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825)
- 2023(10841)
- 2022(9148)
- 2021(8158)
- 2020(6817)
- 2019(15103)
- 2018(14546)
- 2017(27771)
- 2016(15436)
- 2015(16638)
- 2014(16405)
- 2013(15941)
- 2012(14553)
- 2011(13124)
- 2010(12915)
- 2009(12050)
- 2008(11989)
- 2007(10599)
- 2006(9222)
- 2005(8281)
- 学科
- 济(55795)
- 经济(55694)
- 管理(48488)
- 业(45427)
- 企(37830)
- 企业(37830)
- 方法(25505)
- 数学(22521)
- 数学方法(22295)
- 财(19517)
- 制(16506)
- 农(15637)
- 中国(14455)
- 学(13672)
- 业经(13544)
- 务(12257)
- 财务(12236)
- 财务管理(12208)
- 企业财务(11709)
- 体(11441)
- 贸(11404)
- 贸易(11402)
- 易(11150)
- 银(10857)
- 银行(10800)
- 技术(10338)
- 农业(10273)
- 行(10230)
- 融(10182)
- 金融(10180)
- 机构
- 大学(222017)
- 学院(220140)
- 济(88924)
- 经济(87206)
- 管理(80882)
- 研究(77617)
- 理学(70825)
- 理学院(70007)
- 管理学(68799)
- 管理学院(68402)
- 中国(56413)
- 科学(50563)
- 农(47708)
- 京(45623)
- 财(43455)
- 所(40969)
- 业大(39763)
- 农业(38005)
- 研究所(37701)
- 财经(34622)
- 中心(34395)
- 江(33079)
- 经(31615)
- 经济学(28345)
- 院(28320)
- 北京(27725)
- 财经大学(26053)
- 省(25995)
- 范(25949)
- 经济学院(25727)
- 基金
- 项目(157293)
- 科学(123068)
- 基金(116476)
- 家(106285)
- 研究(105525)
- 国家(105458)
- 科学基金(88498)
- 社会(69427)
- 社会科(65979)
- 社会科学(65961)
- 基金项目(61897)
- 省(61156)
- 自然(59658)
- 自然科(58337)
- 自然科学(58313)
- 自然科学基金(57360)
- 划(52518)
- 教育(48474)
- 资助(46721)
- 编号(38655)
- 重点(36363)
- 部(34826)
- 创(33370)
- 发(32400)
- 制(32255)
- 计划(31507)
- 创新(31428)
- 科研(31237)
- 成果(30913)
- 国家社会(30025)
共检索到3154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姣妲 夏丽丹 殷丹阳 周垂帆
【目的】在南方酸性红壤中,低磷和铝毒是制约杉木人工林产量的重要因子。通过研究不同磷水平处理下,铝胁迫对杉木幼苗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规律,从而为阐明杉木适应自然环境中低磷富铝土壤机制提供基础数据,为我国酸性土壤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和生产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设置0,0.16,0.32 mmol·L-13个浓度梯度的预培养,并在Al3+(0.1 mmol·L-1)和无Al3+(0 mmol·L-1)的环境中进行模拟胁迫试验,分析不同供磷处理下铝胁迫对杉木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元素吸收、根系各元素亚细胞分布规律以及透射电镜-X-射线能谱(TEM-EDS)下Al在各细胞器的分布的影响机制。【结果】Al3+导致杉木幼苗体内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丙二醛(MDA)等生理指标异常,随着供磷程度的增加,上述生理异常现象均得到有效的缓解。此外,随着供磷水平的增加,杉木幼苗根系中Al含量显著降低,而K、Mg、Zn和P的含量明显增加,叶片中Al、Mg、Ca和K的含量显著上升。TEM-EDS分析发现杉木幼苗根系细胞壁是铝聚集的主要场所,磷素能够促使铝向液泡转运,并在液泡当中沉积为黑色不溶颗粒。对根系亚细胞进一步分析发现,Al和P主要分布在杉木幼苗根系的细胞壁组分中,随着供磷水平的增加,根系细胞壁组分中的Al和P比例显著下降,而在可溶组分中显著增加,这说明P与Al同时向液泡转运,此外,K和Mg也出现类似的规律。【结论】铝胁迫对杉木幼苗根系的毒害作用较大,磷素的增加主要通过改变杉木幼苗细胞内抗氧化酶活性以及Ca、K、Mg和Zn的吸收和转运,并增加Al向液泡转运,降低Al在杉木根系细胞壁组分中的富集,以维持根系细胞壁的正常结构和功能,从而缓解Al对杉木幼苗造成的膜脂过氧化作用,降低Al对杉木幼苗的损伤。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振 陈智强 王讷敏 吴文景 马祥庆 吴鹏飞
为探讨不同施磷方式对杉木光合系统的影响机理,以同一无性系杉木幼苗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盆栽模拟试验,以不施磷处理为对照,分别设置叶面施磷、根系施磷2种处理,分析不同试验时期杉木光合特性、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体超微结构以及磷素分配格局的变化.结果表明,参试苗木培养60 d时,不施磷处理下杉木叶片基础荧光参数显著大于叶面施磷与根系施磷处理,最大光学量子产量显著小于叶面施磷与根系施磷处理;试验持续至120 d时,叶面施磷与根系施磷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均显著大于不施磷处理,而根系施磷处理基础荧光参数显著小于叶面施磷与不施磷处理,最大光学量子产量显著大于叶面施磷与不施磷处理;随着试验持续时间的延长,叶面施磷与根系施磷处理叶绿体超微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损坏,不施磷处理叶绿体较为饱满,但数量减少且向细胞中心移动.根系施磷能显著提高根部、茎部磷分配量,叶面施磷能显著提高叶部磷分配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敏 赖华燕 郑姗姗 李明 马祥庆 吴鹏飞
【目的】验证磷胁迫下添加外源乙烯对杉木幼苗根系生长的促进作用,提高磷素利用率以适应逆境。【方法】选取福建漳平五一国有林场种子园的同一个半同胞家系杉木幼苗作为试验材料,设置不供磷(P_0:0 mmol·L~(-1)KH_2PO_4)和正常供磷(P_1:1 mmol·L~(-1)KH_2PO_4) 2个磷水平,在不同供磷水平下设计3个试剂处理(E+:添加200 mg·L~(-1)乙烯利;E-:添加5μmol·L~(-1)乙烯合成抑制剂Co Cl_2;CK:清水),处理30天后用顶空法收集并测定根系组织内乙烯含量,测定杉木幼苗苗高、地径、根系形态、磷素含量与根系皮层细胞溶解率等指标。【结果】1)磷胁迫和外源乙烯均会促进杉木幼苗根系内源乙烯的增加,且在不同供磷水平下E+处理的根系乙烯含量高于其他处理,随着内源乙烯含量的增加,杉木幼苗根系觅磷能力增强,地上部与根系磷素含量均明显增加,磷素利用率提高;2)磷胁迫下,E+处理的苗高增量均明显低于添加乙烯抑制剂处理(E-)和不添加处理(CK),而地径增量则反之;3) E+处理有利于杉木幼苗根长、根平均直径、根体积增量的增长,各指标与根系吸收土壤中有效磷呈正相关关系,促进了杉木幼苗根系对土壤中磷的吸收;4)磷胁迫下,E+处理增加了根系皮层细胞溶解率,且3个处理间达极显著水平,正常供磷环境下差异不显著。【结论】磷胁迫下添加外源乙烯处理的杉木根系乙烯含量与根系形态生长具显著相关关系,杉木地径、根长、根平均直径和根体积明显增加,杉木苗木的磷含量与根系乙烯含量增加,根系皮层细胞溶解率提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陈秀华 李传涵 何绍江
用 4种标准酚酸 ,即龙胆酸 (gentisinic)、香草酸 (vanillic)、丁香酸 (syringic)和香豆酸 (coumaric) ,每种酚酸设 6种浓度 (0 ,5 0 ,10 0 ,2 0 0 ,4 0 0 ,6 0 0mg/kg) ,分别对盆栽杉木幼苗土壤进行处理 ,在生长期间定期测定苗高 ,最后测定苗高、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和鲜叶中叶绿素的含量。结果表明 :不同酚酸对杉苗生长均有抑制作用 ,但抑制作用的程度不同 ;同一种酚酸处理 ,浓度越高 ,盆栽幼苗株高生长、地上及地下部分生物量、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量降低越严重 ;时间也是重要因素 ,受酚酸影响的时间越长 ,幼苗受到抑...
关键词:
杉木 幼苗 酚酸 影响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汪星星 陈钢 孟芳芳 朱琴 范福金 曹世江
【目的】为明确杉木优良无性系对光质的响应特征,为杉木苗木的高效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杉木优良无性系020为材料,设置白光(W)、红光(R)、蓝光(B)、红∶蓝=1∶1(1R1B)4个光质处理,研究光质对杉木幼苗生长、光合生理的影响。【结果】1)随着杉木幼苗新叶的发育,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量、类胡萝卜素差异逐渐增大。随着杉木幼苗发育阶段的延长,各种光质处理间叶绿素a的差异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白光处理下类胡萝卜素总体较高,尤其是在杉木幼苗发育前期显著高于其他处理(P<0.01),红光处理次之;3)在杉木幼苗新叶发育过程中,与其他处理相比,白光处理下促进了杉木幼苗新叶气孔的开放、使得进入叶片中的CO_2增多,从而使得C_i、T_r增加,同时也伴随着P_n的升高,红光处理下杉木幼苗新叶G_s低于其他各个处理,而C_i仅次于白光处理;红蓝组合光处理下G_s仅次于白光处理,但是C_i却低于其他各个处理。【结论】白光对杉木幼苗的光合特征、光合色素以及荧光特征均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杉木幼苗 光质 光合生理 光合色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智裕 吴鹏飞 邹显花 汪攀 马静 马祥庆
【目的】研究低磷环境中,不同磷利用效率杉木家系幼苗生长特性与其叶片和根尖内源激素含量变化的相关性,为进一步揭示磷高效利用杉木基因型对低磷胁迫响应策略的内在调控机制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在缺磷环境下磷素利用效率较低的No.4与磷素利用效率较高的No.41杉木半同胞家系为研究对象,通过设计3个供磷水平(P0:不供磷,0 mmol·l~(-1)KH_2Po_4;P_1:低度供磷,0.5 mmol·l~(-1)KH_2Po_4;P_2:正常供磷,1.0mmol·l~(-1)KH_2Po_4)的室内沙培模拟试验,分别测定2个家系幼苗在不同供磷水平下的生长特性以及叶片与根系内细胞分裂素(ZT)、赤霉素...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树斌 翁闲 王士亚 林思祖 曹光球
以1年生杉木实生苗为材料,采用盆栽模拟生物培养方法,分析铝胁迫与养分复合作用对杉木幼苗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含量的外源养分可以显著提高杉木幼苗抗氧化酶SOD、POD、CAT、PPO的活性,降低铝胁迫对幼苗抗氧化系统的损伤.低铝胁迫下,低养分处理显著提高SOD、POD及CAT酶活性(P<0.05),对CAT活性影响不显著.中铝胁迫下,中养分处理显著提高POD酶活性(P<0.05);高养分处理显著提高CAT酶活性(P<0.05);中、高养分处理对SOD和PPO酶活性影响不显著.高铝胁迫下,高养分处理可以提高SOD、CAT及PPO酶活性,其中PPO酶活性达到显著水平(P<0.05),但对...
关键词:
杉木 铝胁迫 营养 复合作用 抗氧化酶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汪星星 陈钢 戴嘉豪 曹光球 曹世江
选取光质和杉木生长周期2个影响因子,设置4个不同处理,研究不同光质处理下同一生长周期内叶绿素荧光含量变化及不同生长周期同一光质处理下的叶绿素荧光含量变化.结果表明,相较于暗下最大荧光产量而言,白光处理的荧光参数值高于其它3个处理,说明白光有利于PSⅡ电子传递,而红蓝光组合的叶绿素荧光参数偏低,对PSⅡ电子传递产生抑制作用;相较于初始荧光Fo而言,白光处理下的参数在整个杉木幼苗发育时期均低于红蓝光组合,证明在红蓝光(1∶1)处理下,其初始荧光值使PSⅡ反应中心受到破坏或者失活;白光处理下的最大可变荧光Fv参数值在整个杉木发育阶段均高于红光和红蓝光组合下的最大荧光值参数,说明白光处理下,PSⅡ最初的电子受体QA的氧化还原状况好于其它两种光质;在杉木整个发育阶段,基本上呈现出"白>红>蓝>红蓝光"(1∶1),即在白光处理下,植物未受到光抑制作用,与Fv/Fm的规律基本一样,表明杉木随着生长时间的增长,对外界生境的抗逆性增强,从而幼苗能够健康生长.
关键词:
杉木 幼苗新叶 光质 荧光 生长期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陈家琛 陈钢 戴嘉豪 范福金 曹光球 曹世江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光质下杉木幼苗叶绿体超微结构、光合色素含量及光合相关参数,揭示杉木幼苗对不同光质的响应差异,为杉木培育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年生优良无性系020扦插苗为材料,利用LED智能调光台为人工光源,设置白光(CK)、红光(R)、蓝光(B)、红蓝光(R:B=1:1)4个处理,每个处理3个重复,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叶绿体结构,并测定光合参数和光合色素。【结果】白光、红蓝复合光处理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高于红光处理和蓝光处理。其中,白光处理比红光处理分别高130.61%、204.05%、112.14%,比蓝光处理分别高37.80%、31.34%、49.91%,而红蓝复合光处理比红光分别高89.02%、176%、51.09%,比蓝光处理分别高13.07%、18.96%、6.81%。白光处理和红光处理下幼苗叶片胞间CO_(2)高于蓝光处理和红蓝复合光处理。其中,白光处理比蓝光和红蓝复合光处理高6.32%、5.10%,红光处理比蓝光和红蓝复合光处理高4.18%、3.01%。光合色素在红蓝复合光处理下最低,分别比其余3种处理低27.81%、26.51%、15.52%。叶绿素比值在红光处理下最低,分别比其余3种处理低3.32%、1.90%、3.79%,而在红蓝复合光处理下最大,并显著高于其余3种处理。观察叶绿体超微结构得出,红蓝复合光下细胞壁更加完整平滑,基粒、基质片层及其结构更加完整。【结论】不同光质处理下杉木幼苗光合特性存在较大差异。蓝光以及掺杂一定比例的红蓝光是杉木幼苗良种壮苗的理想光质。
关键词:
光质 杉木 光合特性 叶绿体超微结构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理挪 王培 马志慧 刘翠 林思祖 陈宇
以1年生杉木盆栽苗为试验材料,通过不同浓度配比的酸、铝复合条件对其进行胁迫,测定其在胁迫下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以评估其对酸铝胁迫的耐受能力.结果表明:杉木苗叶片在单酸胁迫下的Fo小于单铝胁迫,Fm和Fv大于单铝胁迫,表明铝胁迫对杉木苗的光抑制效应更强.在酸铝复合胁迫条件下,杉木苗叶片中Fo与酸、铝浓度均呈正相关,且高于其在单酸和单铝中的表现,在强酸高铝处理组中的值最大; Fm和Fv均与酸、铝浓度呈负相关,且低于其在单酸和单铝中的表现,在强酸高铝处理组的值最小,表明酸铝复合胁迫对杉木叶片光合系统造成更严重的损伤.
关键词:
杉木 酸铝复合胁迫 叶绿素荧光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萧凤迴 沈振国 冯剑亚 管红英
通过3个不同的实验研究了Al胁迫条件下Ca对绿豆幼苗上胚轴的生长、电解质渗漏率、丙二醛(MDA)含量、Al含量及多胺积累的影响。结果显示,Al处理明显抑制上胚轴的生长,增加其电解质渗漏率和MDA含量,降低Ca含量和SOD活性,诱导多胺特别是腐胺的积累;增加钙的供应可以减轻Al对植物的毒害,降低电解质渗漏率、MDA和Al含量,提高Ca含量和SOD活性;而外加6-BA对上胚轴的生长没有影响。表明Ca缺乏是Al毒害机理之一。
关键词:
钙 6-BA 绿豆 耐铝性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付小斌 陈琦 刘苑秋 段天择 王力行 潘颜乐 康王朝 邓文平
【目的】全球气温上升和降水格局变化导致的频繁干旱对森林生态系统造成了重大影响,因此,研究植物干旱前后水分利用和适应的机制至关重要。【方法】以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幼苗为研究对象,设置4个降水量梯度和2个降水间隔的双因素控制试验,研究杉木幼苗不同器官中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及其相关组分质量分数对降水量和降水间隔变化的响应。【结果】随着降水量减少,杉木幼苗的NSC质量分数在吸收根、运输根、枝条和叶中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在枝干中则持续下降,杉木幼苗通过增加运输根、吸收根、叶和枝条的NSC质量分数,同时将吸收根的淀粉水解转化成可溶性糖,来调节细胞内的水势;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在运输根和枝干中均呈持续减少的趋势,在吸收根、叶和枝条中先增加后减少;淀粉质量分数在所有器官中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当降水量过少时,杉木幼苗会消耗体内的NSC,优先供给吸收根的生存需求,导致运输根、枝条和枝干的NSC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延长降水间隔,杉木幼苗叶和运输根的NSC质量分数显著上升(P<0.05);叶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下降(P<0.05),运输根的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显著上升(P<0.05)。【结论】土壤含水量应保持在当地多年旱季月平均降水量的50%以上,可提高杉木人工林在降水格局变化下的存活率,降水量较高的地区可以适当延长浇水间隔。图3表1参51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代林利 魏永平 张莜 曹光球 叶义全 赵建国 陈爱玲
以1年生杉木优良无性系“洋061”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盆栽方法,在统一施同量复合肥的基础上,分析添加不同浓度石墨烯(30、25、20、0 mg·L~(-1))对杉木幼苗光合色素、叶绿素荧光特性及养分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石墨烯处理下杉木幼苗养分含量均表现为叶显著高于根和茎,全磷和全钾含量随培育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20 mg·L~(-1)石墨烯处理有利于杉木叶养分含量的积累,25 mg·L~(-1)石墨烯处理有利于杉木茎养分含量的积累,30 mg·L~(-1)石墨烯处理有利于杉木根养分含量的积累.不同浓度石墨烯处理下杉木叶绿素a(Chlorophyll a, Chla)、叶绿素b(Chlorophyll b, Chlb)、类胡萝卜素(Carotene, Car)含量,以及可变荧光值(variable fluorescence, Fv)、潜在活性(potential activity, Fv/Fo)均存在显著差异.与对照相比,石墨烯处理杉木光合色素和叶绿素荧光特性普遍较高,其中30 mg·L~(-1)石墨烯处理的初始荧光值(minimal fluorescence, Fo)、Fv和最大荧光值(maximal fluorescence, Fm)最高,20 mg·L~(-1)石墨烯处理的Chla含量和Fv/Fo最高,25 mg·L~(-1)石墨烯处理的Chlb、Car含量和光能转化效率(photochemical efficiency, Fv/Fm)最高.杉木幼苗全氮含量与全磷、全钾含量之间,Car含量与Chla、Chlb含量之间,Fo、Fm、Fv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P<0.05).表明一定浓度的石墨烯有利于杉木幼苗的养分积累及光合作用.
关键词:
杉木 石墨烯 养分含量 光合特征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周垂帆 林静雯 李莹 刘爱琴
【目的】基于林地除草导致的草甘膦残留问题,通过杉木盆栽探究杉木对土壤残存草甘膦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响应,分析土壤残存草甘膦对杉木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为林业生产中草甘膦的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为杉木人工林的可持续经营提供基础资料。【方法】参考土壤残存草甘膦含量在培养基质中添加不同浓度草甘膦(0、2、5、10、20、50 mg·kg(-1)),通过盆栽试验,测定杉木对草甘膦的形态学和生理学响应,分析草甘膦对杉木养分吸收的影响机制。【结果】草甘膦对杉木幼苗的生长发育产生影响,在高浓度草甘膦处理下,杉木幼苗生物量增量
关键词:
杉木 草甘膦 生理响应 养分吸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杨婉身 陈惠 王晓丽 张健 罗承德
用3 2 P示踪原子法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酸性条件下铝对 1年生杉木的根和叶磷吸收和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pH =3时 ,用酸铝处理根和叶后 ,根中3 2 P 无机磷增加到对照的 1 95 % ,叶片3 2 P 无机磷转运指数由 43 0降低到 2 0 0。根的P总含量中的各3 2 P 化合物比例发生较大变化 ,无机磷增加到对照的 1 75 % ,有机化合物、脂类化合物、DNA、RNA分别减少到对照的 5 5 % ,42 % ,36 % ,40 % ;叶中各3 2 P化合物的比例除DNA降低外 (82 % ) ,其它变化不大。
关键词:
杉木 酸铝 磷 吸收 代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