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2)
2023(1363)
2022(1287)
2021(1288)
2020(1179)
2019(2418)
2018(2526)
2017(4117)
2016(2596)
2015(3049)
2014(3245)
2013(3105)
2012(3013)
2011(2826)
2010(2862)
2009(2743)
2008(2586)
2007(2362)
2006(2018)
2005(1860)
作者
(11964)
(10204)
(10042)
(9414)
(6215)
(5024)
(4489)
(4074)
(3684)
(3643)
(3400)
(3352)
(3349)
(3295)
(3287)
(3230)
(3132)
(3095)
(3009)
(2918)
(2756)
(2714)
(2610)
(2396)
(2360)
(2351)
(2256)
(2179)
(2177)
(2105)
学科
(6332)
经济(6329)
(5597)
管理(4987)
(4098)
(3190)
企业(3190)
方法(2875)
数学(2316)
数学方法(2268)
生态(2117)
(1979)
环境(1901)
中国(1838)
水产(1820)
动物(1525)
(1451)
贸易(1449)
(1446)
(1418)
银行(1413)
(1391)
(1378)
农业(1355)
(1345)
(1337)
资源(1296)
(1293)
动物学(1286)
及其(1282)
机构
大学(40986)
学院(40755)
研究(20032)
科学(18307)
(17648)
农业(14495)
中国(14014)
(13101)
业大(12669)
研究所(12525)
(10826)
(10062)
实验(9640)
管理(9606)
实验室(9344)
农业大学(9308)
(9033)
重点(8823)
经济(8665)
中心(8331)
(8198)
理学(8168)
科学院(8115)
(8086)
理学院(7925)
管理学(7451)
管理学院(7404)
技术(7365)
(7198)
北京(6716)
基金
项目(32291)
(23417)
国家(23278)
科学(23050)
基金(22431)
科学基金(17572)
研究(15485)
自然(15272)
自然科(14890)
自然科学(14883)
自然科学基金(14579)
(13434)
(12508)
基金项目(11893)
科技(10400)
计划(10130)
资助(9762)
重点(8478)
专项(7541)
教育(6963)
(6871)
社会(6837)
科研(6836)
(6607)
社会科(6372)
社会科学(6372)
(6314)
创新(6069)
(6044)
(5656)
期刊
学报(17918)
(15851)
科学(12941)
大学(11355)
学学(11049)
农业(10623)
(9806)
经济(9806)
中国(9755)
研究(7534)
业大(6110)
(5920)
农业大学(5016)
自然(4242)
(3993)
管理(3970)
资源(3920)
林业(3900)
中国农业(3697)
科技(3405)
技术(3303)
自然科(3267)
自然科学(3267)
(2787)
教育(2647)
农林(2589)
(2589)
科技大(2481)
科技大学(2481)
(2425)
共检索到6041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朱毅勇  沈其荣  谢学东  王岩  梁永超  
黄瓜幼苗第2叶喷施75mmol/LK2HPO4溶液之后,叶片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明显升高,并诱导第3,4,5叶片中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增强,从而抵制以后炭疽菌(Coletotrichumlagenarium)的侵入。但过氧化物酶活性仅在叶片受到直接诱导时才增强。上述结果表明,几丁质酶、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诱导系统抗病直接相关,而过氧化物酶活性仅与局部诱发抗病有关。喷施75mmol/LK2HPO4溶液能安全、有效地诱导黄瓜抵抗炭疽病。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淑菊  马德华  庞金安  霍振荣  
黄瓜幼苗经水杨酸处理后 ,POD、PPO、PAL 3种酶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与对照相比 ,POD活性在处理后 2 4h有明显提高 ,以后一直呈上升趋势 ,至 14 4h后较对提高 193 0 %。PPO活性变化相对较小 ,酶活性的明显提高在处理 4 8h以后 ,处理后 14 4h时较对照提高 6 1 7%。PAL在处理后 72h时出现一个小的酶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17 6 % ,而后下降 ,12 0h出现第 2个活性峰 ,较对照提高 30 8%。处理后 4d接种霜霉病菌 ,调查结果表明 :第 1真叶处理较对照病情指数降低 8 9% ,第 2真叶处理较对照降低 2 2 1...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杜俊卿  云兴福  马立国  刘杰才  
分别用浓度为0.2%,0.5%,1.0%,1.5%,2.0%的氯钾离子共体液,在黄瓜幼苗子叶期(子叶充分展开)和第一真叶期(第一真叶横宽 5 cm)进行2次诱导。然后对其第一真叶的POD,PPO,PAL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浓度氯钾离子共体液处理后,POD,PPO,PAL活性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变化趋势均为随时间的增加先升高、后降低,诱导后10 d左右达到最大值,且极显著高于对照。试验还筛选出导致POD,PPO,PAL活性变化最大的氯钾离子共体液的浓度范围为0.5%-1.0%。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陈聚法  赵俊  过锋  曲克明  崔正国  孙雪梅  朱建新  丁东生  刘传霞  
渤海封闭性强,水动力条件和自净能力较弱,其生态系统较为敏感和脆弱。2011年位于渤海中部的蓬莱19-3油田发生重大溢油事故,对渔业生态环境和渔业资源造成了严重影响。为了解和掌握该起溢油污染事故发生后渔业生态环境的变化状况,分别于2012-2014年在渤海中部海域进行了9个航次的生态环境跟踪调查。利用其中部分调查资料,作者对渤海中部活性磷酸盐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探讨。结果显示,(1)2012-2014年春季和夏季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含量符合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要求,秋、冬季部分海域已受到活性磷酸盐的污染。(2)不同季节渤海中部海域活性磷酸盐的平面分布趋势各异,垂直分布也存在季节差...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瑞昌  薛长湖  李兆杰  薛勇  董平  
采用离子色谱方法检测添加的三聚磷酸盐(STPP)在新鲜碎鳙肉和鳙肌原纤维蛋白中(Mf)所发生的水解。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到新鲜碎鳙肉中的STPP能被水解成焦磷酸盐(PP)和单磷酸盐(Pi),所生成的PP继续水解,最终产物为Pi。鳙肌原纤维蛋白具有三聚磷酸盐水解酶(TPPase)活性,能将STPP水解成PP和Pi。鳙肌原纤维蛋白TPPase水解STPP的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为5.5。低浓度的Mg2+能够激活鳙肌原纤维蛋白TPPase,但Mg2+超过5mmol.L-1时却起到了抑制作用。鳙肌原纤维蛋白TPPase活性受到KCl的影响,在0.3mol.L-1KCl条件下活性最高。EDTA-Na2...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尚庆茂  宋士清  张志刚  郭世荣  
【目的】明确外源油菜素甾醇(Brassinosteroid,BR)对黄瓜(CucumissativusL.)幼苗抗盐性的诱导作用。【方法】采用根际注射结合叶面喷施外源BR(0、0.005、0.01、0.05、0.1、0.2mg·L-1)的方法,比较分析了盐胁迫下幼苗植株盐害指数、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含量等生理指标。【结果】外源BR能够明显改善盐胁迫下黄瓜幼苗植株的生长发育状况,降低盐害指数,最高幅度达40.2个百分点(P﹤0.01),极显著地提高叶片细胞游离脯氨酸(Pro)和可溶性糖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等抗氧化酶活性(P﹤0.01)...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永三  王振中  
测定了具有不同抗性水平的 5个豇豆 (VignasesquipdalisWight)品种在受锈菌 (UromycesvignaeBarcl)侵染前和侵染后若干阶段中外切几丁质酶 (exo chitinase)和 β 1,3 葡聚糖酶 (β 1,3 glucanase)的活性 ,并分析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豇豆各品种与锈菌互作的早期 ,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均上升 ,与品种抗病性水平基本一致 ,其比活性变化率也与品种抗性水平一致 ,且抗病品种的外切几丁质酶比活性的变化率高峰出现早 ,而感病品种的高峰出现迟 ;β 1,3 葡聚糖酶比活性与品种抗性水平也一致 ,其比活性变化率与品种抗性有较密切...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赵宝海  王世维  郑文静  刘志恒  张丽霞  
选用丽江新团黑谷和以其为背景的水稻单基因系Pi9为试验材料。试验分2组进行,一组以0.01 m M的水杨酸(salicylic acid,SA)将2个品种5叶期幼苗做喷雾处理,另一组喷清水作为对照,2 d后,2组同时喷雾接种稻瘟菌孢悬液,病原菌选取2012年辽宁省优势菌株ZA1,以无菌水接种做对照。接种稻瘟病病菌后1~5 d对水稻叶片中过氧化物酶(POD)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进行研究,间隔24 h取样1次,连续检测5次。试验结果表明,SA处理组POD和SOD的活性明显比清水对照组提高,接种稻瘟菌处理组的酶活性高于无菌水对照组;Pi9单基因系高于丽江新团黑谷的酶活性。同时到显症期SA...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伟  唐文华  周洪友  黄永  
在大棚内使用植物抗病性诱导剂 BTH 75μg.m L-1用药 2次 ,对甜瓜白粉病和细菌角斑病防治效果可达 6 0 %左右。 BTH用药 50 μg.m L-1,或仅用药 1次 ,则效果较差。 BTH对采后病害也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甜瓜采后处理可推迟发病 1~ 2周。抗病性诱导剂 BTH用量少 ,无环境污染 ,防治效果好 ,是一种具有广泛应用前景的新型植物病害防治剂。本文首次报道了 BTH对甜瓜白粉病、细菌角斑病和甜瓜采后病害的防治作用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高瑞昌  袁丽  于刚  冯慧  薛勇  李兆杰  薛长湖  
采用离子色谱方法检测添加的焦磷酸四钠(TSPP)在新鲜碎鳙鱼肉中所发生的水解过程,并研究了焦磷酸盐水解酶(PPase)粗酶的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添加到新鲜碎鳙鱼肉中的TSPP能被水解为单磷酸(Pi);鳙鱼肉中存在PPase,并且是水溶性蛋白。PPase粗酶水解TSPP的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为8.0。Mg2+、Mn2+和Co2+均可以激活PPase,但是Mg2+激活酶能力最强。Mg2+浓度为1mol.L-1时,PPase活性达到了0.023μmol.min-1.mg-1,显著高于其他两种金属离子的激活作用。葡萄糖-6-磷酸(G-6-P)能够强烈抑制PPase活性;EDTA-Na2在浓度小于...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蔡鸿生  马青  王晨芳  张双玺  周明洁  
研究了磷酸盐(K2HPO4)诱导黄瓜对黄瓜炭疽病(Colletotrichumlagenarium)的抗病性表现。结果表明,50mmol/L的K2HPO4有较好的诱导效果,诱导效果可达57.81%,并于诱导处理后第3天表现出最佳诱导抗性;K2HPO4诱导黄瓜对炭疽病的抗性具有系统性;1~100mmol/L的K2HPO4对炭疽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但50mmol/L以上浓度可抑制孢子萌发。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石延霞  徐玉芳  谢学文  柴阿丽  王微微  李宝聚  
【目的】诱导抗病剂可以诱导寄主植物的系统抗病性作用,具有持效性和广谱性的特点,研究旨在明确新型诱导抗病剂氟唑活化酯(fluoro-substituted benzothiadiazole derivatives,FBT)对黄瓜抗枯萎病的诱导作用,为该化合物的诱导抗病性机理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利用50 mg·L-1 FBT在黄瓜苗期移栽前3—4片真叶时喷雾诱导1次,3 d后移栽定植于含有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cucumerinum Owen)的土壤中,缓苗后以叶面喷雾的方式进行第2次诱导,之后每隔7 d喷雾诱导1次,共诱导3次,对照诱导抗病剂苯并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晨芳  马青  冯东昕  张恩顺  
研究了苯丙噻二唑(BTH)和磷酸盐(K2HPO4)处理黄瓜黄化苗后对黄瓜黑星病(Cladosporiumcuc-umerinum)的诱导抗病性。结果表明,0.05~0.70mmol/L的BTH均有不同程度的诱导效果,其中0.5mmol/L BTH处理效果最明显,病情指数由对照的90.58降至28.43,发病率由100%下降到58.82%;K2HPO4对抗黄瓜黑星病的诱导效果不及BTH。0.05~0.70mmol/LBTH对黑星菌孢子萌发及菌丝生长均无直接抑制作用。1~100mmol/LK2HPO4对黑星菌菌丝生长无抑制作用,但10mmol/L以上浓度对孢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冉隆贤  谷文众  吴光金  
在毒性测定中,1~20mmol水杨酸(salicylicacid,SA)对桉树青枯病菌的生长无抑制作用。通过淋根,1~5mmol的SA可以诱导桉树苗显著地增强对青枯病的抗性,但以5mmol最佳。过氧化物酶(POX)和多酚氧化酶(PPO)的活性,在0 1~5mmolSA范围内,随着浓度的升高相应增强;SA淋根3~9d后挑战接种青枯病菌均能诱导桉树显著地提高对青枯病的抗性,但以间隔5~7d效果最好,且POX和PPO的酶活性与抗病性的变化趋势相符,均在第7天升至最高值,分别比对照高2倍和1倍。POX酶灵敏快速,更能准确地反映植株抗病性的变化;叶片注射SA不能诱导桉树抗青枯病。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苏岳峰  郑其向  马晓  李家庆  伍宝朵  胡丽松  范睿  
【目的】研究明确外源喷施茉莉酸(JA)和水杨酸(SA)对胡椒抗瘟病的影响及生理生化变化。【方法】以中国主栽品种"热引1号"胡椒苗为实验材料,给胡椒苗单独和混合方式喷施5 mmol·L~(-1) SA、1 mmol·L~(-1) JA处理。【结果】处理第20天时,单独喷施SA和混合喷施JA/SA的试验苗幼嫩的茎叶出现了不同程度损伤。在此基础上采用连续15 d和间隔2 d喷施处理"热引1号"胡椒苗,接种病原菌后经表型鉴定。间隔2 d喷施5 mmol·L~(-1) SA、1 mmol·L~(-1) JA和JA/SA混合的3种方式抗病效果明显优于其它处理。与对照相比,这3种处理均使叶内源JA、SA增加,在接种病原菌后使叶片内源JA、SA、ETH含量达到了最高水平;随着接种后时间延长,胡椒叶片内的总黄酮、总多酚含量一直降低,对照下降程度较为明显;防御酶PPO、PAL活性都出现先升高后降低趋势,在较优处理中维持较高水平。【结论】1 mmol·L~(-1) JA和5 mmol·L~(-1) SA外源处理可通过调节防御酶活性等,减缓胡椒病斑面积的扩大,不同方式处理结果存在一定差异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