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874)
2023(15512)
2022(12858)
2021(11974)
2020(9919)
2019(22624)
2018(22773)
2017(43084)
2016(23681)
2015(26422)
2014(26574)
2013(25680)
2012(23293)
2011(20877)
2010(20770)
2009(18987)
2008(18386)
2007(16267)
2006(14151)
2005(12438)
作者
(67231)
(55563)
(55092)
(52626)
(35498)
(26530)
(25142)
(21837)
(21112)
(19779)
(18991)
(18609)
(17747)
(17546)
(17135)
(17051)
(16663)
(16503)
(15963)
(15831)
(13778)
(13766)
(13386)
(12685)
(12442)
(12424)
(12294)
(12216)
(11156)
(11107)
学科
(88348)
经济(88244)
管理(73649)
(69765)
(60283)
企业(60283)
方法(38711)
数学(32106)
数学方法(31749)
中国(26236)
(24602)
(22851)
业经(22607)
(21443)
技术(20884)
理论(18165)
(18145)
地方(17940)
农业(16392)
(15261)
(14756)
财务(14679)
财务管理(14657)
(14551)
(14512)
银行(14507)
贸易(14501)
教育(14130)
(14052)
企业财务(13954)
机构
大学(329344)
学院(327964)
管理(132421)
(124634)
经济(121746)
理学(114695)
理学院(113455)
管理学(111517)
管理学院(110925)
研究(107071)
中国(78878)
(70609)
科学(67422)
(57227)
(52879)
(51738)
业大(49100)
中心(48505)
(48460)
研究所(48359)
财经(45928)
(44970)
师范(44511)
北京(44256)
(41668)
农业(40474)
(39356)
(39266)
技术(36516)
经济学(36083)
基金
项目(227383)
科学(179396)
研究(168719)
基金(163571)
(142188)
国家(140921)
科学基金(121716)
社会(105150)
社会科(99423)
社会科学(99399)
(90110)
基金项目(87015)
自然(78936)
教育(77941)
自然科(77125)
自然科学(77107)
自然科学基金(75716)
(75444)
编号(69911)
资助(65505)
成果(57164)
(50759)
重点(50439)
(49254)
课题(48231)
(47975)
创新(46618)
项目编号(43747)
科研(42776)
国家社会(42520)
期刊
(137433)
经济(137433)
研究(95780)
中国(66108)
学报(52171)
管理(50474)
科学(47996)
(46949)
教育(44493)
(43444)
大学(39474)
学学(36718)
农业(32433)
技术(29807)
(26281)
金融(26281)
业经(23970)
财经(21952)
经济研究(21616)
图书(20163)
(18710)
科技(18199)
问题(17747)
(17245)
技术经济(16012)
理论(15752)
(15182)
现代(14939)
商业(14603)
实践(14527)
共检索到4776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东亮  姚伟  周鹏  潘丽云  
[目的/意义]面对知识需求的多元衍生,以知识需求为核心的多媒体知识共享平台使得更多用户参与到知识创造、交流和共享中来。在知识交流互动过程中,不同知识发生强有力的碰撞,触发价值共创机制,深入探讨知识需求者之间进行价值共创的多维关系,剖析知识需求者价值共创动因和方向,进一步引导知识需求者价值共创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为了探究在问答社区的知识需求者如何进行价值共创,选取知乎话题中“华为”“5G”两个话题及成员评论作为研究数据,采用混合研究方法从时间维度、空间维度和内容维度深入挖掘参与话题的知识需求者的价值共创行为。利用时间序列分析知识需求者的话题热度发展模式;利用Ucinet分析知识需求者之间的交互价值;利用NVivo进行编码,构建社交化多媒体知识需求者价值共创模型。[结果/结论]价值共创机制包括在个人和群体之间为互利而实施的知识推拉机制;通过虚拟社区将知识进行“数字克隆”,形成“知识孪生”,推动价值共创;网络社区中的认知结构推动价值共创的更迭,社会结构为开展价值共创提供了原动力和主动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单晓红  孔维嘉  王蕊  
[目的/意义]推出适应老年人需求的智能化产品和服务,改善智能化服务环境,是帮助老年人群体跨过“数字鸿沟”,顺利融入智能化生活的关键。[方法/过程]以社交媒体数据为基础,采用LDA主题模型对老年人智能化需求评论文本进行主题抽取,并利用基于领域词典的情感分析方法对评论进行正负情感分类,计算主题关注度和满意度,通过IPA分析探究老年人在智能化方面的迫切需求。[结果/结论]老年人智能化需求涉及适老标准、智能支付等9个主题,公众对各主题的关注程度和满意程度均存在差异。研究发现:政府可以完善老年人“适老教学”体系、制定相关政策完善办事流程,企业可以改进智能产品与服务,来满足老年人智能化需求。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朱逸  朱瑞庭  郭薇  
随着国内社交媒体使用的普及,有关社交媒体广告的研究日益增多。由社交媒体广告所赋予消费者的价值感知,触发了消费者参与其中进行共创,进而影响消费者,直至最终做出购买决策。然而,其内在逻辑与行动机制却未能被较好诠释,因而亟待被研究。鉴于此,本项研究以广告价值诸多驱动因素探寻为出发点,继而梳理价值共创、购买意愿等一系列行为发生过程,从广告到消费者决策(A2C)模型阐释社交媒体共同创造价值的前因后果。尝试运用价值共创理论,诠释发生于社交媒体广告中的消费者共创与购买意愿影响。本项研究运用结构方程与机器学算法,在论证各要素间路径关系的同时,充分考虑要素间影响的非线性效应,并运用神经网络(ANN)来加以补充,在分析方法上实现了互为补充,增进了研究质量。研究发现了互动、娱乐、趋势性对广告价值的显著性影响,揭示了审美吸引力非线性影响作用,阐述了广告价值、价值共创、网络口碑与购买意愿之间的链式行为生成机制,并发现在影响购买意愿的诸多因素中,网络口碑、价值共创、广告价值具有较高的影响权重。鉴于研究结果,本文从理论研究、企业实践两类角度给出了相关启示。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申恩平  马凤英  
[目的/意义]社交媒体的出现催生了知识分享的新通道和新机制,文章通过分析提出了社交媒体影响知识分享的作用模型,以期后续研究。[方法/过程]基于已有研究,首先阐述了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并非绝对一分为二,而是连续体,因此社交媒体作为信息技术可以促进知识的分享。然后根据社会存在/媒介丰富度、自我呈现/自我表露两个变量分析了社交媒体的分类。在上述基础上,通过分析社交媒体促进知识的编码和传播、加强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提供真正支持和促进知识分享的环境3个方面阐述了社交媒体对知识分享的作用。然后浅谈了在社交媒体中分享知识的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范   侯俊东   周荣  
作为公众“须臾不可分离”的数字情境,社会化媒体已然成为公益主体共创社会价值的重要场景。因此,系统解析社会化媒体赋能公益主体价值共创过程,将有助于充分释放社会化媒体助推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基于系统梳理社会化媒体赋能公益主体相关文献而形成的“赋能基础-赋能实践-赋能效果”分析逻辑,本文首先从可供性视角切入,援引“需求-可供性-技术特征”框架解析了社会化媒体赋能多元公益主体的技术基础;其次,通过归纳公益主体的实践活动,阐明了社会化媒体赋能公益主体的实践体系;最后,通过识别影响价值共创实现的关键资源和总结公益主体获取的价值效果,明确了社会化媒体助推公益主体价值共创的赋能效果。本研究对社会化媒体赋能效应的有益思考,不仅深刻揭示了社会化媒体对公益主体价值共创的赋能本质,也为推进社会化媒体情境与公益情境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唐范   侯俊东   周荣  
作为公众“须臾不可分离”的数字情境,社会化媒体已然成为公益主体共创社会价值的重要场景。因此,系统解析社会化媒体赋能公益主体价值共创过程,将有助于充分释放社会化媒体助推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潜力。基于系统梳理社会化媒体赋能公益主体相关文献而形成的“赋能基础-赋能实践-赋能效果”分析逻辑,本文首先从可供性视角切入,援引“需求-可供性-技术特征”框架解析了社会化媒体赋能多元公益主体的技术基础;其次,通过归纳公益主体的实践活动,阐明了社会化媒体赋能公益主体的实践体系;最后,通过识别影响价值共创实现的关键资源和总结公益主体获取的价值效果,明确了社会化媒体助推公益主体价值共创的赋能效果。本研究对社会化媒体赋能效应的有益思考,不仅深刻揭示了社会化媒体对公益主体价值共创的赋能本质,也为推进社会化媒体情境与公益情境的融合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郑晓霞  李志强  
在开放式创新范式下,领先用户成为企业创新的重要外部来源,研究其创新知识的共享机制对于企业凝聚外部创新资源,进而实现创新绩效的提升尤为重要。基于用户创新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以户外运动爱好者为调查样本,采用问卷调查方法探究社交媒体中影响领先用户创新知识共享的核心要素和内在机理,实证研究共享动机(自主动机和受控动机)及信息资本(信息广度和信息质量)在二者关系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领先用户特征对创新知识共享具有正向影响;共享动机在二者关系中发挥中介作用;信息资本对创新知识共享起正向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企业突破创新传统思维、重视用户创新成果、激励领先用户积极共享创新知识提供理论依据与现实启示。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林众  冯瑞琴  
多媒体教学中的知识建构观,主要采纳了建构主义的主动加工信息理论,而主动加工信息的认知机制则是认知的反思或监控。在有效的多媒体教学中,学习者的认知的机制涉及五种基本的认知活动,对教材的直观、概括、具体化以及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皮亚杰的建构思想、维果斯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布鲁纳的建构观念和激进建构主义等等,都为多媒体教学中知识建构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胡雅萍  洪方  
[目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科技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情报(SOCOMINT)作为一种情报搜集的新形式,已经成为情报界不可或缺的重要情报来源之一。探讨这一概念将有助于我们理解和把握互联网环境下的社交媒体作为维护国家安全情报源的重要价值。[方法/过程]采用文献研究法,在探讨社交媒体情报这一术语产生的缘由、定义、搜集方式的基础上,归纳其在情报实践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与挑战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只有重视社交媒体情报“双刃剑”效应,在合理、合法、合规的基础上深度挖掘社交媒体情报,才能使之成为新媒体时代维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邱均平  陈敬全  
多媒体信息资源的知识产权管理是知识产权和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美国对多媒体的法律定位和相关研究与判例 ,以及对多媒体取得在先作品授权和多媒体网络传输的知识产权问题的处理 ,与我国相比 ,有相同之处 ,也有差异。我国应借鉴美国的经验 ,加强多媒体知识产权的管理。参考文献 34。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进鸿  苏新宁  
多媒体技术徐进鸿苏新宁(南京大学江苏210093)AbstractThispaperdescribestheconceptofmultimediatechnology,theformationofcomputersystemwithmultimedi...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蒙晓华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音乐教育由传统模式逐渐向信息化、职业化等方向发展,这对音乐教育的教学方式、方法和理念提出了新的要求。音乐教学与语言、自然科学等学科的教学方式存在着明显差别,这种差别是由音乐教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不同音乐领域的教育方式、计划都存在着差异,传统教育模式渐渐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为此,由陕西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崔雅撰写的《高校音乐教学与多媒体技术应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8年7月版)一书,对高校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音乐教学创新作了全面深入的研究,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赵英  杨阁  谢彩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社交媒体拥有越来越活跃的用户群体,在企业中社交媒体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为探究社交媒体的使用对企业内部知识共享的影响,本文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从网络图、密度、中心度、网络凝聚性和网络平均距离五个方面分别对企业部门间、部门内使用社交媒体所形成的咨询网络、情感网络、情报网络、信任网络进行对比分析,得出了社交媒体的使用对企业部门间和部门内知识共享产生的有利影响。本文的研究结果为企业内社交媒体的合理使用、人员配置以及实现有效沟通提供对策和建议,以提高企业知识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的竞争优势。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滢  邓春平  郭馨梅  卢奇  
虚拟团队是一种重要的团队形态。随着移动互联网络的日益普及和移动社交媒体的广泛使用对虚拟团队的知识共享产生重要影响。文章在梳理了虚拟团队知识共享及使用的IT技术研究现状基础上,引用TMS理论视角,分析了移动社交媒体对虚拟团队知识共享的作用。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移动社交媒体这一新兴重要媒体形式应用于虚拟团队的理论,对企业采纳移动社交媒体进行虚拟团队的知识共享有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焦勇兵  娄立国  杨健  
通过社会化媒体中的顾客参与实现价值共创和提高企业绩效已成为企业界的共同核心议题,依据顾客主导逻辑、顾客参与、价值共创和企业绩效等理论构建了一个概念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实证检验。随机选取通过社会化媒体向顾客提供服务的员工及接受其服务的顾客为样本,首先由被调查的员工填写员工问卷,再由接受员工服务的顾客填写顾客问卷,然后将员工问卷和顾客问卷实施配对,最终筛选出了527对一对一的员工—顾客配对问卷。利用SPSS22.0和AMOS22.0软件,对527对配对样本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顾客参与通过顾客实用价值创造和顾客享乐价值创造对顾客信任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对顾客忠诚产生积极的影响;感知互补性匹配在顾客参与对顾客实用价值创造的影响中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而感知一致性匹配在顾客参与对顾客享乐价值创造的影响中则具有积极的调节作用;顾客参与通过员工实用价值创造和享乐价值创造对员工信任产生积极的影响,进而对员工绩效产生积极的影响;感知互补性匹配在顾客参与对员工实用价值创造的影响中扮演积极的调节角色,而感知一致性匹配在顾客参与对员工享乐价值创造的影响中扮演积极的调节角色。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