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5)
2023(866)
2022(735)
2021(791)
2020(602)
2019(1459)
2018(1421)
2017(2167)
2016(1709)
2015(2231)
2014(2312)
2013(1848)
2012(1659)
2011(1552)
2010(1521)
2009(1065)
2008(1036)
2007(845)
2006(737)
2005(693)
作者
(3440)
(2744)
(2658)
(2572)
(1708)
(1346)
(1290)
(1135)
(1107)
(1071)
(1057)
(930)
(888)
(856)
(845)
(836)
(828)
(809)
(804)
(786)
(770)
(754)
(737)
(714)
(702)
(684)
(653)
(650)
(618)
(617)
学科
教学(4206)
理论(2962)
学法(2807)
教学法(2807)
教育(2534)
(2466)
经济(2466)
学理(2371)
学理论(2371)
(1862)
(1682)
企业(1682)
管理(1442)
(1267)
政治(1028)
研究(1024)
思想(996)
思想政治(979)
政治教育(979)
治教(979)
德育(976)
联合(907)
中国(904)
合体(886)
经济联合(886)
经济联合体(886)
联合体(886)
教师(846)
计算(773)
算机(772)
机构
学院(18704)
大学(16218)
教育(6761)
(6303)
师范(6287)
职业(5934)
技术(5192)
研究(5050)
师范大学(4828)
职业技术(4273)
技术学院(4013)
管理(3944)
(3538)
(3518)
理学(3303)
(3269)
科学(3249)
理学院(3214)
经济(3050)
管理学(3029)
管理学院(2980)
(2941)
教育学(2931)
北京(2494)
中国(2355)
中心(2329)
教育学院(2292)
(2212)
研究所(2036)
(2026)
基金
研究(12037)
项目(11117)
教育(9342)
科学(8332)
编号(6796)
(6300)
成果(6174)
课题(6091)
(5694)
(5179)
基金(4983)
社会(4824)
社会科(4439)
社会科学(4439)
规划(4098)
(3863)
(3713)
项目编号(3663)
国家(3609)
专业(3576)
年度(3537)
教学(3525)
(3480)
研究成果(3461)
(3206)
(3202)
阶段(3195)
重点(3128)
教师(3075)
科学基金(3037)
期刊
教育(15265)
中国(7570)
研究(6789)
职业(5247)
技术(4422)
(3840)
经济(3840)
技术教育(3451)
职业技术(3451)
职业技术教育(3451)
成人(2052)
成人教育(2052)
(1953)
(1867)
论坛(1867)
高等(1817)
学报(1577)
职教(1566)
(1556)
大学(1466)
管理(1451)
(1418)
农业(1320)
高等教育(1318)
科学(1290)
发展(1221)
(1221)
图书(1035)
学学(975)
业经(855)
共检索到293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向守万  
著名作家贾平凹说过,一只贝壳,经受痛苦、磨难、忍耐可以成长为一种永恒的美丽。同理,一节课,因用心研磨而散发出无限的魅力;一位教师,因丰富的磨砺而让生命绽放绚丽的光彩;一群执着的教育人,因追求与坚守信念而为孩子们撑起一片蔚蓝的天空。研课磨课是集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及团队成员的智慧,在上课之前反复推敲试讲的过程。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于磨砺,磨课,尤其是赛课视域下的磨课,是有效助推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一、做好前期准备,提升磨课的针对性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徐冰  姜勇  
反思型、研究型教师的提出,使教师的专业成长更加立足于教师的个体实践之中,而在实践中萌发的教师个人理论很长一段时间都只停留于教师个人的反复试误和教师间的口耳相传的层面上,表现出"隐性"和"零散性"的特点。本文从生活史叙述与学习型组织两个渠道来探讨教师的个人理论管理,使之显性化、系统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朱宁波  
我国实施新一轮课程改革对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及课程和教学的管理、实施、评价等产生了很大的冲击。教师应以怎样的心理准备和专业准备来回应和适应改革等 ,这些关乎到教师专业成长的问题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本文试以新课程改革理念及实施对教师提出的挑战为出发点 ,帮助教师提高认识 ,以积极的心态抓住机遇 ,形成自主的、持续的专业成长意识。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龙宝新  
从"现象描述"走向"深层动力学探究"是推进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的客观要求。教师专业成长力是一切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力量的合成,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势头及其应对教育实践的专业潜能。教师专业成长力由生发层、操作层和实践层构成,成长驱策力、成长操作力和成长聚合力是其具体表现。教师专业成长力具有累积性与延展性、波动性与高峰期、持续性与阶段性、潜隐性与综合性等特征。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叶平  邝伟乐  
本文探讨教育行动研究在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 ,为什么教师专业成长有必要推行教育行动研究 ,并针对教师专业成长的困难 ,探讨如何在教师专业成长中推行教育行动研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建玲  
注重教师自我反思,成为教师职业成长模式的鲜明特色。教师反思的内容可从教学理念、教学过程、教学得失等方面入手。反思、整理知识,能促进教师个人知识的增长和专业的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任友军  
"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屈原的人生之志和人生之路。我不敢和古圣贤比,但回顾自己近二十年的语文教学经历,却是感慨良多的。其中的酸甜苦辣并不值得絮絮不止。我想记述的仅是自己的教师专业成长之路上最深的几点感受。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邵光华  王建磐  
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取向的学校同事互助观课活动是教师在职继续教育的一种有效的校本培训方式。互助观课的目的随观课者而定 ,观课的中心内容随观课目的而定。观课前首先要有明确的目的 ,进而确定出观课重点。在观课策略方面 ,一些观课内容可由观课教师和被观课教师共同商定 ,观课期间应围绕中心做好观课记录 ,观课后讨论要针对课题和学生而不是被观课教师 ,最后结论应由观课双方共同完成而不是由观课者单方来作。学校应积极创造有利于观课活动开展的氛围 ,建设良好的观课文化。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龙宝新  
教师教育是专业教育,教师专业成长问题是教师教育系统的原生点。理性主义专业成长观的内核是理论逻辑,其适切性正受到教师专业社区的质疑。教师的教育实践通过"行动中反映"进行,实践逻辑是其内生逻辑,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逻辑基点。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逻辑具有崭新的内涵——实践图式的创生、教育惯习的形塑、实践感的内驱、实践育师潜能的彰显、教师实践创造力的释放等勾画着未来教师专业成长的新图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晓奇  
生命美学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共同视点是基于对人的关注。在生命美学的观照下,教师专业成长的意义之美、自由之美和超越之美都是对生命之美的诠释。从美的尺度出发,追寻教师专业成长的工具性与意义性双向成长之美,促成教师专业成长的存储性和生成性互动发展之美,释放教师专业成长传承性与创造性的共同活力之美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颜雪梅  袁爱玲  
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旨趣在于共享共生共创知识的知识民主化进程,从中彰显出教师与儿童作为生产与创造知识的主体地位。但由于身处不确定的学习情境中,教师创造知识能力的丧失,致使教师陷入专业成长的危机之中,主要表现为身份认同危机、持续成长危机。为了应对这些危机,除了重视现有的常规的专业发展途径外,还应重点关注教师在专业成长中的危机学习,帮助教师提升危机评估能力,成为危机评估的自觉学习者,从而度过专业成长危机,达成专业持续发展。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星  
内在机制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根本动力,然而,目前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机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专业成长工具化、教师专业成长功利化、教师专业成长中羁绊教师生命发展的困顿等。教师的专业成长应该走向"自由自觉",从反思、行动研究、理论学习、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等四个方面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路径。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杨忠君  
以"素养"为内核的教师专业成长更具内在性、终极性、根本性和统领性,有利于实现由"被发展"到自觉自愿发展、由理想化跃升到人性化成长以及由片面发展到整体性成长的转变。实现以"素养"为内核的教师专业成长,要尽力营造有利于敦促和激励专业成长的氛围,建设养料充足和益于专业成长的平台,谋求自觉自愿和提纲挈领式的自主性成长,重视教师专业精神、专业修养、专业伦理和专业态度的成长。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何菊玲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成长体现了教师成长两种不同的研究视域和范式。教师专业发展的危机表面上表现为师生生命意义和教育意义的丧失,其深层根源则是对生活世界的脱离以及近代科学客观主义和实证主义成为教师专业发展自明性的前提。现象学对近代科学的反思和修葺对我们反思和克服教师专业发展危机具有非常重要的参照价值。教师专业在本质上是教师在与儿童相处时所显现出来的教育智慧。教育智慧具有意向性和实践性。教师专业成长是教师在与儿童相处中形成教育智慧的过程。教师只有回到生活世界,去追寻其与儿童相处的生活意义和教育意义,才有可能形成教育智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