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15)
- 2023(8726)
- 2022(7330)
- 2021(7074)
- 2020(5997)
- 2019(13675)
- 2018(13683)
- 2017(25724)
- 2016(13931)
- 2015(16183)
- 2014(15723)
- 2013(14657)
- 2012(13284)
- 2011(11726)
- 2010(12289)
- 2009(10750)
- 2008(10301)
- 2007(9409)
- 2006(8124)
- 2005(6928)
- 学科
- 济(47805)
- 经济(47656)
- 业(43162)
- 管理(41960)
- 企(36353)
- 企业(36353)
- 方法(24217)
- 数学(19495)
- 数学方法(18958)
- 技术(17627)
- 中国(16344)
- 理论(15028)
- 业经(13291)
- 农(13001)
- 技术管理(11879)
- 财(10746)
- 教学(10178)
- 制(10166)
- 教育(9834)
- 和(9296)
- 学(8557)
- 贸(8495)
- 贸易(8486)
- 地方(8401)
- 易(8260)
- 银(8252)
- 银行(8238)
- 工作(8234)
- 农业(8104)
- 行(7894)
- 机构
- 学院(184221)
- 大学(175927)
- 管理(72810)
- 济(68016)
- 经济(66235)
- 理学(62617)
- 理学院(61994)
- 管理学(60599)
- 管理学院(60265)
- 研究(53929)
- 中国(40403)
- 京(36906)
- 科学(31915)
- 财(31409)
- 江(29311)
- 技术(27401)
- 中心(25525)
- 所(25400)
- 范(25209)
- 师范(25008)
- 职业(24978)
- 财经(24440)
- 州(23847)
- 业大(23622)
- 北京(23259)
- 农(22855)
- 研究所(22731)
- 经(22102)
- 经济学(19843)
- 院(19782)
- 基金
- 项目(122522)
- 科学(97940)
- 研究(96662)
- 基金(84795)
- 家(71993)
- 国家(71303)
- 科学基金(63182)
- 社会(60418)
- 社会科(56194)
- 社会科学(56173)
- 省(52693)
- 教育(49304)
- 基金项目(44386)
- 划(42671)
- 编号(42646)
- 自然(39249)
- 自然科(38519)
- 自然科学(38514)
- 自然科学基金(37839)
- 资助(34295)
- 成果(33974)
- 创(31275)
- 课题(30855)
- 创新(28058)
- 重点(27959)
- 部(26236)
- 发(26096)
- 年(26073)
- 项目编号(26036)
- 规划(24882)
- 期刊
- 济(75048)
- 经济(75048)
- 研究(52107)
- 中国(46303)
- 教育(38576)
- 管理(30178)
- 财(24499)
- 技术(24468)
- 学报(22969)
- 科学(22444)
- 农(20574)
- 大学(18851)
- 学学(16952)
- 职业(15876)
- 融(14976)
- 金融(14976)
- 农业(14035)
- 图书(13370)
- 业经(12704)
- 经济研究(12284)
- 财经(11914)
- 坛(11784)
- 论坛(11784)
- 科技(10866)
- 策(10419)
- 经(10375)
- 技术教育(10254)
- 职业技术(10254)
- 职业技术教育(10254)
- 技术经济(10047)
共检索到2776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弟财
在当前高等职业教育内涵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服务社会培训创新面临着经济与社会转型、互联网云平台和培训业"2.0时代""三大变化"。示范性高职院校要从五个方面积极有效地服务社会培训:以开发针对培训者特点、系统化设计内容为根本,创新课程;以扩大行业、产业、企业的组织社会覆盖为基点,创新渠道;以创建差异化和成本领先为目标,创新品牌;以构建培训产业链合作共赢为生态圈,创新商业模式;以拓展市场竞争核心能力建设为重点,创新长效机制,从优秀走向卓越。
关键词:
示范高职院校 服务社会培训 培训模式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王建华
在新世纪首次召开的全国科技大会,不仅对推进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而且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特别是高水平大学的建设必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经济、科技、教育一体化程度的加深.走有特色的“产学研”合作道路是高校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的共同需要。高校不仅是人才的宝库,更是知识创新的基地,理应成为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重要组成力量。如何探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莫宇芬
职业培训是企业、学校、职工都很关注的问题,校企双方沟通不顺畅、培训模式单一、培训针对性和适应性不强、工学矛盾突出、培训管理松散是直接影响职业培训良性、健康、可持续开展的重要因素,所以探索和研究高等职业院校适应企业生产特点的"菜单式"职业培训模式很有必要。我院校企合作"菜单式"职业培训体制机制、"四阶段"职业培训工作模式、远程培训平台和企业职业培训基地建设的研究和实践,在探索校企合作职业培训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关键词:
高等职业院校 职业培训 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金涛
文章分析了微课的应用优势和高职教师的ET能力结构,提出基于微课应用的高职教师ET能力培训模式,针对技术、知识和方法三大维度分别论述要素构成和具体步骤,在构建过程中要求突出"做中学"的培训理念,以高职教师为主体、培训者为主导,强调高职教师的学习参与性,体现微课资源的支撑作用。
关键词:
微课 ET能力 高职教师 培训模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冬梅
服务社会是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目前我国高校服务社会的成效不尽如人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高校自身的原因,也有教育部门、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原因。文章从现有文献成果和实际案例两方面出发,针对当下高校服务社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策略,具体包括:更新服务社会的观念,追求有效的服务成果;畅通信息,建立与地方的对接机制;加强自身发展,提升社会认可度。
关键词:
高校 服务社会 有效机制 模式构建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金章
在网络信息技术浪潮冲击下,高校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在获得新平台、新机遇的同时,也在培训理念、教学方式、运行模式等环节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加强新时代高校干部培训工作,应借鉴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理念,即用户思维、平台思维、迭代思维和大数据思维,推动改革创新,着力构建以人为本、开放共享、互动协作、精准测评的干部培训新模式。
关键词:
互联网 高校 干部培训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梁刚
创新培训模式不仅是石油生产企业发展新形势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缓解工学矛盾,满足员工多元化学习需求的内在要求。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紧密结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转变培训思路,改革教学方式,创新培训"自选动作",坚持把创新培训模式作为提高培训质量和效果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自下而上,分层分级,突出问题导向,强化运行落实,取得了较好的培训效果和经济效益。
关键词:
企业培训 石油生产企业 企业教育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娄底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从加强基层央行员工的培训发展,提高员工个人绩效所必须的各种技能和知识出发,研究创新基层央行培训发展机制,有效地将培训、发展与绩效考评、提升、加薪等人力资源进行整合,保障员工发展战略有效支持央行整体发展战略的实现。
关键词:
培训发展 目标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万青
西部示范性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围绕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大环境下,急需教学模式的转型与创新,针对服务地方产业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创新教学模式,在服务地方产业发展中完成自身专业的转型和提升,实现教育与产业的协同性、联动性。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彭汉庆
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湖北省孝感市。孝感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是武汉城市圈的"后花园"。围绕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孝感市提出了着力打造工业协作配套、科技成果转化、商贸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俊茹 何小莉 傅沛明
本文介绍了北京高职院校中青年骨干教师到企业参加实践培训所采取的"培训与研究"相结合的培训新模式。这种培训新模式具有运行组织体制新颖、实践企业特色鲜明且职业教育自觉性高、培训基地作用明显等特点,使教师们在教育观念和实践教学能力方面获得了实实在在的锻炼和提高。
关键词:
专业教师 企业实践 培训新模式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童汝根 姚裕群
本文剖析了G培训网探索公务员虚拟培训模式的基本思路和经验做法,在反思E-learning和M-learning两种虚拟培训途径的基础上,提出了创新公务员虚拟培训模式的动因和方法。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丁镜
认知科学经历了由离身认知到具身认知的发展进路。具身认知理论的核心意涵包含认知的具身性、认知的体验性与认知的环境性三方面,其蕴含着教学过程离不开身体的参与、具身体验是获取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学习效果取决于教学情境的创设等丰富的教育意蕴。作为培训机构,可以通过引入具身认知范式,创建以实训课程为主、理论课程为辅的课程设置,以体验教学为主、视听教学为辅的教学方式,以自主学习为主、集中学习为辅的导学取向的农民培训模式,提升农民培训效果。
关键词:
具身认知 教育意蕴 农民培训 模式创新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泽扬
高素质职教师资队伍的培养在实现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的有效对接过程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协同开展职教师资培训既是推动职业院校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促进职业教育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基础性工程,更是落实国家教育规划纲要中提出的建设"服务需求、开放融合、有机衔接、多元立交,具有中国特色、世界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石美珊
通过借鉴澳大利亚职教经验,结合我国职教改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师资培训模式,即以行业需求为导向、以能力培训为目的、以学员为中心,注重鉴定评估和质量监测监控手段等,切实地提高了职教师资的培训效果。
关键词:
职教师资 培训模式 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