用所引起的旅游传播方式发生的结构性变化,本文从平台打造、信息建设、游客关系等三个角度提出了杭帮菜国际传播的媒介策略,以期构建更好的媒介传播途径,为杭帮菜成功走出国门服务。
关键词:
杭帮菜 国际传播 现状 媒介策略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彭金金
互联网的广泛普及迫使传统影视剧寻求新的生存空间,应运而生的网络剧则凭借其草根智慧的创造精神、包容开放的个性化表达与网络交互式的大众传播视角,成为媒介融合时代新媒体革命中的重要一环。跨媒介传播成为网络剧打造核心竞争力、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拓展营销渠道的必然趋势。文章通过网络剧与传统影视剧的对比研究,解读其在传播环境、传播内容、传播方式与传播效果的跨媒介传播特征。
关键词:
网络剧 跨媒介 传播
[期刊] 图书馆学研究
[作者]
罗贤春 庞进京 袁冰洁
信息传播媒介先后经历了传统大众媒介、网络媒介和自媒体媒介等阶段。政务信息在不同的媒介环境中形成特定的传播模式和传播特点。在传统大众媒介中是控制型"漏斗"传播模式,在网络媒介中是弱互动"风筝"传播模式,在自媒体媒介中是感染型"小世界"传播模式。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陈鸿海
如今网络新媒体时代的格局已经由原本的媒介即讯息转变成为媒介即关系网络。新媒体平台依靠其自身的社交属性使得信息传播的速度和覆盖程度大大超越以往。如何依据现今社交媒体的传播特征和优势来进行广告传播,是如今需要探讨的广告传播策略方面的重大问题。文章对此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
社交媒体 广告传播 传播策略 措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洋 郑保章
媒介融合背景下,用户黏性形成条件随之改变。文章以央视移动视频直播为研究案例,获得媒介融合的用户黏性数据,并分析媒介融合用户黏性的影响因子,发现直播内容、用户互动等影响用户黏性。对此,提出"内容为王"、扩展媒介融合传授双方互动渠道、发挥并拓展媒介融合粉丝经济学效应等传播策略。
关键词:
媒介融合 微经济 用户黏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刘曌琼
文学自出现之初便与传播产生了联系,因为文学的产生和完成必须经过文学传播,才能达到文学接受的地步。不同时期的文学传播具有不同的特点,有不同的传播媒介及传播路径。文学传播活动由作者、作品、读者、媒介四部分构成。作者创作出作品,而作品要想被读者接受,需要发挥媒介传递、联结作品和读者的作用,完成文学的传播。可见,媒介在文学传播中起着如桥梁一样的沟通和传输作用。文学传播路径是随着文学传播媒介发生的,文学传播媒介强调其依附的实物载体,文学传播路径则是指通过文学传播媒介进行传播的动作完成。由张玉田编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文学传播功能研究》一书,从文学传播机理、功能特点等方面对文学传播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
传播功能 文学传播 《文学传播功能研究》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程孝良 李勇 钟刚毅 叶艳鸣
从传播学理论发展与图书馆信息传播的相似性入手,类比说明手机图书馆的信息传播模式。通过对传统图书馆与手机图书馆信息传播模式进行比较,探讨手机图书馆中信息传播路径及方式的改变,信息行为的变化,并对其引发的媒介形态的变化进行深刻剖析,提出手机图书馆应对其他数据提供商竞争的策略与方法,为手机图书馆建设和发展提供借鉴。
关键词:
手机图书馆 传播原理 信息传播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王维涛 张敏
随着近年地理媒介逐渐兴起,城市公共空间和私人生活空间中的生产与消费过程、技术物品与符号表征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地理学中早先存在的“虚拟/实体”二元论亟需理论革新。作为媒介研究的“空间转向”与地理学研究的“传播转向”的产物,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发展蕴含突破二元论的张力。论文梳理了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的核心概念、主要议题和研究框架,以期促进国内地理学与媒介传播学者的学术对话,扩展中国人文地理学的研究领域。西方媒介与传播地理学建立在后现代和后人类思潮影响下的动态关系性媒介与空间观之上,以纹理(texture)、移动性、物质性和具身性为核心概念。既有议题主要聚焦于数字媒介与后人类媒介空间性,数字媒介表征和算法逻辑支配下的混合空间政治,以及移动媒介带来的混合空间体验。论文借用“第三空间”概念,将其作为媒介与传播地理学超越原有二元论的潜在方向,并认为物质性和具身性构成了媒介与空间的本体论联结之处,促进国内跨学科的“媒介—空间”理论建构,为媒介城市发展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刚 王灿
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各产业实体的深度融合,媒介网络理论变得强势而有力度。文章运用媒介传播的网络理论,在媒介传播SIR模型基础上,将信息传播展于一个立体的由一定数量网络社区组成的网络群,引入信息传播的概率因子,建构媒介传播的SIP模型。此模型特点有二:其一,通过置入政府规制变量建构了媒介传播的动力学方程;其二,通过置入信息吸引力因子建构了媒介传播的概率分析框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新刚 王灿
信息是用来消除随机不确定性的东西,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各产业实体的深度融合,媒介网络理论变得强势而有力度。文章运用媒介传播的网络理论,在媒介传播SIR模型基础上,将信息传播展于一个立体的由一定数量网络社区组成的网络群,引入信息传播的概率因子,建构媒介传播的SIP模型。此模型特点有二:其一,通过置入政府规制变量建构了媒介传播的动力学方程;其二,通过置入信息吸引力因子建构了媒介传播的概率分析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