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033)
- 2023(7170)
- 2022(6048)
- 2021(5416)
- 2020(4554)
- 2019(10064)
- 2018(9503)
- 2017(17854)
- 2016(9931)
- 2015(10572)
- 2014(10087)
- 2013(9896)
- 2012(9187)
- 2011(8244)
- 2010(8032)
- 2009(7383)
- 2008(7157)
- 2007(6254)
- 2006(5565)
- 2005(4736)
- 学科
- 济(36890)
- 经济(36844)
- 管理(25017)
- 业(24384)
- 企(18594)
- 企业(18594)
- 方法(18159)
- 数学(15241)
- 数学方法(15079)
- 学(11691)
- 农(11132)
- 财(9201)
- 中国(8645)
- 业经(8618)
- 贸(8327)
- 贸易(8326)
- 易(8114)
- 农业(7967)
- 环境(6364)
- 地方(6205)
- 制(5949)
- 技术(5757)
- 务(5578)
- 财务(5575)
- 财务管理(5563)
- 理论(5511)
- 企业财务(5299)
- 产业(5069)
- 划(5008)
- 银(4875)
- 机构
- 大学(143991)
- 学院(143847)
- 研究(55268)
- 济(53521)
- 经济(52538)
- 管理(50994)
- 理学(45188)
- 理学院(44579)
- 管理学(43402)
- 管理学院(43190)
- 科学(41097)
- 农(39671)
- 中国(39196)
- 农业(32337)
- 京(30834)
- 所(30735)
- 业大(30697)
- 研究所(28909)
- 中心(23861)
- 财(22319)
- 农业大学(21322)
- 江(21304)
- 院(20424)
- 北京(19023)
- 省(18951)
- 室(18910)
- 范(18705)
- 财经(18510)
- 师范(18205)
- 科学院(17869)
- 基金
- 项目(107378)
- 科学(82592)
- 基金(79204)
- 家(75493)
- 国家(74908)
- 研究(65100)
- 科学基金(61329)
- 自然(44655)
- 自然科(43596)
- 自然科学(43574)
- 自然科学基金(42842)
- 基金项目(42622)
- 省(42400)
- 社会(41899)
- 社会科(39762)
- 社会科学(39751)
- 划(37220)
- 资助(32973)
- 教育(28579)
- 重点(25031)
- 计划(24951)
- 发(23551)
- 科技(22623)
- 科研(22323)
- 部(22250)
- 创(22202)
- 编号(22110)
- 创新(20869)
- 业(20852)
- 专项(18776)
共检索到1984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胡凯 陈康 冯琳 姜维丹 刘杨 周小秋
为探索磷对生长期草鱼肌肉常规营养组成和理化特性,肌肉中游离氨基酸、呈味核苷酸和游离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选择初始体质量为[(256.22±0.60) g]的健康草鱼540尾,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含有效磷0.95 (基础饲料组,未添加)、2.46、3.96、5.68、7.10和8.75 g/kg的饲料60 d。结果显示,饲料中适宜水平有效磷显著提高了生长期草鱼肌肉蛋白质、水分、羟脯氨酸、∑氨基酸、∑鲜味氨基酸(UAAs)、∑甜味氨基酸(SAAs)、肌苷酸(IMP)、∑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以及pH0 h和pH12 h,而肌肉剪切力、组织蛋白酶B和L活性、乳酸、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显著降低。此外,当饲料中有效磷水平分别增加到3.96和5.68 g/kg时,生长期草鱼肌肉IMP和∑呈味氨基酸(UAAs+SAAs)的滋味活性值(TAV)分别达到最大值。适宜水平有效磷还显著提高了生长期草鱼肌肉PUFA/UFA及n-3 PUFAs/n-6 PUFAs比值。研究表明,适宜水平有效磷提高了生长期草鱼肌肉蛋白质含量、肌肉嫩度、系水力和pH值,增加肌肉呈味氨基酸和核苷酸、PUFA含量,进而提高鱼类肌肉品质。
[期刊] 淡水渔业
[作者]
游文章 文华 马琳
将池塘捕获的体重(1.70±0.80)kg的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饲养在室内水族箱内,分别测定了空腹(禁食1 d,26样本)、饥饿15 d(15样本)、饥饿30 d(15样本)的草鱼血清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显示:草鱼血清游离氨基酸总量基本恒定,空腹、饥饿15 d和饥饿30 d的氨基酸总量无显著差异;处于饥饿状态的草鱼血清游离必需氨基酸总量极显著地高于空腹状态,非必需氨基酸总量极显著地低于空腹状态;血清赖氨酸、缬氨酸、异亮氨酸、亮氨酸和胱氨酸含量因饥饿显著升高,而组氨酸、苯丙氨酸、天冬氨酸、丝氨酸、谷氨酸和酪氨酸因饥饿显著降低;饥饿15 d和饥饿30 d各氨基酸含...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刘永坚 田丽霞 刘栋辉 梁桂英 赵小奎 朱选 阳会军 关国强
研究设计 4种试验饲料 (纯化饲料、实用饲料以及分别补充结晶和包膜赖氨酸的两种实用饲料 )。试验草鱼放养在玻璃钢水族箱 (10 0cm× 5 0cm× 5 0cm)中 ,每箱放养 30尾 (平均体重 7.2 7± 0 .5g) ,每种处理设 3个平行组 ,饲养 9周。试验结果表明 ,纯化饲料组的增重率和蛋白质合成率 (Ks)明显高于 3组实用饲料 (P
关键词:
草鱼 补充赖氨酸 蛋白质合成率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刘峰 吕小康 刘阳阳 楼宝 陈睿毅 王立改 詹炜
为了研究饥饿对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的影响,取大黄鱼幼鱼540尾,体重均值为(40.80±3.40)g,分组进行为期0 d(S0)、4 d(S4)、8 d(S8)、12 d(S12)、16 d(S16)、20 d(S20)的饥饿处理,测定背部肌肉的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结果显示,测定的大黄鱼背肌的16种氨基酸中,蛋氨酸含量在不同饥饿处理时间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均表现出随着饥饿时间延长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16 d时达到最高,20 d时明显降低。非必需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呈味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及氨基酸总量的变化趋势与上述15种氨基酸一致。在不同饥饿处理组的大黄鱼背肌中脂肪酸含量差异显著(P0.05),但所有处理组均稍大于对照组(S0);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含量则呈先下降后升高的趋势,在S12组时达到最低,其值为31.87%±0.65%。由上可知,通过适当的饥饿处理,可以改变肌肉中氨基酸和脂肪酸含量,从而较好地改善大黄鱼的肉质风味。
关键词:
大黄鱼 饥饿 氨基酸 脂肪酸 肉质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玉蓉 金宏 王红权 肖调义 刘碧莲
为了探明脆肉鲩(脆化饲养法)肉质脆化的机理,对普通草鱼(常规饲养法)和脆肉鲩的肝胰脏进行预处理,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其游离氨基酸的组成和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普通草鱼和脆肉鲩的肝胰脏游离氨基酸组成相同,但含量差异显著,100g鲜样中游离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194.11mg和373.23mg,游离必需氨基酸总含量分别为82.62㎎和191.55mg.这种变化说明在草鱼的饲养过程中,改变其食物组成导致了草鱼肝胰脏游离氨基酸含量的改变.
关键词:
普通草鱼 脆肉鲩 肝胰脏 游离氨基酸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梁萌青 王士稳 王家林 常青
以平均体重为10.50±1.75g的凡纳滨对虾为研究对象,分别在盐度为0、15和30的水体中用同一种饲料喂养20d,探讨不同盐度对凡纳滨对虾肌肉及血淋巴游离氨基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盐度在0、15和30变化时,凡纳滨对虾血淋巴中总游离氨基酸总量随盐度升高而显著增加(P0.05)。甘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及精氨酸的含量随盐度由0、15、30的增加而显著增加(P<0.05);其他氨基...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彭士明 施兆鸿 孙鹏 尹飞 王建钢
研究分析了饲料组成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幼鱼特定生长率(SGR)及肌肉氨基酸与脂肪酸组成的影响。实验共设4组不同的饲料组成,依次为饲料A(鱼肉糜)、饲料B(鱼肉糜+配合饲料)、饲料C(鱼肉糜+配合饲料+蛏子肉糜)和饲料D(鱼肉糜+配合饲料+蛏子肉糜+桡足类)。实验用银鲳幼鱼的平均体重为4.80±0.11 g,每组饲料设3重复,实验周期为9周。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饲料组成可显著影响银鲳的特定生长率,饲料A组的特定生长率最低,并显著低于其它各饲料组;饲料D组的特定生长率最高,且显著高于饲料B、C组的特定生长率(P0.0...
关键词:
银鲳 饲料组成 生长率 氨基酸 脂肪酸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唐保军 尹飞 高露姣 归从时
测定了细角螺(Hemifusus termatamus)腹足部肌肉的氨基酸含量与脂肪酸组成,并与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管角螺(Hemifusus tuba)、棘角螺(Hemifusus kawamurai)和鲐鱼(Pneumatophorus japonicus)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细角螺肌肉中检出17种氨基酸,总含量为肌肉干重的81.03%,高于鲐鱼(79.86%)、方斑东风螺(66.45%)、管角螺(56.94%)和棘角螺(64.42%);肌肉中4种呈味氨基酸(天冬氨酸、谷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的含量为38.49%,占氨基酸总量的47.50%;8种必需氨基酸...
关键词:
细角螺 肌肉 氨基酸 脂肪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武珅 浦亚斌 李向臣 关伟军 马月辉
ffar-1在胰腺组织和神经系统中均有着重要作用,但其作用机制,尤其是在神经系统中的机制仍不清楚。以牛ffar-1基因为研究对象,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并分析该基因的核心启动子区域,利用5'RACR技术扩增牛ffar-1基因mRNA 5'UTR区域,同时构建牛ffar-1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表达。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牛ffar-1基因核心启动子属于TATA-less,Int-DPE类型;5'RACE结果将牛ffar-1基因mRNA序列向上游推进了726 bp;成功构建了牛ffar-1真核表达载体pIRES-EGFP-bffar-1,并在真核细胞中进行了表达。从启动子序列、mRNA 5...
关键词:
游离脂肪酸受体1 启动子 真核表达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罗运仙 谢骏 吕利群 冷向军 李小勤 吴小凤 李忠铭
为考察饲料中补充晶体或微囊赖氨酸对草鱼生长性能的影响,配制了豆粕含量为23%(高豆粕组),15%(低豆粕组)的两种实用饲料,在低豆粕饲料中补充晶体赖氨酸或微囊赖氨酸,使赖氨酸达到与高豆粕组一致的水平,共4个处理组,即高豆粕组、低豆粕组、低豆粕+晶体赖氨酸(晶体赖氨酸组)、低豆粕+微囊赖氨酸(微囊赖氨酸组),每处理设3个平行。饲养平均体重为(49.0±2.0)g的草鱼8周。结果表明,各组鱼体增重率分别为279.3%、239.7%、245.6%、277.5%,饲料系数为1.62、1.88、1.85、1.62。与低豆粕组相比,添加晶体赖氨酸对草鱼生长无改善(P>0.05),而添加微囊赖氨酸则提高草鱼...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妹英 曹长贤 张力 肖天放
对莆田黑猪、杜洛克、大约克3个纯种及其二元杂种杜莆(杜洛克♂×莆田黑猪♀)和大莆(大约克♂×莆田黑猪♀)背最长肌脂肪酸和氨基酸含量进行了测定与分析.杜莆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必需氨基酸以及鲜味氨基酸含量最高(分别为42.09%、51.14%、9.26%和7.45%),表明杜莆有效地保留了莆田黑猪肉质优良的特点;莆田黑猪与杜洛克(杜洛克♂×莆田黑猪♀)二元组合的杂交效果较好.
关键词:
脂肪酸 氨基酸 种质特性 莆田黑猪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黄凯 蒋焕超 吴宏玉 裴福庭
通过逐渐升高盐度的方法,分别测定盐度为0、10、20、30和40时凡纳滨对虾肌肉中游离氨基酸(FAA)的含量,实验周期40 h。结果表明:在盐度0~40时,总游离氨基酸(TOFAA)、必需氨基酸(EAA)、非必需氨基酸(NEAA)和鲜味氨基酸(TAA)的含量都随盐度的增加而明显升高(P<0.05);特别是当盐度从20增加到30时,肌肉中TOFAA、EAA、NEAA和TAA含量的增高幅度最明显。在凡纳滨对虾肌肉FAA中,含量最高的是甘氨酸(Gly),其次是脯氨酸(Pro)、精氨酸(Arg)和丙氨酸(Ala)。在盐度为0~40范围内,肌肉中主要的渗透压调节因子是甘氨酸(Gly)、脯氨酸(Pro)、...
[期刊] 海洋渔业
[作者]
龚洋洋 黄艳青 陆建学 邹雄 马洪雨 夏连军
测定了锈斑蟳(Charybdis feriatus)肌肉的氨基酸含量与脂肪酸组成,对其氨基酸含量和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结果显示,锈斑蟳肌肉干样中共检测出包括牛磺酸在内的19种氨基酸,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总含量为肌肉干重的75.36%,其中,8种必需氨基酸(EAA)的总量为25.41%,占氨基酸(AA)总量的33.73%,非必需氨基酸(NEAA)总量为40.91%,而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EAA/NEAA)为62.13%;肌肉中4种鲜味氨基酸的含量为28.84%,占氨基酸总量的38.28%;锈斑蟳肌肉中检测出了12种脂肪酸,其中,饱和脂肪酸(SFA)的含量为38.04%,单不饱和...
关键词:
锈斑蟳 肌肉 氨基酸 脂肪酸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道营 徐为民 徐幸莲 周光宏
研究了南京板鸭各个加工工艺阶段的股二头肌肌内磷脂与游离脂肪酸含量的变化.采用氯仿-甲醇溶液提取肌内脂质,采用固相萃取法将游离脂肪酸和磷脂与其他脂类分离,用高效液相色谱分析各种磷脂组分的含量,通过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了游离脂肪酸的含量.结果表明,在南京板鸭加工过程中,各种磷脂含量显著降低,游离脂肪酸含量显著提高,游离脂肪酸含量的提高与磷脂含量的降低与脑磷脂含量的下降关系密切.
关键词:
南京板鸭 加工工艺 磷脂 游离脂肪酸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刘胜群 宋凤斌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仪分别于孕穗期、灌浆期和籽粒成熟期测定了田间生长玉米的第6,7,8和9层次生根中的16种主要游离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玉米同一品种不同层次的次生根中各氨基酸含量差异达极显著,不同品种相同层次的次生根中各氨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在所测的不同类型根中游离氨基酸的总量在各层次生根中的顺序为:第9层次生根>第8层次生根>第6层次生根>第7层次生根。在所测根系的16种游离氨基酸中,谷氨酸(Glu),脯氨酸(Pro),丙氨酸(Ala)和天冬氨酸(Asp)含量高,占总量的50%以上;赖氨酸(Lys)和甲硫氨酸(Met)含量低。
关键词:
玉米 生殖生长期 根系 游离氨基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