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764)
2023(9872)
2022(8993)
2021(8515)
2020(7227)
2019(16754)
2018(16846)
2017(32438)
2016(18118)
2015(20441)
2014(20470)
2013(20374)
2012(18602)
2011(16829)
2010(16886)
2009(15435)
2008(14882)
2007(12946)
2006(11380)
2005(10009)
作者
(53068)
(43659)
(43472)
(41451)
(27884)
(21109)
(19729)
(17469)
(16645)
(15615)
(15039)
(14569)
(13882)
(13820)
(13464)
(13427)
(13345)
(13141)
(12523)
(12430)
(11021)
(10778)
(10558)
(10035)
(9938)
(9862)
(9854)
(9681)
(8864)
(8703)
学科
(67613)
经济(67524)
管理(52222)
(48113)
(40931)
企业(40931)
方法(32012)
数学(26985)
数学方法(26659)
(19115)
中国(17107)
(17045)
(16518)
业经(15918)
地方(14274)
理论(12866)
(12806)
农业(12473)
(12055)
(11579)
贸易(11570)
(11208)
技术(10963)
教育(10683)
(10507)
财务(10443)
环境(10429)
财务管理(10425)
(10190)
银行(10146)
机构
大学(254129)
学院(251389)
管理(101646)
(91618)
经济(89385)
理学(88167)
理学院(87176)
管理学(85628)
管理学院(85184)
研究(82010)
中国(60844)
(54742)
科学(53978)
(43913)
(42394)
(41721)
业大(40532)
研究所(38080)
中心(38009)
(37160)
农业(34727)
北京(34570)
财经(34186)
(33919)
师范(33563)
(31004)
(30555)
(29639)
技术(27368)
师范大学(27108)
基金
项目(175034)
科学(135893)
研究(127202)
基金(125454)
(109715)
国家(108761)
科学基金(92599)
社会(76964)
社会科(72665)
社会科学(72645)
(68986)
基金项目(67325)
自然(62025)
自然科(60537)
自然科学(60523)
自然科学基金(59410)
(58321)
教育(58256)
编号(52775)
资助(51948)
成果(43613)
重点(38771)
(37936)
(36557)
(36254)
课题(36202)
创新(33750)
科研(33731)
项目编号(32703)
大学(32471)
期刊
(101785)
经济(101785)
研究(73020)
中国(47747)
学报(43748)
(40558)
科学(38817)
管理(36997)
大学(32314)
(30986)
教育(30779)
学学(30122)
农业(28297)
技术(21310)
(20540)
金融(20540)
业经(17386)
图书(16874)
财经(15956)
经济研究(14707)
(13897)
理论(13798)
问题(13454)
(13389)
实践(13031)
(13031)
科技(12945)
(12254)
技术经济(11740)
业大(11521)
共检索到36408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杨迪  张春兰  刘彩  沈向荣  张晓辉  宗欣茹  王文超  鲍恩东  
利用改良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的代谢物替米考星在肉鸡组织中的残留情况进行了检测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流动相乙腈-四氢呋喃-二丁胺磷酸盐缓冲液-水的体积比为10∶5∶5∶80。该方法对替米考星的平均回收率为77.02%~115.04%。肌肉、肝脏和肾脏中替米考星的检测限分别是0.010、0.025和0.025μg.g-1,定量限分别是0.020、0.050和0.050μg.g-1。以16 mg.kg-1剂量连续口服给药7 d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在停药后4 h到停药后1 d,替米考星在肉鸡体内肝脏、肾脏和肌肉组织中的残留即出现显著下降;其中,在肝脏中的残留最高,其次是肾...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刘彩  沈向荣  杨迪  张晓辉  宗昕如  王文超  鲍恩东  
为了解磷酸替米考星在猪肌肉、肝脏、肾脏、皮肤和脂肪等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制订安全合理的药物休药期,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280nm处检测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的代谢物替米考星在猪组织中的残留情况,对HPLC检测方法进行改良,确定流动相体积比为乙腈∶四氢呋喃∶二丁胺磷酸盐缓冲液∶水=10∶5∶5∶80。测得猪肝、肾中替米考星的检测限为0.025μg/g,定量限为0.05μg/g,肌肉、脂肪和皮肤中替米考星的检测限为0.01μg/g,定量限为0.02μg/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77.56%~97.82%,变异系数为0.78%~10.5%。以80mg/L临床推荐剂量进行饮水给药,连续7...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娜  李健  王群  
在11~12℃水温条件下,对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连续口服恩诺沙星7d后肌肉、血清和肝脏组织中该药物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的残留及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大菱鲆肌肉、血清和肝脏中残留的恩诺沙星药物用二氯甲烷提取,在不同的时间点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检测药物浓度,最低检测限为0.01μg/ml,平均回收率为75%~87%。研究结果表明,恩诺沙星按一级动力学过程从体内消除,在3种组织中消除速率不同,在肌肉、血清和肝脏中的消除曲线方程分别为C=1.560e-0.0310t、C=1.147e-0.0189t和C=0.920e-0.0271t;恩诺沙星在3种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较...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肖红芝  韩娥  郭永霞  李佳  韩振海  文鹏程  何诚  
为研究原儿茶酸在鸡组织中残留消除规律,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在260nm处检测原儿茶酸在鸡组织中残留情况,确定流动相体积比为乙腈∶水=9∶91,用H_3PO_4调pH至2.5。结果表明:试验测得鸡肝、肾、肌肉、皮肤和脂肪中检测限分别为13.5、25.0、12.0和16.0ng/g,定量限为45、85、40和50ng/g;平均加标回收率为63.30%102.65%,变异系数为1.01%11.43%。以临床推荐剂量20mg/kg(体重)口服给药,每天2次,连续5d,肾脏、肝脏中原儿茶酸的残留量最高,皮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崔毅  周明莹  陈碧鹃  田丽粉  
采用口服给药、不同时间点采样的方法研究了氟苯尼考在牙鲆体内的残留消除规律,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氟苯尼考在牙鲆组织中的含量。结果表明:1)牙鲆连续5d口服剂量为50mg/kg的氟苯尼考后,药物在各组织中的分布情况为血液>内脏团>肌肉,随后各组织中氟苯尼考的浓度逐渐下降。6d后各个组织药物浓度趋于平稳,而肝肾中的氟苯尼考浓度在10d和14d时有回升现象。2)T1/2为32.09~40.73h,说明口服氟苯尼考在牙鲆体内消除较快,残留较少,但肾脏和肝脏组织中残留较为明显。3)探讨休药期的制定,如果只考虑可食用组织,且最大残留限量为0.1μg/g,在本试验的养殖环境下推算,牙鲆养殖过程中的平均温度...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董军   张思雨   房迪   苏泽辉   舒锐   雷小婷   胡鲲  
为研究恩诺沙星及其代谢产物环丙沙星在牛蛙(Lithobates catesbeiana)体内药代动力学及分布,明确恩诺沙星在牛蛙体内的最大残留限量及休药期。本实验进行牛蛙单次口灌10%恩诺沙星粉混悬液(20 mg/kg·bw),在0.5、1、2、4、8、12、24、48、96、192、336、480 h分组织取样检测实验。研究显示:恩诺沙星和环丙沙星在牛蛙血液中的达峰时间(T_(max))相同为1 h,峰浓度(C_(max))分别为26.592μg/mL、2.256μg/mL;恩诺沙星在牛蛙肌肉、肝脏、肾脏、脑中的T_(max)均为8 h,C_(max)分别为10.21、13.84、17.52、3.95 mg/kg;环丙沙星在牛蛙肌肉、肝脏、肾脏的T_(max)分别为12、8、12 h,C_(max)分别为1.362、20.46、4.07 mg/kg,在脑中未检测出环丙沙星。结果表明:恩诺沙星在牛蛙体内吸收迅速,21.90%~40.35%恩诺沙星转化为环丙沙星,与鱼类和甲壳类生物相比,环丙沙星在牛蛙体内更易消除;恩诺沙星在牛蛙体内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为108.22μg/kg;单剂量10%恩诺沙星粉(20 mg/kg bw)适用于治疗由于嗜水气单胞菌(MIC:0.1μg/mL)患病牛蛙;牛蛙在室温为25℃左右的饲养环境下,建议休药期不低于514.24 h(22 d)。
[期刊] 海洋水产研究  [作者] 曲晓荣  王印庚  李胜忠  李兆新  张正  陈霞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了单次和多次混饲口灌大菱鲆诺氟沙星(NFLX)后鱼体主要组织中的NFLX含量。通过MCP-KP药动学程序对NFLX在大菱鲆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及残留消除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以30mg/kg的剂量单次混饲口灌大菱鲆,NFLX在大菱鲆体内的达峰时间(Tmax)为2h,血、鳃、肾脏、肝脏、肌肉的达峰浓度(Cmax)分别为:8.365、7.519、1.871、6.485和4.060μg/g;NFLX在组织中的消除半衰期(T1/2)由小到大依次为:肝脏8.18h<肌肉12.39h<鳃丝15.29h<血液23.22h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范祯艳  张其中  陈国权  甘安辉  于相满  朱泽尧  
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盐酸诺氟沙星在奥尼罗非鱼(Oreochromis aureus×O.niloticus)体内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此方法回收率为73.08%~89.61%,最低检测限为0.2 ng/mL;灌药第5天,4种组织药物含量达到最高,随后迅速下降;药物残留消除速率为:血液>肌肉>肝脏>肾脏。结果表明:在(23±1)℃水温条件下,盐酸诺氟沙星在罗非鱼肌肉中降到50μg/kg的休药期为13 d,在罗非鱼内脏中降到50μg/kg的休药期为22 d。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孙慧宇  陈君义  王云飞  顾开朗  
通过研究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在泥鳅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为水产养殖业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和休药期。试验前,从养殖场购买的泥鳅在试验水质条件下暂养7 d后,分成3组投放入不同水温的养殖系统中。以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作为目标化合物,以拌料给药的方式,按20 mg/kg鱼体重的剂量每天投喂1次,连续投喂7 d后,对15、20、25℃3种水温条件下,目标化合物在泥鳅体内的残留和消除规律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显示,恩诺沙星与环丙沙星均按一级动力学过程从泥鳅体内消除,且水温对喹诺酮类药物的代谢衰减消除速率有很大影响,在25、20、15℃水温条件下,泥鳅体内的恩诺沙星代谢至10.0μg/kg以下分别需要25、32、...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国烈  胡琳琳  胡伟国  房文红  孙贝贝  黄伟  周帅  
在水温为(29.0±1.0)℃、盐度为3.3%条件下,以30mg/kg的剂量单次药饵投喂凡纳滨对虾盐酸沙拉沙星后,分别取凡纳滨对虾血淋巴、肝胰腺和肌肉样品,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样品中的药物浓度。结果表明:盐酸沙拉沙星在肝胰腺中的药物残留浓度远高于血淋巴和肌肉,后两者的药物残留浓度比较低而且血淋巴中的残留浓度高于肌肉;给药后盐酸沙拉沙星在血淋巴、肝胰腺和肌肉中的消除速率快慢不一,在肌肉中消除速度最快,肝胰腺中的消除速度快于血淋巴。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吴冰醒  曹海鹏  阮记明  马荣荣  胡鲲  杨先乐  
以15 mg/kg的剂量分别对中华绒螯蟹(Eriocheir sinensis)单次肌注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运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和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中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浓度,分别阐明了它们在中华绒螯蟹各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结果显示,氧氟沙星和左氧氟沙星在中华绒螯蟹血淋巴内的药物-曲线时间关系符合开放性二室模型,其药代动力学方程分别为:Ct=21.31e-0.497t+9.779e-0.035t和Ct=74.938e-1.822t+20.811e-0.038t。氧氟沙星在肌肉、肝胰腺、精巢、卵巢的消除半衰期分别为88.89、65.02、83.26、114....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索纹纹  刘永涛  艾晓辉  吕思阳  杨秋红  余少梅  
为了研究氯硝柳胺在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lus)组织中的残留消除规律,在静水条件下经安全性试验确定安全浓度后,直接对水族箱泼洒25%氯硝柳胺乙醇胺盐(NES)粉剂后采集斑点叉尾皮肤、肌肉和水样。采用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HPLC-ESI/MS/MS)测定样品中氯硝柳胺的浓度,结果表明,静水条件下25%氯硝柳胺乙醇胺对斑点叉尾的安全浓度为0.113 mg/kg;养殖水环境中氯硝柳胺能快速消解,实验第2天即低于1μg/L,并呈无规律性持续较长时间;用药24 h内,氯硝柳胺在鱼体肌肉和鱼皮中具有较强的蓄积能力,但48 h后,其在鱼皮和肌肉中呈现快速消除至较低浓度,但后期消除缓...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美同  郭文  林仲锋  郑国兴  沈亚林  周凯  王蓓  金凤  朱鑫源  
在23~27℃水温中以每天200mg/kgb.w.剂量灌服土霉素五天,测定鳗鲡组织中土霉素残留的消除规律。停药后每天剖取五条鱼的肉和肝,用4%三氯乙酸-0.02mol/L磷酸氢二钠水溶液和三氯甲烷匀浆,用石油醚除去脂肪。水层用固相萃取C18柱净化后,用HPLC法在360nm下测定土霉素残留。色谱柱:ODS-5μ250×4.0mm。流动相:甲醇+乙腈+二甲基甲酰胺+EDTA-柠檬酸钠缓冲液=1+1.2+0.42+1.9。停药1天鱼肉中土霉素含量达到1.0mg/kg,停药7天降低至0.1mg/kg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晓娟  梁雪燕  郝祖慧  李建成  
为探索鸡组织中氢溴酸常山酮残留量及其消除规律,选取25~30日龄AA肉鸡100只,体重约1.0kg,按氢溴酸常山酮推荐剂量3mg/kg给药。于最后一次给药后第0d、6h、1d、2d、3d、5d和8d等每个时间点处死10只鸡,并采集每只鸡的胸肌、皮肤+脂肪、全肝和双肾,分别装入密封袋,做好标记-20℃保存。鸡组织试样经胰蛋白酶酶解,乙酸乙酯提取,正己烷脱脂,固相萃取净化,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外标法定量,并采用WT1.4软件处理,从而推算其休药期。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限为1.5μg/kg,定量限为5.0μg/kg;4种组织的添加回收率为74.8%~91.1%,批内、批间变异系数均<11.5%;残留检测结果表明肌肉和皮肤+脂肪组织的休药期为0d,肾脏组织的休药期为4d,肝脏组织的休药期为5d。因此,本研究中检测方法操作简单,灵敏度较高,可用于鸡组织中氢溴酸常山酮残留的检测和分析。考虑到饲养环境和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建议氢溴酸常山酮的休药期暂定为5d。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永涛  艾晓辉  杨红  袁科平  李荣  
研究不同水温(18℃和28℃)下,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Florfenicol Amine,FFA)在斑点叉尾体内残留消除规律。以含氟苯尼考4 g/kg的饲料按10 mg/kg鱼体质量连续强饲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3 d,于停药后第1天2、天3、天5、天7、天9、天分别将斑点叉尾处死后取肌肉、肝脏、皮肤、肾脏4种组织。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斑点叉尾组织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结果表明,不同水温下相同组织,相同水温下不同组织中氟苯尼考及其代谢物氟苯尼考胺的消除速率快慢不一(差异显著P<0.05)。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