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26)
- 2023(8248)
- 2022(6248)
- 2021(5499)
- 2020(4394)
- 2019(9416)
- 2018(9294)
- 2017(17490)
- 2016(9807)
- 2015(10511)
- 2014(10379)
- 2013(9788)
- 2012(8490)
- 2011(7360)
- 2010(7042)
- 2009(6562)
- 2008(6432)
- 2007(5608)
- 2006(4794)
- 2005(4240)
- 学科
- 济(36809)
- 经济(36766)
- 业(27668)
- 管理(27122)
- 企(20829)
- 企业(20829)
- 方法(14666)
- 农(13224)
- 数学(12901)
- 数学方法(12815)
- 中国(11979)
- 财(10343)
- 业经(10116)
- 农业(9087)
- 学(8337)
- 贸(8076)
- 贸易(8074)
- 易(7876)
- 地方(7124)
- 务(6791)
- 财务(6777)
- 财务管理(6771)
- 制(6738)
- 产业(6651)
- 企业财务(6464)
- 技术(6284)
- 发(6109)
- 环境(6044)
- 银(5779)
- 银行(5740)
- 机构
- 学院(136862)
- 大学(136453)
- 济(54134)
- 经济(53218)
- 管理(49599)
- 研究(48767)
- 理学(43988)
- 理学院(43470)
- 管理学(42537)
- 管理学院(42328)
- 农(36463)
- 中国(34649)
- 科学(33858)
- 农业(29536)
- 业大(28762)
- 京(28346)
- 所(26322)
- 研究所(24456)
- 财(22769)
- 中心(21626)
- 江(20223)
- 农业大学(20007)
- 财经(18811)
- 经(17265)
- 院(17057)
- 经济学(16896)
- 北京(16673)
- 省(16658)
- 范(16275)
- 科学院(16054)
- 基金
- 项目(101429)
- 科学(78839)
- 基金(74716)
- 家(69403)
- 国家(68848)
- 研究(65232)
- 科学基金(57483)
- 社会(43411)
- 社会科(41214)
- 社会科学(41202)
- 省(40419)
- 基金项目(40227)
- 自然(39339)
- 自然科(38513)
- 自然科学(38497)
- 自然科学基金(37829)
- 划(34358)
- 教育(29122)
- 资助(28567)
- 编号(24093)
- 重点(23391)
- 发(22043)
- 计划(21592)
- 创(21396)
- 部(21080)
- 创新(20122)
- 科研(20122)
- 业(19976)
- 科技(19205)
- 国家社会(19015)
共检索到189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青兰 李晓宏
为提高水稻秸秆木质纤维素的能源化利用效率,采用磷酸-丙酮对水稻秸秆进行预处理,研究预处理水稻秸秆粒径、固液比、温度、时间对纤维素酶水解糖化率的影响,并用扫描电镜分析预处理前后水稻秸秆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水稻秸秆预处理的适宜条件为:粒径≤380μm、固液比1∶8、温度80℃、处理时间为1.5 h,在此条件下预处理的水稻秸秆纤维素酶水解糖化率从未处理水稻秸秆的18.6%提高到预处理后的65.4%。SEM分析表明,经磷酸-丙酮预处理,水稻秸秆晶状结构遭到破坏,并崩解为碎片,从而使后续的纤维素酶水解糖化率显著提高。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辉勇 黄可龙 金密 魏琴琴 李志光
以稻草秸秆为原料,弱碱性预处理后进行酶解糖化,对预处理前后的稻草秸秆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预处理条件对稻草秸秆半纤维素、纤维素、木质素含量及损失率的影响,通过酶解还原糖的释放量来判断预处理的效果.结果表明:碱性预处理降低了稻草秸秆中木质素的含量,提高了纤维素的含量,增加了纤维素酶与底物的酶解可及度,促进了稻草秸秆酶解糖化.经2.0%NaOH、60℃、固液比1﹕12处理24h后的稻草秸秆,在pH5.0、加酶量31.2mg/g、45℃条件下酶解120h的还原糖达到了790.3mg/g,糖化率为81.01%.扫描电镜观察显示,经碱性预处理过的稻草秸秆孔隙度增大,机械组织暴露,酶解的有效比表面积增大,...
关键词:
弱碱性预处理 稻草秸秆 酶解 扫描电镜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徐春燕 马富英 王锦锦 张晓昱
Two white-rot fungi Coriolus versicolor B1 and Ganoderma lucidum En were used for biological pretreatment of bamboo. The saccharification rate,the relative contents and the degradation rates of cellulose,hemicellulose and lignin in untreated and pretreated bamboo,were determined. The results indicat...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彭源德 朱作华 谢纯良 李智敏 严理 胡镇修
为探寻适合红麻纤维蒸气爆破预处理与酶解糖化的技术参数,开展红麻纤维气爆压力、保压时间、填料量等蒸气爆破预处理技术参数研究,并对蒸气爆破预处理后的红麻纤维进行浴比、酶解时间、酶种类、酶配比、酶用量等酶解糖化单因子试验与正交试验。结果表明:红麻纤维气爆预处理以填料量100%、气爆压力2.5 MPa、保压时间240~300 s的效果较好;红麻纤维酶解糖化的较优工艺参数为浴比(1∶5.00)~(1∶7.50),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的配比2∶3,采用混合酶(1.50%纤维素酶+2.250%木聚糖酶),P H 5.0,糖化率可达70%以上。
关键词:
红麻纤维 纤维质 蒸气爆破 酶降解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为一 王世梅 李霞 焦德茂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是C4植物的光合关键酶,100mg/L除莠霉素A对PEPC活性有完全的抑制作用,而对C3植物的光合关键酶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RubisCO)的活性却没有影响。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张艳 庞金环 吴家和 何朝族
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研究OsPK1过表达对水稻的影响。将CaMV 35S启动子驱动的OsPK1的全长CDS序列导入到日本晴基因组中。选择3个过表达转基因系作为代表进行鉴定和分析。结果显示,过表达植株在株高、分蘖数、穗长和千粒重四方面接近野生型水稻,结实率略下降,但每穗饱满种子数明显增加。通过定量RT-PCR分析,发现有4个代谢酶在过表达植株嫩叶中表达存在着上调或下调。用GC-MS方法检测糖含量,显示OsPK1过表达株系中葡萄糖、果糖、半乳糖和蔗糖的含量与野生型差异不大。总之,对OsPK1过表达株系的鉴定,有助于更好了解OsPK1的功能,并且每穗饱满种子数明显增加具潜在的应用价值。
关键词:
OsPK1 过表达 丙酮酸激酶 水稻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范正琪 李纪元 田敏 李辛雷 陈东亮 卢孟柱
应用RT-PCR和RACE法从麻疯树总RNA中分离出pepc基因全长cDNA,长度为3 142 bp,阅读框2 898 bp,编码965个氨基酸,在GenBank中登录,序列号为EU069413。它的氨基酸序列与蓖麻、陆地棉、橙、大豆、花生、烟草、油菜、拟南芥的氨基酸同源性分别为94.94%、92.46%、90.60%、90.50%、90.50%、88.33%、84.61%、82.44%。该基因编码了pepc基因家族中的pepc1,蛋白属于C3型PEPC。推测了pepc编码蛋白分子量为110.6 kD,并对其稳定性、二级结构、疏水性等特性进行了分析,最后确定了该蛋白的功能位点和结构域。
关键词:
麻疯树 pepc基因 克隆
[期刊]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孟雅菲 申铁 彭棋 陈震
光合生物通过光合作用,可将光能转化为储存在生物体内部的生物质能,生物质能的生成速率受光合生长速率的影响.研究影响光合生长速率的因素,有利于提高生物质能的生成速率.蓝藻是最早进行光合作用和释氧的原核生物,具有遗传背景简单、固碳效率高等特点.丙酮酸铁氧化还原蛋白酶(PFOR)是丙酮酸固碳代谢的关键酶,在丙酮酸异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首先根据蓝藻的代谢网络,模拟敲除其中的酶PFOR,并利用通量平衡分析、通量可变性分析和多目标优化方法研究基因敲除后的代谢网络.通过研究分析,推测出酶PFOR对蓝藻光合生长速率的影响.
关键词:
PFOR 代谢通量 生物质能 生长速率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高晗旸 孙清 吕济敏 葛竟峰
以绿色木霉菌株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诱变,筛选出纤维素酶产量高且具有遗传稳定性的菌株Z;在经稀硫酸预处理后的玉米秸秆中加入菌株Z进行酶解糖化试验。结果表明:在紫外线强度15W,照射距离30cm,照射时间60s的条件下,绿色木霉的致死率为94.1%,在此条件下选取菌株Z,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酶活为37U.mL-1,比诱变前酶活提高12%。利用该菌株,在酶解糖化时间60h、加酶量45U.g-1底物、底物浓度105g.L-1、温度37℃、初始pH值4.8时,还原糖得率为30.02%,说明绿色木霉经过诱变产纤维素酶具有较强的活性。
关键词:
玉米秸秆 紫外诱变 绿色木霉 酶解糖化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晋锋 王高鸿 杜艳伟 李颜方 王振华 赵根有 余爱丽
为解析谷子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lase)在非生物逆境胁迫下的响应特征。从谷子基因组中鉴定出一个Si PEPC(Seita. 1G020700)基因,利用相关软件对其氨基酸序列、蛋白特征、功能、信号途径、顺势应答元件等参数特征进行分析和预测,随后分析了该基因在幼苗期逆境胁迫下的动态表达模式及在拔节期、抽穗期、灌浆期不同光照处理和干旱胁迫下的表达。结果表明,该基因位于谷子1号染色体,基因组序列长6 652 bp,编码965个氨基酸,基因无可变剪切、不含内含子;功能域分析显示,该基因含PEPC基因的特征结构域;多序列比对发现,该PEPC蛋白与其他植物PEPC蛋白非常相似,具有非常保守的序列结构。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表明,Si PEPC(Seita. 1G020700)在ABA、低温、PEG、高盐胁迫下表达量均有所上调,其中,在ABA处理时,表达量呈现波动,在12 h被诱导达到峰值。在低温处理时,表达量持续上升,在24 h达到峰值;在PEG和Na Cl处理时表达量整体呈上升趋势,均在12 h达到峰值,在24 h其表达量均急剧下降。进一步研究表明,Si PEPC基因在拔节期和抽穗期正常光照强度下参与了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推测Si PEPC(Seita. 1G020700)基因参与了谷子对非生物逆境的应答,可能在干旱和其他逆境胁迫信号途径中起关键作用。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李慧峰 冉昆 程来亮 王海波 何平 常源升 李林光
【目的】克隆苹果(Malus×doMestica Borkh.)多个代谢途径中的关键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激酶(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pepck)基因Mdpcks,研究其在不同组织器官及不同胁迫处理条件下的表达特性,为解析该基因在多个代谢途径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比对和rt-pcr技术,克隆获得Mdpck1和Mdpck2全长cdna序列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克隆Mdpcks的启动子序列,利用plantcare软件在线分析启动子上的顺式作用元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Mdpcks在不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水杨酸(sa...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潘昱名 刘风珍 万勇善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ase)是控制植物籽粒中蛋白质/油脂含量比例的关键酶。本研究利用RT-PCR技术,克隆PEPCase基因的片段,并将克隆的PEPCase基因片段反向连接替代植物表达载体PBI121的GUS基因。从花生栽培品种荔蒲大花生基因组中克隆获得编码PEPCase的基因片段(886 bp),其核苷酸序列与已报道的花生(EU391629)、棉花(AY008939)、大豆(D10717)、拟南芥(AY210895)、豌豆(D64037)PEPCase基因对应部分的同源性分别为99.77%,84.37%,81.54%,81.25%,78.71%,说明我们得到PEPCase基因片段...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彪 王芳 侯纯强 董双林 孙皓
研究了水温从17℃突变为27℃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稚虾己糖激酶(HK)和丙酮酸激酶(PK)活力及热休克蛋白(HSP70)表达的影响。主要结果如下:(1)温度突变后,凡纳滨对虾肝胰脏中己糖激酶活力逐渐增大,温度突变后3h达到最高,是温度突变前的2.54倍(P<0.05)。随后,对虾己糖激酶的活力逐渐下降,72h酶活力基本恢复到温度突变前的水平。(2)温度突变后1h,凡纳滨对虾丙酮酸激酶的活力降到最低,随后逐渐增大;6h达到最高,随后对虾丙酮酸激酶的活力逐渐下降并在72h恢复到温度突变前的水平。(3)温度突变0.5h后,凡纳滨对虾肌肉中HSP70的表达量迅速升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