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983)
2023(4501)
2022(3878)
2021(3642)
2020(2980)
2019(6796)
2018(7026)
2017(12492)
2016(6857)
2015(7746)
2014(8058)
2013(7529)
2012(6844)
2011(6119)
2010(6198)
2009(5596)
2008(5734)
2007(5209)
2006(4652)
2005(4353)
作者
(19029)
(15637)
(15444)
(14906)
(10048)
(7661)
(7348)
(6052)
(6039)
(6034)
(5476)
(5260)
(5182)
(5064)
(4784)
(4750)
(4699)
(4642)
(4591)
(4549)
(3993)
(3913)
(3853)
(3766)
(3653)
(3544)
(3479)
(3374)
(3216)
(3179)
学科
管理(22834)
(22261)
经济(22237)
(20776)
(16577)
企业(16577)
(9087)
方法(8092)
(7829)
理论(7056)
业经(7040)
教学(6609)
农业(6598)
数学(6177)
中国(6120)
数学方法(6017)
(5888)
财务(5868)
财务管理(5845)
企业财务(5553)
地方(5474)
(5316)
(4932)
教育(4713)
信息(4654)
(4346)
工作(4244)
(4192)
银行(4188)
技术(4092)
机构
学院(93932)
大学(93510)
管理(38289)
理学(32088)
(31833)
理学院(31753)
管理学(31183)
管理学院(31001)
经济(30921)
研究(27361)
中国(22148)
(19939)
(16696)
科学(16382)
(16216)
(15229)
中心(14744)
(14448)
师范(14318)
业大(13480)
(13260)
(13171)
财经(12767)
北京(12442)
技术(12177)
农业(11480)
研究所(11397)
(11365)
师范大学(11290)
经济管理(10094)
基金
项目(58593)
研究(47357)
科学(45801)
基金(40540)
(34535)
国家(34211)
科学基金(29916)
社会(27790)
社会科(26070)
社会科学(26066)
(23798)
编号(23227)
教育(22848)
基金项目(21378)
成果(20191)
(19662)
自然(18702)
自然科(18271)
自然科学(18268)
自然科学基金(17955)
资助(16084)
课题(14677)
项目编号(14522)
重点(12862)
(12449)
(12314)
(12248)
(12170)
(11858)
大学(11834)
期刊
(37380)
经济(37380)
研究(26634)
中国(25031)
教育(18696)
(15116)
学报(13402)
(13388)
管理(12573)
图书(12370)
科学(11086)
技术(10048)
大学(9907)
农业(8653)
学学(8608)
书馆(8449)
图书馆(8449)
(8404)
金融(8404)
情报(8247)
业经(7109)
会计(6080)
理论(5886)
财会(5878)
财经(5735)
实践(5638)
(5638)
(5436)
论坛(5436)
职业(5296)
共检索到15022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晓宁  刘思琦  
[目的/意义]讨论社交关系类型与协同能力对社交与协同信息搜寻用户学习效果的影响,为社交信息搜寻与协同信息搜寻工具、用以支持协作学习的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与优化提供借鉴。[方法/过程]运用混合方法研究范式,综合采取信息搜索实验、质性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来探究48名被试的社交关系类型与协同能力对信息搜寻学习效果的影响作用,并对搜索前后用户的学习增益进行测度。[结果/结论]在社交与协同信息搜寻活动中,第一,信息搜寻前后用户的学习效果明显,产生较大的知识收益;第二,社交关系类型对用户的学习效果不具有影响作用;第三,协同能力对用户的参与搜索、努力搜索、概念联系以及知识创新具有影响作用,并且协同能力与用户的学习效果呈正相关关系;第四,社交关系类型与协同能力对用户的概念联系产生交互效应,即当协同能力处于高水平时,陌生人组的学习效果优于亲人组和朋友组;当协同能力处于低水平时,亲人组的学习效果优于朋友组和陌生人组。此外,研究还发现,用户在搜寻信息过程中形成的协作交流模式包括分工→搜索→交流、分工→搜索/交流、分工→搜索以及搜索→交流4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姜雪  李雨佳  张元哲  刘畅  
[目的/意义]探究先验知识差异水平不同的组别在搜索交互行为、协同体验以及学习效果方面的差异,以丰富对协同信息搜索行为的认知,并为现实情境下的协同搜索学习提供建议。[方法/过程]研究采用用户实验法,设计理解型与评价型两种搜索任务,通过录屏记录交互行为,结合问卷收集协同体验数据,思维导图记录协同搜索前后知识状态及改变。采用方差分析、Kruskal Wallis检验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在搜索交互行为方面,包含先验知识水平较高者的小组使用检索式数量多于同质低水平的小组;在协同搜索体验方面,先验知识水平相近的小组对自身任务完成度的评价更高;在知识状态改变方面,同质低水平组知识广度的增长显著多于其他两组,但在质量方面,搜索后各组别之间的差异较小。最后本研究对于搜索系统如何提高用户协同搜索体验和学习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孙晓宁  杨雪  
[目的/意义]信息价值是衡量社交与协同信息搜寻平台信息可用性的关键表征。受到个体、社会、技术等多层面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社交与协同信息搜寻平台虽然为人们获取知识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其答案水平往往参差不齐,所表现出来的信息价值也高低不一。在以知乎为代表的社交与协同信息搜寻平台中,UGC表现出丰富的情感信息,而研究者缺乏对其所折射出来的情感价值的深度考察。[方法/过程]基于知乎,本研究通过对用户的半结构化访谈,利用扎根理论得到有关社交与协同信息搜寻平台信息价值的43条影响因素,形成了情感价值、用户价值、系统价值与内容价值四大主范畴,并以此构建了E-USC(情感—用户/系统/内容)理论模型。[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情感价值是信息价值体系中非常重要却易被忽略的一个变量;内容价值在用户价值、系统价值、情感价值对平台信息价值影响中,起到了完全中介效应;系统价值、用户价值在情感价值对内容价值的影响中,起到了部分中介效应。研究结论对社交与协同信息搜寻平台信息价值判断与控制提供了理论支持,并对Web 2.0环境下数字信息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用提供了发展思路。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孙晓宁  刘思琦  
信息搜索用户的学习交互是包含用户-搜索系统交互、用户-搜索引擎结果页面交互、用户-搜索内容交互、用户-其他用户交互等的综合概念体系。协同搜索情境进一步增加了用户学习交互的复杂性。文章通过设计一项信息搜索实验来探究不同社交关系类型和协作效能水平对协同搜索用户学习交互的影响,为理解信息搜索用户的协作学习机制奠定基础。文章综合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法、Mann-Whitney U非参数检验与质性分析法来综合分析实验当中产生的数据。研究发现,(1)社交关系类型不能对协同搜索用户的学习交互产生影响;(2)协作效能对协同搜索用户的网页链接深度、知识讨论次数和知识共享次数具有主效应;(3)社交关系类型与协作效能对用户的网页平均浏览时间具有交互作用,协作效能高水平下朋友组的网页平均浏览时间多于陌生人组,协作效能低水平下陌生人组的网页平均浏览时间多于朋友组。相关研究结论能够激励信息搜索用户对协作学习的重视,并为用以支持良好学习体验的协作信息检索系统的设计提供借鉴。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刘畅  宋筱璇  杨子傲  
用户信息搜寻的目的是为了学习新知识或完成某项任务,以往研究中学者主要关注搜索行为,但是对于用户如何使用搜索到的信息进行知识积累以完成学习任务的相关研究仍比较缺乏。对用户学习行为和过程加以探索,深入理解用户信息搜索过程中知识学习的发生、演进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支持用户学习任务下的信息搜索系统。本研究采用实验法,被试者在实验室环境下完成四个与学习相关的搜索任务,在搜索过程中要求被试者在电脑的记事本文件中记录和整理自己认为对完成任务有用的信息或答案。这种设计可使用户的学习过程通过其信息记录行为外显化,进而通过分析用户的信息记录行为特征,揭示用户的学习行为特征。在数据分析中,依据不同阶段用户记录完成度的推进情况,将他们的记录策略分为三种不同的模式:早期记录型、平均记录型、后期记录型。研究还探索了影响用户记录策略的因素,发现用户的自信程度、话题熟悉度、任务类型以及任务难度都会显著影响用户采取何种记录策略。在不同记录策略与搜索交互、任务产出的关系分析中发现,平均记录策略作为记录行为随搜索过程逐步推进的一般模式,学习产出的质量相对更好,因此相对而言更有效率。这些发现有助于深入理解用户的信息使用行为和学习发生过程,启发支持学习相关搜索的信息系统的设计与优化。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华锋  孙丰秋  孙晓宁  袁勤俭  
[目的/意义]与独立搜索相比,协同搜索更有助于解决复杂的信息需求。针对学界尚未厘清的协同搜索团队学习效果问题进行研究,有助于探明协同搜索团队学习效果的前因及其作用机制,并对提升团队信息搜索能力及合作学习能力有所启示。[方法/过程]基于合作学习理论,采用信息搜索实验方法来验证不同组规模、组内沟通质量及任务类型水平下,协同搜索团队学习效果的差异性。[结果/结论]在决策型任务情景下,2人组、4人组、6人组的协同搜索团队学习效果存在显著差异,4人组的团队学习效果最佳;组内沟通质量对协同搜索团队学习效果存在显著影响;在决策型任务情景下,组规模和团队沟通质量会对团队学习效果产生交互作用。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宋士杰  齐云飞  赵宇翔  朱庆华  
[目的/意义]近年来,由于互联网上针对各类健康话题的信息体量激增、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等,用户在健康信息搜寻过程中遭遇冲突性健康信息已成为一种常见的体验,然而冲突性健康信息对用户的相关影响却鲜有研究。本文从经典信息搜寻理论出发,梳理信息搜寻与不确定性的关系,并针对冲突性健康信息提出研究问题。[方法/过程]以实验方法为手段构建实验组与控制组,以单因素方差分析检验冲突性健康信息对用户的知识概念状态、困惑感、健康信念的影响。[结果/结论]实验结果表明,在健康信息搜寻过程中遭遇冲突性健康信息会使用户针对某一健康话题的知识概念状态变得模糊,困惑感上升,健康信念下降,因此用户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上升。在实验结果基础上,着重讨论相关理论与实践启示。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徐孝娟  赵宇翔  朱庆华  
[目的 /意义]通过对社交网站用户流失行为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梳理,分析讨论目前用户流失行为研究中需要关注的问题,以期完善用户行为相关理论并为推进社会化媒体的健康发展提供指导。[方法/过程]通过梳理目前用户流失行为的相关理论成果,侧重于主题内容分析。[结果 /结论]详细探索流失行为的相关研究内容、理论基础及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对于社交网站情景下用户流失原因要素,特别是要素间关系的探索尚存在很大研究及整合空间,同时有关用户流失行为方面的理论研究尚缺乏统一框架。未来的研究需要重点关注用户流失背后的原因、规律、流失模型构建及相应的流失策略等,有针对性地对社交网站的失败案例进行个案分析,并且通过访谈等方式...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李海峰   王炜  
大量学生直接利用ChatGPT生成作业,导致“智能知识喂养”的浅层学习新问题。如何促进人机协同深度探究性学习,是生成式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本研究基于人机协同学习理论、社会建构主义理论和涟漪拓展探究法,提出了人机协同深度探究性学习模型及其教学模式;以ChatGPT和QQ系统为基础开发了人机协同深度探究性学习系统和智慧助教,为学习者提供任务提醒、持续会话、学习评价和知识聚敛等功能。研究采用准实验研究法,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一章作为教学内容,检测上述模式的效用。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式及其系统能够显著改变学生的学习绩效、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学习态度、自我效能感和内在学习动机,但对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外在动机的效果不显著。为促进该模式与系统的有效实施,教师需要从在地化知识转化、人机认知冲突启动、人机协同探究学习理念树立和学生能力培养等方面提供支持。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余臻  李保珍  
社会化学习是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着眼于观察学习和自我调节在引发人的行为中的作用,重视人的经济行为和环境的相互作用,引起经济学家的重大兴趣。在新的网络环境下,多用户参与的协同标注能够较充分体现主动性和社会性等特征,并由此在多用户之间形成协商和协作,以及具有博弈性和动态性的协同效应。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王雨心  闵庆飞  宋亚楠  
【目的/意义】近年来,各大社交媒体平台用户使用率不断下降,意味着平台用户生成内容行为的减少,这无疑对社交媒体的影响力产生了巨大影响。因此,有必要从社交媒体平台独特的互动性技术特征出发去探究用户生成内容的影响因素。【方法/过程】以用户感知互动性为研究切入点,并基于社会认知理论、价值理论,提出用户感知互动性、感知价值和用户生成内容之间作用机制的研究模型,通过调查问卷法与Smart PLS进行数据分析与模型验证。【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在社交媒体情境下用户的感知活动性显著影响用户对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价值感知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张薇薇  
随着协同技术的发展以及Web2.0群体交互性虚拟社群的出现,用户协同信息行为已经逐渐成为新的研究热点。协同信息行为的类型主要包括:协同信息查寻与检索、计算机支持的社群信息交流、协同内容创作和协同信息质量控制。协同信息查寻与检索的研究成果较为丰富,而协同内容创作,尤其是协同信息质量控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协同理论也是协同信息行为研究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目前尚缺乏对社群用户在协同系统环境下的信息活动及其情感、认知的综合研究,缺乏对异步、异地发生的用户协同信息行为的研究。此外,如何设计和构建群体交互式虚拟社群环境,以更好地提升用户协同信息活动的效果,这些都将成为新的研究课题。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丹  袁方  
智能化的技术环境为用户带来不同以往的体验,用户信息行为研究也随之产生新的变化。本文以iConference2017会议中有关用户信息行为的研究文献为切入点,并融合近年来相关研究进展,来探索近年来用户信息行为研究的进展与趋势。对会议中具有代表性的用户信息行为主题文献进行梳理,发现协同、移动与智能成为新的研究情境和出发点,因而本文从群体协同信息行为、移动用户信息行为、基于用户体验的智能交互技术三个主要方面进行阐述,发现近年来用户信息行为研究充分与智能化、移动化的技术环境相融合,探求群体用户信息行为特征、用户感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覃文松  周旺  
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是新时代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主体职责差异为逻辑起点,提出完善国家引导机制、健全省级推进机制、加强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实施机制、激发企业参与机制的四大主体协同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建设策略。只有通过四大主体协同推进,才能建成当地离不开、业内认可、国际可交流的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真正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周庆红  
从馆藏数字资源的在线使用情况、用户使用比例及高层次用户群获取数字信息的渠道3个层面,对高校不同层次用户群数字信息获取行为及其与二八法则、长尾法则的契合点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图书馆在引导用户优化数字信息获取行为时应重视20%学科专家的信息影响力,以此带动80%用户信息素养的整体提高;应引导用户有效利用长尾尾部的数字信息获取渠道;应组织、揭示数字信息,引导用户需求向长尾尾部移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