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673)
- 2023(6587)
- 2022(5487)
- 2021(4880)
- 2020(4057)
- 2019(8979)
- 2018(8477)
- 2017(15689)
- 2016(8672)
- 2015(9351)
- 2014(8748)
- 2013(8606)
- 2012(7981)
- 2011(7140)
- 2010(6895)
- 2009(6267)
- 2008(6078)
- 2007(5288)
- 2006(4612)
- 2005(4027)
- 学科
- 济(33083)
- 经济(33035)
- 管理(25737)
- 业(25684)
- 企(20138)
- 企业(20138)
- 方法(16182)
- 数学(14484)
- 数学方法(14369)
- 财(10788)
- 农(9919)
- 学(9387)
- 中国(8507)
- 贸(8100)
- 贸易(8099)
- 易(7912)
- 业经(7456)
- 务(7174)
- 财务(7171)
- 财务管理(7159)
- 农业(7059)
- 企业财务(6910)
- 制(6002)
- 技术(5691)
- 环境(5604)
- 地方(5004)
- 银(4927)
- 银行(4884)
- 融(4824)
- 金融(4824)
- 机构
- 大学(126821)
- 学院(124339)
- 济(50523)
- 经济(49679)
- 研究(46688)
- 管理(46063)
- 理学(41116)
- 理学院(40616)
- 管理学(39794)
- 管理学院(39611)
- 中国(33491)
- 农(32830)
- 科学(32375)
- 农业(26671)
- 京(26625)
- 业大(26079)
- 所(25303)
- 研究所(23681)
- 财(21331)
- 中心(20457)
- 农业大学(17835)
- 江(17809)
- 财经(17645)
- 院(17043)
- 经(16330)
- 北京(16254)
- 经济学(15696)
- 省(15141)
- 室(14855)
- 科学院(14831)
- 基金
- 项目(93316)
- 科学(72758)
- 基金(69974)
- 家(65942)
- 国家(65423)
- 研究(57926)
- 科学基金(54348)
- 自然(38811)
- 社会(38354)
- 自然科(37951)
- 自然科学(37934)
- 基金项目(37445)
- 自然科学基金(37315)
- 社会科(36417)
- 社会科学(36406)
- 省(35668)
- 划(31695)
- 资助(28011)
- 教育(25865)
- 重点(21680)
- 计划(20778)
- 部(20226)
- 编号(20022)
- 创(19788)
- 发(19532)
- 科研(19239)
- 创新(18574)
- 科技(18434)
- 业(18116)
- 国家社会(16725)
共检索到172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朱晓芸 杨红 高春梅
为了探讨pH对污泥中磷的释放行为的影响,采用SMT(欧洲标准测试组织)法对上海三处污水处理厂的剩余污泥中磷的形态进行了分析,并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3种污泥中的磷在海水中的释放行为。结果表明:3种污泥样品的总磷含量各不相同,污泥有机磷含量低,无机磷是主要赋存形态,占TP(总磷)含量的64.42%~83.01%。各形态磷的相关性分析发现,污泥总磷含量主要受NAIP(非磷灰石无机磷)和AP(磷灰石无机磷)影响。室内试验表明,污泥中的磷在酸性、中性和碱性海水环境下均有释放,相比中性条件,酸性和碱性水质更有利于磷的释放;污泥中磷的释放与磷的形态分布有关,但磷释放量大小并不简单取决于总磷和...
关键词:
剩余污泥 磷形态 pH 磷释放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岩 张志勇 秦红杰 闻学政 张迎颖
[目的]种养凤眼莲条件下,通过定期调节上覆水pH值,对底泥中不同形态磷释放的趋势进行研究,为凤眼莲生态修复技术的更广范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圆柱型聚氯乙烯(PVC)桶模拟法,通过84 d种养凤眼莲模拟试验,研究底泥中不同形态磷的消减趋势及其对总磷释放的贡献。[结果]凤眼莲生长条件下,随pH值升高底泥总磷释放量呈增加趋势,上覆水总磷浓度减少量呈降低趋势。在弱酸性和中性偏碱条件下,凤眼莲吸收磷是底泥释放磷素的主要去向,分别占底泥总磷释放量的58.9%和69.7%。其中:弱酸性条件下,铁锰螯合态磷(BD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迎颖 张志勇 陈志超 刘海琴 闻学政 秦红杰 严少华
[目的]探讨凤眼莲生态修复系统中磷素的去除途径及各途径对总磷去除量的贡献率,分析凤眼莲对底泥磷释放的影响,明确系统中磷变量的去向和分配问题,为凤眼莲生态修复技术的应用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在滇池气候条件下,利用漂浮植物凤眼莲,结合滇池湖水与底泥,构建凤眼莲生态修复系统,设置2种覆盖度(60%和100%),开展了为期30 d(重复3个周期)的静态模拟试验。[结果]在本试验条件下,水体总磷初始浓度较低,凤眼莲吸收作用对系统总磷去除量的贡献率最高,约占系统总磷去除量的80%左右;根系吸附对总磷去除量的贡献率较低,约为6%~8%;根系脱落物对系统总磷去除量的贡献率极低,低于2%。底泥吸附不再成为系统中...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高春梅 朱晓芸 储鸣 王春峰 杨红 凤海晨 黄庆
以某污水处理厂脱水污泥为研究对象,测得其初始重金属浓度如下:Cu为116.04~316.68 mg/kg,Pb为13.13~37.02 mg/kg。分析了温度、盐度和pH对剩余污泥铜、铅的溶出效应影响,得出:铅在酸性条件下(pH=6.5)的溶出量(均值0.567 mg/L)小于碱性条件(pH=8.5)的溶出量(均值0.641 mg/L),但铜却不同(pH=6.5,均值为0.063 mg/L;pH=8.5,溶出量均值=0.062 mg/L),且铅的总溶出量大于铜的总溶出量;温度对重金属Cu、Pb溶出的影响较为明显(P<0.05),温度越高重金属越易溶出,且在高温下越快到达平衡浓度;盐度对污泥重金...
关键词:
剩余污泥 重金属 溶出 铜 铅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莹 杨雪芹 关文玲 刘军领 王旭东
采用不同的添加材料与化学磷肥混合,通过室内扩散试验,研究不同添加材料对化学肥料中磷素释放和扩散的影响。结果发现,选用的5种材料(沸石、胡敏酸、聚丙烯酰胺、柠檬酸、羧甲基纤维素)均能不同程度地提高肥料磷在土壤中的有效性。与对照相比,柠檬酸在培养初期(1周)能够促进化学磷肥的溶解和扩散,可使施肥点和外围的速效磷含量升高约2.7倍;胡敏酸、PAM在培养4周后能提高施肥点的速效磷,而且使最外层(7~9cm)的速效磷也有较明显的增加,分别较对照提高75%和68%。
关键词:
磷肥 肥料添加材料 磷素扩散 磷素释放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刘方 罗海波 舒英格 刘元生 何腾兵 龙健
目的探讨降雨-径流过程中土壤溶解态磷向水体迁移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无界径流小区法以及盆栽试验和模拟试验研究贵州中部黄壤旱地磷释放及影响因素。结果旱地向水体释放的磷量受施磷水平以及玉米生长过程的影响;在高磷黄粘泥土上施磷肥(P2O5)150~900kg·ha-1,其渗透水中活性磷的平均含量达0.020~0.137mg·L-1。旱地向水体释放的磷量还受环境因子的影响,在温度为30~35℃、水土比为15﹕1~25﹕1、淹水时间为12~18h、酸雨pH值为3.82~3.43的条件下,土壤磷的释放量显著地增加。结论不同类型黄壤旱地地表径流中活性磷(磷酸根态磷)含量存在明显的差异,活性磷含量与土壤...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范业宽 尹业平 李世俊
以磷为例,用EDTANa2预处理阴离子交换膜,连续测定21d,探讨了原状土壤剖面释磷速率与土壤速效磷,以及全磷、有机磷、铁磷、铝磷和钙磷等主要形态磷容量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田间持水量下,土壤铁磷和铝磷容量都是释磷的源泉,尤其是铁磷和铝磷容量之和与释磷量呈极其显著的正相关。
关键词:
土壤释磷速率 土壤磷容量 原状土壤剖面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张成 王昌桃 郑罗崇都 钟文挺 李纪堂 任哓波 杨勋
采用强制通风静态好氧堆肥与自然通风好氧堆肥相结合的堆肥方法,研究了不同秸秆填充物料对污泥堆肥中的NH4Cl-P、Al-P、Fe-P、O-P、Ca-P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泥堆肥的NH4Cl-P、Al-P、Fe-P和O-P含量在快速堆腐阶段先降低后升高,并在后腐熟阶段趋于稳定。堆肥结束时,受"浓缩效应"影响,污泥堆肥的NH4Cl-P、Al-P、Fe-P、O-P和Ca-P含量分别比初始值增加了1.15%~29.27%、14.29%~37.59%、8.21%~30.24%、15.98%~23.71%和160.71%~202.45%;堆肥中无机磷以NH4ClP、Al-P和O-P为主,分别占无机磷总量...
关键词:
污泥 堆肥 秸秆 无机磷形态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汲雨 奚秀清 詹艳慧 陈海洋 林建伟 陈璐 侯雨苇 李志强 李十盛 韩星雨
通过批量吸附实验考察磁性铁锆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去除性能,再通过底泥培养实验考察磁性铁锆改性沸石覆盖对河道底泥磷释放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磁性铁锆改性沸石对水中磷酸盐的吸附能力良好。无论是在自然状态下,还是在缺氧控制状态下,河道底泥均向上覆水体中释放出一定数量的溶解性活性磷(SRP),而磁性铁锆改性沸石覆盖可以有效控制河道底泥中磷的释放,使得上覆水体中SRP浓度处于非常低的水平(0. 007~0. 031 mg/L)。当覆盖层受到破坏并使覆盖材料与表层底泥混合之后,磁性铁锆改性沸石仍然可以极大地降低上覆水体中SRP浓度,并且使底泥中潜在可移动态磷向较为稳定和非常稳定的磷形态转变,以及促使底泥中生物可利用性磷向非生物可利用性磷转变,使得底泥中磷发生释放的风险降低。以上结果初步表明,磁性铁锆改性沸石是一种非常有希望用于控制河道底泥中磷释放的覆盖材料。
关键词:
磁性铁锆改性沸石 底泥 磷 覆盖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兰梓瑜 丁思惠 方升佐
[目的]探索施用杨树Populus采伐剩余物对土壤养分和二氧化碳(CO_2)释放的影响,为其潜在利用提供参考。[方法]以杨树树枝、树皮、树叶和水稻Oryza sativa秸秆等4种农林废弃物为生物质原料,根据杨树人工林单位面积凋落物量,以2%质量分数(以烘干土质量计)均匀混入新鲜土壤,25℃恒温培养箱中暗培养180 d。控制培养期间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测定不同处理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微生物生物量氮(MBN)、无机氮[铵态氮(NH_4~+-N)和硝态氮(NO_3-N)]、有效磷(AP)、速效钾(AK)等质量分数以及CO_2日释放速率和累积释放量。[结果](1)4种生物质原料施用显著影响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及土壤氮磷钾的有效性(P<0.05),其次为杨树树叶,不同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3)相关性分析表明:生物质原料的性质与土壤微生物生物量、土壤养分和CO_2释放量存在显著相关性。其中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与生物质原料的全氮、全磷、全钾显著正相关(P<0.05),与全碳和碳氮比显著负相关(P<0.05);土壤CO_2日释放速率与土壤MBC、MBN、NH_4~+-N、AP和AK均显著正相关(P<0.05),但与NO_3-N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结论]从土壤养分和环境效应综合考量,杨树采伐剩余物的施用能提高土壤有效态的氮磷钾等养分,相对减少碳排放。图3表3参47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雷蕾 梁勤爽 陈玉成 杨志敏
采用持续淹水模拟试验,研究了施用畜禽粪便(猪粪、牛粪和鸡粪)过程中N、P面源污染物的释放特征。结果表明:施用量越大,上覆水和下渗水的N、P释放量越大,且下渗水释放量高于上覆水;上覆水中,牛粪低肥处理的N、P释放能力最强,N、P的单位释放量分别为0.307、0.012 mg/g,下渗水中,鸡粪低肥处理的N释放能力及牛粪低肥处理的P释放能力最强,N、P单位释放量分别为0.946、0.156 mg/g,畜禽粪便单位释放量排序呈低肥处理的高于高肥处理;总氮(TN)的释放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猪粪、牛粪、鸡粪,而总磷(TP)的释放率从大到小依次为牛粪、猪粪、鸡粪,且3种畜禽粪便均呈现施用量低,N、P释放率高的...
关键词:
畜禽粪便 氮 磷 释放 持续淹水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俊涛 叶少萍 廖宗文
选用4种促释材料(W、Y、QW、FS)对磷矿粉、轻烧氧化镁混合物进行活化处理,配制促释材料含量分别为3%、5%的Ⅰ、Ⅱ型促释磷镁草花基质,通过淋溶试验、盆栽试验研究水溶性磷、镁素释放特性以及对夏堇(Torenia fournieri)、本地长春花(Catharanthus roseus)生长及开花的影响。结果显示,促释材料W、Y、QW、FS对磷矿粉均表现出良好的促释效果,磷镁促释基质水溶性磷淋溶总量较不添加促释磷镁显著增加了15.42%27.10%(P0.05)。促释磷镁W-Ⅰ不仅增加了夏堇开花数量,同时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黄宏 罗娜 张硕
为了解海州湾海洋牧场建设对沉积物-水界面磷酸盐交换的影响,于2017年5月采集了海州湾海洋牧场区表层沉积物及对应站点上覆水、间隙水等样品。采用SMT法(standard measurement test)分级提取磷的不同形态,包括可交换态磷(Ex-P)、铁铝态结合磷(Fe/Al-P)、钙结合态磷(Ca-P)并测定其浓度,结合室内磷通量模拟实验,尝试探索沉积物-水界面磷交换通量。结果显示,海州湾海洋牧场区表层沉积物中总磷(TP)浓度为392.44~463.46μg/g,IP浓度为219.21~282μg/g,Ca-P浓度为117.73~130.07μg/g。无机磷(IP)是磷的主要赋存形态;分级提取的磷形态浓度顺序为Ca-P> Ex-P> Fe/Al-P,对照区各种磷形态浓度大于鱼礁区,上覆水中的各种形态磷浓度均高于间隙水。室内模拟实验显示,沉积物中各种形态磷的浓度增加,IP仍为磷的主要赋存形态;沉积物-水界面TP、TDP(可溶性总磷酸盐)、PO_4~(3-)(可溶性正磷酸盐)的交换通量分别为-0.53~-0.05、-0.15~-0.01、-0.03~-0.29 mmol/(m~2·d)。实验初期交换速率较快,然后趋于平缓,与对照区相比,海洋牧场区磷的交换通量稍大,但都表现为从上覆水体向沉积物中迁移,即沉积物中的磷表现为上覆水的汇。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孙克君 赵冰 卢其明 廖宗文
【目的】探讨活化磷肥的磷素动态释放特性、分子结构及活化材料与磷矿粉之间的作用和肥效。【方法】采用连续浸提、红外光谱分析仪、差热热重联用仪和盆栽试验。【结果】连续浸提表明,两种活化磷肥连续6次水溶性磷的累积释放量是磷矿粉的3.29、3.59倍;活化磷肥的红外光谱、差热分析结果表明,活化材料与磷矿粉之间发生化学作用,而且活化磷肥中H2PO4-特征吸收谱加强,并出现新的H2PO4-特征吸收谱,使磷矿粉中的磷向有效状态转变;盆栽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活化磷肥的磷肥利用率、玉米生物量显著高于磷矿粉,甚至高于过磷酸钙。【结论】与磷矿粉相比,活化磷肥的水溶性磷含量、生物量和磷肥利用率均显著提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妍 胡红青 刘静 王备 朱永官
在武汉动物园32个样点分层采集土壤样品76 个,测定了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及部分样品磷的释放。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较高,表层土壤容重多在1.2~1.5 g/cm3范围。多数土壤质地较粘重,孔隙度较大,毛管持水量不高。土壤Olsen P含量低于10 mg/kg、10~50 mg/kg和90~130mg/kg的层次分别有32个、40个和4个。土壤磷的溶出受土壤速效磷含量、pH等的影响,同时与淋洗液pH、浓度和离子类型有关。这些可为认识城市土壤特征及土壤磷流失和控制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
武汉动物园土壤 理化性质 养分 磷溶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